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运动系统疾病的体育康复 第一节骨关节病的体育康复 一 骨性关节炎的体育康复 一 概述骨性关节炎是由于关节软骨导致关节退行性变 骨赘形成的慢性关节炎 又称骨关节病 推行性关节炎等 一 概述 病人多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发病缓慢 最常见于膝关节 表现为病变关节持续性隐痛 负重后加重 休息后好转 晨起关节活动障碍更为明显 即所谓 晨僵 活动时关节内有摩擦感 久坐后关节僵硬 稍加活动后好转 后期关节肿胀 肥大 变型 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使肢体运动减少 可致废用性肌萎缩 肌肉萎缩使关节不稳加重 进一步加重骨性关节炎 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一 概述 X线拍片可以发现关节间隙变窄 这是由于软骨受损所致 软骨下骨硬化 软骨边缘骨赘形成 有些病例负重区软骨下骨形成囊性变 二 治疗 骨性关节炎是老年慢性关节退化性疾病 炎症发作期 关节疼痛 肿胀加重 关节活动度减小 缓解期由于炎症消退 疼痛缓解 关节活动度增加 疾病有发作 缓解这样一个自然病程 另外由于关节软骨难于完全修复 只能由纤维软骨替代透明软骨 所以治疗及康复是综合性的 而且治疗应与康复相结合长期坚持 三 原理 1 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关节液 只有通过关节活动 关节面软骨受到挤压才能很好地完成软骨的新陈代谢 所以没有运动 关节软骨难于获取营养 代谢废物难于排除 对于骨性关节炎 为了受损的软骨面积加快炎症物质的消除 更需活动以加强新陈代谢 三 原理 2 运动使全身及关节局部血液循环增加 有利于炎症的消退 临床上常见的病人经过活动后疼痛减轻 关节活动度增加 三 原理 3 通过运动增强肌力 纠正废用性肌肉萎缩 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打破上述的恶性循环 减少炎症复发 延缓疾病发展 三 原理 4 通过运动治疗牵伸关节周围的软组织 使关节囊 韧带及肌肉的弹性增加 防止关节粘连 增加关节的活动度 四 方法 1 等长收缩练习 股四头肌 仰卧位 伸直膝关节进行股四头肌静力收缩 臀部肌肉 俯卧位 后伸大腿进行臀肌收缩联系 每次收缩尽量用力并坚持尽量长的时间 重复数次以受训练肌肉感觉有酸胀为宜 2 直抬腿练习 仰卧床上 伸直下肢上抬离床约30 坚持10秒 每10 20次为1组 训练至肌肉有酸胀感为止 3 静蹲练习 屈膝 屈髋关节 但不小于90 做半蹲状 坚持10秒 每10 20次为一组 4 股四头肌抗阻肌力练习 仰卧位 在小腿上绑缚适当重量的沙袋进行直抬腿训练 并随肌力增加逐渐增加沙袋的重量 5 等张 等速肌力训练 到医院或康复中心用特殊器械进行相应部位肌肉等张抗阻肌力训练 有条件时 可以进行等速肌力练习 可以更好更快的帮助恢复肌力 6 踝泵练习 胫前肌收缩尽力被伸踝关节 小腿三头肌尽力收缩跖屈踝关节 可以使小腿肌群得到锻炼 还可以起到肌泵作用 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7 关节活动度练习 主动关节活动度锻炼 膝关节髋关节的屈伸锻炼 取仰卧位 一侧下肢伸直 与训练侧屈膝屈髋使大腿尽量靠近胸壁 然后交替联系另一侧下肢 由于骨性关节炎往往以屈伸受限最为明显 所以屈曲训练更为重要 被动关节活动度锻炼 体位与主动关节活动度锻炼相同 病人自己双手或治疗师辅助屈膝及屈髋 增加关节活动度 还可以俯卧位或侧卧位 进行被动屈膝训练 8 水中运动 水具有浮力 可以减轻体重给关节的负荷 同时水的阻力有利于肌肉的锻炼 游泳也是一项极好的有氧运动 可以增强体质 也可以进行水中步行训练 9 慢走 缓慢步行是一项简单实用的运动形式 有利于软骨的代谢及防治肌肉废用性萎缩 五 注意事项 1 在重症发作期 关节出现明显的疼痛 肿胀 应以休息为主 减轻关节的负载 避免引起关节疼痛加重的动作 如上下楼梯 爬山等 行走时应使用拐杖或手杖 以减轻关节的负担 发作期还可配合药物和物理治疗等措施 可以更好地缓解症状 五 注意事项 2 运动可以增加肌力及关节活动度 防止肌肉萎缩 维持关节稳定性 关节软骨的损坏程度与关节负重的活动有直接关系 所以运动和休息是一对矛盾 也是困惑病人的一大问题 首先病人要有爱惜 保护患病关节的意识 肥胖者应减肥 在重症活动期应以休息为主 运动为辅 而且运动应以对关节无负载或较小负载的床上运动 水中运动为主 行走时扶拐以减轻关节的负担 在缓解期应加强肌力 关节活动度练习及有氧运动 增强体质 促进关节修复 改善关节功能 延缓疾病发展 避免加大关节负载的运动 如爬山 爬楼梯等 各种运动一步引起关节疼痛 肿胀明显为宜 二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体育康复 一 概述人工髋关节置换主要用于治疗髋关节损毁性疾病 可以改善髋关节功能 减轻疼痛 矫正畸形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 概述 人工髋关节置换主要适用于骨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髋关节严重骨折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髋关节畸形等疾患导致髋关节功能严重丧失 伴有严重疼痛且不能用非手术方法缓解的患者 二 方法 1 术后体位术后2 3个月内应避免以下动作及体位 以防止关节脱位 1 术后患髋内收易使人工关节脱位 术后床上体位应保持外展位 在两腿之间放一枕头 并在患肢外侧放一枕头以防止髋关节外旋 2 跷二郎腿 下蹲穿鞋及类似动作 3 患髋伸直 内收外旋位 如卧位向健侧翻身 4 6 8周内屈髋大于90 2 肌力训练 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患肢踝泵运动 股四头肌 腘绳肌及臀部的等长收缩练习 不仅可以增强肌力 而且对于排出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极大帮助 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肌肉力量训练 应尽早开始并持续坚持下去 术后第5 6天开始伸膝练习 患肢外展 抬高臀部即进行桥式运动练习 术后第7天开始直腿抬高练习 站立位 伸髋屈膝 练习腘绳肌 酌情逐步开展股四头肌 腘绳肌及臀肌的抗阻肌力练习 肌力训练要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 根据病人的情况酌情不断增加练习的频率及强度 3 关节活动度练习 双下肢及健侧下肢诸关节每天进行3 4次主动活动度练习 术后第2 3天开始患髋的被动关节活动度练习 术后第5 6天开始主动屈膝 屈髋及髋外展练习 但屈髋不能大于90 避免内收 内旋 半屈动作 4 负重及体位转移 术后第2 3天 训练卧位到坐位的转移 术后第5 6天 训练从床上到椅子的转移 术后第7天 扶双拐站立 练习扶双拐或步行器行走 非骨水泥型固定的关节置换者20 负重 六周之后逐渐增加到100 负重 骨水泥型固定的关节置换者可100 负重 承受负重 混合型根据病人的疼痛情况酌情参照非骨水泥型负重 术后2周出院 达到患肢肌力 级 患髋关节伸屈0 90 骨水泥固定者能扶拐负体重行走 非骨水泥固定者扶拐部分负体重行走 基本生活自理 5 出院后的康复 患者在人工髋关节术后2周出院 出院前应进行肌力 关节活动度 行走能力等评定 教会病人家庭训练方案 包括继续强化肌力 关节活动度 关节本体感觉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 要强调术后应避免的动作及体位 为了保证康复质量 术后3个月内每周返院康复治疗1 2次 术后3个月可以达到日常生活完全自理 逐渐恢复体育活动 病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散步 游泳 跳慢步交谊舞 高尔夫球 但应该避免剧烈的运动 6 髋关节置换术后推荐的运动项目 1 最好的运动项目 步行 固定自行车 游泳 慢步交谊舞 2 比较好的运动项目 快速步行 台球 划船 三 体育康复的注意事项 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 髋关节周围的肌力训练 对于维持髋关节稳定性 恢复髋关节功能 减轻关节负载 减少假体松动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以肌力训练是术后康复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三 体育康复的注意事项 2 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 手术前由于患髋疼痛 关节活动度受限 导致髋周肌群萎缩 肌力下降 手术后患髋疼痛减轻或消失 为髋关节的功能恢复创造了条件 但同时人工关节置换使髋关节的中心改变 导致髋关节周围肌肉的长度和力臂随之改变 这些都需要及时进行髋关节周围肌力锻炼 以适应术后的改变 恢复肌力防止肌肉萎缩 三 体育康复的注意事项 3 应重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 强调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要尽早开始肌力训练 根据病人的情况酌情不断增加肌力练习的频率 强度及进行抗阻肌力练习 视病人的髋关节周围肌力尽早恢复 早期肌力训练还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三 体育康复的注意事项 4 关节活动度训练是恢复关节功能所必需的 手术后疼痛减轻就应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并嘱病人在可耐受的情况下进行患髋得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需要强调的是要避免易使人工关节脱位的动作及体位 尤其是术后2 3个月内 治疗师及患者都应注意 三 体育康复的注意事项 5 何时下地负重是一个尚在争论的问题 骨水泥固定的假体可以早期下地负重 这是没有什么争议的 对于非骨水泥固定的假体 假体的固定有赖于骨痂长入假体表面的微孔 这一过程可能持续3个月 适当的应力刺激可以促进骨痂的生长 对于非骨水泥固定的假体 术后第7天可开始扶双拐部分负重 6周之后逐渐增加到完全负重 三 体育康复的注意事项 6 由于手术的入路 人工假体的类型机假体固定方式均有不同 加上患者的个体差异 人工髋关节置换体育康复治疗一定要因人而异 具体操作中应多与手术医师沟通 这样才能安全有效的进行康复治疗 第二节骨关节损伤的体育康复 一 概述 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终端称骨折 骨折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 骨折的原因很多 可由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引起 也可由肌肉的牵力或骨骼本身的病理原因引起 由于交通事故的发生 工伤事故的增加 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较严重的多发骨折的发病率亦逐年增加 骨折的康复治疗包括局部的治疗和全身治疗 贯穿骨折治疗的始终 尽早的康复治疗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防止或减少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发生 减低残疾率和残疾程度 骨折的愈合即骨折断端间组织修复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准备阶段 骨痂的成熟及骨组织的重建阶段 根据骨折愈合的过程 骨折的康复亦分为两期 准备阶段的康复治疗 骨痂成熟和骨组织重建阶段康复治疗 二 意义 1 一定的应力和肌肉的牵力刺激 活跃局部的静脉和淋巴的循环是维持组织代谢所必需的 2 一定应力的刺激所产生的生物电场帮助钙离子沉积于骨骼 防止钙质脱失 3 维持一定的肌肉收缩是促进肌肉生理作用的最佳方法 防止肌肉萎缩 4 维持创伤区邻近关节的适当的运动 关节运动能牵伸关节囊及韧带 防止关节挛缩 关节运动能改善关节的血液循环 促进关节内滑液的分泌 从而防止关节的萎缩 关节液的减少 5 适量的活动可以活跃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 三 方法 1 体育康复治疗术后第一天开始患肢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等长收缩练习10 20次 组 3 4组 d 肩关节 腕关节及手指诸关节主动 被动关节活动度练习 各活动度训练至最大范围 术后第4 5天开始肘关节CPM机练习 从无痛可动范围开始 酌情增加 运动速度每分钟一个周期 每天30分钟到1小时 结束后 冰敷10 15分钟 疼痛可耐受范围内肘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10 15次 组 2 3组 d 术后7 10d骨折固定牢靠者开始肘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度练习 在疼痛可耐受范围内进行 3 4次 组 1组 d 活动后 冰敷10 15分钟 继续连续被动运动机练习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肌力练习 术后14天开始继续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及连续被动运动机练习 此时手术部位已拆线 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前辅以蜡疗 盘蜡 每日30分钟 间进行抗阻练习 肩 腕 手指诸关节各轴向主动或被动活动至正常 4 20周 视病人不同情况尤其是骨折是否稳定及愈合情况 继续进行患肢肌力 关节活动度及ADL训练 对肘关节粘连的患者施以关节松动术 手法应轻柔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宜 避免引起骨折移位 结束后冰敷10 15分钟以防止关节肿胀 骨化性肌炎的发生 2 物理因子治疗 1 冰敷 在关节运动治疗结束后进行 每次10 15分钟 2 蜡疗 盘蜡 在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前 每次30分钟 3 超声波治疗 每次5 10分钟可软化瘢痕 松懈粘连 促进骨折愈合 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训练 鼓励患者日常生活中无痛范围内使用患肢 是功能训练生活化 如吃饭 梳头 系衣扣 开门 开灯及水龙头等 4 肘部支具 骨折固定不牢固者可以用肘部支具外固定限制关节活动 根据情况使用肘部角度可调节型支具控制肘关节在安全范围内活动 第三节软组织损伤的体育康复 四肢及脊柱的软组织损伤是日常生活及体育运动中经常发生的创伤 这类损伤主要是韧带 肌肉 肌腱 关节囊及软骨的急性损伤及其他慢性软组织的微小创伤 一 软组织损伤的分期治疗原则 一 急性期 二 稳定期 三 恢复期 一 急性期 肌肉 韧带损伤初期 治疗的重点是止痛 止血 防止肿胀 应用 RICE 常规 rest ice compression elevation 治疗 即局部休息 冰敷 加压包扎及抬高患肢 损伤后尽快外垫棉花 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然后冰敷30min 这样的初期处理可以止痛 止血 防止肿胀 十分重要而且有效 对于有骨折或韧带 肌肉 肌腱断裂的患者应作适当的外固定 二 稳定期 伤后48小时 出血停止 治疗重点是血肿及渗出液的吸收 可使用物理治疗 按摩 中药外敷等温热和加速血液循环的方法促进创伤恢复 支具保护 局部制动至创伤愈合 三 恢复期 局部肿痛消失后 渐进进行损伤肢体肌力 关节活动度 平衡及协调性 柔韧性的训练 辅以物理治疗 促进疤痕软化 防止瘢痕挛缩 二 关节镜半月板术后体育康复方案 一 初期 术后0 1周 1 手术当天2 术后第1天3 术后第3天4 术后第4天5 术后第5天6 术后第1周 1 手术当天 1 踝泵用力 缓慢 全范围屈伸踝关节 5min 组 1组 h 1 手术当天 2 股四头肌等长练习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 应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 股四头肌训练板 1 手术当天 3 腘绳肌等长练习患腿用力下压所垫枕头 使大腿后侧肌肉绷劲及放松 所有练习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 尽可能多做 1 手术当天 4 术后24小时后可扶拐下地行走 但只限去厕所等必要活动 2 术后后第1天 1 继续以上练习 2 踝泵改为抗重力练习 可由他人协助或用手扶住大腿 2 术后第1天 3 开始直抬腿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cm处 保持5秒 30次 组 3 4组 d 2 术后第1天 4 开始侧抬腿练习 要求及次数同上 2 术后第1天 5 开始后抬腿练习俯卧位 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尖离床5cm处 保持5秒 要求及次数同上 2 术后第1天 6 负重平衡保护下双足稍分开 与肩同宽 在微痛范围内左右交替移动重心 5min 次 2次 d 双足前后分开站立 移动重心 如疼痛肿胀不明显 可扶单拐 或不用拐下地 但不鼓励多行走 3 术后第3天 1 继续上述练习 2 开始屈膝练习 以微痛为度 达到尽可能大的角度 4 术后第4天 1 继续上述练习 2 开始单腿站立平衡联系 5min 次 2 3次 d 4 术后第4天 3 开始俯卧位腘绳肌力量练习 即 勾腿练习 30次 组 2 4组 d 以沙袋为负荷 在0 45 屈伸范围内进行 练习后如关节肿痛即刻冰敷 4 主动屈膝达90 5 术后第5天 1 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 2 开始患腿站立位负重 0 45 范围内主动伸屈练习 但不靠墙 30次 组 2 3组 d 练习后肿 痛则冰敷 6 术后第1周 1 主动屈曲大于90 2 可单足站立 可不用拐短距离行走 6 术后第1周 3 开始靠墙静蹲练习 静蹲练习 后背靠墙 双脚与肩同宽 脚尖及膝关节正向前 不得 内外八字 随力量增加逐渐增加下蹲的角度 小于90 2min 次 间隔5秒 5 10连续 组 2 3组 d 6 术后第1周 4 开始 勾腿 练习 抗阻屈至无痛的最大角度保持10 15秒 30次 组 4组 d 二 早期 术后2周 1月 加强活动度及肌力练习 提高关节控制能力及稳定性 开始恢复日常活动 随肌力水平的提高 此期以提高绝对力量的练习为主 选用中等负荷 完成2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 20次 组 2 4组连续练习 组间休息60秒 至疲劳为止 应注意控制运动负荷 避免关节肿胀 积液 练习后关节有发胀发热感 则应及时冰敷 1 术后第2周 1 主动屈曲至120 130 2 强化肌力练习 一次直抬腿最长可达6分钟 3 关节无明显肿 痛 则应尽可能以正常步态行走 1 术后第2周 4 在开始指导下各项肌力练习 练习的负荷 角度 次数及时间 根据自身条件而定 一般为30次 组 2 4组 d 2 术后第3周 1 被动屈曲至140 2 强化肌力练习 3 开始前后 侧向跨步练习 逐渐过渡 并渐增负荷 30次 组 4组 d 三 中期 术后1 2月 目的 强化关节活动度训练至与健侧相同 强化肌力训练 改善关节定性 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能力及部分体育运动基本动作 1 术后第5周 1 主动屈曲达150 全范围 与健侧腿相同 且基本无痛 2 开始患侧单腿45 位半蹲练习 5min 次 4次 d 3 开始固定自行车练习 30min 次 2次 d 2 术后 第6 8周 主动屈伸角度达至健侧相同 且无疼痛 可完成日常的各项活动 如上下楼 骑自行车 行走累计5000分钟以上关节无肿痛 2 术后 第6 8周 1 开始跪坐练习 2 术后 第6 8周 2 开始蹬踏练习 2 术后 第6 8周 3 开始游泳 跳绳及慢跑 四 后期 术后2 3个月 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 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 逐渐恢复运动 提高最大力量 选用大负荷70 1RM 完成12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 8 12次 组 2 4组连续练习 组间休息90秒 至疲劳为止 1 开始膝绕环练习 2 开始跳跃练习 3 开始侧向跨跳练习 4 开始某些专项运动中基本动作的练习 必要时可戴护膝保护 五 恢复运动期 术后3个月后 全面恢复运动或剧烈活动 1 逐渐恢复剧烈活动 或专项训练 2 强化肌力及跑跳中关节的稳定性 3 肌力测试 患肢肌力达健侧85 以上 运动中无痛 无明显肿胀 则可完成恢复运动 三 跟腱断裂缝合术后体育康复方案 跟腱断裂缝合术后行长腿石膏屈膝60 屈踝30 固定 一 早期 术后0 4周 减轻疼痛 肿胀 早期肌力练习 尽可能避免肌肉萎缩 1 手术当天 麻醉消退后 开始活动足趾 如疼痛不明显 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 2 术后第1天 活动足趾 用力 缓慢 尽可能大范围的活动足趾 5min 组 1组 h 促进循环 消退肿胀 防止深静脉血栓 股四头肌等长练习 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 尽可能多做 大于500次 d 3 术后第2天 4周 继续以上练习 可扶双拐行走 患侧不负重 开始尝试抬腿 患肢抬高至足跟离床15cm处 保持至力竭 10次 组 2 3组 d 4 侧抬腿练习 30次 组 组间休息30秒 4 6组连续 2 3次 d练习 后抬腿练习 俯卧位 患腿伸直向后抬起至足尖离床面5cm为1次 30次 组 组间休息30秒 4 6组连续 2 3次练习 d 根据损伤及手术特点 手术后石膏固定3 4周 固定期间一般只能进行上述练习 3 4周后将石膏托短至腓骨小头一下 二 中期 术后4 12周 石膏托练习时取下 其余时间佩带 开始关节活动度练习 强化腿部肌力练习 开始负重练习 逐步恢复正常步态行走 1 术后第4周 1 踝关节活动度练习 主动最大限度屈伸踝关节 无或微痛范围内进行 10 15min 次 2次 d 练习前温水泡足20 30分钟 以提高组织温度改善延展性 加强练习效果 1 术后第4周 2 主动膝关节屈曲练习 3 伸展练习 坐位悬吊 于足跟处垫枕 使患腿完全离开床面 放松肌肉使膝关节自然伸展 30min 次 每日1次 至患腿可伸直和健侧腿相同为止 1 术后第4周 4 腿部肌力练习 5 绝对力量训练 选用中等负荷 完成2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 20次 组 2 4组连续练习 组间休息60秒 至疲劳为止 2 术后第5周 1 滚筒 练习 温水泡足后坐于椅子上 选一酒瓶或皮球 屈膝患足踩住来回滚动 逐渐加力并增大活动度 反复练习20分钟 每日1 2次 2 术后第5周 2 可扶单拐脚着地行走 3 加强各项肌力练习 3 术后第6周 1 拆除石膏 3 术后第6周 2 足跟垫高行走 以硬纸板剪成鞋后跟大小 垫在鞋后跟内 厚度10层约3cm左右 开始扶拐患足负重行走 大约2天撤掉一层纸板 最后3片每3天撤掉一层 过渡至穿平底鞋行走 3 术后第6周 3 开始前后 侧向跨步练习 注意 跨步幅度不能过大 以免过度牵拉跟腱 4 术后第7周 1 开始静蹲或靠墙滑动练习 加强腿部力量 4 术后第7周 2 踝背屈抗阻力量训练 坐床上 腿伸直 皮筋一端固定于床头等处 另一端套在脚尖上 抗橡皮筋阻力完成 勾足 脚尖向上勾的动作 动作 30次 组 组间休息30秒 4 6组连续 2 3次练习 d 4 术后第7周 3 抗阻 绷足 坐床上 腿伸直 皮筋一端握手中固定 另一端套在脚尖上 抗橡皮筋阻力完成 绷足 脚尖向下踩的动作 动作 30次 组 组间休息30秒 4 6组连续 练习2 3次 d 5 术后第8周 1 一至二周内力求达到正常步态行走 2 加强蹬踏练习的强度 逐渐过渡 并渐增负荷 30次 组 4组 d 3 强化肌力 开始患侧单腿45 位半蹲屈伸练习 5分 次 4次 d 4 双足提锺练习 三 后期 术后3个月 强化关节活动度训练至与健侧相同 强化肌力训练 改善关节稳定性 恢复日常生活并逐步恢复运动能力 1 固定自行车练习 无负荷至轻负荷 跟腱处不得有过度牵拉感 30min 次 1 2次 d 2 开始蹬踏练习 双脚提踵训练 3 可开始游泳 但避免滑倒 4 运动员开始基本项目动作的专项练习 此期间缝合的肌腱尚不足够坚固 故练习及训练应循序渐进 不可勉强或盲目冒进 且应强化肌力训练以保证踝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性 并应注意安全 绝对避免摔倒 四 恢复运动期 3 6个月 强化肌力训练 开始跑跳练习 逐步恢复运动或剧烈活动 1 继续单脚提踵训练 2 3个月后开始由慢走 快走 慢跑 快跑练习 3 运动员6个月开始恢复正式运动训练 第四节脊柱侧凸的体育活动矫正 一 概述 正常人脊柱各椎体上下相连成为身体中线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某一节段偏离身体中线的表现 脊柱侧凸不是单一疾病 许多病因都可以引起这种畸形 包括非结构性脊柱侧凸及结构性脊柱侧凸 以特发性脊柱侧凸最多见 约为80 90 发病原因不明 一 概述 脊柱侧凸常用的评定有 一 直立位评定 二 脊柱前屈位评定 三 对脊柱侧凸性质及可纠正程度的评定 四 X线检查 一 直立位评定 正常人直立位时所有棘突相连成一条直线 为躯干的中线 检查时 自颈7棘突或枕外粗隆处挂一铅锤 垂线应与每个棘突和臀裂相重合 双侧肩胛骨等高 两肩及髂嵴连线应与垂线垂直 脊柱侧凸时 棘突 臀裂偏离中线 以厘米记录偏离最远处的距离 二 脊柱前屈位评定 病人双膝伸直 腰部前屈90 双上肢自然下垂 于背后从水平位观察背部 脊椎侧凸时凸侧背部高于凹侧 这个方法可以检查出直立位不易发现的轻微畸形 三 对脊柱侧凸性质及可纠正程度的评定 1 侧屈检查 脊柱向左右两侧屈曲 正常时双侧屈曲度相同等 脊柱侧凸时 向凸侧屈 若侧凸角度消失 则为功能性侧凸 若畸形无明显变化 则为结构性脊柱侧凸 2 牵拉实验 病人站立 让助手双手托住病人下颏及枕部向上牵引头部 观察脊柱变化 可根据侧凸畸形减少的程度来判断脊柱侧凸可纠正的程度 四 X线检查 X线常规拍片包括立位脊柱胸1 骶1正侧位片 并包括两侧髂嵴 手及腕骨正位片 X线片可以进行侧凸角度的测量 Cobb法于侧凸上端中立位椎体 该椎体上面的椎体间隙凸侧由宽变窄 凹侧由窄变宽 的上缘作一延长线 再于下端中立位椎体 该椎体下面的椎间隙凸侧由宽变窄 凹侧由窄变宽 的下缘做一延长线 分别做两延长线的垂线 两垂线相交之角即为侧凸角度 代偿期 原发弯度为上下两继发变度之和 若前者大于后者 则为失代偿期 脊椎侧凸仍有发展的可能 二 脊柱侧凸的体育康复 一 体育康复的机理 1 通过肌力锻炼增加维持脊柱姿势肌肉的力量 主要是凸侧骶棘肌 腹肌 腰大肌和腰方肌的肌力 同时牵伸凹侧挛缩的软组织 调整肌力平衡 改善脊柱的柔韧性 矫正功能性侧凹并防止进一步发展 一 体育康复的机理 2 主动姿势训练 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养成维持正确姿势的习惯 预防及纠正姿势性等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安全知识在线答题(含答案)
- 外科实习医师带教计划
- ISO9000内审员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光伏电站项目多方协同施工措施
- 总工会五年工会活动开展总结及计划
- 深度学习在交通管理中的心得体会
- 机器人化轮胎装配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动物源抗衰老产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医院科室患者满意度调研会议记录范文
- 退休生活体验活动+社区保险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2030电动船舶电池系统安全标准构建与产业链配套能力报告
- 数字时代群体冲突演变-洞察及研究
- 2025秋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大学英语四级高频词汇1500+六级高频词汇1500
- GB/T 40079-2021阀门逸散性试验分类和鉴定程序
- GB/T 38537-2020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超声检测方法C扫描法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全册完整版课件
- 混凝土结构跳仓施工方案
- 水稳摊铺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二年级劳动与技术折扇课件
- 公墓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