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什么是意境 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2 什么是借景 什么是借景 中国园林的传统手法 即为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 借 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 3 什么是苑 囿 台 什么是苑 囿 台 苑 秦汉以来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建有宫室和别墅 供帝王居住 游乐 宴饮的一种园林类型 又 称宫苑 囿 常用人工墙垣篱笆等圈围山林 养鱼鸟兽花木 供帝王贵族狩猎 游乐观赏活动的园林 是中国园林的萌芽 台 利用地形或在地面上垒土 筑石成台形 顶部平整 一般在台上建筑屋宇房舍或仅有围栏 供游人登高览胜的构筑物 4 一池三山 一池三山 是中国古代宫苑建筑中常见的规划形式 成为中国造园山水格局的典范 通常表现为一片水域中布置三座岛屿 一池 指太液池 三山 指的是 蓬莱 方丈 瀛洲 三座仙山 5 三大御苑 三大御苑 大内御苑 行宫御苑 离宫别苑 6 草堂 别业 驰道 游草堂 别业 驰道 游 憩园 宅园 竹林七贤 曲水流觞 枯山水 茶亭 憩园 宅园 竹林七贤 曲水流觞 枯山水 茶亭 草堂 即草庐 后来文化人也常谦称自己的书斋楼堂为草堂 草堂建筑极为简 朴 周围环境得天独厚 为园林的主体 园林围绕草堂展开 草堂能够广借自然之美景 充分融入自然之境 在朴实无华中体现深 刻的意境 别业 它属于一个庄园 有很强的生产功能 别业内林木茂盛 土地肥沃 山水明秀 风景优美 并经过人工美化的别 墅庄园 宅园 在住宅建筑的内院或外围专门布置的园地 其面积大小不一 宅园为园主提供健身 娱乐和社交的户外活动场所 中国宅园多有高大围墙 利用园址地貌掇山 理水 置石和布置园林建筑 园路 植物等 组成可观 可游 可居的山水园 驰 道 驰道是皇帝的专用车道 皇帝下面的大臣 百姓 甚至皇亲国戚都是没有权利走的 秦汉时期最为流行 规定的宽度是五十步 两旁种有树 曲水流觞 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种游戏 夏历的三月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 大家坐在河渠两旁 在上流放置酒杯 酒杯顺流而下 停在谁的面前 谁就取杯饮酒 枯山水 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 多见于小巧 静谧 深邃的禅宗寺 院 一般是指由细沙碎石铺地 再加上一些叠放有致的石组所构成的缩微式园林景观 偶尔也包含苔藓 草坪或其他自然元素 枯 山水并没有水景 其中的 水 通常由砂石表现 而 山 通常用石块表现 有时也会在沙子的表面画上纹路来表现水的流动 竹 林七贤 阮籍 嵇康 刘伶 何秀 阮咸 山涛 王戎 茶亭 出售茶水的小亭或小房间 7 囿的甲骨文意思 囿的甲骨文意思 囿字里的囗代表狩猎场或者家畜养殖场的围墙墙垣 8 苏州四大名园 苏州四大名园 拙政园 留园 狮子林 沧浪亭 9 园林构成的四大要素及其相应的四项造园工作 手段 园林构成的四大要素及其相应的四项造园工作 手段 要素 山 水 植物 建筑 手 段 筑山 理水 植物配置 建筑营造 10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囿 台 园圃 苗圃 11 中国园林有哪几类 按隶属关系分 按选址和开发方式分 按地方风中国园林有哪几类 按隶属关系分 按选址和开发方式分 按地方风 格分 按山水植物建筑四者的构配方式分 格分 按山水植物建筑四者的构配方式分 按隶属分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寺观园林 公共园林按选址和开放方式分 人工山水 园 天然山水园按地方风格分 岭南园林 江南园林 北方园林 巴蜀园林按山水植物建筑四者的配置分 规则式园林 自然式园 林 混合式园林 12 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三个意识形态因素 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三个意识形态因素 1 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感应 天人和谐 2 神仙思想 两大神话系统 东海仙与混论山 3 君子比德思想 将大自然的外在形式 属性与内在品德相联系 13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东 方体系 北方园林 南方园林 江南园林 岭南园林 日本园林 欧洲体系 古罗马园林 英国风景园西亚体系 14 东方金字塔 东方金字塔 西夏王陵 15 三山五园三山 三山五园三山 香山 玉泉山 万寿山五园 清漪园 颐和园 静宜园 静明园 畅春园 圆明园 16 两宋时以两宋时以 叠石为业的技工叫什么 叠石为业的技工叫什么 吴兴叫山匠 苏州叫花园子 17 传统的造园手法 传统的造园手法 18 突破园林空间范围较小的局限 实现小中见大 的空间效果 破园林边界规则 方整的生硬感觉 寻求自然的意趣 抑景 添景 夹景 对景 框景 漏景 点景 借景 19 清清 明上河图描述的是哪个都城的繁华 明上河图描述的是哪个都城的繁华 北宋末期徽宗时代首都汴京 今河南开封 20 康熙时建造的第一座明代别宫御苑 康熙时建造的第一座明代别宫御苑 畅春园 21 明清时期论述园林的三个著作 明清时期论述园林的三个著作 计成 园冶 文震亨 长物志 李渔 闲情偶寄 识图 苏州四大名园 环秀山庄 圆明园 写出园命名和所属地区 环秀 苏州 22 简答简答 论述论述 艮月的造园艺术成就有哪些 从筑山 理水 建筑形式等方面进行论述 艮月的造园艺术成就有哪些 从筑山 理水 建筑形式等方面进行论述 筑山 天然山岳典型化的概括 置石 出现特置石 理水 有完整的水系 几乎包罗了内陆天然水体的全部形态 植物配置 植物品种多且配置方式有孤植 丛植混交及片植等方式 建筑 建筑 40 余处 几乎包罗了当时的全部建筑形式 洛阳名园记 里提到的园林类型及宋代私园的园林特征 园林类型 三个类型 1 花园 归仁园和李氏任丰园 2 游息园或别墅 3 宅园 宋代私园的园林特征 宋代私园的园林特征 宋代私家园林不是特别兴盛 处于萌芽状态 规模尺度比较小 主是园林布局要 主题多样 隔而不塞 欲扬先抑 曲折萦回 尺度得当 语意未尽 远借近借 水面处理 水面处理有聚分之别 小园池水以聚为主 以分为辅 小池宜用浅岸 叠山置石头达到可看 可游 可居 塑造沟壑 体快 缝隙 纹理的处理 用石得 当 建筑营造也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如何看待中国古典园林 如何看待中国古典园林 一 本于自然 高于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有意识的对山水植物这些构景要素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 从 而表现出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 典型化的自然 二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建筑力求山水花木三造园要素有机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 面中 突出彼此协调 互相补充的积极一面 甚至把后者转化为前者 特点 以群体取胜 心散点透视而造 建筑木构为主 三 诗画的情趣 诗情 不仅在于把前人诗中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形象浮现出来 或运用景名 匾额 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直接点题 还在于借助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如对比等 四 意境的含韵 1 借助人工叠山理水把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于咫尺间 2 先设定 一主题 后借助山水花木建筑所构成的物境将其表现出来 3 并非预先设定 而是园林建成之后再据现在的意境特征作出文字点题即 匾额等 中国古典园林各个时期的总体特征中国古典园林各个时期的总体特征 答案一 先秦及秦汉时期片地宽广工程浩大人工设施增加唐宋时期一是在苑囿的营建中注意了 游乐和赏景的作用绘画技术的发展与造园艺术的发展的互相促明清时期 功能全形式多艺术化 答案二 生成期园林总体特征 1 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 2 园林的功能有早先的狩猎 通神 求仙 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游憩 观赏为主 3 建筑与其他三个造园要素并无密切关系 园林总体规则比较粗放 谈不上设计 经营 4 审美意识尚处于低层次 造园活动并未达到艺术创造的境地 转折期园林总体特征转折期园林总体特征 1 与生成期相比园林规模由大入小 园林造景有过多的神异色彩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气氛 创作手法由写 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的结合 2 由再现自然进而发展为表现自然 由单纯的模仿进而发展为适当的概括提炼 3 建筑与其他 三个造园要素较为密切 园林规划设计由以前的粗犷转化为细致的 更自觉的经营 全盛时期园林总体特征全盛时期园林总体特征 1 皇家园林的 皇家气派 已经完全形成 2 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又有所升华 3 寺观园 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文化的结果 同时也反过来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的进一步世俗化 4 公共园林已更多地见于文献记载 5 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 较之上代又有所提高而跨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6 山水画 山水诗文 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 类已有相互渗透的迹象 成熟期园林总体特征 成熟期园林总体特征 1 私家造园活动最为突出 土流园林全面 文人化 文人士大夫造园活动大为开展 文人园林大为兴盛 成为中国古典园林 2 皇家园林较多的收到文人园林的影响 3 寺观园林由世俗化而更进一步文人化 4 公共园林更加活跃 普遍 5 园 林发展升华为富于创造进取精神的完全成熟的境地 清朝皇家园林特征清朝皇家园林特征 皇家园林建设的规模和艺术的造诣达到了高峰的境界 大型园林的总体规划 设计有许多创新 全面引进和学 习江南民间造园艺术 形成南北园林艺术的大融合 为宫廷造园注入了新鲜营养 出现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园林作品 然而不免 也有模仿的痕迹 皇家园林的成就 独具壮观的总体规划 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 全面引进江南园林的技艺 复杂多样的象征 寓意 私家园林分为江南 北方 岭南的风格成熟 特征迥异的三大地方园林 另外 锁着封建社会的由盛而衰 经过外国侵略军 的焚掠之后 皇室再也没有那样的气魄和财力来营造苑囿 宫廷造园艺术也相应的一蹶不振 从高峰跌落为低谷 三大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三大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 天人合一 君子比德 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 使得中国传统园林讲究修筑高台来进行天人沟 通 上达天听 同时积极模仿自然美景和神话仙境 表现美方面侧重于写意之美 神仙思想 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 通过整山理水出现池沼中有岛洲来模拟一池三山的神话仙境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模式 三大思想使得中国古典园林从雏形开始就不同于欧洲规整式园林处于理性哲学主导而表现的 理性自然 和 有秩序的自然 从而 明确了园林的风景式发展方向 成熟后期私家园林 江成熟后期私家园林 江南 岭南 北方 的特征南 岭南 北方 的特征 成熟后期江南园林 岭南园林 北方园林这三大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各自造园要 素的用材 形象和技法上 园林的总体规划也多少有所体现 1 江南园林 江南园林 A 江南园林叠山石料的品种很多 以太湖石和黄石 两大类为主 石的用量很大 大型假山石多于土 小型假山几乎全部叠石而成 能够仿真山之脉络气势 或仿真山之一角创为平岗 小 B 江南气候温和湿润 花木生长良好 种类繁多 C 建筑的形式极其多样丰富 江南园林建筑的个体形象玲珑轻盈 具有一 种柔媚的气质 室内外空间通透 露明木构件一般髹饰为赭黑色灰砖青瓦 白粉墙垣配以水石花木组成的园林景观 能显示出恬淡雅 致有若水墨渲染画的艺术格调 木装修 家具 各种砖雕 木雕 漏窗 洞门 匾联 花街铺地 均表现及精致的工艺水平 D 由于园林空间多样而又富于变化 为定观组景 动观组景以及对景 框景 透景创造了更多的条件 均居于三大地方风格之首席 2 北方园林 北方园林 A 建筑形象稳重敦实 再加之冬季寒冷和夏季多风沙而形成的封闭感 别具一种不同于江南的刚健之美 B 水资源匮乏 水池的面积都比较小 甚至采用 旱园 的做法 C 这不仅使得水井的建置受到限制 也由于缺少挖池的土 方致使筑土为山不能太多 太 高 北方园林不象江南那样盛产叠山的石材 叠石为假山的规模就比较地要小一些 北京园林叠山 多为就地取材 运用当地出产的北太湖石和青石 青石纹理挺直 类似江南的黄石 被太湖石的孔小而密 不如太湖石之玲珑 剔透 这两种石材的形象均偏于浑厚凝重 于北方建筑的风格十分谐调 北方叠山技法表现幽燕沉雄气度 D 园林的规划布局 中轴线 对景线的运用较多 更赋予园林以凝重 严谨格调 园内的空间划分比较少 因而整体性较强 当然也就不如江南私 园之曲折多变化了 3 岭南园林 岭南园林 A 规模比较小 且多数是宅院 建筑的比重较大 往往连宇成片 这是为了适应炎热气候而 取得遮荫的效果 建筑物的平屋顶多有做成 天台花园 的 为了室内降温而需要良好的自然通风 故建筑物的通透开敞更胜于江 南 其外观形象当然也就更富于轻快活泼的意趣 建筑的局部 细部很精致 尤以装修 壁塑 细木雕工见长 而且多有运用西 方样式的 B 叠山常用姿态嶙峋 皴折繁密的英石包镶 即所谓 塑石 的技法 因而山体的可塑性强 姿态丰富 具有水云流 觞的形象 在沿海一带也有用石蛋和珊瑚礁石叠山的 则又别具一格 C 小型叠山或石峰特置与小型水体相结合而成的水石庭 水局 尺度亲切而婀娜多姿 乃是岭南园林之一绝 D 观赏植物品种繁多 园内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 绿荫葱翠 老榕树大 面积覆盖遮蔽的阴凉效果尤为宜人 亦堪称岭南园林之一绝 E 总体而言 建筑的意味较浓 建筑形象在园林造境上起着重要的 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每题 3 分 共 18 分 1 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不同 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两大类型 2 建章宫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 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 从此以后一池三山遂成为历史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 一直沿袭到清代 3 成熟后期的私家园林 就全国范围的宏观而言 形成了江南 北方 岭南三在风格鼎峙的局面 4 是中国最早刊行的一部花卉园艺学专著 5 园林形成的背景 大自然的造化 社会历史的发展 人们的精神需要 6 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为 欧洲园林体系 伊斯兰园林体系 中 国园林体系三大体系 二 简述题二 简述题 每题 7 分 共 35 分 1 简述 简述 英国园林与中国园林异同点 英国园林与中国园林异同点 英国侧重于再现大自然风景的具体实感 中国侧重于表现主体对象的审美感受和因之而引起的审美感情 2 简述意境的表达方式 简述意境的表达方式 1 籍助于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摹拟于咫尺之间 2 预先设定一个意境的主题 然后籍助于山 水 花木 建筑所构配成的物境把这个主题表述出来 从而传达给观赏者以意境的信息 3 意境并非预先设定 而是在园林建成之后再根据现成物境的特征做出文字的 点题 景题 匾 联 刻石等 4 简述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风格特征 简述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风格特征 1 以园林的形式表现皇权至上的的主题思想 2 在园林构图中 府邸居中心地位 起 着控制全园的作用 通常建在园林的制高点上 3 花园本身的构图 也体现出专制政体中的等级制度 4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环 境完全体现了人工化特点 5 法国式园林又是作为府邸的 露天客厅 来修建的 需要很大场地 并要求地形平坦或略有起伏 有利于中轴两侧形成对称的效果 6 在水景创作方面 采用法国平原上常见的湖泊 河流形成 以形成镜面似的水景效果 7 在植物种植方面 广泛采用丰富的阔叶乔木 明显反映出四季变化 8 府邸近旁的刺绣花坛是法国园林的独创之一 9 在园内 道路上 将水池 喷泉 雕塑及小品装饰设在路边或交叉路口 犹如项链上的粒粒珍珠 交相辉映 引人注目 廊廊 我国建筑中的走廊 不但是厅堂 馆阁 楼室的延伸 也是主体建筑通向各处的纽带 而园林中的廊 既起到园林建筑的穿插 联系的作用 又是园林景色的导游线 榭榭 榭又称水阁 建于池畔 形式随环境而不同 它的平台挑出水面 实际上是观赏园林的 建筑 建筑的临水面开敞 设有栏杆 建筑的基部一半在水中 一半在池岸 跨水部分多做成石梁柱结构 较大的水榭还有茶座和 水上舞台等 舫舫 又称旱船 是一种船型建筑 建于水边 前半部分多是三面临水 使人有随在建筑中却扰如置身舟揖之感 船首 的一侧设平板与岸相连 颇具跳板之意 船体部分采用石块砌筑斋斋 是园林中幽深僻静处的学舍书屋 一般不做主体建筑 多指专 心休养或读书的场所 形势较为模糊 多一个体出现 一般设在密林中 不堪显露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 包含两个意思 一是人是天地生成 的 人的生活服从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二是人生的理想和社会的运作应该和大自然协调 保持两者的亲和关系 君子比德君子比德 是从 功利 理论的角度来认识大自然 将大自然的某些外在形态 属性与人的内在品德联系起来 这种 人化自然 哲理必然会导致人 们对山水的尊重 神仙思想神仙思想 产生于周末 盛行于秦汉其中以东海仙山和昆仑山最为神奇 流传最广 成为我国两大深化系统的渊 源 7 按园林构成的方式分 按园林构成的方式分 规则式 自然式 混合式 三类 8 园林的形式特点 园林的形式特点有 中轴线 林木修剪 迷宫 喷泉 中国园林史分期中国园林史分期 1 萌芽期 萌芽期 夏 春秋战国 夏出现了宫殿建筑 四合院雏形 西周时出现灵囿 灵台 灵沼等集田猎 登高 垂 钓功能于一体的皇家园林 可以称为田猎型自然山水园林 春秋战国 苑出现了 2 生成期 生成期 秦 两汉 皇家宫廷园林规模宏大 气 魄雄伟 是这个时期的主流 称为宫苑型自然山水园林 皇亲国戚 将相豪门 富商大贾开始投资园林 标志着私家园林的兴起 3 发展期发展期 魏晋 隋 田园风光的私家园林涌现 称之为田园型山水园林 寺观园林开始兴起 4 全盛期 全盛期 唐 两宋 写意山水园林向 更高水平迈进 5 成熟期 成熟期 元 清末 一方面继承唐宋写意山水园林优秀传统而趋于精致 表现了中国写意园林的最成熟风格 可 以称为成熟型写意园林 另一方面 私家园林逐渐分化 江南园林 北方园林 岭南园林脱颖而出 1 曲径通幽 的审美意境及对于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曲径通幽 的审美意境及对于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曲径通幽 的审美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审美的最高境界之一 曲径通幽是指在造园之前 事先考虑到构园意境 这也是与西 方园林最大的不同处 通过对空间的循环反复 空间位置的置换等 营造出 庭院深深深几许 的意境 空间上的风回路转 时刻 给人出其不意的好奇之感 让人意犹未尽 这也时中国含蓄心理的体现 2 曲径通幽构园技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小区规划方面 室内空间方面也可运用 空间位置的灵活组织 空间大小尺寸合宜 空间转换出其不意的趣味性的探索营造 出一种有文化涵养的 耐人寻味的意境 2 返璞归真 的审美意境及对于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返璞归真 的审美意境及对于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1 返朴归真意为学道者通过修炼性命 摒弃性欲和伪性 返归纯朴天真的本性 如同赤子 而与道同一 其来源于老子的人生观 清虚以自守 柔弱以自持 老子认为人若以 道 为准则 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 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修炼 就可以返本还原 返朴归真 和大自然 道 融为一体 处于一个永恒不变的境地而成为神仙 故老子说 谷神不死 返朴归真的思想内涵十分丰 富 它不但表明了老子对生活的态度 还说明了老子的生活方式 2 中国古典园林遵循追摹自然的原则 返璞归真 融于自然 表 现自然 追求天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大特点 把人工美和自然美融合起来 使自然境界和合现实生活列为一体 表现出自然环 境 社会社会生活 人的情趣和美德 理想融为一体 创造出一个可居 可游 可观的现实物质空间 返璞归真 崇尚自然 使在 尊重自然的前提下 改造自然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形态 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 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愈演愈烈 人与自然是否 能更好的和谐发展问题成为必然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人们意识到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从而进行了保护自然 在自己创造的人 工环境中表现自然 3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璞归真的设计理念营造出来的回归自然的 富于野趣的意境 能更好缓解现代社会生活中 人们的精神压力 使人们在追求天和常乐的意境之中得到精神的放松与自由 返璞归真的审美意境在把现代景观设计推向人性化 的设计中 更好的服务于人 造福于人 1 中国园林审美已经简述 中国园林审美已经简述 1 天人合一 中国古典园林把 天人合一 思想作为最高标准 师法自然 融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Sanglifehrin-A-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合规经营与市场竞争分析报告001
- 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国产化产业链协同创新与政策支持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条形码解码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某一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5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创新分析报告
- 动漫产业区域合作2025:产业链协同创新案例研究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数据治理策略在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交通设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工业4.0战略对接报告
- 线下演出市场2025复苏后的演出市场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YY/T 1851-2022用于增材制造的医用纯钽粉末
- GB/Z 13800-2021手动轮椅车
- GB/T 6109.17-2008漆包圆绕组线第17部分:180级自粘性直焊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 GB/T 5163-2006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可渗性烧结金属材料密度、含油率和开孔率的测定
-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案设计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复习题
- GPS与惯导系统的组合导航技术课件
- 2020-2021年度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教师县乡选调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解析】
- DB15T 489-2019 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范
- (新版)无人机驾驶员资格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HALCON编程基础与工程应用全书ppt课件汇总(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