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人健康瑞者心愿健康管理和健康风险评估一、我国疾病谱的变化年份 1980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卫生总费用(单位:亿) 143 747 2155 4585 5025 5790 6584 7590 8660 9843 11289 14535占GDP比重 3.15% 4.00% 3.54% 4.62% 4.58% 4.81% 4.85% 4.75% 4.73% 4.67% 4.52% 4.83%表1-1表1-1表明卫生总费用持续上升,呈加速态势,我国卫生总费用支出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尤其是自2006年行业低谷反弹以来,根据卫生部最新数据,2008年卫生总费用增速为17%,呈加速态势;2009年卫生总费用为1.6万亿元,同比增长22%,远快于GDP的增速。从1978年以来的30年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呈逐年攀升的态势。根据卫生部2010年2月22日公布的2009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简报的最新数据,我国2009年卫生支出占GDP比重已高达4.96%。目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包括多种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精神疾病等,已经成为人群中的常见病及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而且我国人群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持续上升,如1991年这一比例为73.8%,至2000年则上升至80.9%。而生物医学模式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效果有限。相反,过去数十年中的大量科学依据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的预防或延缓这些疾病的发生。中国慢性病报告表明,中国人群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2004年10月,中国国家统计局联合卫生部和科技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的调查报告也显示,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正在迅速上升,有6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哈佛卫生学院的研究报告认为:50%的肿瘤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80%糖尿病和中风的原因是人为引起的;70%冠心病也是人为的不健康习惯造成的。加强健康管理是减少这些亚健康人群向疾病人群转变的重要途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未来10年,仅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就将给中国带来至少500亿美元的收入损失。根据卫生部网站消息,卫生部公布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中国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要量明显增加,尤其是慢性疾病持续上升,疾病负担日益加重。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8.9%。按2008年人口总数13.3亿推算,当年全国两周患病率累计总人次数达65.4亿。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1.5亿人次。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的结构在过去的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调查的两周病例中,新发病例的比例由1998年的61%下降到2008年的39%,而慢性病两周内的病例由39%增加到61%。可见,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按病例数计算)为20.0%。以此推算,全国有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病例数达到2.6亿。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近1000万例。其中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病例数增加了2倍,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的病例数增加了近1倍。这也说明全国医药卫生战线所面临的任务与巨大挑战。所以,发展我国的健康管理,是降低慢性病发病率,节约卫生资源,提高人民生存质量的有效途径,这对于人均医药资源不足的我国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而目前我国还未行成一个防患于未然的有效的健康管理产业体系。因此,提高国民“治未病”的感悟意识是降低医疗的关键,只有提高国人对“治未病”的感悟意识,才会有具体的行动,而提高感悟意识的重点则在于行之有效的教育与学习。对国人进行“治未病”的教育,为国人创造学习“治未病”的条件与环境,是一项非常必要的投资,应该被纳入政府预防疾病的投资范围之内。同时,将“治未病”的教育形成一个有效的机制,以推动教育与学习的广泛流传与持久发展,真正将“治未病”的思想与行动植入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的内心。少得病,少吃药,发生医疗费用的时间后移,就是减少医疗费用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对国家而言,是资金的节省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储备。二、国家医疗卫生政策的转变人类文明5000年,人们对健康和病症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其间主要经历了四种模式:5000多年前的“神道医学”模式:代表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刚刚起步;2500多年前的经验医学模式:代表了人类对健康认识的第一次质的飞跃;350多年前理性的(单因单病)生物医学模式:代表了第二次质的飞跃;30多年前出现的(多因多病)生物心理环境社会大健康模式:是人类对健康认识的第三次质的飞跃。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在生物医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和完善而产生的,它克服了生物医学模式忽视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局限性,强调全面地、系统地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认识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实现这种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健康管理正是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角度出发,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帮助、指导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与维护自身的健康。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的健康目标中有健康促进的普及措施及全民享有基本的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是实现这一重要目标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我国人口与健康科技发展战略确定了“战略前移,重心下移”的方针,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指明了方向。战略前移,指的是从疾病发生的“上游”入手,对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实行有效地控制与管理,从以病人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亚健康人群为中心。重心下移是指将卫生防病工作的重点放在社区、农村和家庭。世界及中国的慢性病威胁和医疗负担加重是引发当前健康管理“热潮”的直接原因和最大需求。健康管理是从上游解决民众“看病贵,看病难”的最有效办法和举措。三、欧美国家健康管理的成果健康管理的思路和实践最初出现在美国。实际上,美国的医疗系统是一个“诊断和治疗”的系统。人群中最不健康的1%和患慢性疾病的19%共用了70%的医疗卫生费用。最健康的70%人口只用了10%的医疗费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处在疾病的威胁之下。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最不健康的1%或患慢性疾病的19%。如果只关注疾病人群,只在“诊断和治疗”系统上投资,忽视各种健康风险因素对现在健康的80%人口的损害,疾病人群必将不断扩大,现有的医疗系统必将不堪负荷。而且,医疗卫生领域的高科技投资对总体人群健康的回报率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新药、新手术和其他新技术的投入成本越来越大,对总体人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人类健康长寿的贡献却越来越小。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保险业提出了健康管理的概念。保险公司将客户依据健康状况进行分类,那些可以能成为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被分别交给不同专业的健康或疾病管理中心,他们采用健康评价的手段来指导病人自我保健,并对其进行日常后续管理,以增进健康,大大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赔付,从而为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69年,美国政府出台了将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医疗保健计划的政策。如今,美国健康管理经过二三十年的蓬勃发展,已成为美国医疗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成分,且实践证明,开展健康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健康状况并明显降低医疗保险的开支。由于实施了健康管理计划,美国对慢性疾病的控制取得了良好成效,其中1965年至1975年间冠心病患病率下降了40%;脑血管疾病患病率下降了50%;1978年至1983年间高胆固醇人数下降了2%;高血压人数下降4%;冠心病发病率下降了16%。健康管理的收效是非常明显的。除了人群的健康指标有了很大的改善之外,最有说服力的是经济指标。以下是几种健康危险因素控制的费用与效益比:高血压干预1:4.29,高血脂1:5.25,戒烟项目1:2.24,体重控制1:1.69,总体的费用效益比是1:3.24。也就是说,“健康轨道”在健康管理上每花费1美元可以收到3.24美元的效益。这种效益带来的费用节省是很明显的。根据历史资料发现,这些健康危险因素,公司要支出4000万美元。目前,美国大多数中等规模以上的企业,都接受了健康管理服务公司提供的专业化服务。有关资料显示:1973年美国政府正式通过了健康维护法案,至1997年,美国已经有健康管理机构650家。对7700万人进行了健康管理。也就是每三个美国人中有一个人在健康管理体系中心。据说,美国有一家投资控股财团为国家建立“全民健康管理系统”,承担着对国民的医疗健康管理工作,并在二十多个国家建立了52个数字化健康管理信息交流中心,为全球1.2亿人建立了健康管理档案,由健康管理专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指导、咨询、康复服务。其结果是,将每人每年疾病治疗费用由124.58美元降低到12.5美元。另外,7700万的美国人在大约650个健康管理的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超过9000万的人成为健康管理的享用者。这些资料告诉我们,健康管理让美国实现了“提高国民健康素质、降低社会医疗开支”的双重收益,并带动了整个健康产业的形成和迅速的崛起。健康管理行业从1990年至2000年,主要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收获:1、降低医疗费用的开支:健康管理参与者比未参加者平均每年人均少支出200美元,这表明健康管理参与者总共每年节约了440万美元的医疗费用。2、减少了住院的时间:在住院病人中,健康管理参与者住院时间比未参与者平均减少了两天,参与者的平均住院医疗费用比未参与者平均少了509美元。在4年的研究期内,健康管理的病人节约了146万美元的住院费用。3、健康管理是一个慢性过程,但回报行快:健康管理费用参与者在两年或者少于两年的时间内的投资回报为:参与者总的医疗费用净支出平均每年减少75美元。4、减少了被管理者的健康危险因素:有2个或者更少健康危险因素的参与者数量从24%增加到了34%(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健康危险因素必然会增长):有3个到5个健康危险因素的参与者数量从56%减少到了52%;有6个或者更多健康危险因素的参与者的数量从21%减少到了14%。四、健康管理和健康风险评估的实际意义健康管理无论作为一种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的理论思想,还是作为一种实践策略,都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所谓健康管理,即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健康管理的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有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管理的具体做法就是为个体和群体(包括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健康管理是一种前瞻性的卫生服务模式,它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健康效果,从而增加了医疗服务的效益,提高了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和承受力。对个体而言,健康管理主要包括三个环节:(1)收集个人健康信息,包括个人健康状况和家族病史、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体检指标等;(2)进行健康及疾病风险评估,即根据所收集的个人健康信息,对个人的健康状况及未来患病或死亡的危险性用数字模型进行量化评估。其主要目的是帮助个体综合认识健康风险,鼓励和帮助人们纠正不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制订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3)在风险评估基础上,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预防或减少未来疾病的发生。其中,健康风险评估被普遍认为是进行健康管理的基础和核心环节。健康风险评估是研究致病危险因素与慢性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规律的技术。通过健康风险评估,可以确定各种危险因素对某一疾病发生所起的作用强度,识别高风险人群,明确预防的重点,有利于帮助个体认识健康危险因素,强化个人的健康促进行为,制订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措施,并评价这些措施的效果。健康风险评估将从源头调查这些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风险因素,并对这些疾病的发生风险进行评估更早的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所以健康风险评估是健康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五、体检中心开展健康风险评估的意义1、开展检后服务,稳定老客户、吸引高端人群GHA中的健康风险评估、健康管理计划、饮食与运动指导计划和高危人群管理等功能,能够帮助体检中心拓展检后服务项目,对于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体检人群具有更重要意义。2、全面健康管理,促进业务升级、提升体检附加值,提高服务档次GHA集成了健康管理必要的解决方案和管理工具,使体检中心能够马上开展健康管理服务,由单纯健康体检向健康管理业务转变。3、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服务成本GHA集成了包括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和Call Center等技术,方便医患沟通,同时,其卓越的群体管理功能使得健康管理的效率更高,降低医生的工作强度。4、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体检中心的收益体检中心仅需提供一台可连接外网的计算机和打印机,安排一名医护人员进行数据采集和评估操作即可,操作简单。5、对受检者来说通过健康风险评估可以有以下好处(1)更早: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60%慢性疾病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健康风险评估将从源头调查这些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风险因素,并对这些疾病的发生风险进行预测,使体检者更早地知道潜在的健康风险。同时,提出科学、合理的改善与运动建议。(2)更全面:GHA将从体检者的生活方式、疾病史、家族史、心理因素以及体检数据等多方面调查和分析,对体检者目前的健康状况作出全面、科学的评估。(3)更贴切:健康风险评估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读体检者的健康,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联网行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与数据安全挑战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流程表
- 企业文档分类存储与查找目录系统
- 2025年女性消费行业女性消费心理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环保从我做起:演讲稿环保的话题6篇
- 2025年通知公示写作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数字创意行业数字创意设计与创意产业链整合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企业信誉建设与维护责任承诺书6篇
- 教师编讲故事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医疗保健科技创新模式与行业竞争格局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健康食品购买免责声明合同
- 屋面爬梯施工合同协议
-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处分条令》解读-条令学习月专题授课
- 机务非正常行车应急处置办法79课件
- 建筑劳务财务管理制度
- 口腔科牙周炎护理个案
- 行业动态与市场趋势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 智慧树知到《Office高效办公(西安欧亚学院)》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T-CET 411-2024 铁路场所LED 照明技术规范
- 2026年日历表全年表(含农历、周数、节假日及调休-A4纸可直接打印)-
- 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