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制动性能试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2676-90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制动性能道路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汽车定型试验。2引用标准GB/T12534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GB 1332载重汽车定型试验规程GB 5620汽车和挂车制动名词术语及其定义JB 3936汽车制动器温度测量和热电偶安装JB 4020汽车驻车制动试验方法3术语3.1制动初温制动操作开始前1.5s内,从制动摩擦片(块)上测取的温度。3.2基准值衰退恢复试验、涉水恢复试验的基准检验中的某些参数(如制动踏板力、管路压力或与之相对应的制动减速度)的平均值。3.3制动间隔在连续重复制动操作时,相邻两次制动间的距离或时间。3.4管路压力在车轮制动轮缸或制动气室附近测定的液压或气压。3.5全行程制动踩下制动踏板使踏板力达最大值,并保持5-1Os,然后迅速松开踏板。3.6最大管路压力按第6.10条进行全行程制动,当整个制动系统达到压力平衡时测得的管路压力。3.7制动促动时间全行程制动过程中,从制动踏板开始动作至管路压力达到最大管路压力的75%时所经历的时间。3.8制动放松时间全行程制动过程中,从松开制动踏板开始到管路压力下降到最大管路压力的10%时所经历的时间。3.9等输入条件下的衰退率或恢复率4试验条件4.1试验采用下列仪器及设备:a.制动踏板力测定仪,测量精度不低于2%;b.减速度仪,测量精度不低于0.lm/s2;c.压力表,测量精度不低2OkPa;d.测速仪,测量精度不低于1%;e.制动距离测定装置(第五轮仪或其他距离测定装置),测量精度不低于1%;f.时间测定仪,测量精度不低于0.1s;g.热电偶EUZ型,测量精度不低于2%;h.远程多点温度计,测量精度不低于1;i.风速仪,测量精度不低于0.5m/s。除上述仪表及设备外,可增加其它仪表及设备,但所用仪表及设备不得影响整车制动性能。4.2其余试验条件按GB/T12534中的规定。5车辆准备TOP5.1试验车辆按GB/T12534及GB1332的规定准备。5.2车辆按最大质量分类为:A类:车辆厂定最大总质量小于450Okg。B类:车辆厂定最大总质量大于或等于450Okg。5.3制动系的状态5.3.1制动系各零、部件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5.3.2对于制动系可调节部件(如制动摩擦片、摩擦块与制动鼓或制动盘的间隙)按车辆制造厂规定进行调整。5.3.3在制动器领蹄或摩擦块中心处按JB3936规定安装热电偶。6试验方法6.1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制动初速度的极限偏差为3%。6.2磨合前的检查试验检查仪器仪表及汽车的技术状况。6.2.1制动初速度为3Okm/h。6.2.2制动操作保持制动减速度为3.0m/s2或保持相应的踏板力、管路压力值,直至车辆完全停止。6.2.3制动间隔为1.6km。6.2.4制动次数不超过10次。6.2.5记录管路压力或踏板力、减速度、制动初温,填入附录A(补充件)表A1中。6.3磨合前的效能试验对于最大车速超过10Okm/h的汽车,需增加制动初速度为8Okm/h的制动效能试验。6.3.1制动初速度为3Okm/h和65km/h。6.3.2制动器初始温度不超过90。6.3.3制动操作离合器断开,每次制动试验中保持制动减速度一定或踏板力及管路压力一定,直至汽车完全停止。6.3.4制动次数对每种初速度,由较低的制动减速度或踏板力或管路压力开始试验,然后逐步提高,(推荐减速度从1.5m/s2开始,以级差为10.2m/s2为间隔)直至出现车轮抱死,或汽车驶出3.7m宽的通道或踏板力超过制造厂规定值(称此时的制动效能为最大制动效能)的任何一种情况为止。每种初速至少测五点,每点往返各进行一次。6.3.5记录将制动初速度、踏板力或管路压力、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车轮抱死状况及汽车是否偏出3.7m宽通道,填入表A1中。6.4磨合试验 磨合试验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进行,但每个阶段连续制动次数不得少于50次,第1次和每隔25次均以65km/h的制动初速度按6.4.2中a、b规定的减速度制动至车辆停止。6.4.1制动初速度-末速度a.A类车辆65km/h-0km/h;b.B类车辆65km/h-3Okm/h;6.4.2制动操作a.A类车辆保持制动减速度4.5m/s2或与之相应的踏板力或管路压力制动至规定的末速度。b.B类车辆保持制动减速度3.0m/s2或与之相应的踏板力或管路压力制动至规定的末速度。6.4.3以适当档位迅速加速到65m/h,保持该车速到下次制动开始操作。6.4.4制动间隔1.6km;制动器制动初温为120。当制动器制动初温度达不到120时,可连续制动升温。为了使制动器制动初温保持在120,可缩短制动间隔。6.4.5制动次数应不少于200次。6.4.6记录第1次及每25次的制动减速度、踏板力或管路压力,每次制动的制动初温,填入表A2中。6.5冷态制动效能试验按6.3条进行,试验结果记入表A3中。6.6制动系统部分回路失效效能试验,试验结果记入表A3中。6.6.1允许车辆配备必要的附加装置和管路,但该装置不得影响汽车的制动效能和失效后的制动效能。 6.6.2在制动管路分别失效的状态下,按6.3条进行最大效能试验。6.7应急制动系统效能试验对于具有应急制动系统的车辆,按第6.3条进行应急制动系统最大效能试验。试验方法按第6.3条进行,试验结果记入表A3中。6.8热衰退恢复试验6.8.1基准检验a.制动初速度为65km/h;b.制动时变速器在最高档位(超速档除外);c.制动器初始温度不高于90;d.制动操作制动减速度:A类车辆保持为4.5m/s2,B类车辆保持为3.0m/s2(或保持与之相应的踏板力、管路压力)直至车辆完全停止;e.制动次数为3次;f.记录制动踏板力或管路压力及制动减速度,填入表A4中。6.8.2衰退试验a.制动初速度-末速度A类车辆:65km/h-0km/h;B类车辆:65km/h-3Okm/h;b.制动时变速器在最高档位(超速档除外);c.制动初温仅第一次不超过90d.制动操作按6.8.1条规定的制动减速度(或相应的踏板力、管路压力)保持衡定不变进行制动;e.冷却车速为65km/h;f.制动间隔为60s;g.制动次数为20次;h.记录踏板力或管路压力、制动减速度、制动初温,填入表A4中。6.8.3恢复试验衰退试验后应立即按下列规定项目进行恢复试验。a.制动初速度-末速度按6.8.2进行;b.制动操作按6.8.2d进行;c.冷却车速为65km/h;d.制动间隔为180s;e.制动次数为15次;f.最后一次制动初温应降至120以下进行;g.记录制动踏板力或管路压力、制动减速度、制动初温,填入表A4中。6.9涉水恢复试验6.9.1基准检验a.制动初速度-末速度:30km/h-0 km/h;b.制动初温度不超过9O;c.制动操作按6.8.2d;d.制动次数为3次;e.记录管路压力或踏板力、制动减速度,填入表A5中。6.9.2涉水将车轮浸入水深大于车轮半径的水槽中,制动器为放松状态。汽车以10km/h以下的车速往返行驶,2min后汽车驶出水槽,在离开水槽后1min进行恢复试验,恢复试验前不得进行制动。6.9.3恢复试验a.制动初速度-末速度:3Okm/h-0 km/h;b.制动操作按6.8.2d;c.冷却车速为3Okm/h;d.制动间隔为0.5km;e.记录踏板力或管路压力、制动减速度,填入表A5中。6.10制动系统时间特性的测定试验前制动器间隙按车辆制造厂规定检查并调整。汽车原地静止,每次进行全行程操作之前,贮能装置(贮气筒、真空罐、液压贮能器)中的初始压力(或真空度)应达到制造厂规定的额定值,无额定值时应达到工作值的90%以上,试验时不再给贮能器供能。对于不带贮能装置的车辆,供能装置必须调整到制造厂规定的最大工作压力(或真空度的90%)。进行全行程制动,测取制动促动时间和放松时间,填入表A6中,重复进行上述操作五次。6.11贮能器容量的测定6.11.1气制动系统贮气筒容量的测定贮气筒的初始气压为最大额定工作气压,试验时不再给贮气筒充气,原地连续进行九次全行程制动,记录每次制动的管路压力及贮气筒压力,填入表A8中。然后按6.3条进行最大制动效能试验,试验结果填入表A8中(最大制动效能测定可作为任选项目)。6.11.2真空制动系统贮能器容量的测定对于能源来自真空泵的汽车,贮能器中的初始能量水平应为制造厂规定的最大真空度的90%,每次试验时不再对贮能器抽真空,试验方法除原地连续全行程制动为五次外,其他与6.11.1条相同;6.12气制动系统空压机供气能力的测定制动系统各贮气筒初始气压为零,断开辅助制动用贮气筒,试验时发动机保持额定最大输出功率转速给贮气筒充气。记录充气过程中各贮气筒气压上升时间T1T2填入表A7中。上述操作共进行两次。6.13驻车制动停坡试验按JB4120的规定。7试验结果及数据的处理7.1试验数据记入附录A各表中,试验结果用表格按附录B(参考件)给出,曲线按附录C(参考件)给出。7.2数据处理7.2.1制动距离校正制动初速度在极限偏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技术方案
- 土建工程钢结构防火涂装方案
- 公路改扩建交通导改组织方案
- 校园嬉戏打闹安全教育
- 燃气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方案
- 雨水调蓄池方案
- 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技术方案
- 大型水库建设方案
- 储能系统选址与布局规划方案
- 北京印刷学院印刷包装专业实习基地合作协议
- 2025年工地安全员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文明有礼+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供水设备运行维护与保养技术方案
- 木雕工艺课件
- 2025年2个清单28个问题查摆整改措施
- 摩擦力影响因素实验报告范本
- 教育系统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基坑防护课件
- 2025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5版
- 2025年医护人员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