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ppt_第1页
第8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ppt_第2页
第8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ppt_第3页
第8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ppt_第4页
第8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 第一节经济周期第二节经济增长 第一节经济周期理论 一 经济周期的定义及阶段的划分二 经济周期的类型三 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四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一 经济周期的定义及阶段的划分 1 定义 指国民总产出 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 注意 1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2 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3 虽然每一次周期并不完全相同 但它们的共同之处是每一个周期都是衰退与扩张的交替 现代经济周期 建立在经济增长变化的基础上 经济周期指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 2 经济周期的阶段 分为2个大阶段 衰退阶段和扩张阶段 4个小阶段 复苏 繁荣 衰退 萧条衰退阶段的特征 1 消费者购买力急剧下降 2 对劳动的需求下降 失业率上升 3 产出下降 导致通货膨胀步伐放慢 4 企业利润在衰退中急剧下降 二 经济周期的类型 1 基钦周期 短周期代表人物 美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时间 1923年 发表论文 经济因素中的周期和倾向 周期长度 40个月2 朱格拉周期 中周期代表人物 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时间 1861年 发表论文 论法国 美国和英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发生周期 周期长度 9 10年3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长周期代表人物 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时间 1926年 发表论文 经济生活中的长度 周期长度 50年 4 熊彼特的多周期代表人物 美籍澳地利经济学家提出时间 1939年 出版著作 经济周期 提出存在三个层次的经济周期 短周期 中周期和长周期 这三个周期是并存和互相联系的 每一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 每一个中周期包括3个短周期 其中短周期40个月 中周期9 10年 长周期50 60年 三 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 一 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二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一 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1 纯粹货币理论2 创新理论3 心理理论4 消费不足理论5 投资过度理论6 太阳黑子理论7 政治周期理论 二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实际上是国民收入决定的动态化 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关于总需求决定的理论 因此 认为引起国民收入波动的是总需求 而且是总需求中的投资 1 净出口不是国民收入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 2 政府购买也不是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 反而是平抑经济波动的因素 3 消费支出虽然在总支出中占很大比重 但消费支出相对较为稳定 4 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投资的变动 二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1 加速原理与加速数2 用乘数 加速数的相互作用解释经济周期的形成 定性 3 乘数 加速数模型 定量 1 加速原理与加速数 1 加速原理 产量水平的变动和投资支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投资与国民收入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乘数理论只是说明了投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没有说明国民收入对投资的影响 2 加速系数 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资本量 K为资本量 y为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增加为什么投资会增加 请思考 在讨论加速系数时 可以用资本 产量比来分析资本 产量比是指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几单位的资本量 即资本与产量比例 假定资本 产量比不变 技术水平不变 资本存量得到充分利用 则加速系数也不变 同时等于资本 产量比 例 如果一单位货币产量所需资本量为2单位 2 那么加速系数 由于资本产量比不变 Kt vytKt 1 vyt 1 净投资是产量变化的函数 it表示净投资 例如 已知资本产量比为2 2 用乘数 加速数相互作用解释经济周期形成 由于某种原因投资增加国民收入更大的增加投资更大增加 达到顶峰 由于资源条件的限制 国民收入增加减慢净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倍数减少投资更大的减少 谷底 乘数作用 加速数 加速数 乘数作用 加速数 3 乘数 加速数模型 yt ct it gtct yt 1it v ct ct 1 yt yt 1 v ct ct 1 gt yt 1指上期收入引致的消费 v ct ct 1 指由消费变化引致的投资 0 5v 1 不考虑第1期以前的情况 乘数 加速数模型的启示 1 投资 收入 消费相互影响 2 政府支出为一固定的量 靠经济本身的调节会自发地形成经济周期 3 可以通过调节政府支出 影响加速数 边际消费倾向等来缓和经济波动 第二节经济增长 一 经济增长概况二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三 经济增长模型 一 经济增长概况 1 概念 一国所生产的商品与劳务总量的增长 2 衡量指标 实际GDP增长率 人均实际GDP增长率 注意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质与量 前提与结果的关系 课后习题第一题 经济增长衡量指标的体现 1966 1990亚洲四小龙人均GDP增长率 1953 1993中国GDP增长率 2001年8 3 2002年9 1 2003年10 0 2004年10 1 2005年10 4 2006年10 7 2007年11 4 二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 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变化 包括劳动 资本 土地投入 由于土地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 因而主要考虑劳动 资本量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 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单位投入 产出量的变化 导致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资源配置的改进 规模经济 知识进展见书中表21 3课后习题第二题 如何理解两种经济增长方式 1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又称投入型经济增长方式 2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又称效益型增长方式 具体又分为6个因素 三 经济增长率的分解 为了解上述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 用简单的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加以说明 Y AL K 假设只使用劳动L 资本K 1 对生产函数取对数再微分后 为劳动的产出弹性 劳动收益在产出中所占份额 为资本的产出弹性 资本收益在产出中所占份额 表示产出增长率 劳动投入量增长率资本投本量的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即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AA YY LL KK 产出的增长可以由三种力量来解释 即劳动量变动 资本量变动和技术进步 由于技术进步无法直接观察到 可以作为余量间接得到 有时也称为残差 A A y y L L K K例 已知资本增长率为4 劳动增长率为2 产出或收入增长率为6 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为30 在以上假定条件下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多少 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贡献比较 时期经济增长率综合要素生产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率增长率增长率增长率1953 19937 1 1 0 10 3 2 7 100 14 1 65 3 20 6 1953 19786 0 0 4 9 3 2 6 100 6 7 69 6 23 7 1979 19939 2 2 3 12 0 2 85 100 25 0 58 45 16 6 1985 19908 5 1 7 11 7 2 8 100 20 0 62 45 17 6 1991 199312 4 4 1 15 8 2 2 100 33 1 57 1 9 8 要素贡献率的国际比较 三 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增长模型 1 假设条件 为了使研究简化 1 储蓄函数为S sY 储蓄率s是固定的参数 由人们的生活习惯决定 和经济因素无关 Y为了与人均产量y区别 2 劳动力 人口 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 3 规模报酬不变 4 不存在技术进步 2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以两部门简单经济为例 经济增长是长期的现象 而在长期中两部门经济均衡的条件是I S 1 投资 净投资 折旧 只有净投资才改变资本存量 假定折旧是资本存量K的一个固定比率 K 0 1 此时 资本存量的变化 净投资 K I K 2 所以 K sY K 3 即资本存量变化 储蓄 折旧 续 设人口增长率n N N 人均产量y Y N 人均资本k K N K sY K两边同除N 得 K N sy k 4 同时根据k K N 两边取自然对数后 对时间求导数得 k k K K N N K K n 5 联立 4 5 方程得 sy k n k 6 人均储蓄 资本广化 资本深化 用于装备新工人和替换折旧 人均资本增加 人均产量是人均资本量的函数技术水平不变时 Y F N K 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 Y F N K 令 1 NY N F 1 K N 人均产量是人均资本量的函数 即y f k 经济长期均衡状态 稳态 分析 主要在于资本与劳动之间可相互替代 1 当k k1 k 0 人均资本增加量小于0 意味着资本增长率小于劳动增长率 劳动增长快 资本增长慢 劳动会变得便宜 资本变得较贵 人们用劳动替代资本 使人均资本量下降 3 经济增长处于稳态的条件 经济增长处于稳态中 k y保持不变 即 k 0 根据基本方程 sy k n k如果 k 0 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 所以稳态条件是 sy n k 同时 稳态中 总产出的增长率 资本存量增长率 劳动人口增长率 即 Y Y K K N N n因为 要达到k 人均资本量 不变 资本增长率与劳动增长率相等 y 人均产量 不变 产量增长率与劳动增长率相等 当储蓄增加时 人均储蓄曲线向上移动 根据稳态的条件 形成新的稳态 在新的稳态时 人均产出增加 人均资本增加 4 储蓄率发生变化 5 人口增长率变化 人口增长率增加 使得资本广化线向左上方移动 从而形成新的稳态 在新的稳态中 人均资本量及人均产量都将降低 6 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 人均产出可用于消费和积累 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1961年找到了稳态时人均消费最大化相联系的人均资本应满足的关系 这一关系称为黄金分割律 结论 如果要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 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得人均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人口增长率 f k n 黄金分割律 使人均消费最大化的人均资本 人均产量 人均消费 人均储蓄f k C N k nk 不考虑折旧 C N f k k nk稳态时 k 0 则有C N f k nk要使人均消费达到最大 对上式两边对k求导 则有 f k n 教学要求 1 经济周期的概念 阶段划分与特征 经济周期的类型 2 加速原理 用乘数加速数相互作用解释经济周期的形成 3 经济增长的概念 经济增长的因素 4 经济增长核算方程 5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稳态的条件 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率 储蓄率与人口增长率变化的影响 3 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发展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一般把1939年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的 论动态理论 作为经济增长理论出现的标志 1 50年代 主要研究建立各种经济增长模型 探讨经济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