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球与地图(鲁教版).pdf_第1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球与地图(鲁教版).pdf_第2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球与地图(鲁教版).pdf_第3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球与地图(鲁教版).pdf_第4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球与地图(鲁教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球与地图(鲁教版).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考纲要求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高考要求高考要求高考要求高考要求 本单元内容是学习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 也是高考考查本单元内容是学习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 也是高考考查 的重要部分 其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的重要部分 其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1 1 1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2 2 2 地球仪 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仪 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 3 3 3 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 常见图例 注记 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 常见图例 注记 4 4 4 4 海拔 海拔 绝对高度绝对高度 和相对高度 等高和相对高度 等高 深深 线和地形图 线和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 热点展望 该部分内容既是学习地理的基础 又是高考考查的重要部分 涉及本单元该部分内容既是学习地理的基础 又是高考考查的重要部分 涉及本单元 的命题多侧重考查学生的读图 析图和计算能力 的命题多侧重考查学生的读图 析图和计算能力 1 1 1 1 以经纬网为载体 综合考查区域定位 方向识别 比例尺及距离的计 以经纬网为载体 综合考查区域定位 方向识别 比例尺及距离的计 算 是将来高考学科内综合命题的方向之一 算 是将来高考学科内综合命题的方向之一 2 2 2 2 经纬网图与区域图 地形图 等值线图相结合 综合考查区域地理事物 经纬网图与区域图 地形图 等值线图相结合 综合考查区域地理事物 的分布及区域地理特征 历年高考都有涉及 将来高考命题仍不回避 并且本的分布及区域地理特征 历年高考都有涉及 将来高考命题仍不回避 并且本 部分知识对于读图 析图来说往往会产生部分知识对于读图 析图来说往往会产生 一招出错 满盘皆输一招出错 满盘皆输 的后果 因此的后果 因此 复习时丝毫不能大意 要养成复习时丝毫不能大意 要养成 图图 文文 对照的习惯 对照的习惯 3 3 3 3 经纬网的判读及其与地球光照图的结合 区时的换算也一直是高考命题 经纬网的判读及其与地球光照图的结合 区时的换算也一直是高考命题 的热点的热点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高考要求高考要求高考要求高考要求 复习策略 本单元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题目形式多种多样 因本单元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题目形式多种多样 因 此在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此在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1 1 1 充分利用地图 提高对图表信息的提取 分析 比 充分利用地图 提高对图表信息的提取 分析 比 较和推理能力 较和推理能力 2 2 2 2 掌握阅读各种图表的基本方法 要善于观察各种图表掌握阅读各种图表的基本方法 要善于观察各种图表 上有哪些基本要素 善于分析各种地理信息与题目要求之间上有哪些基本要素 善于分析各种地理信息与题目要求之间 的联系 寻找答题的共性 规律与策略 的联系 寻找答题的共性 规律与策略 3 3 3 3 加强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判读的训练 加强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判读的训练 4 4 4 4 加强利用经纬网 经纬度进行区域定位的训练 加强利用经纬网 经纬度进行区域定位的训练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复习策略复习策略复习策略复习策略 使用建议 1 1 1 1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 就高考备考而言应注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 就高考备考而言应注 重基础知识的应用 教师在讲授时需从简单的知识入手深入挖掘知识的重基础知识的应用 教师在讲授时需从简单的知识入手深入挖掘知识的 内涵 如地球的形状 纬线长度的变化规律等 内涵 如地球的形状 纬线长度的变化规律等 2 2 2 2 本单元在编写时注重了简单知识的深入挖掘 力争把每个知识点 本单元在编写时注重了简单知识的深入挖掘 力争把每个知识点 的考查方向讲到关键处 以做到渗透高考的需要 放弃了简单的知识堆的考查方向讲到关键处 以做到渗透高考的需要 放弃了简单的知识堆 砌 以区别初中知识的简单重复 学习的难点应把握住纬线长度的变化砌 以区别初中知识的简单重复 学习的难点应把握住纬线长度的变化 规律及等值线的灵活应用 规律及等值线的灵活应用 3 3 3 3 本单元共分为 本单元共分为2 2 2 2讲 每讲可根据实际课时安排讲 每讲可根据实际课时安排1 1 1 1 2 2 2 2课时 课时 1 1 1 1课时课时 用于讲解知识例题 用于讲解知识例题 1 1 1 1课时用于处理练习 课时用于处理练习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使用建议使用建议使用建议使用建议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地球的形状 大小 经纬网地球的形状 大小 经纬网地球的形状 大小 经纬网地球的形状 大小 经纬网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1 1 1 1 1 1 1 1讲 地球的形状 大小 经纬网讲 地球的形状 大小 经纬网讲 地球的形状 大小 经纬网讲 地球的形状 大小 经纬网讲 地球的形状 大小 经纬网讲 地球的形状 大小 经纬网讲 地球的形状 大小 经纬网讲 地球的形状 大小 经纬网 考点整合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考点整合考点整合考点整合考点整合 正球体正球体 6371637163716371 6378637863786378 6357635763576357 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 40000 40000 40000 40000 5 15 15 15 1亿亿 倾斜方向倾斜方向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考点整合考点整合考点整合考点整合 东西东西 极点极点 赤道赤道 递减递减 相互平行相互平行 南北南北 温温 热热 温温 地球半径地球半径 赤道赤道 北北 南南 0 0 0 0 30303030 30303030 60606060 60606060 90909090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考点整合考点整合考点整合考点整合 南北南北 半圆半圆 平分平分 等长等长 南北两极点南北两极点 赤道赤道 0 0 0 0 日界线日界线 东西半球东西半球 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 60606060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经纬线与经纬度 探究点一 经纬线与经纬度 探究点一 经纬线与经纬度 探究点一 经纬线与经纬度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1 1 1 1 经线经线0 0 0 0 和和180180180180 不标注东西经度 其余经线一律标注东西经 纬不标注东西经度 其余经线一律标注东西经 纬 线线0 0 0 0 不标注南北纬度 其余一律标注南北纬 不标注南北纬度 其余一律标注南北纬 2 2 2 2 东西半球的划分之所以选取东西半球的划分之所以选取20202020 WWWW和和160160160160 E E E E 是因为这一经线圈 是因为这一经线圈 基本上在海洋通过 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 基本上在海洋通过 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 3 3 3 3 东西半球的判别技巧 经度值小于东西半球的判别技巧 经度值小于20202020 的为东半球 大于的为东半球 大于160160160160 为西半球 经度值介于为西半球 经度值介于20202020 和和160160160160 时 东经度位于东半球 西经度位时 东经度位于东半球 西经度位 于西半球 于西半球 4 4 4 4 对跖点即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 二者的经度相差对跖点即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 二者的经度相差180180180180 纬 纬 度值相等 而南北半球相反 求地球上遥遥相对的度值相等 而南北半球相反 求地球上遥遥相对的 对跖点对跖点 有一句简有一句简 单的口诀 单的口诀 纬度相同分南 北 经度互补各东 西 纬度相同分南 北 经度互补各东 西 如北京市如北京市 北纬北纬 40404040 东经 东经116116116116 的的 对跖点对跖点 的经纬度数值为 南纬的经纬度数值为 南纬40404040 纬度数值相纬度数值相 等等 西经 西经180180180180 116116116116 64646464 对跖点之间的球面距离最远 都是一个 对跖点之间的球面距离最远 都是一个 数值 约有数值 约有2 2 2 2万千米 是地球上最长的两点距离 万千米 是地球上最长的两点距离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例例1 1 2010201020102010 北京卷北京卷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 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 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则图中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 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则图中 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 3A 3A 3A 3 B B B B 5 5 5 5 C 8 C 8 C 8 C 8 D D D D 10101010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解析解析 我国陆地部分的最南端的省级行政中心海口大致在我国陆地部分的最南端的省级行政中心海口大致在 北纬北纬20202020 最北端的省级行政中心哈尔滨大约为 最北端的省级行政中心哈尔滨大约为46464646 N N N N 两 两 地垂直距离的纬度差为地垂直距离的纬度差为26262626 由于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 由于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 等 故选项等 故选项B B B B正确 正确 答案答案 B B B B 点评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知识 中国陆地行政区划的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知识 中国陆地行政区划的 范围及轮廓 省级行政中心的大致位置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范围及轮廓 省级行政中心的大致位置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 题的能力 明确我国的题的能力 明确我国的 四至四至 位置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制位置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制 约答题准确度不高的因素往往是读图不清 基础不牢 约答题准确度不高的因素往往是读图不清 基础不牢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地球上的 地球上的 对住点对住点 是指地面上经度相同 纬度是指地面上经度相同 纬度 的度数相等而南北方向相反的两点 据此回答的度数相等而南北方向相反的两点 据此回答 1 1 1 1 2 2 2 2 题 题 1 1 1 1 上海上海 121 121 121 121 E E E E 31313131 N N N N 对住点的地理坐标是对住点的地理坐标是 A 121 A 121 A 121 A 121 WWWW 31313131 N N N N B B B B 121121121121 WWWW 31313131 S S S S C 121 C 121 C 121 C 121 E E E E 31313131 N DN DN DN D 121121121121 E E E E 31313131 S S S S 2 2 2 2 对于地球上的对于地球上的 对住点对住点 来说 下列地理现象一定相同的来说 下列地理现象一定相同的 是是 A A A A 地方时 地方时 B B B B 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 C C C C 季节 季节 D D D D 昼长 昼长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解析解析 第第 1 1 1 1 题 根据题干题 根据题干 对住点 对住点 的定义可知上海的的定义可知上海的 对对 住点住点 是是121121121121 E E E E 31313131 S S S S 第 第 2 2 2 2 题 因为题 因为 对住点对住点 位于同一位于同一 条经线上 所以两点的地方时是相同的 条经线上 所以两点的地方时是相同的 答案答案 1 D 1 D 1 D 1 D 2 A 2 A 2 A 2 A 探究点二 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 探究点二 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 探究点二 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 探究点二 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根据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表任意一点的地理坐标 根据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表任意一点的地理坐标 由于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弧线 将它们转绘到地图上的由于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弧线 将它们转绘到地图上的 投影方法不同 就会出现多种形式的经纬网 常见的主要有投影方法不同 就会出现多种形式的经纬网 常见的主要有 极地经纬网图极地经纬网图 图图1 1 1 1 2 2 2 2甲甲 和方格经纬网图和方格经纬网图 图图1 1 1 1 2 2 2 2乙乙 图图1 1 1 1 2 2 2 2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1 1 1 1 确定经纬线确定经纬线 1 1 1 1 在极地经纬网图上 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出的直线 纬线是以极在极地经纬网图上 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出的直线 纬线是以极 点为圆心的同心圆 点为圆心的同心圆 2 2 2 2 在方格经纬网图上 一般情况下 横向直线在方格经纬网图上 一般情况下 横向直线 或弧线或弧线 代表纬线 纵向直代表纬线 纵向直 线线 或弧线或弧线 代表经线 特殊情况下需从经纬度数值上判断 纬度最大值不超过代表经线 特殊情况下需从经纬度数值上判断 纬度最大值不超过 90909090 经度值可以大于 经度值可以大于90909090 如果某条线的度数大于 如果某条线的度数大于90909090 这条线一定是经线 这条线一定是经线 2 2 2 2 确定经纬度确定经纬度 1 1 1 1 在同一幅经纬网图上 相邻两条经线在同一幅经纬网图上 相邻两条经线 或纬线或纬线 之间的度数间隔是相等的 之间的度数间隔是相等的 2 2 2 2 纬度的判断 纬度的判断 根据经纬网图上的根据经纬网图上的N N N N S S S S来判断 来判断 N N N N为北纬 为北纬 S S S S为南为南 纬 纬 根据自转方向来判断 若极地经纬网上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为北根据自转方向来判断 若极地经纬网上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为北 纬 顺时针则为南纬 纬 顺时针则为南纬 根据纬度递变规律来判断 北边纬度高者为北纬 根据纬度递变规律来判断 北边纬度高者为北纬 南边纬度高者为南纬 南边纬度高者为南纬 3 3 3 3 经度的判断 经度的判断 根据经纬网图上的根据经纬网图上的WWWW E E E E来判断 来判断 WWWW为西经 为西经 E E E E为东为东 经 经 根据经度递变规律判断 自西向东经度变大的为东经 变小的为西经 根据经度递变规律判断 自西向东经度变大的为东经 变小的为西经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例例2 2 2 2 读甲 乙 丙 丁四幅经纬网图 回答下列问题 读甲 乙 丙 丁四幅经纬网图 回答下列问题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解析解析 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弧线 由于将它转绘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弧线 由于将它转绘 在地图上的投影方法不同 就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经纬网 甲图为以极点在地图上的投影方法不同 就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经纬网 甲图为以极点 为中心投影的经纬网图 乙图的经纬网常用来表示赤道附近地区 丙图为中心投影的经纬网图 乙图的经纬网常用来表示赤道附近地区 丙图 多用于表示中高纬度地区 通常人们根据上北下南的习惯区别南北纬 多用于表示中高纬度地区 通常人们根据上北下南的习惯区别南北纬 根据左西右东根据左西右东 经度数值的变化经度数值的变化 来判断东西经 事实上这类题目单从人来判断东西经 事实上这类题目单从人 们习惯上用的们习惯上用的 纬度数值自上而下逐渐减小为北纬 反之为南纬 经度数纬度数值自上而下逐渐减小为北纬 反之为南纬 经度数 值从左至右逐渐加大的为东经 反之为西经值从左至右逐渐加大的为东经 反之为西经 是不正确的 本题的丙图就是不正确的 本题的丙图就 是一个实例 因此在有地球自转方向的情况下 一定要根据自转方向来是一个实例 因此在有地球自转方向的情况下 一定要根据自转方向来 确定南北纬和东西经 确定南北纬和东西经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答案答案 1 A 0 1 A 0 1 A 0 1 A 0 135135135135 E E E E B 30B 30B 30 B 30 N 45N 45N 45N 45 E E E E C 20 C 20 C 20 C 20 S 110S 110S 110S 110 W W W W D 50D 50D 50D 50 S 120S 120S 120S 120 W W W W E 50 E 50 E 50 E 50 N 170N 170N 170N 170 E F 70E F 70E F 70E F 70 N 170N 170N 170N 170 W W W W G 60 G 60 G 60 G 60 N 110N 110N 110N 110 E E E E H 40H 40H 40H 40 N 130N 130N 130N 130 E E E E 2 E 50 2 E 50 2 E 50 2 E 50 S 170S 170S 170S 170 W W W W F 70F 70F 70F 70 S 170S 170S 170S 170 E E E E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下图表示地图上局部区域经纬线分布状况 据图下图表示地图上局部区域经纬线分布状况 据图 示信息回答问题 示信息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图中下列关于图中P P P P点附近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说法正确的点附近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说法正确的 是是 位于密西西比河河口 位于密西西比河河口 石油资源丰富 石油资源丰富 地热资源丰地热资源丰 富 富 生态环境脆弱 生态环境脆弱 有著名的文化遗产 有著名的文化遗产 是富饶的是富饶的 鱼米之乡鱼米之乡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D D D D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定位 由经纬网可以判断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定位 由经纬网可以判断P P P P地 地 位于位于30303030 N N N N 90909090 E E E E附近 即位于我国西藏拉萨附近 我国的附近 即位于我国西藏拉萨附近 我国的 西藏地区地热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脆弱 有著名的文化遗西藏地区地热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脆弱 有著名的文化遗 产产 布达拉宫布达拉宫 而鱼米之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而鱼米之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答案 C C C C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 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探究点三 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探究点三 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探究点三 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经纬网上确定方向的理论依据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经纬网上确定方向的理论依据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 向 向 1 1 1 1 方格状经纬网图上经线和纬线呈直线 如图方格状经纬网图上经线和纬线呈直线 如图1 1 1 1 5 5 5 5中中A A A A在在B B B B的西北方向 的西北方向 2 2 2 2 弧线式经纬网图弧线式经纬网图 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1 1 1 1 图图1 1 1 1 6 6 6 6中中A A A A B B B 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 根据自转方向判断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 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 B B B在在A A A A的东方 的东方 2 B 2 B 2 B 2 B C C C C位于同一经线上 根据极点位置判断位于同一经线上 根据极点位置判断C C C C位于位于B B B B的南方 的南方 3 A 3 A 3 A 3 A C C C C既不在同一经线上 也不在同一纬线上 根据以上原理可先判断既不在同一经线上 也不在同一纬线上 根据以上原理可先判断 东西方向 再判断南北方向 最后结合 可确定东西方向 再判断南北方向 最后结合 可确定C C C C在在A A A A的东南方 的东南方 图图1 1 1 1 6 6 6 6 例例3 3 3 3 读图 读图1 1 1 1 7 7 7 7 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 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 1 1 1 1 16161616 N 103N 103N 103N 103 50505050 E E E E 的的 A A A A 东北方东北方 B B B B 东南方 东南方 C C C C 西北方西北方 D D D D 西南方 西南方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图图1 1 1 1 7 7 7 7 解析解析 从经度上看 新加坡为从经度上看 新加坡为103 103103103 50505050 E E E E 甲在 甲在51515151 E E E E 附近 故甲地在新加坡西方 从纬度上看 新加坡附近 故甲地在新加坡西方 从纬度上看 新加坡 在在1 1 1 1 16161616 N N N N 而甲地位于 而甲地位于25252525 N N N N 26262626 N N N N之间 故甲地之间 故甲地 在新加坡北方 综合分析知甲地位于新加坡西北方在新加坡北方 综合分析知甲地位于新加坡西北方 答案答案 C C C C 点评点评 在判读地球表面两点的方向时 确定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和东西经属性最在判读地球表面两点的方向时 确定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和东西经属性最 为重要 所以在解答类似的题目时要遵循为重要 所以在解答类似的题目时要遵循 沉着读图沉着读图 确定半球位置确定半球位置 判断判断 南北方向南北方向 判断东西方向判断东西方向 得出结论得出结论 的步骤 的步骤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 判断该岛位于北京 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 判断该岛位于北京 40 40 40 40 N 116N 116N 116N 116 E E E E 的的 A A A A 东南 东南 B B B B 东北 东北C C C C 西南 西南 D D D D 西北 西北 图图1 1 1 1 8 8 8 8 解析解析 由图可知 该岛位于由图可知 该岛位于 70 70 70 70 N 40N 40N 40N 40 W W W W 附近 由纬度附近 由纬度 看 该岛位于北京北边 由经度看 该岛位于北京西边看 该岛位于北京北边 由经度看 该岛位于北京西边 需注意的是两点之间的经度之和小于需注意的是两点之间的经度之和小于180180180180 如大于 如大于 180180180180 东西方向调转 东西方向调转 两者结合 该岛位于北京的西 两者结合 该岛位于北京的西 北 北 答案答案 D D D D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探究点四 在经纬网图上量算距离 探究点四 在经纬网图上量算距离 探究点四 在经纬网图上量算距离 探究点四 在经纬网图上量算距离 1 1 1 1 纬度与距离 任何一条经线上 纬度相差纬度与距离 任何一条经线上 纬度相差1 1 1 1 的经线长度约为的经线长度约为111111111111千千 米 米 2 2 2 2 经度与距离经度与距离 1 1 1 1 赤道上 经度相差赤道上 经度相差1 1 1 1 的纬线长度约为的纬线长度约为111111111111千米 千米 2 2 2 2 南北纬南北纬60606060 纬线上 经度相差纬线上 经度相差1 1 1 1 的纬线长度约为的纬线长度约为 111 2 111 2 111 2 111 2 千米 千米 3 3 3 3 任何一条纬线任何一条纬线 纬度为纬度为 上 经度相差上 经度相差n n n n 的纬线长度为的纬线长度为 111111111111 n n n n coscoscoscos 千米 千米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例例4 4 2009200920092009 宁夏卷宁夏卷 昆仑站昆仑站 80 80 80 80 25252525 01010101 S 77S 77S 77S 77 06060606 58585858 E E E E 与中山站与中山站 69 69 69 69 22222222 24242424 S 76S 76S 76S 76 22222222 40404040 E E E E 的直线距离约为的直线距离约为 A 820 A 820 A 820 A 820千米千米 B B B B 1020102010201020千米千米 C 1220C 1220C 1220C 1220千米千米 D D D D 1420142014201420千米千米 解析解析 从两地的经纬度来看 纬度相差约从两地的经纬度来看 纬度相差约11 111111度 经度相差不大 我们可以把两度 经度相差不大 我们可以把两 地看成同一经线上的两点 纬度相差地看成同一经线上的两点 纬度相差11111111 距离约为 距离约为11111111 111111111111千米 千米 答案答案 C C C C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图图1 1 1 1 9 9 9 9为某地的经纬网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为某地的经纬网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1 1 若一架飞机从若一架飞机从 MMMM点出发 以点出发 以1110km h1110km h1110km h1110km h的速度沿所在纬线飞行到的速度沿所在纬线飞行到N N N N点 所用时间应为点 所用时间应为 小时 小时 2 2 2 2 若飞机从若飞机从MMMM点出发 以点出发 以1110km h1110km h1110km h1110km h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 继续沿经线圈飞行 继续沿经线圈飞行 8 8 8 8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是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是 A 40A 40A 40A 40 N 60N 60N 60N 60 E BE BE BE B 50505050 N 120N 120N 120N 120 E E E E C 40C 40C 40C 40 N 100N 100N 100N 100 E DE DE DE D 50505050 N 120N 120N 120N 120 WWWW 图图1 1 1 1 9 9 9 9 解析解析 本题较综合的考查了纬线长度 经线长度的特点 非常典型 第本题较综合的考查了纬线长度 经线长度的特点 非常典型 第 1 1 1 1 问考问考 查了查了60606060 纬线的长度 第纬线的长度 第 2 2 2 2 问的计算是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 需要对学生进行问的计算是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 需要对学生进行 引导 引导 根据经纬网上经 纬度数的变化 判断出根据经纬网上经 纬度数的变化 判断出MMMM N N N N点的经纬度位置 点的经纬度位置 M 60M 60M 60M 60 N 80N 80N 80N 80 W W W W N 60N 60N 60N 60 N 40N 40N 40N 40 W W W W MMMM N N N N点所在的纬线是点所在的纬线是60606060 N 60N 60N 60N 60 N N N N上经度上经度1 1 1 1 的实际距离为的实际距离为1 21 21 21 2 111111111111千米 两地相差经度千米 两地相差经度40404040 其实际距离为 其实际距离为1 21 21 21 2 40404040 111111111111 千米 然后根据飞机的速度去推算时间 千米 然后根据飞机的速度去推算时间 根据飞机的速度 它在经线上每小根据飞机的速度 它在经线上每小 时飞越纬度时飞越纬度10101010 按题意 往北飞的时间为 按题意 往北飞的时间为3 3 3 3小时 往南飞的时间为小时 往南飞的时间为5 5 5 5小时 小时 答案答案 1 2 1 2 1 2 1 2 2 C 2 C 2 C 2 C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探究点五 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探究点五 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探究点五 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探究点五 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1 1 1 1 确定最短距离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弧 该弧线的确定可依据下面两个步确定最短距离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弧 该弧线的确定可依据下面两个步 骤进行 骤进行 1 1 1 1 确定确定 大圆大圆 大圆大圆 即球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即球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如图如图1 1 1 1 10101010所示 所示 在地球上 三种情况下在地球上 三种情况下 大圆大圆 是确定的 是确定的 A A A A 赤道 赤道 B B B B 经线圈 经线圈 C C C C 晨 晨 昏圈昏圈 图图1 1 1 1 10 10 10 10 图图1 1 1 1 11 11 11 11 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 所在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 所在 大圆大圆 具有以下特征 图具有以下特征 图1 1 1 1 12121212北半球北半球 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南半球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南半球 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 2 2 2 2 确定确定 劣弧劣弧 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 则由 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 则由 劣弧劣弧 来决定 所谓来决定 所谓 劣弧劣弧 即两点间的弧度即两点间的弧度 180 180 180 180 如右图中 如右图中PQPQPQPQ间的劣弧为上间的劣弧为上 侧一段弧 侧一段弧 P P P P Q Q Q Q 间的劣弧为下侧一段弧 间的劣弧为下侧一段弧 2 2 2 2 沿劣弧的行进方向即为最短航线 沿劣弧的行进方向即为最短航线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图图1 1 1 1 12 12 12 12 例例5 5 2010201020102010 长春模拟长春模拟 从甲地从甲地 70 70 70 70 N 80N 80N 80N 80 E E E E 到乙地到乙地 70 70 70 70 N 150N 150N 150N 150 E E E E 若不考虑地形因素 最近的走法是若不考虑地形因素 最近的走法是 A A A A 一直向正东走一直向正东走 B B B B 先向东南 再向东北 先向东南 再向东北 C C C C 先向东北 再向东南先向东北 再向东南 D D D D 一直向东北走 一直向东北走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解析解析解析解析 可以用图解法解答此题 根据题意作右可以用图解法解答此题 根据题意作右 图 过甲 乙两地画出地球球面上的大圆 大圆与图 过甲 乙两地画出地球球面上的大圆 大圆与 115115115115 E 80E 80E 80E 80 E E E E和和150150150150 E E E E中间的经线中间的经线 相交于点相交于点A A A A 判断 判断 劣弧甲劣弧甲 A A A A 乙的走向即可正确作答 甲乙的走向即可正确作答 甲 A A A A是向东是向东 北 北 A A A A 乙是向东南 乙是向东南 答案答案 C C C C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点评点评 本题的问题由本题的问题由 地图方向地图方向 与与 球面最球面最 短距离短距离 两个小问题叠加 两个小问题叠加 最近走法最近走法 是题目的是题目的 核心要求 运用数学中核心要求 运用数学中 球面上任意两点的最短球面上任意两点的最短 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劣弧长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劣弧长 的知识即可作出的知识即可作出 正确判断 解答此类题目 常通用作极点俯视正确判断 解答此类题目 常通用作极点俯视 图的方法来解答 如本题可作图如右 通过作图的方法来解答 如本题可作图如右 通过作 图 析图可作出准确判断 图 析图可作出准确判断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读世界局部地区略图读世界局部地区略图 如下如下 分析回答 连接东北亚与美 分析回答 连接东北亚与美 国 加拿大西北部的航线通常选择安克雷奇作为中转机场 选择这条飞国 加拿大西北部的航线通常选择安克雷奇作为中转机场 选择这条飞 行线路的理由可能有哪些 行线路的理由可能有哪些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解析解析 明确东北亚的地理位置明确东北亚的地理位置 中 朝 俄三国交界处 中 朝 俄三国交界处 由 由 东北亚飞往美国 加拿大西北部 把安克雷奇作为中转机东北亚飞往美国 加拿大西北部 把安克雷奇作为中转机 场 飞行方向是先东北 后东南 基本上是沿地球表面大场 飞行方向是先东北 后东南 基本上是沿地球表面大 圆的劣弧飞行 距离较近 由图例可知 安克雷奇石油资圆的劣弧飞行 距离较近 由图例可知 安克雷奇石油资 源丰富 可为飞机补充燃料 源丰富 可为飞机补充燃料 答案答案 距离较近 沿线有加油站 中途可以给飞机补充燃料 距离较近 沿线有加油站 中途可以给飞机补充燃料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 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 成书课件中将选用部分成书课件中将选用部分2011201120112011年最新模年最新模 拟试题供教师参考 拟试题供教师参考 1 1 1 1 2010 2010 2010 2010 沈阳模拟沈阳模拟 本题可以与例本题可以与例4 4 4 4互换使用互换使用 读读 经纬网图经纬网图 纬 纬 线线ABABABAB是是DEDEDEDE长度的长度的 A A A A 一半 一半 B B B B 等长 等长 C C C C 1 51 51 51 5倍 倍 D D D D 2 2 2 2倍倍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 解析解析 纬线纬线ABABABAB纬度为纬度为6060 6060 N N N N 经度差为 经度差为180180180180 其长度 其长度 等于赤道周长的等于赤道周长的1 41 41 41 4 纬线 纬线DEDEDEDE纬度为纬度为0 0 0 0 经度差为 经度差为90909090 其长度等于赤道周长的 其长度等于赤道周长的1 41 41 41 4 故 故ABABABAB线与线与DEDEDEDE线等长 线等长 答案答案 B B B B 2 2 2 2 本题为本讲综合性探究题目 如课堂时间允许 可在所有探本题为本讲综合性探究题目 如课堂时间允许 可在所有探 究问题完成后综合提升究问题完成后综合提升 读下面的四幅图 完成读下面的四幅图 完成 1 1 1 1 2 2 2 2 题 题 1 1 1 1 图中图中 四地中位于北京四地中位于北京 116 116 116 116 E 40E 40E 40E 40 N N N N 东南方向的是东南方向的是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D D D D 2 2 2 2 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 面积最大的是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 面积最大的是 A A A A 甲 甲 B B B B 乙 乙 C C C C 丙 丙 D D D D 丁 丁 第第第第1 1 1 1讲讲讲讲 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 解析解析 第 第 1 1 1 1 题 读经纬网图可确定四点的位置 题 读经纬网图可确定四点的位置 为为 20 20 20 20 S 130S 130S 130S 130 E E E E 为为 20 20 20 20 N 100N 100N 100N 100 E E E E 为为 0 0 0 0 20202020 E E E E 为为 20 20 20 20 S 50S 50S 50S 50 W W W W 故位于 故位于 北京东南方向的是北京东南方向的是 第 第 2 2 2 2 题 经纬度差相同的四个区域 纬度越题 经纬度差相同的四个区域 纬度越 低 面积越大 低 面积越大 答案答案 1 A 1 A 1 A 1 A 2 C 2 C 2 C 2 C 第第第第2 2 2 2讲讲讲讲 地图地图地图地图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2 2 2 2 2 2 2 2讲 讲 讲 讲 讲 讲 讲 讲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图图图图图图图图 考点整合 第第第第2 2 2 2讲讲讲讲 考点整合考点整合考点整合考点整合 文字文字 直线直线 反反 正正 缩尺缩尺 正正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海平面海平面 第第第第2 2 2 2讲讲讲讲 考点整合考点整合考点整合考点整合 海拔相同海拔相同 集水集水 排水排水 水源水源 山脉山脉 第第第第2 2 2 2讲讲讲讲 考点整合考点整合考点整合考点整合 深度深度 坡度坡度 地势的起伏地势的起伏 坡度的陡缓坡度的陡缓 土石方工程量土石方工程量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地图的三要素 探究点一 地图的三要素 探究点一 地图的三要素 探究点一 地图的三要素 第第第第2 2 2 2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1 1 1 1 经纬网图上的比例尺的求算图上距离可以量得 同一经线两点经纬网图上的比例尺的求算图上距离可以量得 同一经线两点 间的实际距离 纬度间隔间的实际距离 纬度间隔 111 km111 km111 km111 km或同一纬线上两点间的实际距离 或同一纬线上两点间的实际距离 经度间隔经度间隔 111 111 111 111 kmkmkmkm coscoscoscos 为纬线度数为纬线度数 然后根据比例尺定义计 然后根据比例尺定义计 算即可 算即可 2 2 2 2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根据三种方法进行比例尺大小比较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根据三种方法进行比例尺大小比较 根据分母进行比较 将不同表示方式的比例尺转换成数字式比根据分母进行比较 将不同表示方式的比例尺转换成数字式比 例尺 然后比较分母的大小 分母越大 比例尺越小 分母越小 比例尺 然后比较分母的大小 分母越大 比例尺越小 分母越小 比 例尺越大 例尺越大 根据地图表示范围进行比较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 表示的范根据地图表示范围进行比较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 表示的范 围越大 比例尺越小 表示的范围越小 比例尺越大 围越大 比例尺越小 表示的范围越小 比例尺越大 根据地图表示内容的详略进行比较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 表根据地图表示内容的详略进行比较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 表 示的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大 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比例尺越小 示的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大 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比例尺越小 第第第第2 2 2 2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3 3 3 3 地图放缩计算地图放缩计算 1 1 1 1 比例尺的放缩指长度的放缩 图幅的放缩指面积的放缩 比例尺变化比例尺的放缩指长度的放缩 图幅的放缩指面积的放缩 比例尺变化 了了N N N N倍 则图幅变化倍 则图幅变化N2N2N2N2倍 倍 2 2 2 2 注意注意 放放 缩缩 到到 与与 放放 缩缩 了了 的区别比例尺放大到的区别比例尺放大到N N N N倍 就是原比例尺倍 就是原比例尺 乘以乘以N N N N 放大放大 或或 放大了放大了 N N N N倍 就是原比例尺乘以倍 就是原比例尺乘以 N N N N 1 1 1 1 同样 原比例尺 同样 原比例尺 缩小缩小 或或 缩小了缩小了 1 N1 N 1 N1 N 则原比例尺乘以 则原比例尺乘以 1 1 1 1 1 N 1 N 1 N 1 N 缩小到缩小到 1 N1 N1 N1 N就是原比例就是原比例 尺乘以尺乘以1 N1 N1 N1 N 4 4 4 4 坡度大小比较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地形坡度的大小与坡度大小比较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地形坡度的大小与 两点的相对高度两点的相对高度 水平实际距离水平实际距离 的值有关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 若两图的比例尺和等高距相的值有关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 若两图的比例尺和等高距相 同 等高线分布越密集 坡度越大 若两图的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 等高线分布越密集 坡度越大 若两图的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 同 等高距越大 坡度越大 若两图等高距和疏密程度相同 比例尺越大 同 等高距越大 坡度越大 若两图等高距和疏密程度相同 比例尺越大 坡度越大 坡度越大 5 5 5 5 方向判定 方向判定 1 1 1 1 普通地图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普通地图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该类型判定最简单 但用途最大该类型判定最简单 但用途最大 2 2 2 2 指向标图 指向标指北 做题时可以将试卷旋转 让指向标的箭头指指向标图 指向标指北 做题时可以将试卷旋转 让指向标的箭头指 向正上方 然后按照向正上方 然后按照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的原则判别 的原则判别 3 3 3 3 在极地图中 首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确定东西 再根据距离极点远近在极地图中 首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确定东西 再根据距离极点远近 确定南北 然后合成即可 确定南北 然后合成即可 第第第第2 2 2 2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例例1 1 2010201020102010 天津卷天津卷 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 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 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 如下图如下图 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 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 海的地形剖面图中 地形起伏不明显 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 绘图时海的地形剖面图中 地形起伏不明显 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 绘图时 应采用的做法是应采用的做法是 A A A A 比例尺不变 适当扩大图比例尺不变 适当扩大图 B B B B 水平比例尺不变 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不变 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 C C C 比例尺不变 适当缩小图比例尺不变 适当缩小图 D D D D 垂直比例尺不变 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不变 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第第第第2 2 2 2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解析解析 水平比例尺决定图示范围的大小 垂直比例尺决定水平比例尺决定图示范围的大小 垂直比例尺决定 地形起伏大小 要突出地形剖面图中的地形起伏 宜适当地形起伏大小 要突出地形剖面图中的地形起伏 宜适当 扩大垂直比例尺 扩大垂直比例尺 答案答案 B B B B 点评点评 比例尺是地图的三要素之一 地形剖面图中既有水比例尺是地图的三要素之一 地形剖面图中既有水 平比例尺 又有垂直比例尺 垂直比例尺的确定通常是水平平比例尺 又有垂直比例尺 垂直比例尺的确定通常是水平 比例尺的比例尺的5 5 5 5 20202020倍 反映地面高低起伏形态 倍 反映地面高低起伏形态 第第第第2 2 2 2讲讲讲讲 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要点探究 某考古工作队在长某考古工作队在长5 5 5 5千米 宽千米 宽3 3 3 3千米的长方形区千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