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献综述:徐氏父子咆哮工作室(Bluster Handcraft)盛夏散热清凉教程【技术分享】各位宏基小4的朋友们,大家好! 应一些4友们的邀请第一次在这里发帖。从09年夏天起,徐氏父子在联想Y450论坛上发布了一系列DIY改善笔记本散热的技术帖子,掀起了全民DIY散热的热潮,直到后来设计了原创的Bluster 009系列便携笔记本散热器并帮大家定做。让作者没想到的是,一个小小的DIY会受到那么多网友的关注和支持,于是这个夏天有好多朋友(尤其好多4745G的朋友)来找我定做,由于是我们父子业余时间纯手工做的,产量有限,所以不得不每天限量定做。看到很多朋友几次都没定到,我们也很无奈。 针对这个情况,徐氏父子决定整理一下之前的相关技术贴,写一个手工DIY笔记本散热器的教程,希望能抛砖引玉,带动大家一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定程度解决眼下头痛的散热问题。 废话不多说,下面进入正题(文章凡引用别人的DIY成果,我都会注明原帖出处):【第一章 夏天散热方式的选择】 常言道:游戏本,必高温。所以看到自己新买的本本玩个游戏立马上80、90请不要惊慌,这是正常现象,不是你的人品问题。有人说:“我玩游戏就没有那么高呀!”好吧,那极有可能是你的室温很低的缘故。 因此,环境温度是造成大家同一型号电脑温度差异重要原因之一。容易理解,冬天和夏天玩电脑温度就不一样,因为笔记本散热的原理就是通过机内和机外空气的流通交换带走热量,外界温度低,冷却的效果也越好。所以,夏天散热最简便方式之一就是开空调,降低室温。 笔记本散热的原理是:芯片产生的热量,通过硅脂,传递到导热铜管,由铜管将热量传递到出风口的散热铜片,再由机内风扇从底部吸入冷空气,吹走铜片上面的热量。因此,我们对于笔记本散热的改善,也是针对这个过程进行的。除了以上说到的开空调外,另外可能的途径有: 降低芯片的频率,减少发热量。芯片工作频率的不同也是造成同一机型散热差异的原因之一。因此开启CPU和显卡的自动降频功能是必要的(主要是通过电源管理设置和显卡驱动程序的选择)。有时候也可以强制锁定低频率的工作模式,但是经常玩大型游戏的朋友不推荐,因为游戏效果会大打折扣,而像一些经常玩普通低配置网游的朋友,这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办法。相关技术贴,参见/15/116_140712.html 改换散热硅脂,增强导热效率。好的硅脂可以增加热量从芯片传递到铜管的效率,因此更换高级的硅脂也是众多DIYer们选择的途径。但是这个涉及到拆机卸件,对动手能力有一定要求,而且对硅脂优劣的判断也有赖丰富的实战经验,因此对新手们来说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任务,弄的不好,往往适得其反。相关知识,还需要大家广泛参考论坛前辈们的实战经验,这里列举一帖/47/160_467035.html 清理风扇和铜片上面的积灰,恢复散热效率。风冷的一大缺陷就是长期使用后的积灰,可以说积灰是到后期本本散热变差的最重要元凶之一。那些待机就70-80度,玩个游戏上100甚至自动关机的,多半是积灰的问题。自己大胆动手,卸下底盖和风扇,用工具清理一下就可以,不懂的可以参考对应机器型号论坛上面的拆机帖,不要害怕,等你学会了,清灰会自动列为你本本日常保养的计划任务。 改造笔记本外壳,增强进风效率。这个也是近来挺流行的DIY散热方式。比如增加风扇下面底盖的散热孔数量,更换铝制的底壳,甚至直接将导热铜管连通铝制底壳等等。不过这种方法仅限于一些DIY狂人,因为很少有人舍得破坏爱机原来的面貌换取散热的改善。对大多数朋友而言,仅作参考和观赏之用,在此列举一帖/38/218_378551.html 水冷和半导体冷却。由于传统风冷噪音、积灰等弊端,水冷可能成为今后笔记本散热发展的方向,苹果公司就准备开发笔记本水冷系统。水冷和半导体冷却可以说是比较高端的技术了,没有一定DIY功底和魄力的朋友恐怕只能望而却步。而且这两种方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性(半导体冷却也可能产生冷凝水),水电不相容,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观一下几个牛帖:/a/20100112/000110.htm/37/223_367555.html 改造传统的散热底座。在推出Bluster 009系列抽风散热器前,徐氏父子把主要的精力也都集中在了对散热底座的改进上面,这方面的技术改造也是多如牛毛。相对低廉的成本、简单的制造过程和使用的安全性,成为广大网友们改造笔记本散热的首选。这种改造主要集中在: a、更换散热方式,包括向上吹风和向下吸风的选择,风扇和水垫、吸热材料坐垫的选择。参见我们较早的一篇评测:/38/160_379807.html b、更换底座风扇,包括不同尺寸和功率风扇的选择,轴流风扇和涡轮风扇的选择,风扇位置和数量的选择。市面上一些散热底座也具备了一定DIY的空间,比如可以调节风扇的位置,一定程度提高进风的效率。这方面的改造很多,大家可以搜索相关帖子,这里推荐一篇徐氏父子比较欣赏的改造:/37/116_362211.html c、强化散热底座,包括更换底座的材质(选用铝制材料),对一些难于改造的底座进行加压超频,增加风量。详情参见徐氏父子早期的一篇技术贴:/39/160_383752.html 打造出风口抽风的散热模式。这个是徐氏父子目前主打的DIY方向,也是我们推荐大家动手改造的方向。这种散热模式的好处是,直接将热气从机器内部抽出,较散热底座而言,大大加快了空气流通的效率,因此效果立竿见影。其实在此之前已经有前辈做过相关的尝试,但是由于很多细节不够完善,在实用性和效果上还不够令人满意。因此我们就针对一些问题专门做了创新和改进,主要包括散热器接口与电脑的吻合设计,散热器与电脑的固定设计,散热器与不同高度电脑的支持平衡设计以及其他诸如变速、外观和体积上面的改进。具体制作方法和要领将在第三章开始详细介绍。【第二章 改造传统散热底座】 由于篇幅有限,各种改造底座的方式在第一章中归纳,大家可以参考相关帖子。在这里我们详细列举一下徐氏父子在09年夏天做过的一个尝试:对散热底座进行加压超频改造(准备尝试的童鞋请注意,不要太过,否则风扇烧坏了别找我哈)。其实原理跟简单,就是给散热器的风扇加压。我的散热器是超频三黑马,当初选它就是看中它20CM的大风扇。但是为了降低噪音,这么大的风扇在5V的USB供电下,只有区区500R/M,以至于让我发现他的作用和超市8块钱买的水袋“不相伯仲”!可参见我之前做的测试:/38/160_379807.html 我想到了给黑马超频,加大风力。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我首先对黑马风扇的电压范围做了测试,在老爸自制的仪器帮助下,我们一伏一伏地对其加压测,每次15分钟,发现在15V以下,黑马风扇都能比较稳定的运转。试于是翻箱倒柜找到了一个废弃的12V的电源,改装成USB的插口,直接为黑马供电,实现超频。以下是USB接口线路示意图和改造后的散热器电源: 这是网上找来的,插口里面四个金属片分别对应红、白、绿、黑四根线,其中外边的红、黑两线是供电的,中间白、绿是传数据的。我用到的就是红、黑两线,分别和废弃电源里面 的线对应接上就可以了。 接上去一 开,哇塞!这回黑马咆哮了,风力猛增,声音也大了不少,不过完全在可接受的范围,绝对比台式机的风扇要轻好多。于是我迫不及待进行了散热效果的测试:用红外测得环境温度29.9度,测试项目是孤岛危机_弹头。以下附图(右下角蓝、绿、黑分别代表硬盘、GPU、CPU温度):图1:未使用散热器的情况图2:超频三原配5V电压下的散热情况图3:超频三12V状态下的散热情况可以发现散热效果有点的,虽然只有2-3度左右的改进,但也实属不易了!这么做虽然对小黑有点残忍,但是为了在盛夏里少让小Y受点罪,只好让小黑多受点罪了!O(_)O其他参考文献:/37/116_362211.html/1/33923_38.html/48/160_479849.html不断补充ing.【第三章 抽风的咆哮】 由于笔记本底部散热孔非常小,而且往往比较少,所以散热底座无论如何改造,降温的效率也是有限的。于是徐氏父子把目光投向了出风口抽风的散热模式。以下介绍的是徐氏父子第一代DIY抽风笔记本散热器Bluster 007制作过程(原帖/39/160_384838.html): 成品效果如图:简要制作过程:一、原材料图1:XBox专用220V、12CM滚珠轴承修罗散热风扇图2:废弃的12CM风扇外壳、PVC水管一截图3:胶木板一块、VGA接头一个图4:风管软连接专用塑胶布一块二、简单制作流程:图1:切割废风机壳的一边与水管,用环氧树脂粘合对接,做成风机端的法兰接口。如图:图2:根据小Y自身出风口的几何形状,将胶木块做成相吻合的形状,与小Y出风口对接,作为Bluster 007散热器的进风接口。旁边装上VGA接口。图3:将塑胶布做成两端不等轴的喇叭状,分别与风机端和进风端固定,至此,Bluster 007初步成型。如图:三、细节展示图1:进风端口的密封,采用高密度的海绵粘贴在端口,保证接口的良好密封,以减少文丘里效应。图2:进风端正面图。五、连接运行至此,Bluster 007已经基本成型,如果你到现在都不知道怎么使用该散热器的话,看下图吧_以下是简单的效果评测:游戏温度对比测试极品飞车12(窗口化,特效全开,6X抗锯齿5555555555平时只开2X)图1:未散热时极品飞车12温度(硬盘42,显卡82,CPU71)图2:Bluster 007下极品飞车12温度(硬盘42,显卡69,CPU58) 可见抽风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于是我们肯定了以后努力的方向,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外形的设计与风扇的选择。在这一章里,我们选用的是轴流风扇进行抽风,这就限制了散热器的体积,而且抽风效率也不够高。于是在下一章中,我们将目光转向了更为强力的涡轮风扇。 继徐氏父子之后,也有许多朋友进行了抽风散热的DIY改造,在此列举一些比较简单,适合参考和模仿的设计:/49/160_484695.html(推荐学习这一款,制作比较简单,风扇也不用接线,直接220V的。)/48/160_474902.html/49/160_482256.html(这一款设计简便,值得大家参考)/32/1191_314713.html【第四章 涡轮风扇抽风散热器】 由于007彪悍的外形和较高的噪音只适合部分“重口味”的玩家,这样的设计难以为普通玩家介绍,徐氏父子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涡轮风扇上面。以下介绍的是Bluster 008 Basic的制作过程(原帖/39/160_385846.html):成品图:简要制作过程:一、原材料图1:12V涡轮风扇一个图2:1.44英寸软盘盒一个以及营养快线瓶口一个图3:旧拖把头一个(O(_)O哈哈)简要制作过程:1、将软盘盒按照涡轮风扇出风口的尺寸切割开一个口子,然后将涡轮风扇装入其中,出风口对准软盘盒开口,密封。2、将风扇电线焊接到电源插座上,并且将盒子开口装上电源插座。3、将拖把头按照电脑出风口形状切割打磨,装上VGA固定插头,链接一个废弃的洗衣机导水口,做成进风导管。4、在盒子另一端开口,将营养快线瓶口切下装上,作为进风口,链接进风导管。5、接通外接电源,启动。至此,简单的一个涡轮版抽风散热器就做好了,以下是简要评测:Furmark稳定性测试对比图1:无散热Furmark稳定性测试图2:Bluster Bluster 007 下Furmark测试图3:Bluster Bluster 008 Basic下Furmark测试由于作者选用的涡轮风扇功率较大,所以效果非常明显,当然体积和噪音也相应较大,于是我们才有了之后009系列的改进。进行到这里,许多朋友可能一直存在一个担忧,那就是:这样的抽风,会不会对电脑内部硬件,尤其是自身风扇造成损害。为此作者专门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实际的测试,结果发现并不存在这样的风险。而009系列一年来的使用反馈也肯定了这一结论。以下是作者的解释:为此我特地用008 Basic做了一个不是很严谨的实验,如图:图1:我将笔记本风扇拿出来,分别放在Bluster 008的进风端和出风端,发现在出风端风扇被吹得狂转,而在进风端风扇纹丝不动。图2:下图是我对此现象的解释,笔记本风扇正好位于Bluster 008的进风端,所以我认为影响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严重。这个道理大家很容易验证,打开电风扇,用手分别感受一下正反面的风力大小,差别很明显。再比如你吹蜡烛可以吹灭,吸蜡烛就不那么容易吸灭。图3:晚上我又特地拆开小Y做了一下试验:先把盖子盖上,打开Bluster 008,拿开盖子,发现小Y的风扇没有动。继徐氏父子之后,也涌现了一批利用涡轮风扇改造抽风散热的尝试,可以参考下面的帖子:/40/160_390907.html/40/160_391859.html/49/160_481515.html/1/33923_120.html(这款设计徐氏父子比较欣赏)【第五章 双剑合璧:抽风和底座接合的尝试】 我们知道,大部分底座的原理是通过向笔记本底部送风,增加从底部小孔进入机器的风量来起到散热效果。而抽风散热器的原理是从出风口处抽风,从而间接加强底部进风,带走热量。那么,我们很容易想到,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会有什么样的效果。09年夏天,继008 Basic之后,徐氏父子很快又设计出了Bluster 008 Extreme的概念版,以下是制作介绍(原帖/39/160_387601.html):起初的设计样图:后来的008 Extreme成品样图和简要设计概念介绍:图1:小Y坐在Bluster 008 Extreme上的最终效果图图2:全方位展示:管道用于连接涡轮风扇与小Y排风口。图3:Bluster 008 Extreme外部设计说明图4:Bluster 008 Extreme内部设计说明上图裁自版主“我是好人”精华贴:/38/160_373017.html图5:制作过程花絮008 Extreme的最大改进是保证降温效果的前提下对噪音的有效降低。当然这种设计也增加了体积和制作成本和难度。以下是简要的效果评测:Furmark稳定性测试图1:无散热下Furmark温度图2:Bluster 008 Basic下Furmark温度图3:Bluster 008 Extreme下Furmark温度更多信息可以参见原帖:/39/160_387601.html【第七章 完善与革新:徐氏父子Bluster 009系列作品简介】在经历了Bluster 007、Bluster 008 Basic和Bluster 008 Extreme的研发试验后,作者针对作品存在的体积、噪音等问题进行了改进,终于一代经典的Bluster 009 Turbo诞生了,成品如下图:图片出处:/39/160_388167.html三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自主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企业消防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纪检信息上报管理办法
- 社保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 2025年皮肤性病鉴别诊断综合测试答案及解析
- 农村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 新质生产力企业的发展前景
- 2025年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及调配真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公职人员考试题库时事政治考试题库+答案
- 2025年高级导游证考试(导游综合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 装备资产的动态管理
- 工程造价专业《制图实训》课程标准
- TCACM 1524-2023 中医体重管理临床指南
-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 旅游咨询服务培训课件
- 北海旅游攻略涠洲岛
- 妇科宫腔镜诊治规范课件
- 肩关节病护理查房
- 初中数学开学第一课-课件
- 机器学习及应用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毕业生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