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古镇的历史.doc_第1页
慈城古镇的历史.doc_第2页
慈城古镇的历史.doc_第3页
慈城古镇的历史.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座小城,一座江南小城,宛如一位睿智老者,捻须傲立上千年,俯瞰东海潮起潮落,阅尽人间繁华沧桑,虽然寂寞半世纪,却也荣辱不惊。忽然有一日,他的后人惊鸿一瞥,发现了他的无价之处。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就这样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千年古城慈城,处处弥漫着古朴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它是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宁波市唯一的省级古建筑群保护区,是江南最具唐代街区风貌的千年古镇。慈城是一座古城。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始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至1954年的1200多年间,一直是慈溪县治。经过2400多年的历史积淀,慈城文化底蕴深厚,在约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拥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家。慈城的文明足迹可上溯到河姆渡文化。1987年这里出土的一双木拖鞋,把中国木屐的历史往前推进3600多年,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古屐,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鞋类实物。慈城是一座邸城。这里集中了大量的明清官宦宅第群,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家井巷的明代甲第世家、福家门头、布政房,从西到东连成一片。状元第、探花第、进士第、太守第、尚书第林立在民主路、中华路、中山路。明代建筑大耐堂、冬官坊、恩荣坊、世恩坊、刘家祠堂、桂花厅、莫驸马第,清代建筑俞宅、冯宅、应宅、向宅,精镂细刻,一派古风。慈城是一座新城。进入新世纪,慈城双喜临门: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兴建,为位居南岸连接线的它带来良机,届时从慈城到上海仅一个半小时车程;宁波市委、市政府决定用3到5年时间,挖掘慈城千年文化底蕴,打造江南第一古县城。勤劳智慧的慈城人以杭州湾大桥建设为契机,以古县城保护和开发为平台,精心描绘一幅璀璨的蓝图,激活古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唤醒沉睡多年的儒魂商魄,向世人展示千古之城的独特魅力。慈城古县城的文化价值,不仅在于悠久的人文历史,而且表现在钟灵毓秀的独特风貌。全城山水相映成趣,其中五磊山、太宗山等山脉丘陵构成“九龙戏珠、四灵围合”的朴素形态,姚江、城河等江河湖溪造就“四水归堂”的水系格局,城区穹隆起顶,街衢坤龟成形,生态环境秀丽清幽,凝聚了古人追求“天人合一、人杰地灵”居住环境的美好愿望见证千年历史沧桑,感受久远浓厚的儒风雅俗,水乡情韵,千年慈城 “江南第一古县城”!孔庙-是用来祭祀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地方。慈城孔庙位于城内中心位置上,建于北宋雍熙元年,比现今北京孔庙的历史还要早318年,1048年迁移到现址。历代累有兴毁,现存的孔庙仍保持清代光绪年间原貌。占地约7000平方米,共有祠、阁等房屋137间,建筑布局完整,气势宏大。中轴线上由南向北分别为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梯云亭;两侧的左右轴线上也对称地建有祠、阁,体现出儒家“中和为美”的审美标准。县衙 据清光绪年间县志记载:慈城县衙创建于唐开元26年(公元738年),是第一任知县房琯所建,延续至1954年,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初建在浮碧山上,由于外敌入侵和自然灾害的关系,屡建屡毁,现存的县衙是按照光绪年间慈谿县志上详图重建的,占地四万多平方米校士馆 民间称考棚,是封建科举制童试之地。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慈城当地乡贤郑廷荣父子慷慨捐银二万四千两建造校士馆,后被毁。现存的校士馆是按照光绪年间慈谿县志上详图重建的。她坐北朝南,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整组建筑为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布局:中轴线上由南向北分别为大门、仪门、大堂、二堂、挑试所;左右轴线上对称地建有文场、公祠等,采用传统的明清慈湖位于慈城东北,由慈溪首任县令唐朝房琯下令开凿,用以灌溉农田,当时面积有150亩之广。因吴太傅阚泽旧居就在附近,因此,又把此湖叫做“阚湖、德润湖、普泽湖”。宋时,普济寺的僧人在湖心筑堤直贯南北,以便往来,从此湖分东西,二湖之间用碶相通。慈湖不仅以风光秀丽著称,而且还有许多人文景观和美丽的传说代代相传,如师古亭、慈湖先生杨简遗韵、水上坟等等,因此,据县志记载,每当天气晴好,便有居民租船游湖,歌声笑语不绝于耳。清道观 位于慈城东门外塔山之上,建于唐天宝八年(749年),是道教敬神祀仙,道士修炼养性,以及进行各种有关活动的场所,唐宋两代是中国道教史上的鼎盛时期,与慈城清道观的命运结合。元以后,历经毁坏、重修和扩建,到民国时期,清道观槐荫夹道,松皇满亭,依山建筑共有七层,阁、厅、殿分布其中,各式塑像不可胜记,尤以巨钟而闻远近,该建筑于文革期间拆毁,现正重建。冯宅 省级文保单位,位于慈城太阳殿路18号,此宅为明代湖广布政使冯叔吉后代的居所。该宅大门朝东,前有八字式封檐墙,下端的石须弥座和上部的砖雕均较为考究。该宅的二门为一砖雕门楼。宅院内有一三合院。据考证,此宅为清初的代表作。中华驴友社区7Q:o$mS* _ W!N;xW F#:v/r0向宅中华驴友社区42iF&L&N-QQ2f7O ?)Y1qs0 省文保单位,位于慈城民主路70号,该宅由北宋右仆射向敏中后裔向恒升于清乾隆年间的建筑,为一四合院建筑,前有东西方向的一条长弄,弄口有冬官、恩荣两石牌坊。据向家后代口述,向恒升在福建有树行,造此宅的木材都是从福建运来的。:ma U*H G8w0 中华驴友社区-F n%I;-iPO浮碧山pt(v7hC/N0 中华驴友社区9p_FM Y%$e U 又曰浮鳖山,位于慈城北面,因山的北、西、东三面凿为湖,而此山象一只鳖浮在水面上,故有此名。又因慈溪旧县治建于此山之上,故亦称此山为“县山”。由于此山地理位置独特,加上它的人文色彩浓厚,有不少文人墨客以此为题吟诗作赋,如把浮碧山比作一颗明珠的诗句:九岭环趋类九龙,青珠一颗正当中,若非官舍来相压,抢入阳候海梦宫。l:wB f0l0 )cPCp X? TJ5P0宝善堂中华驴友社区jwUs+Cnbj)yJ,!T7l 0 据慈溪县志,宝善堂在县治东北隅浮碧山东麓,现慈城华家巷7号。清嘉庆9年(1804年)应慎修,募集资金建此堂,用以施舍棺木、药品、资助孤儿寡母等,又有杨九畹等各捐置义山、义田以助此善举。此堂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重修。建浮碧山房和来鹤山房,成为当时文人聚会,登高望远的好去处。据当地人口述,此地也是慈城名人应昌期夫妇订婚之处。5b7n.oZ0 Z/)vu1a0朱贵祠中华驴友社区B.5O?+rk %Q#cM+gA0 省级文保单位,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慈城大宝山西麓,俗称朱将军庙,1843年,为褒奖朱贵将军与英军殊死搏斗而阵亡的英雄事迹,由当地举人捐资兴建。该祠占地1000平方米,正殿内墙面上有彩绘11幅,记录着朱将军生平事迹。1984年在祠后山上新建了鸦片战争大宝山战役阵亡将士墓。&yoM,YI*Z5bX0 |od*SZ$?0俞宅;lI5WA0DQ-n20y S0 R gz h+W市级文保单位,位于慈城太阳殿路东端。该宅原为明嘉靖年间湖广布政使冯叔吉的故居的一部分,后卖给了俞家,现存的为清代初期建筑。此宅总面积达6700多平方米,该宅是宁波市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好古建筑群之一,体现了清初江南建筑的风格。中华驴友社区 Un g7A JK0 RIL#w0应宅中华驴友社区c-Xh,lX o4DL09j#z.|DF dU0 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慈城杨家巷15号,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主人名字不详细。今存东厅、照壁、影墙等。东厅西间的天花板上有统漆花草,较为罕见。宅之正南大门外有一大型照壁,三开间,高约4米,全长7米。下端为石砌须弥座,刻有卷草、凤凰、牡丹等图案,上端的砖雕图案有喜鹊、腊梅、双龙抢珠、白鹤、桃花等。8b3k59,0M)FZ0 uO:m:qn*|$Zm!w0阚峰山OecC0T cS0 &F+H1t-h-V!o0 位于慈城东北一里,现慈湖中学左侧。因三国时吴国的太子太傅(地位相当于宰相)阚泽居此山之下,故名。阚泽,字德润,幼年时家境贫寒,但从小博闻强识。成年后辅助孙权治理国政,因精通经学、历书而深受孙权器重。中华驴友社区W0_sP+a中华驴友社区:C2k)I$AK8Y: 护城河Q%es!Z g6mE#osykdn0 位于慈城镇东、南、西三面,又称濠河。明朝嘉靖年间开挖。护城河至今仍保持原貌。9q$bP6Wg+S|,/b0 中华驴友社区J!U a*RR,V-G:V 三忠墓$b7X,X6y$G00 中华驴友社区1u3hyR(d!_S 区级文保单位,原建于宁波西郊马公桥边,后迁至慈城朱贵祠后山,是明代抗清斗士董志宁和王栩、冯京第合葬墓之总称。1651年,三人因抗清失败而殉难后,乡人找回董的尸体、王的头和冯的手臂分别安葬在西郊马公桥边。1824年,因年代久远,三人之墓已无法分辨,当地人就把墓合而为一,统称三忠墓。7n5q1Koq6G8W0 中华驴友社区8Or$n/F1I*e 符卿第EGyX.e0 中华驴友社区.I2b#%h7?: yl 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慈城民权路29号,主人陈鲸是明嘉靖5年(1526年)进士,官至南京尚宝卿。该宅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现存的建筑为清代中期所重建。宅院坐北朝南,由前厅、后楼和左右厢房组成,东侧开门,砖、石、木雕题材丰富。55as CRi1;x6z0 中华驴友社区n4J$T xM 桂花厅iLrbuA0 s1y Ac j1F I0 省文保单位,位于慈城民族路25号,是明代较有影响的刘姓大族的一处宅院,原名刘家大厅,因主人曾品桂吟诗,故称桂花厅。现存中堂、后楼及左右厢房。其中仍保持着明代早期的建筑风貌。l6w/Q8b M b?0 N#6NQ5IJ0方状元宅中华驴友社区:B5!D0W15Pt2F中华驴友社区We.s Nqr 位于慈城太湖路24号。它是一处现存规模较大的清中期建筑群。主体建筑由前楼后楼及砖雕二门组成,另有配屋数十间及保存完整的朝东二大门一座。总占地面积约四千平方米。建筑坐北朝南,前后楼房各五间二弄,均面阔26.5米,进深12.2米,硬山式马头墙,穿斗、抬梁混合架构,设月梁前廊,前后楼间设有一高大砖雕台门,门楼面阔4米,高6.4米,正面采用砖墙式,上有“迎薰受祜”篆书砖刻门额及辛亥岁十一月以斋冯全修题。(冯全修:乾隆六十年乙卯科进士),门楼斗拱飞檐,背面砖雕草龙花卉,蝙蝠云纹,博古垂幔等精美装饰。据调查,该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宣统末年进行重修,主大门及前厅等部分已毁,大部分保存完整。中华驴友社区0;H4L$4xTNo)Zhj)?;A0师古亭中华驴友社区:w#mG%T5t中华驴友社区g+h%N*Ll/BM 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慈湖湖心堤上,由清乾隆年间慈溪县令胡观澜于1771年建造。“师古”意即向先人学习,为百姓造福,这是宁波市现存唯一的一座乾隆年间的亭子。该亭为六面重檐结构,由12根石柱支撑全亭,亭内藻井处及四周绘有“哪吒闹海”、“西天取经”等故事,亭内有楹联两对,镜水平分涧底流。中华驴友社区(f K)Ao0u中华驴友社区L#egp,f):N 护龙寺中华驴友社区lp4U&oM C4R!GUtTI0据清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护龙寺,县西半里,乾隆年间建,道光二十二年二月,大宝山英吉黎之战所焚毁,咸丰元年秦氏檀越重建大殿未落成旋圯。民国初,秦氏后裔既秦润卿夫人俞氏捐资重修,前亭后楼,中建大殿。落民之日,慈城名士文人成集,名书法家钱罕题“宝峰王巢翠”(今尤在)。后毁。1998年在当地政府领导和市佛教协会支持下,破土动工,先造大殿,继营厢房邑辐,重塑佛像,已具规模。l+2y3.X|xIy0 中华驴友社区-i q/zv(z 贞节坊gq-F-?8i !_0 !m7a M8G0 省级文保单位,位于慈城尚志路4号,为二柱单棱式牌坊。系明万历后期(15731619年)侍读(官职)冯有经“疏母节于朝”受旌表,为其母刘氏而建。此坊采用高浮雕和透雕手法,石刻题材有双龙戏珠,双狮舞绣球,丹凤朝阳及卷草纹,莲瓣纹等。中华驴友社区,Z6qIl3E:IR:G9MS:U9Xh%m)0恩荣坊)Hm!h#?!xTT0 中华驴友社区Rgf(d)? 省级文保单位,位于慈城民主路向家门头,由向家后代向恒升奉乾隆帝圣旨,为表彰武骑将军向腾蛟的卓著功勋而建造。该坊为一座双柱单开间棱式牌坊,用青、红两种石质组成。正面上部匾额直书“圣旨”二字,中间额坊背面横书“浩封三代”,下额坊浮雕双龙戏珠、双狮舞绣球等图片。中华驴友社区%Y(SP.UCyH EpRe(o,Z?MT/d0周仰山宅m g7C8r6eu00 3P1U t0 位于慈城尚志路132号。该建筑为一座北朝南砖木结构中西合壁式洋楼,建成于1929年,原为民国初期旅沪实业家周仰山宅。总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三合院式前厅5间二弄,面阔27.6米,进深14米,前厅、东西厢楼上下前廊与二门门廊天桥形成四周环通,前柱采用混凝土磨光方形柱,上下前廊均采用水泥花式地面。后进5间2弄,东西两侧耳连接3间1弄,共有8间3弄,通面阔42米,进深8.2米,前后进间为一狭长天井,连接前后两弄设有两座过天井的楼道。整组建筑还有朝东大门,配房以及前后花园。G w)AJ4|1Cv5R0 中华驴友社区%I$v8X N2z2KxE 水上坟中华驴友社区2j5r*Gz;K中华驴友社区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