口腔医学放射PPT课件.ppt_第1页
口腔医学放射PPT课件.ppt_第2页
口腔医学放射PPT课件.ppt_第3页
口腔医学放射PPT课件.ppt_第4页
口腔医学放射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放射学 颌面X线诊断学是以研究牙齿 牙周组织 颌面骨 颞颌关节及颌面其它疾病的学科 1 1 X线物理学基础2 颌面X线投照技术照片的目的 根尖片 1 常规检查 了解有无病变 2 病变位置 大小 累及范围 3 根管充填 根管长度 充填情况及恢复情况 4 阻生情况 2 正畸全景 1 牙的排列情况 2 有无病变 多生牙 埋伏牙 乳牙侧位片 1 牙的错 程度诊断分析2 各点之间距离 正常与异常比较 对自己诊断和治疗结果进行确认和质量评价 对科研 论文提供必要图像 数据支持 外科 骨折数目 位置 囊肿 肿瘤 炎症 位置 大小 破坏情况 3 1 X线是德国物理家伦琴于1895年11月8日发现 2 X线产生条件 电子云 高真空 电子云高速运动 电子骤然减速 3 X线的特性 物理特性 4 穿透作用 X线波长很短 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透视摄片 荧光作用 荧光物质经X线激发产生荧光 可进行透视 电离作用 电离的过程必然改变原子及分子结构 干涉与衍射 反射与折射作用 5 化学特性 感光作用 着色作用 生物学反应 可使生物学C产生抑制损害坏死作用 6 4 X线检查方法 透视 摄片 MRI 核磁共振 CT 介入 曲面断层 数字化口内X线摄影系统 是CCD探测器所获得的X线信息 通过USB接口传输到计算机中 经数字化处理再成像5 X线机的分类 大 500mA以上 中 400 100mA 小 50mA以下 牙片机 管电源10mA以下 分壁桂式 可移动式 7 6 X线机组成 X线管 高压发生器 控制器和辅助设备 X线管 阴极 阳极 管壳 控制器 可调节的V mA S KV 毫安表的作用 7 片盒 内有增感屏 增加曝光速度 8 片 片基 绦纶 感光物质 AgBr AgI 无正反面 弱红灯不敏感 8 数字化口内X线成像系统 1 具有计算机图像扫描 图像处理 图像管理 图像信息网络化及储存功能 2 取代了卤化银胶片 抛弃了暗室 适应环保要求 3 由于成像系统中的探头对于X线敏感性 数字成像的曝光量大小于传统X线的曝光量 成像速度快 减少了患者接受的辐射 9 摄影 是应用光或其他能量来表现被照体的信息状态 并以可见光学影像加以记录的一种技术 影像 用能量或物性量把被照体的信息表现出来的图像 这里把能量或物性量称作信息载体 10 X线影像信息的形成 由X线管焦点辐射出的X线穿过被照体时 受到被检体各组织的吸收和散射而衰减 使透过后X线强度的分布呈现差异 随之到达屏片或荧光屏 转换成可见光强度的分布 并传递给胶片 形成银颗粒的空间分布 再经显定影处理形成光密度X线照片影像 11 9 X线照片影相组成的基本要素必须具备肉眼能分辨影相的密度 对比度 锐利度 失真度密度 原子序数越高含钙矿物质越多 吸收X线越多 密度越高 X线呈白色 反之 透视反之 天然对比度 人体固有的密度不同的相邻组织 能造成黑白不同的影相 气体 骨 人工对比度 密度相仿的相邻组织 其影相不能出现可以辨认的密度差 必须施以介质 造影剂 以形成人为密度差 12 影响被照体对比度的因素 1 原子序数 2 密度 3 厚度 4 与形状无关 伪影 俩种解释 13 一张标准x光片的条件 1 摄影部位与位置的选择及摆位正确 符合临床诊断要求 2 照片能表示出足够的 能为肉眼识别的适当密度 3 具有能分辨出X线吸收差异的适当对比度 4 能反映被照体细节 保持良好的锐利度 5 被照体仅有的失真度 能保持其原有的正确形态 14 10 暗室安全 弱红灯 全黑 不能见自然光 11 洗片程序 显影 水洗 定影 水洗 烘干 显影 将胶片上已感光的溴化银还原成金属银以形成可见的黑色银影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 组成 显影剂组成 主剂 保护剂 促进剂 抑制剂 溶剂 PH 720 定影 将显影后胶片残留下来的未感光溴化银溶解掉以固定银影的化学反应过程 PH 720 组成 主剂 硫代硫酸钠 Na2S2O35H2O 15 11 水洗的目的 防止胶片发黄 析S硫代硫酸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生成不稳定的硫代硫酸 分解析出SNa2s2o3 CO2 H2O H2S2O3 Na2CO3 H2OSO2 S 胶片显定时间如何掌握影响因素 16 配制显定影 依次溶解 完全溶解 加伦 1包配3000ml溶液全自动洗片机格式 分隔式 全明室 组成 自动输送系统 控制显定水洗时间温度控制系统 20 电力系统 驱动干燥系统 17 13 X线检查的放射生物学损害和防护X线可以诊断疾病 治疗疾病也可以致病 X线有电离作用 电离过程必然改变原子及分子的结构 从而产生生物学效应 可使C产生抑制损害坏死作用 所以应尽量避免X线照射 X线对人体的损害要达到一定剂量 阈值 才能产生确定损害 对X线诊断学来说一般不会发生确定性效应 在进行X线检查时 应遵循既能达到诊断目的 又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患者的照射剂量 18 防护措施 减少照射时间 屏蔽防护 提高X线质量 远离X线源 防护物质 铅 19 投照技术口内片 是口腔治疗中的常规检查 分牙片3 4cm 片6 8cm处方写法 成人 儿童 片 适应症 囊肿 颌下腺结石 埋伏牙 左 中 右 20 摄片 1 正确的头部位置 上颌牙 外耳道口上缘至鼻翼连线 听鼻线 与地面平行 头稍低 下颌牙 外耳道口上缘至口角之连线 听口线 与地面平行头稍后仰 2 中心线角度 由于牙根部为牙龈和牙槽骨所遮盖 胶片放入口内时 若与牙冠贴靠 就不能与牙长轴平行 牙片与牙之间有一夹角 中心线须与夹角的平分线垂直 21 3 中心线方向 与牙间隙或牙邻面平行 4 中心线的位置 上颌 在听鼻线上 下颌 下颌下缘上1cm处 胶片放置与固定 正确的固定方法 1 上颌对侧拇指 2 下颌对侧食指 3 高出牙冠0 5 1cm 4 紧贴被照牙 怎样区分牙片左右 右 近下或远上 22 放置胶片的注意事项1 必须遵循正确的胶片固定方法 2 操作要轻 快 先调好KV MAS 3 对有生理解剖因素的患者如咽喉炎 较浅 儿童 4 在进行曝光之前检查牙片是否在正确位置 5 病人别移动 移动模糊 在X线照片中X线管 被照体及胶片三者任何一个发生移动 都会造成影像模糊 由于X线管 胶片可以人为控制 所以最主要的移动因素 就是被照体 大电源短时间 23 正常图像1 牙釉质 人体中钙化程度最高的组织 X线影像 密度最高似帽状被覆在冠部的牙本质表面 呈白色 2 牙本质 矿物质含量较牙釉质少 围绕牙髓构成牙主体 密度稍低 3 牙骨质 覆盖于牙根表面牙本质上 很浅X线不易与牙本质区别 4 牙髓腔 X线片上为密度较低影像 下颌磨牙呈H形 上颌磨牙呈圆形 卵园形 5 牙槽骨 影像比牙密度低 之间有骨小梁呈交织状 颗粒状 纹路清晰 正常应达到牙颈部 6 骨硬板 固有牙槽骨为牙槽窝的内壁 围绕牙根 X线为连续不断的高密度线条状影像 7 牙周膜 X线片上显示为包绕牙根的连续不断低密度线状影像 厚度约为0 15 0 38mm密度均匀一致 24 25 牙及牙周病龋病 X线的目的1 了解有无龋病 邻面龋 颈部龋和继发龋 2 龋坏的深度和广度 3 确定有无根尖的病变 浅龋 只累及牙釉质或牙骨质 X线显示为园弧形的凹陷性缺损区 边缘不光滑 范围小 中龋 龋病进展至牙本质浅层 除浅龋表显外 还有口小底大的倒凹陷状的缺损 深龋 龋病进展到牙本质深层 接近牙髓室甚至与牙髓室相通 可见龋洞 X线 较大的密度减低区 26 27 根尖脓肿 急性期X线看不出骨质改变 只见牙周膜间隙增宽 慢性期根尖区出现一边缘界不清楚 边缘不光滑的小范围骨质破坏的低密度区 骨硬板消失 外围可有骨质增生反应 根尖肉牙肿 X线多发生在病原牙根端 为园弧形或椭园形的密度减低区 边界清晰 无致密线围绕 范围较小 其多不超1cm 根尖囊肿 园形 卵园形密度减低区 边界清晰 范围大 囊肿边缘有致密线围绕 28 29 形态不规则规则规则范围小较小 小于1cm大边缘不清清楚无致密线清楚有致密线密度不均匀软性透明透明均匀 脓肿肉牙肿囊肿 30 口外片1 华特位片 华氏位 主要要来观察鼻窦情况 上颌窦情况 2 颅底位片 可显示两侧上颌窦 蝶窦 翼窦内 外板 园孔 髁状突等结构适应于检查颅底 上颌后部及颞下窝病变 3 下颌骨侧位片 分左右 显示下颌骨体 升支及髁状突等结构 4 颞颌关节片 主要显示关节窝 关节结节 髁状突及关节间隙 31 5 X线头影测量片 头侧片 头颅定位片 由牙 颌及颅面的标志点描绘的一定的线 角进行测量分析 了解牙颌及颅面软硬组织的结构 使对牙颌 颅面的检查 诊断由表面深入到内部的骨髓结构中去 主要作用 研究颅面生长发育 牙颌 颅面畸形的诊断分析 确定骨 畸形的矫治设计 确定矫治过程中及矫治后的牙颌 颅面形态结构变化 外科正畸的诊断和矫治设计 下颌功能分析S蝶按点 鼻根点 N 耳点 P 32 测量方法 角度测量分析法 线距分析法 比例 四边形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 几何分析法 6 曲层断层片 全景片 它一次曝光可将全口牙 牙周组织 上下颌骨及相邻的解剖结构摄照在一张胶片上 显示范围广 适于颌骨肿瘤 囊肿 外伤 发育畸形及牙周疾病的诊断 33 X线检查对阻生牙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目的是确定阻生牙 位置 低 高 部分 完全 方向 前倾 水平 垂直 牙本身的情况 与邻近牙的关系 牙根数目及形态 牙周炎 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破坏 常侵犯一组牙或全口牙的牙周组织以磨牙和前牙发病多 全景片 X线 牙槽骨吸收 牙槽嵴顶及骨硬板模糊消失 牙槽嵴高度降低 牙槽骨吸收 水平 垂直 混合吸收程度 轻 中 重 34 牙脱位 由于外力使牙向 面方向或根方自牙槽窝内脱出或嵌入 牙的完整性存在 牙折 分冠折 根折和冠根联合折 折线方向 水平 垂直 斜行折断 X线 了解有无根折 折断的部位 方向 数目及周围情况 根折多见于距根尖的1 2或1 3处 折线在X线片上表现不整齐的细线条状密度减低的影像 牙自身的连续性断裂 35 牙源性颌面骨炎症 1 有病源牙 青壮年多见 男性多于女性 主要发生于下颌骨 2 X线片选择 下颌 下颌骨侧位片 全景片 上颌 片 华氏位 3 初期血管扩张 充血 骨内压增加 影响正常代谢 致骨质脱钙 X线检查骨密度减低 骨小梁模糊 骨质斑状和片状破坏 4 在骨膜下的成脓肿 产生骨膜反应 X 层状 线状的致密影 连续性存在 5 血供障碍 形成高密度的死骨 6 炎症感染 瘘管形成 软组织肿大 后期 病灶局限 边界清楚骨小梁增粗 增多 36 37 含牙囊肿 1 好发于下颌第三麻牙区20 40岁多见 男性多于女性 2 X线选择咬 片 全景片 X线特点 颌骨边缘的类园形透射 透明 阴影 阴影内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未萌出牙 牙冠朝向肿腔 囊壁常包绕冠根交界处 单囊多见 密质骨可膨胀 囊壁多有致密线围绕 38 39 成釉C瘤 多见于30 49青状年 良性肿瘤X线特点 多房多见 单房有切迹 多房 园形 卵园形的密度减低区 成群排列 相互重叠 大小不等 非常悬殊 肿瘤包括牙根因肿瘤侵蚀而至锯齿状吸收 房隔密度高 颌骨边缘密质骨肿大 40 41 骨肉瘤 好发于10 30岁 男性多于女性 恶性肿瘤 X线特点 骨质改变 病变区溶骨状破坏 骨小梁破坏吸收 排列紊乱 病变区与正常骨质分界不清 瘤骨形成 是骨肉瘤之重要特点 瘤骨呈斑片状和放射状 边缘粗糙有毛刺 骨膜反应 呈放射状或袖口状 骨膜连续性断裂 软组织肿大 肿块形成 致内部结构和范围均不能显示清晰 42 43 颌骨炎症与骨肉瘤鉴别诊断病源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