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 2012 09 18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10YJA630041 作者简介 1 耿建新 1954 男 河北人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证券公司会计与审 计 电子邮箱 gengjianxin ruc edu cn 张驰 1979 男 河南人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研究方向 证券市场会计 2 白莹 1987 女 山东人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资产财务部会计 股票价格低于每股 净资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自中国 A 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耿建新 1 白 莹 2 张 驰 1 1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北京 100872 2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资产财务部 北京 100125 摘要 破净指股票价格跌破每股净资产 是股票价格与每股净资产关系的一种极 端表现 本文以 1 059 家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采用修正的 Ohlson 模型 分组对股价破净 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 对于业绩为正的非 ST 企业而言 公司规模大 上市时间 早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国有企业容易破净 ST 企业的股票价格虽下跌 但其重组捷 径和壳资源改变了投资者的预期 使 ST 企业不破净或较少破净 关键词 股票价格 每股净资产 破净 ST 股 中图分类号 F830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6701 2013 01 0064 08 一 引言 我国股票市场自上世纪 90 年代建立以来 至今已有 20 多年时间 纵观 2004 年至今 我 国股票市场共经历三次大起大落 1 2005 年 6 月 16 日 上证指数跌至 998 23 点 股票价格低 于每股净资产的股票达到 190 余只 之后随着 上证指数的回升 破净股价格逐渐回复到每股 净资产之上 2007 年 10 月 16 日 上证指数升至 6 124点 破净股全部消失 2 伴随着上证指 数的新一轮走低 2008 年 4 月 14 日 南京高科 收盘价跌破每股净资产 拉开了新一轮破净大 幕 2008 年 10 月 28 日 上证指数再次跌至股权 分置改革后的新低1 664 92点 破净股数量也刷 新 2005 年纪录 达到近 246 只 2009 年上证指 数反弹至 3 478 点 大部分破净股价格重新回归 每股净资产之上 3 2010 年 随着安阳钢铁 价格率先低于每股净资产 破净股再次涌现 截 至 2012 年 08 月 03 日 破净股数量增至 76 只 并一直随着上证指数的波动而变化 每股净资产等于公司净资产除以股本数 量 是每股股票所拥有的公司净资产价值 对 于股东权益大于零的公司而言 每股净资产反 映的是公司清算时股东所能获得的价值份额 代表着股票价格的底限 是支撑股票市场价格 的重要基础 Beaver 1998 1 通常来说 股票 价格应该高于每股净资产 这代表了投资者对 该公司业绩的认可以及未来发展的预期 若股 票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 即为破净 虽然破净 是股票市场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但它却是股票 46 股票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 价格波动的一种极端表现 具体来说 股价破 净说明公司的股票价格被低估 或者公司的每 股净资产被高估 这关乎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 理应引起投资者 管理层和社会相关机构的高 度关注 通常 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应该真实 反映其经营业绩 即经营业绩好的公司应该得 到市场的认同 其内在价值应当通过股票价格 得到体现 Beaver et al 1979 2 这一理论的 必然表现为 如果企业的报表收益高 其就不容 易破净 然而 现实中却常出现与之相悖的现 象 如 2011 年年末 已连续亏损的 ST 企业 其 股价并没有破净或较少破净 而一些经营业绩 为正的非 ST 企业的股票价格却跌破每股净资 产 那么 业绩较好的非 ST 企业为何纷纷破 净 ST 企业较少破净又有何隐情 本文利用 中国 A 股市场数据 专注破净股与 ST 股 分析 企业性质 机构投资者持股 公司规模 上市时 间四个因素对于股价破净的影响 以求对此现 象有更深入的认识 并为政府机构与企业管理 层提出可供参考的相关建议 二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我国股市自 2004 年出现首家股价低于每 股净资产的公司以来 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现 象就不断反复出现 慢慢地由市场奇观转变为 常见景致 通常 一个完整的股市周期有牛市 和熊市两种市场态势 从大盘指数看 股票价格 低于每股净资产的公司数量与上证或深证综合 A 股指数之间存在长期的反向关系 即随着上 证或深证综合 A 股指数的下降 股票价格低于 每股净资产的公司数量将增多 随着上证或深 证综合指数的上升 股票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 的公司数量将减少 吕跃金 2011 3 因此 在 股票的熊市环境下 破净股数量会逐渐增多 直 至达到股市底部 但是 即使在熊市环境下破 净股也只在股市中占较小的比重 那么 究竟什 么样的股票易于破净 或者说 破净股具有什 么样的特征 这应该引起业界的关注 一 机构投资者与破净 一般来说 在各类投资者中 机构投资者是 高效的 与个人投资者相比 机构投资者在信 息分析 资金实力 人员配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 势 这为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重要作 用提供了基础 业界也由此认为 针对业绩为 正的非 ST 企业而言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 高 股票价格越不容易跌破每股净资产 与此相关的两个理论分别为交易者理论和 所有者理论 交易者理论认为 机构投资者持 股比例越高 公司短期绩效越好 这会使股票价 格具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此外 机构投资者可以 借助自身的信息 人员优势对上市公司的短期 盈利进行预测 通过 快进快出 的方式赚取短 期差 价 Bermard Stober 1989 Claessens 2000 和曹萍 2003 等的研究证实了机构投 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4 6 所有者 理论认为 较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能够促 使公司股价上涨 La Porta et al 1999 7 其原 因为 机构投资者除了关注收益的数量外 更关 注收益的稳定性 这会促使他们出于自身利益 而加强对企业管理层的监督 增加管理层盈余 操纵的难度 陆建桥 1999 8 从而为企业长期 价值的提高做出贡献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以下假说 H1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业绩为正的非 ST 企业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相关 机构投资者持股 比例越大 股票价格越不容易跌破每股净资产 二 企业性质与破净 国有企业的 管理层限薪 非人格化主 体 高社会责任 等特征对公司业绩有一定 的抑制作用 这使得国有企业更容易向市场传 递出利空信号并致使其股票价格更容易跌破每 股净资产 首先 从管理者薪酬角度考虑 国有 企业管理层的 限薪 使得管理层 含高管 的 薪金收入大多为固定金额 且与企业收入关联 不大 进而也可能会间接地影响公司的股票价 格 操君 2009 9 其次 从归属关系角度考虑 国有企业为 非人格化主体 其最终控制人是 国家或政府 管理者受托管理公司 可能更加关 注企业的短期价值 最后 从承担的责任角度 56 会计与经济研究 双月刊 2013 年第 1 期 本文中的 ST 企业仅指非创业板公司 考虑 国有企业大多肩负着国计民生的重要使 命 由于其出资人是国家或政府 因此必须承担 较多的社会责任 盈利并不是其唯一目的 有时 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转 可能会放弃部 分利润 国家也会酌情给予适当补贴 赵中伟 2008 10 在这种情况下 国有企业的公司业绩 有时即使不尽如人意 但也能够通过各种方式 持续经营下去 与之相比 民营等非国有企业 则不尽然 他们的经营成败与其生存 发展息息 相关 成功了 会得到社会的推崇 但若失败 必 须要自己承担后果 在这方面 不同的企业性 质是存在差异的 基于上述分析 本文提出如下假说 H2 企业性质与业绩为正的非 ST 企业股价 跌破每股净资产有关 国有企业股票价格容易 跌破每股净资产 三 公司规模与破净 证券市场的忽略效应表明 与规模较大的 公司相比 规模较小的公司具有较高的投资风 险 Monahan 2002 11 这意味着投资者要求的 风险溢价更高 不仅如此 市场操纵行为理论认 为 外部投资者可以操纵较小规模公司的股票价 格 并 获 得 超 额 收 益 William Stephen 1993 12 因此 小规模公司的股票价格不容易 跌破每股净资产 Banz 1981 利用纽约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 现 就平均收益率而言 规模较小的公司比规模 较大的公司高 19 8 这种现象也称为股票市 场的规模效应 即规模较小的公司股票收益高 规模较大的公司股票收益率低 13 陆静等 2002 汤云为 陆建桥 1998 的研究证实了 在我 国 证 券 市 场 上 述 规 模 效 应 依 然 存 在 14 15 由此可知 对于业绩为正的非 ST 企业 而言 规模效应的存在使得公司规模越小 股票 收益率越高 股票价格越不容易跌破每股净资 产 Easton Zmijewski 1989 发现 当把财务 困境公司数据加入模型后 公司规模与股票收 益没有关系 16 这说明 公司规模对于 ST 企业 股票价格的变动影响不明显 基于上述分析 本文提出如下假说 H3 公司规模与业绩为正的非 ST 企业股价 跌破每股净资产相关 公司规模越大 股票价格 越容易跌破每股净资产 四 上市时间与破净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 股票价格是相关信息 的充分反映 市场的有效程度与反映的信息类 型息息相关 Ball Brown 1968 17 在强式有 效市场中 股票价格是所有信息的完美反映 在 半强式有效市场中 股票价格仅是公开信息和 历史信息的反映 在弱式有效市场中 股票价格 只是反映了历史信息 公司上市时间属于历史信息范畴 这意味 着公司上市时间的长短并不具有信息含量 不 会引起股票价格的波动 Collins Maydew 1997 18 然而 我国的情况则不尽然 公司上 市时间可能是影响公司股票价格跌破每股净资 产的重要因素 我国证券市场存在 IPO 溢价现 象 新股的上市价格一般偏高 但随着时间的推 移 被 炒 过的股票价格将会回落甚至大跌 或者说 新股通常是投资者的 题材股 其价格 在炒作下常会严重偏离内在价值 吕跃金 2011 3 但随着时间的拉长和投资者热度的下 降 一旦没有新消息 刺激 市场 这类股票的价 格将逐步下降 甚至跌破净资产 反过来看 虽 然 ST 企业的业绩更差 但投资者对 ST 企业的 投资主要关注重组 卖壳等行为 一旦 ST 企业 传出重组等利好消息 必将引发股价大幅上扬 而这些刺激 ST 企业股价上涨的因素与公司上 市时 间 长 短 没 有 必 然 的 联 系 陈 信 元 1998 19 或者说 ST 企业的股票价格与会计信 息等历史信息无关 或弱相关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如下假说 H4 企业上市时间与业绩为正的非 ST 企业 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正相关 上市时间越长 股 票价格越容易跌破每股净资产 三 研究设计 一 研究时点 从大盘指数看 股票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 的公司数量与上证或深证综合 A 股指数之间存 在长期的反向关系 吕跃金 2011 3 因此 本 文选择的研究时点为 破净 的数量达到最大值 66 股票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 的日期 这样的时间点不仅意味着本文可取得 最多的研究样本 更意味着股市底部的来临 具体来说 本文着眼于我国股票市场破净股最 多时期的 2008 年 选取我国 A 股市场所有股票 2008 年9 月1 日 2008 年12 月31 日每个交易 日的收盘价 将此价格与其最近一期报表中公 布的每股净资产 公司第三季度季报中公布的 每股净资产 进行比较 汇总每天股票价格跌破 每股净资产的股票数量 统计显示 在 2008 年 11 月 5 日这一天 破净股数量达到本轮股市下 跌过程中的极大值 因此 本文的研究时点选 定为 2008 年 11 月 5 日 二 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 2008 年 11 月 5 日我国沪 深股 市的全部 A 股上市公司 作为初始研究样本 并进行如下筛选 1 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 2 调整收盘价缺失的公司 对于当日股票收盘 价为缺失值的公司 如果是临时停盘 则以停盘 前一天的收盘价作为股票价格 如果是连续停 盘超过 10 天以上 则剔除该样本 3 剔除第三 季度季报中每股净资产为负数的样本 4 剔除 非 ST 股票中每股收益小于 0 的样本 5 剔除 其他数据有缺失的样本 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 1 所示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国泰安CSMAR数 据库 表 1业绩为正的非 ST 企业与 ST 企业基本情况统计 比较项目 业绩为正的 非 ST 企业 ST 企业合计 破净股数量20418222 非破净股数量660177837 合计8641951 059 三 变量选择 1 被解释变量 为了更直观地比较各个因素对于破净和非 破净企业的影响 本文将因变量设置为虚拟变 量 当某一时点股票价格小于每股净资产时 IFPLBVPS 1 否则为 0 即破净为 1 否则为 0 2 解释变量 本文的解释变量有 4 个 INST 为机构投资 者持股比例 STATE 为企业性质 当企业性质为 国有时 定义为 1 否则为 0 SIZE 为公司规模 取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DATE 为公司上市年 数 即截至本文研究时点的公司已上市年限 3 控制变量 参考相关文献 本文选取了如下变量作为 控制变量 流通股比例 CIRC 每股收益 EPS 独立董事比例 INDEP 高管薪酬 WAGE 资产负债率 LEV 董事长是否兼任 总经理职务 DUAL 是否为 ST 企业 STON 四 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修正的 Ohlson 模型 Pit 0 1EPSit 2BVPSit it 1 其中 Pit表示 i 企业在第 t 年年报公布后的 股票价格 EPSit表示 i 企业第 t 年的每股收益 BVPSit表示 i 企业第 t 年的每股净资产账面价 值 it表示干扰项 由于本文判断公司股票 破净 的标准是公 司股价是否跌破每股净资产 即股票价格与每 股净资产相比是否小于 0 因此 将修正的 Ohl son 模型进行移项得到如下模型 Pit BVPSit 0 1EPSit 2BVPSit it 2 根据模型 2 建立本文研究的模型 以验证 本文的假设 Pit BVPSit 0 1INSTit 2STATEit 3SIZEit 4DATEit 5EPSit 6WAGEit 7INDEPit 8LEVit 9CIRCit 10DUALit it 3 76 会计与经济研究 双月刊 2013 年第 1 期 由于创业板上市时间为 2009 年 10 月 23 日 因 此 本文的研究样本中没有创业板上市公司 特别指出的是 以往研究都将样本的行业因素包 括在内 本文在最初确定控制变量时也进行了这方面的探 索 从行业数据来看 在204 只业绩为正的非 ST 股票的破 净股中 纺织服装 造纸及纸制品 化学原料 电子元器件 黑色金属 机械制造以及电力行业的破净股高达 140 只 占 总数的68 6 其中 黑色金属的钢铁股是第一破净大户 共26 只 房地产业紧随其后 有 20 只 不仅如此 本文合 并上述几个行业发现 破净集中于钢铁 电力 制造和房地 产四大非朝阳行业 众所周知 这几大行业多是担负国计 民生的国有企业 如钢铁 电力 又都是各类企业中的规模 较大者 为了防止与上述的企业性质 企业规模相重合而 失去研究意义 故本文没有专门列示行业因素 四 实证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 2 由表 2 的数据可知 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 INST 最 低为 0 最高为 0 7113 均值为 0 2075 说明样 本公司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偏低 STATE 的 均值为 0 64 说明样本中国有企业的数量较多 公司规模 SIZE 的最小值为 6 8664 最大值为 12 0502 均值为 9 3864 说明样本公司的规模 分布较为平均 上市年数 DATE 的最小值为 1 最大值为 18 均值为 9 2808 说明样本公司的 上市时间分布较为平均 表 2描述性统计结果 变量N最大值最小值均值标准差 INST1 0590 71130 00000 20750 1617 STATE1 0591 00000 00000 64000 4820 SIZE1 05912 05026 86649 38640 5463 DATE1 05918 00001 00009 28084 0489 EPS1 0592 7590 5 53120 21970 4173 WAGE1 0597 41324 62126 21290 3766 INDEP1 0590 66670 14000 35840 0497 LEV1 0590 92310 03200 56220 4205 CIRC1 0591 00000 09650 59980 1786 DUAL1 0591 00000 00000 13000 3410 二 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各解释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 3 由 表 3 的数据可以观察到 IFPLBVPS 破净 与 INST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 STATE 企业性质 SIZE 公司规模 及 DATE 公司上市年数 之间 均在1 的水平上显著相关 且与本文预想的方 向一致 三 模型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为了比较 ST 股和非 ST 股与破净之间的关 系 本文将样本分为非 ST 股与 ST 股两组对模 型 3 进行了回归分析 结果见表 4 从表4 业绩为正的非ST 企业 STON 1 栏 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到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 股票价格跌破每股净资产显著负相关 企业性 质 公司规模与上市时间则与股票价格跌破每 股净资产显著正相关 而从 ST 企业 STON 0 栏 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 企业性质 机构投资 者持股比例 公司规模 上市时间四个因素与破 净均不相关 这符合本文提出的 4 个假说 通过表 4 还可观察到 除上述四个影响因 素外 影响业绩为正的非 ST 企业 STONF 1 栏 破净的因素还有每股收益 EPS 高管薪酬 WAGE 和资产负债率 LEV 股票是否破净 与每股收益负相关 即每股收益越高越不容易 破净 这应是股价与破净与否的一般规律性表 现 高管薪酬与破净正相关则说明 在其他因素 特别是相对于本文探讨的破净股的机构投资 者持股水平 企业性质 企业规模 上市时间 既 定的情况下 高管薪酬越高 其股票越容易被抛 出 而资产负债率与破净负相关则说明样本中 的资产负债水平本身就处于偏低的状态 均值 为0 5622 此处不考虑最小值的极端情况 因 此资产负债率适当偏高的公司股票会更受投资 者欢迎 其他控制变量 如流通股比率 独董比 例 董事长兼职情况与破净均呈不显著状态 表 3主要变量的相关性矩阵 IFPLBVPSINSTSTATESIZEDATE IFPLBVPS 0 0752 0 0072 0 1782 0 0172 INST 0 0752 0 1333 0 3069 0 1173 STATE0 0072 0 1333 0 0949 0 2697 SIZE0 1782 0 3069 0 0949 0 0518 DATE0 0172 0 1173 0 2697 0 0518 注 分别表示在 1 5 的水平上显著 86 股票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 四 实证结果的思考 从表 4 的实证结果可以看出 破净股中绝 大多数公司并未出现亏损 但股票却被低价抛 出 而 ST 股虽已长期亏损 却因可能会带来重 组的希望而很少破净 其本质确实是体现了众 多投资者 不喜欢 甚至排斥具有本文所述特征 的破净股 而四个特征中更为敏感的应是企业 性质与上市时间两个因素 具体来说 专门进行业绩为正的破净股的数据分析 时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等四个影响因素的效 果非常明显 但是加入 ST 股之后 即全样本时 企业性质和上市时间的影响即被冲淡 而其他 状况并不改变 表 4回归结果 变量 STON 1 业绩为正的非 ST 企业 STON 0 ST 企业 Constant 16 182 213 528 39 214 0 001 INST 2 966 10 477 17 703 1 198 STATE1 298 4 614 5 010 0 288 SIZE2 462 19 614 72 527 1 658 DATE0 074 1 218 7 110 1 300 EPS 1 996 26 399 15 990 0 896 WAGE0 931 6 612 8 784 1 304 INDEP 3 06735 359 2 271 0 743 LEV 2 434 42 301 15 328 1 611 CIRC 0 2143 441 1 113 0 764 DUAL 0 367 12 100 1 475 1 270 Adj R20 2400 315 N864195 注 括号内为 WALD 值 表示在 1 的水平上 显著 专门分析 ST 股又可以看出 投资者根本不 是依据 ST 企业披露的财务信息来做投资决策 而是在等待所依赖的与重组有关的表外信息 即 ST 公司的价值 卖点 主要有重组和 壳 两 个方面 朱筠笙 2001 20 这样的信息决定着 ST 公司股价的未来走势 致使股价不降反升 或者是说 为了获取卖 壳 收益 ST 企业有动 机保持亏损但不退市的状态 陈永忠 高勇 2004 21 P24 25 与此相关 孟焰 2004 的研究 也证明了在重组后 ST 企业的股票价格会有显 著的变化 22 若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那么 所谓 有关证券市场效率的研究 关于内幕信息危害 的防范 都会黯然失色 甚至意义全无 五 结论与建议 一 研究结论 本文着眼于虽被 ST 但其股价仍在增长和 虽非 ST 且有利润 但其股价却破净的两类股 票 通过分析最终发现了业绩较好的非 ST 企业 破净的缘由以及 ST 企业较少破净的隐情 对 于业绩为正的非 ST 企业而言 本文得出以下 结论 1 从企业特征看 上市时间早 公司规模大 的企业容易破净 从上市时间看 我国股票市 场特有的 炒股 行为使得上市时间长 已被 炒 过的股票更容易破净 从公司规模看 证 券市场的忽略效应以及操纵行为理论决定了规 模较小的公司风险高 被操纵可能性大 这样的 高风险需要相应的风险溢价作为补偿 因此 规 模较小企业的股票不容易破净 2 从企业性质看 国有企业更容易破净 国有企业管理者的所得没有直接与公司收入挂 钩 较为固定且一般低于非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 并非管理者个人财产 一旦他们离职或退休就 与企业再无关联 除此之外 国有企业通常承 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有时会放弃部分利润以 保证国民经济能够健康发展 这显然与资本对 利润的追求有相悖之处 3 从外部人持股角度看 机构投资者持股 比例高的企业不容易破净 机构投资者通常被 认为是专业高效的投资者 他们可以在公司的 不同层面和角度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为确保自 身利益而最大程度地对被投资企业进行监督和 96 会计与经济研究 双月刊 2013 年第 1 期 管理 这对企业股票的市场表现而言无疑是有 利的 对于 ST 企业而言 本文的研究发现 其是 否破净与机构投资者持股 企业性质 公司规模 以及上市时间无关 ST 企业股票价格不是公司 现有价值的反映 而是投资者的预期 即在我国 特殊的制度背景下 对 ST 公司的未来重组和 壳 价值的预期 就此而论 尽管非 ST 的破净 企业有着比 ST 企业更好的经营效果 但由于双 方存在着本文所提及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 企业性质 企业规模和上市时间方面的差异 ST 股的市场地位反而优于非 ST 的破净股 这是 我国的现实情况 反映了现阶段众多投资者在 资本市场中的价值取向 二 研究建议 虽然破净股的出现是资本市场众多现象之 一 但是 若与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连 与经济 稳定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大盘股多处于弱势状 态 甚至成为股票市场的 配角 破净则并不见 得是正常的现象 因此 股市中若长期存在大 量与本文所述情况相似的业绩为正的非 ST 企 业的破净股 且非 ST 企业比 ST 企业更容易破 净 可能会给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 响 本文主要针对政府管理 上市公司以及个 人投资者三个层面提出建议 以减少此种现象 的负面影响 1 对政府管理层面的建议 在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环境下 需要 股市保持其公平性 至少是不带有某种倾向 因此 破净现象理应引起政府层面的高度关注 本文认为 政府管理层面一是要想办法促使担 负国计民生重任的大型国企上市公司增强与面 向市场 处于朝阳行业的小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 是要从公司与投资者两方面采取措施 引导我国 股票市场投资观念由 投机 尽早向 投资 转 变 除此之外 还应要求上市公司 尤其是 ST 公 司除了披露公司本身的财务信息 经营情况外 还应当及时 详细披露与重组相关的信息 减少 投资者与 ST 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状况 与此同时 以完善对 ST 股退市的规定为方向 消除股市中 可能会致使不公平现象的各种倾向 2 对上市公司层面的建议 对于公司层面来说 破净虽不会致命 但却 会损害上市公司的形象和管理层的承诺 给企 业和管理层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 上市公司的 大股东和管理层应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完善公司 治理结构 提高公司业绩 从而维持投资者信 心 避免企业陷入破净阴霾 本文认为 公司层 面可采取的措施有 一是国有企业可以考虑在 适当的情况下引入机构投资者 以优化公司的 治理结构 强化公司监督体系 使公司朝着更好 的方向发展 二是上市时间较长的企业可以在 机会合适时考虑进行改组 为企业注入新的血 液 重新吸引市场 眼球 三是对于规模较大的 企业而言 如果公司盈利水平较高且现金流较 为充裕 大股东必须重视现金股利的发放 使广 大投资者重新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进而对公司 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3 对个人投资者的建议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 首先应该学习更多 相关专业知识 提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 从根本 上建立理性投资理念 把握自身的投资行为 不 要盲目跟随市场题材进行炒作 同时 不要因破 净而恐慌性抛售 要辨别破净这种人为因素可 能的变化方向 共同努力寻找低估的股票 参考文献 1 Beaver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earnings and prices a simultaneous equations approach J Journal of Ac counting Economics 1998 1 53 81 2 Beaver Clark Wrigh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unsys tematic security returns and magnitude of earnings fore cast error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79 17 2 313 348 3 吕跃金 股票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现象的规律性研 究 D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 2011 18 25 4 Bemard V L Stober T L The nature and amount of information in cash flows and accruals J The Ac counting Review 1989 4 623 642 5 Claessens This parath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East Asian corporation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 mies 2000 58 11 21 6 曹萍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 分析 D 广州 暨南大学 2003 26 28 07 股票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 7 La Porta R F Lopez de Silanes A Vishny S R 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 J Journal of Finance 1999 54 471 517 8 陆建桥 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J 会计研究 1999 9 25 35 9 操君 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与资本结构关系研究 D 厦门 厦门大学 2009 45 50 10 赵中伟 股权结构 控制权的分配与公司价值 J 首 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8 2 31 37 11 Monahan S J Conservatism growth and the role of accounting numbers in the fundamental analysis process 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02 10 2 3 227 264 12 William H B Stephen G R Accounting Funda mentals of the book to market ratio J Financial Ana lysts Journal 1993 6 50 56 13 Banz R 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turn and mar ket value of common stock J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1981 14 421 441 14 陆静 孟卫东 廖刚 上市公司会计盈利 现金流量与股 票价格的实证研究 J 经济科学 2002 5 42 49 15 汤云为 陆建桥 论证券市场中的会计研究 发现与 启示 J 经济研究 1998 7 51 57 16 Easton P D Zmijewski M E Cross sectional varia tion in the stock market based accounting research 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ccounting 1989 11 2 3 107 212 17 Ball R J Brown P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 counting income number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68 6 2 102 140 18 Collins D W Maydew Changes in the value rele vance of earnings and book val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家具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大学数学(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装饰工程估价Ⅱ课程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民族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细胞生物学前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太原学院《食品微生物学D》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含解析)
- 旅游专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研究讨论党支部工作计划安排会议记录
- 小学考试卷子题目及答案
- 执法办案培训课件
-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供需关系的动态演变分析
- 行政执法培训课件
- 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护理
- 停产报告管理制度
- 合并家庭组建协议书
- 宽带小区进场协议书
- 电解铝公司工程项目投资估算
- 融资专员测试题及答案
- 钣金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护士招聘笔试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