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县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实施效果的自我评估报告.doc_第1页
郓城县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实施效果的自我评估报告.doc_第2页
郓城县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实施效果的自我评估报告.doc_第3页
郓城县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实施效果的自我评估报告.doc_第4页
郓城县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实施效果的自我评估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郓城县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实施效果的自我评估报告根据省局关于开展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实施效果自我评估的通知(鲁牧质监函字201230号)文件精神和市局通知要求,现对我县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成效及实施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内容如下:一、 规范了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无公害食品认证正在我县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保障地展开,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也逐步由起步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并取得很大进展。自2001年“无公害食品行动”启动以来,农业部先后分3批制定颁布了61项涉及无公害畜产品认证的行业标准,涵盖了肉类、乳类、蛋类、蜂类、初级加工类产品等五大类,62个品种的畜产品。同时,各地也积极建立地方无公害畜产品标准体系。为了使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做到科学、规范、有序,我县依照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规定,以及省市一系列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在申报材料、审查规范、现场检查等方面严格管理,为我县科学、有序开展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证。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是一项新工作,一切从零开始。通过组建队伍,抓培训,建规范等一系列工作,认证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已形成一支上下衔接、统一规范的工作队伍,做到了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办,为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二、 无公害畜产品在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及发展地方农业经济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县自实施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以来,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推行畜产品质量认证,先后有神舟、富士达、六和、旺达、金绿洲、瑞龙等10家畜产品加工企业的11种畜产品获得了无公害食品认证,通过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提升了畜产品质量,年增加产值近2亿元,增加就业2000余人,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有菏泽富仕达食品有限公司、山东神舟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郓城六和食品有限公司3家企业,市级以上畜牧龙头企业达到8家,极大的提高了我县畜产品的质量提升速度。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实施无公害认证的前提,无公害认证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实施效果也是一种检验,是标准化规模养殖向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的助推器。我县的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标准化技术宣传培训、实施现场检查、指导企业生产、证后监督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促进了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发展。另外,全县无公害品牌在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标准化规模养殖通过无公害认证这个平台,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十二五”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将同步推进,农产品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结构加快升级,为无公害畜产品的发展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三、无公害畜产品工作机构严格履行社会责任县畜牧局业务股自开展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以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和社会责任,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无公害畜产品作为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必须坚持政府推动为主导,逐步推进从阶段性认证向强制性要求转变,全面实现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和安全消费。因此,各级领导重视是抓好工作的关键。我们一是争取政府领导的支持,县、乡两级的领导将其列入政府绩效考核目标,加大工作力度。二是畜牧部门加强领导。明确了分管领导、工作机构、办事人员,市局年初分解下达了目标任务,签订了责任状,明确了考核办法。年底考核评分并予以通报。三是加强对生产者的宣传,使其认识到无公害生产是大势所趋、是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有效保障。 政策支持,推动发展。在工作中我县坚持“三结合”的工作思路,一是坚持将无公害畜禽产品认定认证与养殖小区建设相结合,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建设,把通过产地认定作为养殖小区、示范项目建成验收的一项硬措施。二是坚持将无公害畜禽产品认定认证与龙头企业发展相结合,形成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无害化,促进畜牧业企业做大做强,申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其基地和产品必须通过无公害等级以上认定认证。三是坚持将无公害畜禽产品认定认证与日常业务工作相结合,做到工作布置、组织落实、检查督办、考核验收均同步进行。推行健康养殖,加强安全监管。无公害产品认定认证是形式,标准化生产是实质,监管是手段。因此,我们一是狠抓健康养殖技术推广。通过广泛培训养殖户,让他们掌握健康养殖技术,提高动物自身抵抗力,减少抗生素等兽药的使用;二是规范管理。我们安排技术人员帮助各养殖场(户)制定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完善免疫程序和保健方案,建立规范的兽药使用GSP制度,对饲料、生产管理等建立规范、全面的档案记录,使生产过程可追溯;三是加强监管。全面启动畜产品安全监测中心工作,重点对规模化养殖场开展了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及饲料添加剂的检测监测,监测样品近200份。健全农民组织,提高覆盖面。我们以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为抓手,突破无公害认证主体缺乏的瓶颈。有一定条件的企业和协会申报完后,分散的农户组织难成为最大的困难,我们通过小区成立协会,分散农户依托当地饲料、种畜禽、运销、加工等企业加快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生产规模,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发展无公害生产,提高无公害认定认证覆盖面。 优质服务,确保质量。实施无公害产品一体化认证是一项新的工作,基层工作人员和申报单位对申报工作不熟悉,我们主动帮助申报单位整理申报材料,加班加点修改材料,对报送申报材料的人员热情接待,为申报单位提供全免费服务。四、逐步适应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制度和技术规范自“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以来,在各级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在无公害畜产品工作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目前已步入了规范、有序、快速发展的轨道,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一是认证产品总量稳步扩大。截至2011年底,全县共认定产地11个,无公害畜产品11个。2012年已准备申报企业3家,申报材料正在准备中。二是认证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十一五”期间,我县无公害畜产品年度抽检合格率均达到100%,与“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初的2001年相比,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从近几年来农业部对无公害畜产品安全监测结果来看,2007年和2008年合格率为100%,2009年合格率为99.4%,2010年合格率也是100%。特别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针对299个获证奶产品的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为100%,维护了无公害畜产品的品牌形象。三是认证体系队伍不断健全壮大。县畜牧局明确了工作机构,做到了工作有人管,任务有人抓,事情有人办,畜产品认证队伍建设得到了明显加强。全县经培训合格的无公害农产品检查员和内检员达34人。四是认证机制日臻完善。已建立起了较为成熟的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审查、现场检查、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一系列制度规范。五是综合效益日益显现。无公害畜产品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宣传普及了农业标准化生产知识,强化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倡导了安全消费理念,在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