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未来的医学研究和应用新方向.ppt_第1页
外泌体,未来的医学研究和应用新方向.ppt_第2页
外泌体,未来的医学研究和应用新方向.ppt_第3页
外泌体,未来的医学研究和应用新方向.ppt_第4页
外泌体,未来的医学研究和应用新方向.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xosomes Ourfuturetarget 简介 外泌体最早发现于体外培养的绵羊红细胞上清液中细胞主动分泌的囊泡样小体大小较为均一 直径为40 100纳米密度1 10 1 18g ml 细胞外泌体携带多种蛋白质 mRNA miRNA 参与细胞通讯 细胞迁移 血管新生和肿瘤细胞生长等过程并有可能成为药物的天然载体 应用于临床治疗 Th ryC是建立外泌体提取分离鉴定金标准的泰斗 Th ryetal 2006 在Cell发表了一篇综述 文中着重讨论了EV对癌症转移作用的最新发现 下面就是她的综述内容 Exosomes还是EV Th ryC提出应该是 exosomes 而不是 exosome Th ry etal 2014 因为Exosome还含有另一个含义 外切酶体复合物 具有RNase活性 分离的产物若没有进一步证明它的细胞内来源 应定义为混合的小EV ExtracellularVesicles 即胞外囊泡 来自多泡内体或MVB的才是exosomes 可检测囊泡是否含内体标志蛋白证明 如CD63 Multivesicularbodies MVB MVEMultivesicularendosomes因此 这些exosomes的功能可能是广义EV的 也可能是真正的exosomes 下面Th ryC的综述中使用广义的EV指没有专门鉴定过大小的囊泡 使用小EV指小于200nm的小囊泡 EV帮助癌细胞长出 腿 1 肿瘤来源的EV对受体细胞有不同的作用 在原发性肿瘤位点 EV能稳定细胞突起 增强癌细胞运动能力 EV通过细胞外基质 ECM 局部沉积 促进定向的持续迁移 例如含有纤连蛋白 Fibronectin 的小EV 2 包含金属蛋白酶 Metalloproteinases 的EV也可以直接参与ECM重构 Remodeling 使特化的细胞突起具有降解能力 也就是侵入性伪足 Invadopodia ECM重构帮助肿瘤细胞在组织之间迁移 3 EV可促进肿瘤基质细胞的分化或募集 如纤维母细胞 Fibroblasts 和骨髓来源细胞 Bonemarrow derivedcells BMDC 反过来 周围纤维母细胞分泌的EV可以增强肿瘤细胞迁移能力及耐药性 4 小EV还能进入循环 从原发肿瘤到达远端位点 小EV的堆积可能增加血管通透性 EV可以进入远端组织 诱导ECM重构 募集BMDC以及后来的肿瘤细胞 制造转移前微环境 Pre metastaticniche 体内分析EV转移的方法 将标签添加到分泌的EV里I 将荧光蛋白基因融合到棕榈酰化 Palmitoylation 序列 标记全细胞膜 通过mRNA的新荧光我们可以跟踪结合或内化了EV的细胞II 膜结合荧光素酶蛋白可以分析体内发光细胞 这样就能捕获结合EV的荧光素酶蛋白或荧光素酶mRNAIII 用CRE重组酶 检测EV内的mRNA EV帮助小RNA转运 miRNA分泌进小EV 运输进靶细胞并发挥功能 直接调控miRNA靶标 Pegteletal 2010 发现小EV转运EB病毒miRNA到邻近未感染的细胞 抑制靶基因 除了EV包裹的miRNA miRNA起的作用也有可能是其他EV组分在靶细胞表达内源miRNA引起的 如何明确上述两种情况 转运的miRNA是外源基因组编码的 如病毒的 Pegteletal 2010 或寄生虫的 Bucketal 2014 又或者受体细胞是小鼠的 并没有所研究的miRNA Alexanderetal 2015 EV与免疫 最近报道发现肿瘤微环境中EV的RNA有着一段特殊的序列 Boelensetal 2014 它带有5 triphosphate末端 通过RIG I感应器被受体细胞基质识别 诱导干扰素应答 跟病毒感染类似 这种应答也参与癌症细胞对放疗或化疗的应答 小EV与包膜病毒有相似作用 何种表面分子协助受体细胞膜融合RNA或小分子内含物到细胞质呢 这个问题有待探索 外泌体分离和检测 1 分离 到目前为止 仍没有一种提取方法能同时保证外泌体的含量 纯度以及生物活性 1 1离心法 最常用的方法 收集细胞培养液以后依次在300g 2000g 10000g离心去除细胞碎片和大分子蛋白质 最后100000g离心得到外泌体 得到外泌体量多 纯度不足 电镜鉴定时发现外泌体聚集成块 由于微泡和外泌体没有非常统一的鉴定标准 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此种方法得到的是微泡不是外泌体 1 2过滤离心 过滤离心是利用不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 MWCO 的超滤膜离心分离外泌体 截留相对分子质量是指能自由通过某种有孔材料的分子中最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外泌体是一个囊状小体 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一般蛋白质 因此选择不同大小的MWCO膜可使外泌体与其他大分子物质分离 这种操作简单 省时 不影响外泌体的生物活性 但同样存在纯度不足的问题 1 3密度梯度离心法 分为连续和不连续梯度离心法 用于密度梯度离心法的介质要求对细胞无毒 在高浓度时粘度不高且易将pH调至中性 实验中常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 在离心法的基础上 预先将两种浓度蔗糖溶液 如2 5M和0 25M 配成连续梯度体系置于超速离心管中 样本铺在蔗糖溶液上 100000g离心16h 外泌体会沉降到等密度区 1 10 1 18g ml 用此种方法分离到的外泌体纯度高 但是前期准备工作繁杂 耗时 量少 1 4免疫磁珠法 泌体相关抗原的抗体 如CD9 CD63 Alix 与外泌体共同孵育 蒸馏水冲洗后 重悬于PBS缓冲液中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外泌体形态的完整 特异性高 操作简单 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 但是非中性pH和非生理性盐浓度会影响外泌体生物活性 不便进行下一步的实验 1 5色谱法 色谱法是利用根据凝胶孔隙的孔径大小与样品分子尺寸的相对关系而对溶质进行分离的分析的方法 样品中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孔 只能沿多孔凝胶粒子之间的空隙通过色谱柱 首先被流动相洗脱出来 小分子可进入凝胶中绝大部分孔洞 在柱中受到更强地滞留 更慢地被洗脱出 分离到的外泌体在电镜下大小均一 但是需要特殊的设备 应用不广泛 2 外泌体测量各种方法的比较 2 1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能够直接观察到样品中外泌体的形态 并且SEM具有很高的分辨率 能够鉴别不同大小的外泌体 但SEM对样品的预处理和制备上面要求较高 样品的准备阶段比较复杂 不适合对外泌体进行大量快速的测量 而且由于外泌体经过了预处理和制备过程 无法准确的进行外泌体浓度的测量 2 2动态光散射技术 动态光散射是收集溶液中做布朗运动的颗粒散射光强度起伏的变化 通过相关仪器将光强的波动转化为相关曲线 从而得到光强波动的速度 计算出粒子的扩散速度信息和粒子的粒径 小颗粒样品的布朗运动速度快 光强波动较快 相关曲线衰减较快 大颗粒反之 在外泌体研究中 动态光散射测量敏感度较高 测量下限为10纳米 相对于SEM技术来说 样品制备简单 只需要简单的过滤 测量速度较快 但由于动态光散射技术是测量光强的波动数据 所以大颗粒的光强波动信号会掩盖较小颗粒的光强波动信号 所以动态光散射不适合大小不一的复杂外泌体样本的测量 只适合通过色谱法制备的大小均一的外泌体的尺寸测量 并且无法测量样品中外泌体的浓度 2 3纳米微粒追踪分析术 纳米微粒追踪分析术 以下简称NTA 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研究纳米颗粒的方法 可以直接和实时的观测纳米颗粒 NTA通过光学显微镜收集纳米颗粒的散射光信号 拍摄一段纳米颗粒在溶液中做布朗运动的影像 对每个颗粒的布朗运动进行追踪和分析 从而计算出纳米颗粒的流体力学半径和浓度 NTA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一束能量集中的激光穿过玻璃棱镜对样品 悬浮颗粒的溶液 进行照射 光路图见下图 激光光束从较小角度入射进入样品溶液 照亮溶液中的颗粒 配备相机的光学显微镜 被放置在特定的位置上 收集视野中被照亮的纳米颗粒发射出的光散射信号 样品池有大约500微米的深度 采样点激光照亮宽度为20微米 这个数值和光学显微镜的聚焦的视野深度相匹配 相机会进行60秒的影像拍摄 每秒30个采样画面 颗粒的运动过程被NTA软件进行分析 NTA软件在每幅被记录的画面中鉴别和追踪做布朗运动的纳米颗粒 由于直接追踪样品中每一个纳米颗粒 因此NTA技术对复杂的样品具有极高的分辨率 为了证明NTA对于复杂样品的分辨能力 我们将100纳米和300纳米两种不同大小的聚苯乙烯颗粒按照5 1的数量混合 使用NTA进行测量 图3A 尽管其分布图形有一定的重叠 但两种不同大小的纳米颗粒的峰清楚的区分开来 这种对复杂样品的分辨能力对于外泌体这样的研究对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NTA也能对样品浓度进行直接测量 对一系列浓度为1 108 8 108的100纳米单分散样品进行测量 可以看到NTA测量浓度结果和实际浓度存在着很好的线性相关 图3B 对于多分散体系 测量结果的准确取决于仪器参数的设定 照相机快门速度和光圈 恰当的参数设定可以保证不同大小颗粒都能被NTA软件追踪和计算 由于外泌体表面有标志物CD9 CD63等跨膜分子的存在 在复杂的背景环境下 如血清中 可以用荧光抗体标记外泌体 再用NTA的荧光测量功能实现在复杂背景下对外泌体的测量 相比较于流式细胞仪的荧光功能 NTA分辨率较高 且测量荧光颗粒的下限可以达到30 40纳米 而流式细胞仪的测量下限为400纳米 即使对于最新一代的数码流式细胞仪 其测量下限已经达到100纳米 但由于它仍然建立在监测光信号的基础上 所以测量和准确性和分辨率仍然不可靠 所以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