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一节 声现象 导学练.doc_第1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一节 声现象 导学练.doc_第2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一节 声现象 导学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导学练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主备教师:梁勇审稿:初二物理组 领导审查:班级:学生姓名: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2.知道影响乐音的三个特性的因素教学重点: 声音的三个特性教学难点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教学方法: 讲授 讨论教学课时:1课时 自主学习1、声音的三个特性是: 、 、 。2、音调:指声音的 ,音调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 ,它表示发声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 ,符号是: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到 。我们把频率小于 的声音叫次声波,把频率大于 叫超声波。3、响度:指声音的 ,响度与 有关,它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此外响度还与 有关4、音色:取决于发声体的 和 ,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不同,因此我们能很好的辨认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笔记:合作探究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用手捂住自己的喉咙(喉结)的地方,发声“啊”,感觉喉咙在 ,用力拨动手中的塑料尺,观察:塑料尺发声的时候,塑料尺在 ,请同学们例举更多类似的例子,总结出: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的, 停止, 停止。 生活中常见发声物体的发声部位:蜜蜂 蟋蟀 笛子 吹口哨 琴(吉他) 马叫声 风声 雨声(流水声) 鼓声 2、声音的传播(1)现在同学们把耳朵都堵上,还能听见老师和同学的声音吗?这说明平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 传到耳朵的(2)一个同学用手堵住一只耳朵,把另一只耳朵紧贴的课桌的一端,另一位同学敲桌子的另一端,能不能听见声音?这说明 能传递声音。(3)河岸上大声说话会把水中的鱼吓跑,花样游泳时,运动员在水下能听见赛场的音乐,这些说明 能传递声音。(4)阅读教材及宇航员在月球上只能靠无线电交谈,这些说明不能传声。所以:声音的传播需要 。 、 、 都能传声, _不能传声。3、声音的传播快慢声速声音的传播速度与 和 有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思考: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较远处的另一端将听到三次响声,为什么?4、回声什么叫回声?即: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 回来的一种现象,只要有障碍物就能产生 。为什么我们在教室里听不见回声呢?因为人的耳朵有个特点:当原声和回声到达耳朵的时间间隔小于0.1秒,我们就区分不开,原声和回声就 在一起,听起来就好像只有一个声音!这就是为什么教室里德说话声要比空旷的操场的说话声要响亮。思考:那么我们要想听见回声,声源离障碍物至少 米呢?(声音的速度为340m/s)笔记:巩 固提升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人讲话时的发声部位是 、吹笛子时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2、正在游泳的人引起水的 发声会把鱼吓跑,主要原因是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是面对面地交谈也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这是因为 不能传声3、古代名著梦溪笔谈记载;行军夜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能传声,而且 。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的,温度不同,声音的传播速度也 。因此,声音的传播速度与 和 有关。5、下列乐器是由于空气柱振动发声的是( )A、架子鼓 B、笛子 C、小提琴 D、口琴6、关于声现象,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