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第章酶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ppt_第1页
酶工程第章酶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ppt_第2页
酶工程第章酶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ppt_第3页
酶工程第章酶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ppt_第4页
酶工程第章酶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酶的结构和功能 一 酶的活性中心二 酶活性中心化学基团的鉴定三 组成酶活性中心的重要化学基团四 酶促化学修饰和酶活性调节五 酶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六 酶催化作用的机制七 羧肽酶A催化作用的机制 1 一 酶的活性中心 1 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的概念 在酶蛋白中 只有少数特异的氨基酸残基与催化活性直接相关 这些特异的氨基酸残基可以在肽链的一级结构上相距较远 但通过肽链的折叠 盘旋 使它们在空间上接近 形成活性中心 或称活性部位 组成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有些执行结合底物的任务 有些执行催化反应的任务 我们把组成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及一些维持整个酶分子构象所必需的侧链基团称为必需基团 2 酶的活性中心示意图 A B C为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 3 酶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分类 1960年 Koshland将酶分子中的氨基酸残基或其侧链基团分成4类 接触残基 直接与底物接触 参与结合或催化的残基 辅助残基 对接触残基的功能起辅助作用的残基 也位于活性中心 结构残基 维持构象的残基 此为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 非贡献残基 或称非必需残基 非必需只是对酶发挥活性而言 它们可能有其他作用 如识别自身物质 运输 防止降解等 4 接触残基 R1 R2 R6 R8 R9 R163 R164 R165 辅助残基 R4 结构残基 R10 R162 R169 非贡献残基 R3 R5 R7 各种类型残基举例 5 2 酶活性中心的拓扑学 酶的活性中心可以设想为一个口袋或是一条沟槽 形状与底物相近 不同的酶的口袋适合不同的底物 口袋中有相应的结合残基与底物上的某些基团结合 发生反应的底物上的键与催化基团靠近 亲水基团与亲水残基亲合 疏水基团与疏水残基亲合 带电荷的基团与带相反电荷的残基亲合 6 羧肽酶A活性中心的结构 羧肽酶A催化多肽链上羧基端氨基酸的水解 当末端氨基酸是含有较大疏水基团的氨基酸时 苯丙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反应速度很快 但是当有这些较大疏水基团的氨基酸残基进入亚位点3 6时 就会减低酶对这些底物的亲和力 说明羧肽酶A对底物的识别和结合有多个位点 同时 苯丙氨酸是羧肽酶A的竞争性抑制剂 7 羧肽酶A活性中心的结构示意图 return 8 二 酶活性中心化学基团的鉴定 常用的方法有 化学修饰法反应动力学法x 光晶体衍射法 9 1 化学修饰法 酶分子中有许多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可以被化学修饰 如羟基 巯基 咪唑基 氨基 羧基等 如果一个基团是必需的 则被修饰后酶活性会大大下降 甚至完全失活 10 1 使用非特异性试剂对特殊基团的标记 非特异性试剂可以修饰特定的某种基团 但不能区分活性中心内部和外部的基团 如果某种基团只存在于活性中心 而其他部位没有 就可以用非特异性试剂修饰 11 木瓜蛋白酶的非特异性试剂修饰 木瓜蛋白酶 papain 分子中有7个半胱氨酸残基 其中的6个形成3对二硫键 只有一个以自由巯基的形式存在于活性中心 Cys22 63 Cys56 95 Cys153 200 自由Cys25 编号从N端开始往C端进行 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任何一种硫氢基试剂来修饰 如用碘乙酸修饰 碘乙酸对木瓜蛋白酶的活性中心无任何特殊亲和力 但由于这种特殊情况 仍然得到了巯基的修饰与酶活性的丧失相平行的结果 12 木瓜蛋白酶的非特异性试剂修饰 通过动力学实验证实 还有一个组氨酸残基的咪唑基位于木瓜蛋白酶活性中心的催化部位 木瓜蛋白酶共有212个氨基酸 有His81和His159两个His Husain和Lowe用1 3 二溴丙酮修饰木瓜蛋白酶 在pH5 6 1克当量的试剂完全抑制了木瓜蛋白酶的活性 对修饰后的酶进行氨基酸分析 发现少一个组氨酸 在用1 3 二溴丙酮 2 14C 的修饰实验中 发现修饰剂连接了Cys 25和His 159两个残基 因此知道了这两个基团之间的距离在5以内 这个结论通过x 光衍射分析法又进一步得到了肯定 13 酶活性部位微环境的影响 由于酶活性部位微环境的影响 活性中心的基团对某一非特异性试剂的反应性可能会比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团的反应性高或低 如3 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活性中心的Ser能优先地被14C 碘乙酸标记 牛胰核糖核酸酶活性中心的His能优先地被碘乙酸标记 其Lys 41的 NH2可优先地被氟二硝基苯标记 也有些酶活性中心的基团对某种非特异性试剂的反应性很低 要充分利用高反应性的情况 14 2 差示标记法 这种方法是非特异性试剂标记法的一个发展 它利用竞争性抑制剂或底物预先占据活性中心 使非特异性试剂只修饰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团 然后透析除去保护剂 即竞争性抑制剂或底物 再用同位素标记的非特异性试剂修饰活性中心的基团 经氨基酸分析可知哪些基团位于活性中心 15 差示标记法 16 胰蛋白酶的差示标记 胰蛋白酶催化碱性氨基酸的羧基形成的肽键水解 人们认为在胰蛋白酶的活性中心必有酸性基团存在 胰蛋白酶 Lys6 Ile7之间断裂成为 胰蛋白酶 Lys6 Ile7和Lys131 Ser132两处断裂成为 胰蛋白酶 Lys6 Ile7 Lys131 Ser132和Lys176 Asp177三处断裂成为 胰蛋白酶 失去了水解碱性氨基酸的羧基形成的肽键的能力 而保留了一般的酯酶活性 估计Asp177的 COOH可能与结合底物有关 与底物中的碱性氨基酸结合 17 胰蛋白酶的差示标记 Eyl和Inagami的实验证明了上述推测 他们用苯甲脒 benzamidine C6H5C NH NH2 作为 胰蛋白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以1 乙基 3 二甲氨丙基碳二亚胺为缩合剂 1 ethyl 3 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imide C2H5 N C N CH2 3 N CH3 2 以甘氨酰胺 glycineamide 为修饰剂 以差示标记法证明了Asp177是结合底物的一个基团 酶的羧基与甘氨酰胺以酰胺键结合后几乎完全抑制了酶水解N 苯甲酰基 L 精氨酸乙酯 N benzoyl L arginineethylester 的能力 18 胰蛋白酶的差示标记 19 差示标记法的缺点 有时加了保护剂后使有些活性中心外的可修饰基团不能被修饰 也有时不能完全阻止对活性中心基团的修饰 这是差示标记法的缺点 20 3 亲和标记 A Ks型亲和标记亲和标记是以带有高反应性基团的底物类似物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 然后高反应性基团与酶活性中心的基团反应 形成共价结合 这称为Ks型亲和标记 如胰凝乳蛋白酶用TPCK亲和标记 胰蛋白酶用TLCK亲和标记 21 Ks型亲和标记物举例 胰凝乳蛋白酶Ks型亲和标记物 胰蛋白酶Ks型亲和标记物 22 Ks型亲和标记物举例 磷酸丙糖异构酶的底物Ks型亲和标记物 二羟丙酮磷酸 23 B Kcat型亲和标记 Kcat型修饰剂的专一性不仅取决于修饰剂与酶结合的亲和力 而且取决于它作为酶的底物的有效性 这种修饰剂具有潜在的化学反应基团 当它被酶作用后转变成有高度化学反应性能的基团 与酶的活性中心共价结合 因此这类化合物又称为 自杀底物 suicidesubstrate 24 Kcat型亲和标记举例 3 5 4 6 环己烯四醇B环氧化物具有与葡萄糖吡喃环相似的结构 它对糖苷酶有很高的亲和力 分子内潜在的化学活性基团 环氧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 发生类似底物质子化的变化而受到活化 变成对酶有高度反应活性的基团 能专一地不可逆地作用不同来源的 葡萄糖苷酶 25 一个在无光时稳定的化合物可逆地结合到酶的活性中心 照光后受光解激活 产生高反应性基团 与酶的活性中心共价结合 常见的试剂是光解时给出高度易反应的碳烯的重氮化合物或硝烯的叠氮化合物 在植物生理学研究中 用氚偶氮 IAA作光亲和标记试剂 经紫外光照射后 从番茄茎细胞质膜上分离出了IAA受体蛋白 C 光亲和标记 26 某些常用的修饰剂 27 鉴别化学修饰剂是否已经引入酶活性中心的标准 a 酶活性的丧失程度与修饰的程度成正比 b 底物或可逆抑制剂可保护共价修饰剂的抑制作用 28 分析化学修饰结果时应注意的问题 对化学修饰实验得出的结论应非常慎重 因为可能被修饰的基团位于活性中心以外的附近 由于空间位阻使得底物无法进入活性中心 从而表现出酶失去活性 活性中心往往有多个与底物结合的基团 修饰其中的一个往往不能使酶失去活性 可能导致结合力减弱 也可能改变被结合底物的专一性 29 2 动力学分析法 动力学分析法是利用改变酶反应介质的pH 观察其对酶催化能力的影响 酶蛋白分子中含有许多可解离的基团 pH改变必然会影响这些基团的解离状态 当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的解离状态发生变化时 会直接影响到酶的催化能力 因此 通过pH 酶催化活性关系的研究 可能得到与催化直接相关的某些基团的pK值 进而推断这些基团的种类 30 动力学分析法 各基团的pK值有一理论值 但由于微环境的影响 实测的pK值往往与理论值有偏差 导致分析基团种类的困难 这时需要用其他方法辅助分析 如测该基团的解离热函 H 或加有机溶剂 改变溶液的电导率 作pH依存关系实验 从pK的变化来协助推断基团种类 31 各种氨基酸残基的pK值与解离热函 H 32 3 X 光衍射分析法 通过多种方法相互印证 可得出正确的结论 用X射线衍射研究蛋白质的构象时 蛋白质必须结晶 用波长很短的X射线 0 154nm 照射蛋白质晶体 发生散射 底片曝光后 得到衍射图 再经计算机处理 绘出电子密度图 从中构建出三维分子图像 33 肌红蛋白的X射线衍射图 34 肌红蛋白分子中部分肽链的电子密度图 35 三 组成酶活性中心的重要化学基团 酶活性中心有7种氨基酸残基参加的频率最高 它们是Ser His Cys Tyr Asp Glu Lys 同一类酶往往含有相同的活性中心基团 如胰凝乳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中心含有丝氨酸残基 称为丝氨酸蛋白酶 胃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活性中心含有半胱氨酸残基 称为半胱氨酸蛋白酶 在脱氢酶活性中心往往含有酪氨酸残基 这些知识可以为未知活性中心基团的酶的研究提供线索 36 酶活性中心基团的确定 同位素标记活性中心基团后 用蛋白酶部分水解 得到同位素标记的肽段 分析其氨基酸顺序 可以了解活性中心附近的氨基酸顺序 实验表明 同类酶不仅有相同的活性中心基团 而且附近的氨基酸顺序也很相似 37 一些丝氨酸蛋白酶活性中心丝氨酸附近的肽链组成 表示有催化活性的丝氨酸残基 38 一些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中心的半胱氨酸残基附近的氨基酸顺序 表示有催化活性的半胱氨酸残基 39 四 酶促化学修饰和酶活性调节 前述化学修饰是人工所为 本节介绍的是天然过程 40 1 酶原的激活 1 酶原生物体内大多数酶当它们自发地 有些在分子伴侣的指导协助下 折叠成特定的三维结构时 即获得了全部酶活力 也有一些酶刚合成出来是没有活性的前体 称为酶原 当酶原在特定的 体内 位置被水解断裂一个和一些肽键 就成为了有活性的酶 41 酶原的激活 人的胃肠道中有许多蛋白酶 包括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 胰凝乳蛋白酶 羧肽酶和弹性蛋白酶等 它们在细胞内刚合成时 是酶原形式 当分泌到胃肠道中后 受到胃肠道中蛋白酶的作用 肽键断裂 转变成活性酶 这样可以避免这些酶对分泌器官的破坏 42 2 酶原激活的机制 43 胰凝乳蛋白酶原的活化 44 2 共价修饰调节 共价修饰调节中最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是磷酸化 脱磷酸化 45 一些可被磷酸化 脱磷酸调节的酶 46 2 蛋白激酶 使蛋白质磷酸化的酶称为蛋白激酶 proteinkinase PK PK已发现了很多种 一般分为三大类 底物专一的蛋白激酶 如磷酸化酶激酶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等 依赖于环核苷酸的蛋白激酶 如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 A激酶 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 G激酶 其他蛋白激酶 如组蛋白激酶等 47 A A激酶 A激酶由两个催化亚基 C 和两个调节亚基 R 组成 调节亚基实际上是催化亚基的抑制剂 当有cAMP存在时 cAMP与R亚基结合 使两个C亚基游离出来而激活 A激酶是体内最重要的蛋白激酶 它催化很多酶以及非酶蛋白的磷酸化反应 48 A激酶活性的调节 49 A激酶R亚基的假底物作用 C亚基的活性中心识别靶蛋白质的R R K X S T 序列 磷酸化其中S T残基上的羟基 R亚基上有一个RRGA序列 与C亚基识别的靶序列相似 起着假底物的作用 与C亚基的活性中心结合 从而抑制C亚基的活性 假底物上的A与靶序列上的S结构相似 但缺少可被磷酸化的羟基 50 G激酶由两个亚基组成 其激活方式与A激酶不同 2分子cGMP与酶结合后就形成活性形式 G激酶的反应速度仅为A激酶的百分之几 故在体内可能不起重要作用 但这两种蛋白激酶在体内的分布不同 A激酶在胞浆多 G激酶在细胞核及质膜较多 E2 2cGMPE2 2cGMP B G激酶 51 3 磷酸化部位 一般一个亚基上只有一个磷酸化部位 磷酸化部位大多是Ser的羟基 少数是Thr或Tyr的羟基 52 酶共价修饰的意义 共价修饰在酶活性的调节上 同时也在代谢途径的调节上 有重要的意义 如糖原降解 受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激活 和糖原合成 受胰岛素激活 共价修饰调节酶活性有3个特点 快速 耗能少 有级联放大作用 53 五 酶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 酶的二 三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酶的二 三级结构靠二硫键 disulfidebonds orbridge 氢键 hydrogenbonds 盐键 saltbonds 疏水力 hydrophobicbonds 范德华力 VanderWaalsforces 取向力 诱导力 色散力 等维持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高级结构 即一级结构包含了构成其高级结构的全部信息 54 酶的结构与功能 酶活性中心的各基团在空间构象上的相对位置对酶表现活力是至关重要的 而这个相对位置是由二 三级结构决定的 若二 三级结构受到破坏 这个相对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使酶失活 有实验表明 只要酶活性中心各基团维持正确的相对位置 即使一级结构有轻微变化 也不影响酶活性 55 RNase的重组实验 有人用枯草杆菌蛋白酶 subtilisin 处理RNA酶 使Ala20和Ser21之间的肽键水解 成为N端20肽的S肽和C端104肽的S蛋白 S肽中含有原活性中心的His12 S蛋白中含有原活性中心的His119 这两者单独存在时均无活性 当在pH7 0的介质中S肽和S蛋白1 1混合时 酶活性可以恢复 56 12位和119位为两个His RNase的重组实验 57 RNase的重组实验 用8M尿素和过量的巯基乙醇处理RNase 可使RNase的4个二硫键打开 并破坏氢键 使RNase成为杂乱无章的变性多肽链 完全失去活性 当用透析法除去巯基乙醇和尿素后 酶会缓慢地重新折叠成具有催化活性的天然构象 SH基也会受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恢复正确的二硫键 从而恢复酶活性 58 RNase的重组实验 如果保留尿素而除去巯基乙醇 再使巯基氧化 然后除去尿素 则酶活性只有原天然酶的1 这是因为有尿素时 酶的变性肽链形成二硫键是随机的 8个巯基形成4个二硫键共有105种组合方式 其中只有1种是正确的 天然的 其他104种都是错误的 所以酶活性只能恢复到1 将这种酶加上微量的巯基乙醇 可使SH基重新组合而缓慢地 约需10小时 恢复成天然活性的酶蛋白 59 酶蛋白自动折叠 实验表明 只要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不变 当变性条件除去后 酶蛋白能自动地恢复到其热力学上最稳定的构象 60 2 酶的四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酶的四级结构是指若干个亚基组成全酶 也叫寡聚酶 亚基之间有疏水力 氢键 盐键等非共价键结合 组成全酶的亚基有同种亚基 也有异种亚基 具有四级结构的酶受到聚合和解聚对活性的调节 61 原体 对于含异种亚基的寡聚酶来说 具有一套不同结构和功能的亚基的最小单位 称为原体 protomer 或单聚体 monomer 有些由异种亚基组成的寡聚酶只含一个原体 该原体即为活性形式 有些由异种亚基组成的寡聚酶含有多个原体 当它解聚成原体时 酶失去活性 如小鸡肝乙酰CoA羧化酶由8 12个原体组成 解聚后失去活性 62 别构酶的催化亚基和调节亚基 有些受别构调节的酶由催化亚基和调节亚基组成 当催化亚基和调节亚基解聚时 催化亚基仍有活性 只是不受调节 如大肠杆菌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和A激酶 63 Y型六聚体X型六聚体纤维状多聚体谷氨酸脱氢酶丙氨酸脱氢酶无活性 由同种亚基组成的寡聚酶 每个亚基上就包括催化部位和调节部位 大部分此种酶聚合时有活性 解聚时失活 谷氨酸脱氢酶例外 当它成为Y型时 六聚体 有催化谷氨酸脱氢的活性 而转变成X型时 六聚体 有催化丙氨酸脱氢的活性 且X型能聚合成无活性的棒状多聚体 同种亚基寡聚酶 GTPGDPNADH ADPLeu 64 六 酶催化作用的机制 酶催化机制的研究方法 A 研究与酶促反应有关的非酶催化反应 B 推理或建立一种理论 或一种假说 C 研究酶活性中心的结构 酶 底物复合物 以及酶反应的性质和动力学 65 催化机制类型 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 已提出了多种催化机制类型 反应物的接近效应和定向效应 共价催化作用 酸碱催化作用 由诱导契合和底物应变引起的催化作用 66 1 反应物的接近效应 proximity 和定向效应 orientation 酶的底物结合部位对底物有亲和力 两种反应物在溶液中自由反应时要依赖随机碰撞 在酶促反应中 两种反应物与酶活性中心的结合起到了增大碰撞几率的作用 这就是接近效应 反应物不仅与酶活性中心结合 而且结合的方式是特异的 使得两个反应物的反应基团或反应涉及的键在空间位置上接近 这是定向效应 由于接近效应和定向效应 使得酶催化反应与分子内催化作用相似 67 分子间反应和分子内反应 设有两种反应物A和B 其分子内反应为其分子间反应为 假设在上述两种情况下 A对B的固有反应性是一样的 则一级反应速度常数K1比二级反应速度常数K2要大 K1 K2通常约为5 50 其原因是分子内反应已有接近效应和定向效应 分子间反应只能靠随机碰撞 碰撞的几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68 分子间催化和分子内催化 含有咪唑和对硝基苯酯两种基团的化合物分子内催化水解反应与咪唑和对硝基苯酯的分子间催化水解反应相比时 其K1 K2为23 9 分子内催化 分子间催化 69 2 共价催化作用 covalentcatalysis 共价催化指的是在酶催化反应的过程中 有共价键连接的酶 底物中间复合体形成 某些中间复合体已经分离出来并进行了鉴定 中间复合体形成后可进一步变化而形成产物 并且这种经过中间复合体的反应速度与观察到的酶反应总速度相符合 70 1 亲核催化作用 nucleophiliccatalysis 共价催化作用可分为亲核催化作用和亲电催化作用两大类 有些化合物 其原子团具有给出电子的强烈趋势 称为亲核物质 凡是一个被催化的反应需要从催化剂取得一个电子才能进行时 称为亲核催化作用 71 参与亲核催化的基团 在酶活性中心的基团中 羟基 巯基 咪唑基和氨基都有提供电子的能力 它们可以发挥亲核催化作用 在一些酰基转移反应 磷酸转移反应及其它一些需要亲核催化的反应中起作用 其他可能作为亲核催化基团的有天冬氨酸残基上的 COO 赖氨酸残基上未质子化的 NH2 以及酪氨酸残基上的酚羟基 72 A 亲核催化酰基转移反应 咪唑催化对 硝基苯乙酸酯水解的反应时 就属于亲核催化作用 在酶促反应中 组氨酸残基的咪唑基可以起类似的作用 咪唑的pKa 7 组氨酸残基咪唑基的pKa 6 在生理pH下是一个广义碱基团 具有较高的亲核性 73 咪唑催化对 硝基苯乙酸酯水解 74 B 亲核催化磷酸基转移反应 磷酸基转移的催化机理与酰基转移类似 催化基团与底物形成磷酰化的共价中间物 葡萄糖磷酸变位酶 碱性磷酸酶 琥珀酸硫激酶等在催化过程中形成磷酰化的酶 75 C 涉及Schiff碱的亲核催化作用 亲核催化形成酶 底物共价中间复合体的另一种类型是形成Schiff碱 苯胺催化吡哆醛和氨基脲形成缩氨基脲的反应就是一例 76 酶促亲核催化 在酶促反应中 乙酰乙酸脱羧酶催化乙酰乙酸脱羧产生丙酮酸的反应与上例类似 Schiff碱的生成增加了底物的反应性和不稳定性 其中带正电荷的氮原子向羧基的羰基碳吸引电子 亲电催化 加速了脱羧作用的进行 生成Schiff碱的氨基往往是Lys的 NH2 以磷酸吡哆醛为辅酶的酶反应都是通过形成Schiff碱进行的 如转氨酶 醛缩酶等 77 2 亲电催化作用 electrophiliccatalysis 有些化合物 其原子团具有接受电子的强烈趋势 称为亲电物质 凡是一个被催化的反应需要向催化剂给出电子才能进行时 称为亲电催化作用 在酶活性中心的基团中 质子化的氨基有吸引电子的能力 它们可以发挥亲电催化作用 如醛缩酶催化的反应 78 醛缩酶催化醛酮缩合反应 亲核 亲核 亲电 亲电 79 酶的辅助因子提供亲电基团 在有些情况下 亲电物质不是酶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 而是酶中非蛋白的辅助因子 硫胺素焦磷酸是一种辅酶 它与底物共价结合 而且能稳定一个负电荷 氮原子上的正电荷通过静电稳定作用 促进了C 2的离子化 离子化的碳是一种有效的亲核基团 这个氮原子的正电荷也能稳定与硫胺素焦磷酸共价结合的过渡态底物上的负电荷 含有硫胺素焦磷酸的转酮糖酶在催化木酮糖5 磷酸和核糖5 磷酸反应生成景天庚酮糖7 磷酸和甘油醛3 磷酸时 就发生了这种亲电催化作用 80 转酮酶中硫胺素焦磷酸亲电催化转酮醇反应 81 3 酸碱催化作用 acid basecatalysis 由质子转移剂所致的催化作用为酸碱催化作用 由催化剂向反应物提供质子为酸催化 由催化剂从反应物夺取质子为碱催化 酸碱催化机制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催化机制 82 酸碱催化作用的分类 酸碱催化作用分为两类 专一酸碱 specificacid base 催化广义酸碱 generalacid base 催化专一酸 碱 催化的反应速度只取决于反应溶液中H OH 的浓度 而与其他广义酸 碱 的浓度无关 83 酸碱催化作用的分类 如果反应速度除了与H OH 的浓度有关外 还与广义酸 碱 根据Bronsted酸碱质子理论 能给出质子的物质为酸 能接受质子的物质为碱 的浓度有关 则为广义酸碱催化 在很多酶的活性中心存在有酸性或碱性基团 它们能在近中性的pH条件下 作为质子供体或质子受体参与广义酸碱催化作用 84 氨基酸侧链基团上的可解离基团 85 专一碱催化作用 86 广义碱催化作用 87 专一碱和广义碱催化作用的比较 88 1 Bronsted催化作用定律 在一个具有多种酸和多种碱的体系中 表观速度常数kobs等于 式中k0为无酸碱催化时的反应速度常数 HA和B为广义酸碱 酸碱越强 作为催化剂效率越高 其k值越大 89 Bronsted关系式 如果将一个反应中催化速度常数的对数对相应催化基团的pKa值作图 一般可得到线性关系 这就是Bronsted关系式 式中的 和 称为Bronsted系数 其值在0 1之间 90 Bronsted作图 当 或 的值接近1时 说明反应对酸或碱的强度很灵敏 当 或 的值约等于1时 实际上是专一的酸碱催化 当 或 的值接近0时 则反应速度与酸碱几乎无关 91 2 广义酸碱催化作用的机制 广义酸碱催化与专一酸碱催化的区别是 广义酸碱催化是在形成底物过渡态时发生质子转移 专一酸碱催化是在形成底物过渡态之前就发生了质子转移 下面以可逆地把水加到Schiff碱上去的四种可能途径来描述专一酸碱催化作用和广义酸碱催化作用的区别 92 93 94 3 协调的广义酸碱催化作用 许多反应涉及到多个质子的转移 酶活性中心的多个基团可以参与这种多个质子转移 这就是协调的广义酸碱催化作用 从而大大加快反应的速度 95 四甲基葡萄糖在苯中的变旋反应 当酚或吡啶单独催化时 反应速度慢得几乎测不出来 当酚和吡啶共同催化时 反应速度很慢 当用2 羟基吡啶作催化剂时 即酸和碱存在于同一分子内 尽管其酸性基团的酸性和碱性基团的碱性分别比酚和吡啶弱 但2 羟基吡啶在0 05mol L浓度时 比同浓度的酚和吡啶混合物的催化效率大50倍 在0 001mol L时 则大7000倍 酶的活性中心的多个酸碱基团类似2 羟基吡啶这种协调的广义酸碱催化作用 96 4 诱导契合 induced f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