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报告书.doc_第1页
评估报告书.doc_第2页
评估报告书.doc_第3页
评估报告书.doc_第4页
评估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摘要 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 桃花江铅锌矿采矿权 评估报告书报 告书编号:川山评报字(2008)Y34号委托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评估机构:四川山河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刘文健(总经理)提交 报 告日 期:2008年11月30日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摘要川山评报字2008Y34号评估机构:四川山河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评估委托方: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评估对象和范围:评估对象为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采矿权;评估范围为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厅、桂林市国土资源管理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批准的矿区范围。评估目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出让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采矿权提供公平、公正的采矿权价值咨询意见。评估基准日:2008年10月31日;评估方法:折现现金流量法;评估参数:保有资源储量:铅锌矿(122b)矿石量9.56万吨,铅金属量 2017吨,锌金属量 6821吨,平均品位Pb 2.11%、Zn 7.13%;铅锌矿(332)矿石量7.00万吨,铅金属量 1317吨,锌金属量 1477吨,平均品位Pb 1.88%、Zn 2.11%;铅锌矿(333)矿石量8.29万吨,铅金属量 1228吨,锌金属量 1503吨,平均品位Pb 1.48%、Zn 1.81%;低品位的铅锌矿(333)资源量5.69万吨,铅金属量 359吨,锌金属量285吨,平均品位Pb 0.63%、Zn 0.50%;合计(122b)(332)(333)(333)低品位资源量30.54万吨,铅金属量 4921吨,锌金属量 10086吨,平均品位Pb 1.61%、Zn 3.30%。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对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全部参与评估计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取资源量可信度系数0.6计算。因此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122b)(332)(333)0.6 =9.56万吨7.0013.98万吨0.6=24.95万吨,铅金属量4286.2吨,锌金属量9370.8吨,平均品位:Pb 1.72%,Zn 3.76%。评估利用的可采储量:矿井综合回采率90%,则评估利用的可采储量为22.46万吨,铅金属量3857.58吨,锌金属量8433.72吨。采选方案:设计根据矿体赋存特征,采用地下开采方式,采用平窿开拓运输系统开拓系统,浅孔留矿采矿法采矿。采矿综合回采率90,采矿综合贫化率(人工手选后)10%。产品方案:产品为铅锌原矿,平均品位Pb 1.55%、Zn 3.38%,PbZn=4.93%。生产规模:3.00万吨/年。矿山服务年限:评估计算的服务年限8.32年,评估计算年限9.02年(含基建期0.7年)。固定资产投资:1434.18万元。流动资金:215.13万元。销售价格:铅锌原矿不含税价195.05元/吨。销售收入:正常生产年销售收入585.15万元/年。总成本费用:98.94元/吨。经营成本:68.87元/吨。增值税:销项增值税税率13%,进项增值税税率17%。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增值税额的5%。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额的3%。所得税税率:25%。折现率:8%。评估结果:经评估人员现场查勘和当地市场分析,按照采矿权评估的原则和程序,选取适当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经认真估算,确定评估基准日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采矿权评估价值为人民币123.81万元,大写人民币壹佰贰拾叁万捌仟壹佰元整。评估有关事项声明:评估结论的有效期为一年,即从评估结果备案登记起一年内有效。超过一年此评估结果无效,需重新进行评估。本报告评估结论仅供委托方为本报告所列明的评估目的而作。评估报告的使用权归委托方所有,未经委托方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或公开。除依据法律须公开的情形外,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发表于任何公开的媒体上。重要提示:以上内容摘自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欲了解本评估项目的全面情况,应认真阅读该采矿权评估报告书全文。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注册矿业权评估师: 四川山河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二OO八年十一月三十日-39-四川山河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目 录一、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正文11、 矿业权评估机构12、 评估委托方及出让方、采矿权人及受让方简介.13、 评估对象和范围24、 评估目的25、 评估基准日26、 评估原则37、 评估依据38、 评估过程49、 矿业权概况410、 资源概况711、 资源量估算结果2012、 评估方法.2113、 主要技术经济参数的选择依据.2214、 主要技术经济参数的选取2215、 财务指标2616、 评估结果3717、 有关问题的说明3718、 评估报告提交日期3919、 评估责任人3920、 评估人员3921、 报告复核人39二、采矿权评估报告书附表目录附表1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采矿权评估价值估算表40附表2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可采储量计算结果表 41附表3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42附表4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销售收入估算表43附表5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成本费用估算表44附表6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45附表7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税费估算表.46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采 矿 权 评 估 报 告 书 正 文川山评报字(2008)Y34号本公司接受委托,根据国家有关矿业权评估的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和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矿业权评估方法,对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采矿权价值进行了评估工作。本公司评估人员对该矿区采矿权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实地查勘、询证,通过对获得的矿床地质、生产技术、经济信息的综合分析与研究,确定评估方法、评估参数,对委托评估对象在2008年10月31日所表现的采矿权市场价值做出了公允反映。现将评估情况及评估结果报告如下:1、 矿业权评估机构机构名称:四川山河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成都市建设北路三段109号;资质概况:四川山河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是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具有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属独立法人单位。矿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为:矿权评资1999010号。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登记注册号为5100001810696。 2、评估委托方及出让方、采矿权人及受让方简介评估委托方及出让方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采矿权人及受让方均为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属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下属矿山。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450332000002625;住所: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茶南路;注册资本:人民币玖拾万元;经济类型:国有;经营方式:开采、购销、加工;经营范围:凭有效许可证经营有色金属矿产品。法定代表人:刘奇才。3、评估对象和范围评估对象是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采矿权。评估范围是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厅、桂林市国土资源局1999年6月颁发的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原采矿许可证(证号:4503009940083)批准的矿区范围(该范围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委托书拟出让采矿权范围一致)。矿区范围由20个拐点圈闭,开采矿种:锌、铅矿,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2.5万吨矿石/年,矿区面积10.9867 Km2,开采深度:由1120米至760米标高(根据委托书)。有效期限:拾年,自1999年6月至2008年12月。拐点坐标详见表1。表1 采矿权范围拐点坐标表拐点号XY拐点号XY12761532.00 37464058.00 112764621.00 37463902.00 22761532.00 37465863.00 122764473.00 37463205.00 32761532.00 37468249.00 132764105.00 37463625.00 42762179.00 37468283.00 142763665.00 37464020.00 52762508.00 37468396.00 152763181.00 37464265.00 62763083.00 37468322.00 162762962.00 37464288.00 72763763.00 37467321.00 172762779.00 37463910.00 82764008.00 37466675.00 182762374.00 37463930.00 92764118.00 37465800.00 192762000.00 37464140.00 102764586.00 37464462.00 202761738.00 37464124.00 4、评估目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出让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采矿权提供公平、公正的采矿权价值咨询意见。5、评估基准日本项目评估委托时间为2008年11月4日,根据评估所需资料提供情况,确定本项目评估基准日为2008年10月31日,报告中采用的计量和计价标准均为2008年10月31日的客观有效标准。6、评估原则6.1. 遵守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的工作原则;6.2. 遵循持续经营原则、公开市场原则;6.3. 尊重地质矿产勘查规律和资源开发经济规律的原则;6.4. 遵守国家有关规范和财务制度的原则;6.5. 遵循采矿权与矿产资源相依性的原则;6.6. 遵循供求、变动、竞争、替代和预测原则;6.7. 最有效利用原则。7、评估依据7.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7.2.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7.3.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7.4.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管理暂行办法;7.5. 评估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7.6. 矿业权评估技术基本准则(CMVS 00012008);7.7. 矿业权评估程序规范(CMVS 110002008);7.8. 矿业权评估报告编制规范(CMVS 114002008);7.9. 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CMVS 121002008);7.10. 确定评估基准日指导意见(CMVS 302002008);7.11. 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CMVS 308002008);7.12. 矿业权评估指南(2006年修订)(参考);7.13.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7.14.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7.15. 矿业权评估委托书(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7.16. 原采矿许可证(证号:4503009940083);7.17.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桃花江矿区铅锌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恭城县矿产公司,2007年9月); 7.18. 关于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桃花江矿区铅锌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桂资储备案200874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2008年7月1日);7.19.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桃花江矿区铅锌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桂储伟审200823号,南宁储伟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5月8日);7.20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开采设计(广西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原广西冶金设计院),2008年8月);7.21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开采设计评审意见书(桂矿协审200887号,广西矿业协会,2008年10月24日);7.22. 评估人员收集的有关资料。8、 评估过程评估工作自2008年11月1日到2008年11月30日结束。8.1. 接受委托阶段:2008年11月1日6日,项目抽签选定,接受委托,方明确此次评估的对象、范围、目的,确定评估基准日,签订矿业权评估业务约定书,组成评估小组,拟定评估计划(评估方案和方法等),提供评估资料准备的清单;8.2. 评估人员到现场勘察与询证,收集与评估相关的矿床地质、采选及财务等资料,初步确定了评估方法,初步选择评估参数;8.3. 根据现场勘察获得的及以后补充的各种资料,确定评估方法,选择合理的评估参数;8.4.评估人员按确定的评估方法,在遵守矿业权评估准则、规范、指南和职业道德原则下,进行具体的评定与估算,对编制的评估报告进行内部“四级审查”,并修改、完善和复核,于2008年11月30日提交正式采矿权评估报告书。9、 矿业权概况9.1. 矿区位置和交通广西恭城县桃花江铅锌矿区位于恭城、阳朔两县交界处恭城县境内,行政区划属西岭乡管辖。地理座标: 东径11038021104115,北纬255730245911,中心点座标1103847,255817,面积10.99Km2,矿区地形海拔标高406.3m1474.2m。矿区往东有公路与回头山矿区相联接,可直通恭城县城,行程58 Km,交通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9.2. 地形地貌及气象水文矿区主要由寒武系浅变质砂岩、绢云板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泥盆系下统莲花山组(D1l)的底砾岩、细砂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等岩石组成的中高山陡坡地形,矿区71号含矿(化)断裂带呈北东走向,出露标高7901050m,区内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8001100m,山高坡陡,植被发育。山峰标高多在1000m以上,最高峰椅子山海拔标高1590.8m,山坡多为灌木、竹林、杉木及杂草覆盖。区内沟谷发育,多呈“V”形,溪沟一般较陡,坡角达3045。溪沟均为阶梯状陡坎,常形成小型瀑布。较大溪沟经矿区向下流至水油榨溪河直接注入峻山水库,进入恭城河,为恭城河水系。是矿区的主要地表水、地下水的排泄通道。由于地形陡峻,极利于地表水及大气降水或坑道水的排泄。桃花江矿区71号矿脉带水油榨溪河可视为相对侵蚀基准面,标高586m。71最低标高均高于基准面144m。矿区位于地势较高山区,气候与相邻丘陵地区不一样,气温低、雨雾多,25月份天无三日晴,常是浓雾迷漫、细雨霏霏,相对湿度在80%以上;69月份天气忽晴忽阴,多阵雨、暴雨;10翌年1月,晴天相对增多,降雨较少,可称为旱季。据19902000年气象观测资料,年最大降雨量1976.5mm,年最小降雨量1154.2mm,年平均降雨量1460mm,月最大降雨量481.6mm,日最大降雨量103.5mm(1987年5月21日);降雨量多集中在48月,占全年降雨量的5876.3%,属雨季。区内气温较低,常见阴冷天气,五月份常穿棉衣。夏季凉爽,仅在79月白天气温较高,最高气温可达32.5,但夜晚较为凉爽,冬春季节较寒冷,12月一翌年3月常有冰冻,结霜及降雨,最低气温可达-5。9.3. 地质工作简况老厂穹窿属桂北地区重要铅锌铜成矿区,历年来有不少地勘单位,科研院校在本区开展了大量的地质普查及科研工作。其中以广西第一地质队所获基础地质资料及矿区(点)勘查资料最全。1969年广西区调队在1/20万桂林幅区域地质测量中包括本区在内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将本区及阳朔老厂铅锌矿区划为同一个普查远景区,为本区域矿产普查和矿床的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资料。1983年5月一1992年,历时10年整,广西第一地质队在阳朔县老厂铅锌矿区详查工作时,同时对本区的73号脉进行了详查评价工作,投入工作量: 1/万地质测量20Km2, 1/2千地形、地质测量3.44 km2,槽探11040m3,坑探863 m,钻探4234.45m。大致查明73号脉带有9个矿体,获D级Pb+Zn金属量7.44万吨。1997年5月一1999年12月,广西第一地质队在73号脉带北东段开展包括本区在内的普查评价工作时,发现71号脉带,但未深入工作。1988年以来,恭城县矿产公司先后投入了500万元资金,对桃花江铅锌矿区施工探采坑道16688m,采出矿石量约80万吨,获铅+锌金属量约8万吨。基本查明了各矿体赋存条件,形态、产状、空间位置及矿石质量,并整理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和图件,为本次核实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桃花江铅锌矿经多年的坑探及生产探矿,对矿体的赋存情况、埋藏条件、储量的增加及级别的提高等作了不少的地质工作,为圈定采空区范围及进一步查明矿体的赋存条件、储量规模及矿石品位等,该矿于2006年12月2007年3月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一地质队对该矿区进行矿产资源量核实并于2007年5月编写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桃花江矿区铅锌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提交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及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量共有30.55万t,PbZn金属量15006t,该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经评审,并报区国土资源厅备案(桂资储备案200874号)。10、矿区地质概况10.1. 矿区地质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南华准地台桂中桂东台陷的桂东北凹陷海洋山断褶带。次级构造单元为老厂穹窿南东倾伏端。区内岩层、岩性组合较为复杂,褶皱断裂异常发育,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区域构造线主要为北西向,北东向,其中北东向断裂发育,对成矿非常有利,矿产丰富。10.1.1. 地层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寒武系清溪组、下泥盆统莲花山组,其中寒武系地层为本区赋存层位,由老至新分述如下:寒武系清溪组(q):广泛分布于矿区的中西部,为一套类复理石建造,主要岩性为浅变质石英砂岩,含钙质石英杂砂岩、含长石石英砂岩夹灰岩互层。局部夹薄层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灰岩等,上下不见顶底板,厚度大于3000m。下泥盆统莲花山组(D1L):主要分布于矿区东及西南侧两县交界山脊上。岩性:下部紫褐色、浅灰色粉砂岩夹泥质粉砂岩,底部砾岩或含砾砂岩,上部紫红色细砂岩夹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厚度大于50M,与下伏寒武系清溪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10.1.2. 构造矿区总的构造格架为北西向线状褶皱及北东向断裂构造,即北西向的老虎岩次级复背斜及两翼次级褶皱构造和横布的北东向断裂。褶皱区域内加里东期基底褶皱十分发育,主要褶皱为铜代江、水油榨71号脉带等一系列复背斜及次级褶皱,主要展布在矿区的北东侧铜代江、水油榨71号脉一带,长几百米2千米,宽几十米上百米,其褶皱总体特点是褶皱轴总体为北西向,多为紧密线状褶皱如尖棱褶皱,连续性差,主要发育在寒武系地层中。盖层褶皱基本分布在矿区东及西南侧山脊上,具宽缓简单的特点。断裂矿区断层发育,按断层走向,主要有北东和北北西向两组,其中北东组最发育,是矿区主要容矿构造。A、北东组断裂:矿区范围已查明主要有71、73、74、75、76、79、91、101、103等9条(带),这些断裂一般是以断层和裂隙带连接组合而成,又往往由多条断裂以平行,侧列成断裂带。该组断裂带一般长几百米,长者25Km,宽0.55m,其中往往有收缩膨大分枝复合,侧列尖灭再现。断裂倾向以北西为主,局部反侧,仅有71号脉带总体倾向南东,倾角较陡立,断面光滑平直,一般6090,整个带沿走向、倾向均呈舒缓波状延伸。断裂破碎带以构造角砾岩、压碎岩为主,未见破碎状岩石。断裂带切穿下泥盆统莲花山组地层,此外断裂发育与本身的部位相对应,往往是断裂带中段较发育,两端较差。浅部较发育,向深部变差并趋尖灭,与上、下盘断面呈阶梯状分枝再现等现象。纵观上述特点,该组断裂的力学成因类型当属张扭性、先扭后张,并具备多期活动的特点。B、北西组断裂该组断裂仅见于七星界一带,基本分布在寒武系清溪组地层中并切割下泥盆统莲花山组地层,其走向280330,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稍有斜交,其倾向基本与地层相近,倾角较缓4050之间,局部大于60。该组断裂规模较小。长数百米1km,均为硅化破碎带,断面平直。其北东向断裂均分布在该组断裂北侧,由上述可见,该组断裂与北东向断裂均属同一构造应力场形成的断裂体系,在其发育过程中,一般先形成北西向断裂,后形成北东向断裂或交替形成同级派生断裂。其本身不具矿化现象。10.1.3. 岩浆岩矿区内岩浆岩不发育,仅在岔河村北部出露三个花岗岩脉,其岩性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走向北西,呈长椭圆状产出,每个岩体出露面积仅几十个平方米,规模较小,为加里东期形成,与矿区南部新寨花岗岩为同期产物。10.1.4. 变质作用1区域浅变质岩系及区域变质作用矿区寒武纪地层由一套区域浅变质系构造,岩性主要有浅变质砂岩、板岩和浅变质碳酸盐三类,其分布整个矿区。本区浅变质岩等受区域变作用的结果,根据区域地质发展史,早古生代未本区早古生代冒地槽全面返回,加里东构造运动发生,地层发生强烈褶皱和断裂,伴随着岩浆活动。构造运动和岩浆岩活动所形成聚集的热动力以及地热梯度的作用,导致本区区域动热变质作用的发生。2碎裂变质岩在断裂活动的应力作用下,断裂带中的原岩发生破碎,变形,局部由于深部热流上升和断裂活动的热效应而发生重结晶作用,生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碎裂变质岩。在矿区,碎裂变质岩遍布于各类断裂带中。北东向断裂带中,碎裂变质岩较为发育,根据碎裂作用强度,本区的碎裂变质岩可分为构造角砾岩、压碎岩,糜棱岩。3围岩蚀变由于构造运动所产生的超动力致使地层和深部的热液沿断裂带远移、聚集,使断裂破带及其旁侧的岩石发生热液蚀变,蚀变类型常见有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重晶石化和绢云母化,偶见绿泥石化、叶腊石化等。硅化,其表现形式有三种,a、它形粒状或粒状集合体交代构造角砾岩之角砾,砂岩之胶结物和碳酸盐的碳酸盐矿物。b、砂岩石英颗粒次生加大,重结晶。c、呈石英细、微脉沿破碎岩石裂隙充填交代。本区主要以硅化为主,硅化主要发育于北东向断裂带及其近旁侧围岩中,其宽度一般为数米不等。强弱不均,矿脉带及其顶、底板的硅化常形成地貌上的陡岩,孤锋,可作为该区找矿标志之一。黄铁矿化:一般表现为以自形一半自形,细一中粒黄铁矿呈稀疏浸染状不均匀地散布于构造角砾岩石及其旁侧围岩中,有时是细,微脉穿插,交代原岩。黄铁矿化实质上是一种矿化蚀变作用,常与铅锌矿化伴生,蚀变带宽度一般大于铅锌矿化宽度。碳酸盐化:表现形式为三种:a 、呈它形、半自形细粒状及粒状集合体不均匀地交代围岩中的粘土矿物、硅酸盐矿物;b、 碳酸盐岩石中碳酸盐矿物的次生加大和重结晶(热液大理岩化),多分布于北东向断裂带上下盘岩石的局部;c、呈不规则细微脉或团块产于构造角砾岩及顶底板围岩中,其蚀变矿物为白云石、少量方解石,铁白云石等。重晶石化:表现为以脉状,充填交代于破碎带中。其它蚀变:绢云母化主要为原为绢云母(区域变化形成)已经增大和与碳酸盐、石英等组成细脉穿插于岩石中,多分布于断裂带及其旁侧;绿泥石化在断裂带中零星分布,与石英、白云石伴生呈不规则粒状,团块状星散产出。叶腊石化以斑点状或小团块状与石英、白云岩、绢云母伴生产于断裂破碎带中。10.2. 主要地质矿床特征10.2.1. 脉带特征本矿区矿床属“脉型”矿床,矿体产于脉带中,这里的“脉”系由热液石英、白云母、方解石、重晶石和金属硫化物充填,胶结断裂破碎带碎裂岩石的总体。其中的热液充填物结构呈细脉、网脉、团块产出,呈一定方向平行排列或不规则相互穿插。上述“脉”常聚集成空间上相近,相互大致平行或某个部位相连的几条脉组成脉带,本区脉带实质上是北东向断裂带蚀变矿化的产物。本次工作对象主要为71号脉带,脉带呈北东一南西向展布,脉带长大于1500m,宽15m,斜深均大于360760 m。脉带走向3050,倾向南东为主,时有反倾,倾角6590,脉带沿走向或倾向具分枝、复合、尖灭再现,膨大狭缩,波状延伸之特点。10.2.2. 矿体特征(1)矿体划分矿体赋存于脉中,因此矿体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以脉的划分为前提,在矿体对比连接的基础上,凡在走向上或倾向上能连成一体者则划为一个矿体。(2)矿体特征本区矿体均产于脉带中。其形态、产状,规模均受脉带控制,矿体一般呈脉状,透镜状,沿走向和倾向多呈舒缓波状延展,时有膨大,狭缩变化等。一般厚0.952.88m,长4001050m,倾向120150,局部反倾,斜深在360760m,矿体的贫富与矿脉带宽度呈正相关关系.71矿体埋藏标高为7601150 m,有PD13、PD12、PD09、PD07、PD05、PD04、PD03等7个采矿窿控制,向南东倾斜产出,矿体呈脉状,倾向120150,时有反倾,倾角6090,一般为7085,局部陡立,控制斜深20760m ,平均厚度1.57m,以PD 12坑道中段厚可达22.72m,局部达2.88m,其余地段11.5m,矿体连续性北东段差, 南西端呈大的藕状相连.其中PD9PD03富矿地段基本上被采空。该矿体以铅锌混合矿为主,铅次之,在1000m标高以上,则以铅为主,锌次之。矿体品位:Pb一般为0.2010.77%,平均2.02%,Zn一般为0.3620.83%,平均4.33%,Pb+Zn6.35%,矿石品位大致变化是800m标高以下较贫,连续性较差,Pb+Zn品位各在14%之间,915m标高以上矿体连续性好呈藕状贫富相间产出,多为密集块状富矿石,Pb+Zn品位约1020%,呈半隐状产出,本段富矿体均被采空,采出矿石量约80万吨,仅留部分矿柱;890米标高以下仅存的富矿石,系目前矿产公司主要开发对象。71矿体埋藏标高为730790m,有PD13采矿窿控制,向南东倾斜产出,倾向141146,倾角7888,控制长34m,平均厚0.95m,矿体品位:Pb为0.501.47%,平均1.41%,Zn为0.302.36%,平均1.51%,Pb+Zn 2.92%,该矿体分布在采矿权外。10.3. 矿石质量10.3.1. 矿石矿物组成矿石由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两部分组成。(1)金属矿物主要有闪锌矿、方铅矿,其次为黄铁矿,黄铜矿、少量黝铜矿。黄铁矿常与闪锌矿,方铅矿伴生,但它们的含量变化常存在反消长关系。矿区主要矿石矿物组合总的空间分布规律是自矿脉深部到浅部为方铅矿一方铅矿闪锌矿方铅矿闪锌矿。(2)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部分水云母),其次有白云岩、少量的铁白云石、方解石、重晶石、叶腊石、绿泥石、高岭土等。其中石英、绢云母、白云石、铁白云石、绿泥石均部分来自热液形成,部分或大部分为原岩的成分。一般来说脉石矿物的含量变化和分布受原岩石岩性控制和热液蚀变强度的影响。当原岩为浅变质砂岩的破碎岩和热液石英脉较发育的矿石,其石英含量高,有些可高达80%以上。10.3.2. 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以半自形结构、他形粒状结构、熔蚀残余结构、交代结构、乳浊状结构和压碎结构为主;交代网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穿插结构次之。矿石构造矿石构造主要有角砾状构造,块状构造、脉状、网脉状构造为主,其次有细脉浸染状构造及似条带状构造等。矿物共生关系及生成顺序根据矿石结构特征以及矿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矿床矿石中各种常见矿物的不同成矿期:闪锌矿是该矿区的工业矿物,根据颜色、含铁量、结构构造和矿物间的相互穿插关系可分为三期,早期含褐-褐黑色,含铁较高,具半自形晶结构,颗粒较粗,因受构造应力作用而多呈压碎结构,再被中、晚期闪锌矿熔蚀交代而形成残余结构;中期闪锌矿:呈褐色、浅褐色,一般呈脉状穿插于早期闪锌矿或使早期闪锌矿同化混溶,也常被黄铁矿熔蚀交代形成溶蚀结构,或被方铅矿,黄铜矿沿其裂隙、孔隙充填交代形成穿插结构;晚期闪锌矿呈米黄色、腊黄色,含铁极低,常沿先生成的矿脉裂隙充填熔蚀、穿插。方铅矿是本区仅次于闪锌矿的工业矿物,同时也是银的主要载体矿物。按其产状,矿物组合关系及矿物特征,可将其分为两种:中、粗粒方铅矿,以他形粒状为主,次为半自形自形晶体,可见其自形立方体。常与黄铜矿伴生。主要产于角砾状或块状矿石中。中、细粒不均匀方铅矿,一般粒经0.53mm,此种方铅矿主要产于团包状,浸染状散布于构造角砾岩及重晶石脉中,常与闪锌矿伴生,次与黄铜矿、黄铁矿伴生。(4)矿石中主要有益组分和有害组分的含量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铅锌含量、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本区矿石主要有益组分为锌,次为铅,本次核实范围内矿石中铅锌的平均含量为:Pb2.02%、Zn4.33%,铅锌的比值约为:1:2,铅锌含量均具有一定的变化,就单工程而言,铅的变化范围为0.2020.05%,单样最高20.17%,其变化系数一般小于103%。铅锌含量的变化有如下特点,就矿体而言,铅的含量以PD12最低,平均仅1.66%,而PD04最高,平均为3.77%;锌的含量则以PD09含量最高,平均含量4.72%。就矿体而言。一般在矿体的浅部、中部的矿石铅锌含量较高,两端边部及底部含量则较低;在靠近矿体顶底板和中间部位铅锌高于底板;就矿石类型而言,以块状矿石铅锌含量要高,一般Pb+Zn在5%以上,角砾状、网脉状矿石含量一般在24%之间;而稀疏细脉状,细脉浸染状矿石铅锌矿含量较低,一般都低2%,如PD12,而所取的样品均在0.312.28%之间。铅锌赋存状态:根据该区以往73号脉勘查报告,单矿物化学分析结果说明,锌基本赋存于闪锌矿中,少量赋存于菱锌矿等氧化矿物中,闪锌矿中Zn一般61.2766.27%,按不同颜色的闪锌矿含Zn亦不同,深色的闪锌矿含Zn平均62.49%;中色闪锌矿含Zn平均63.35%,浅色闪锌矿含量Zn平均65.51%。铅基本赋存于方铅矿中,少量赋存于白铅矿等氧化矿物中。据已往资料单矿物样中结果中得知,方铅矿含Pb为76.9082.58%。铅锌分布规律按标高大致呈垂直分带,矿区含矿范围大致划成上、中、下三个带,上带主要分布在泥盆系盖层附近则以铅为主,锌次之;中带则与盖层距离50150m之间以铅锌紧密共生且两者交替分布;下带距盖层大于150m以外,主要形成含铅锌矿石,即以锌矿为主,并有少量的铅,锌达工业要求,而铅则为伴生关系,以PD12最具代表性。有害组分含量、赋存状态及分布情况根据组合样略知,矿石中的有害组分As、Fe、F含量甚低,含As平均低于0.025%;Fe平均为5.08%;含F在0.240.41%之间。其中As未超过0.3%,F0.5的最大允许范围。根据地质观察,在矿区内尚未发现As的独立矿物,As可能以杂质存在于黄铁矿中,次为黄铜矿和闪锌矿中。(5)伴生有益组分含量矿石伴生的有益组分有铜、银、镉、硫、金等,根据本次工作所取的4个组合样分析结果看,铜平均0.092%,银平均25.5310-6,镉含量在0.010.046%;硫、金含量偏低,大部分均达不到伴生组分综合评价一般要求,难以综合利用。10.4. 矿石工业类型本区矿床中的基本矿石类型均为硫化物矿石:其氧化率小于10%。按矿石加工性能和方法划分为简单硫化矿石类型,均可用浮选方法。虽然矿石中方铅矿、闪锌矿在空间上大致显示了不同的自然组合,但分带并不明显,尤其在矿体的厚度方向上二者难以划分。由于该区氧化矿石、混合矿石均被采完,生产部门未作分采、分选处理,因此实际上仍作为铅锌硫化矿石利用。10.5. 矿体围岩和夹石随着矿体在脉带中产出的部位不同,其围岩的性质也因地而异。总的说来有两大类型岩石:一是寒武系浅变质砂岩、板岩和碳酸盐岩。这类围岩与矿体接触面一般比较清晰,常以断裂为界,有时亦呈渐变接触;二是断裂破碎带的构造角砾岩或碎裂岩,该类围岩与矿体呈不明显界线或呈渐变接触,有时二者之间以后期或石英脉为界。围岩具有硅化、黄铁矿化和轻微碎裂岩化,围岩中未发现可供利用的共生矿产。采矿和生产中少量围岩混入也不会改变矿石质量及基本性质。矿体夹石一般是矿脉中达不到工业要求的矿化夹层或围岩夹层,其岩性主要为构造角砾岩、碎裂岩及白云石、少量方解石等,其次为寒武系的浅变质砂岩,板岩和碳酸盐岩等。由于主要夹石岩性与矿石原岩岩性基本相同,故其矿物、化学成分相近,其中Pb、Zn含量一般小于边界品位或极少数达边界品位至工业品位,因其厚度甚薄,未能满足矿体工业指标要求而划分为夹石。大部分夹石呈透镜状,部分为脉状、似层状,一般夹石长几米至几十米,厚25m,斜深1020m。夹石产状多与相应矿体一致,夹石主要分布于复矿脉及矿体与矿体之间。10.6.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通过可选性结果表明,本区铅锌矿为易选的铅锌矿种,用浮选法可以有效地分选回收铅锌矿物。方铅矿与闪锌矿可浮选性差异比较大,充分利用这一差异的优先浮选流程明显优于混合浮选流程。优选浮选流程锌精矿获得一级品,回收率98%;矿石中炭质脉石和铜矿物分布不均匀,含炭低和含铜低时,铅精矿可达三级品,含炭高和含铜时,只得六级品,铅回收率86%。10.7. 开采技术条件10.7.1. 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处于中高山陡坡地形,区内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8001100m,山高坡陡,植被发育。山峰标高多在1000m以上,最高峰椅子山海拔标高1590.8m,山坡多为灌木、竹林、杉木及杂草覆盖。区内沟谷发育,多呈“V”形,溪沟一般较陡,坡角达3045。溪沟均为阶梯状陡坎,常形成小型瀑布。较大溪沟经矿区向下流至水油榨溪河直接注入峻山水库,进入恭城河,为恭城河水系。是矿区的主要地表水、地下水的排泄通道。由于地形陡峻,极利于地表水及大气降水或坑道水的排泄。当地侵蚀基准面标高586m。71矿体埋藏标高为7601150m,远高于侵蚀基准面。矿区开采历史悠久,坑道、老窿较多,根据该区坑道实地调查资料统计说明,坑道开采标高在当地浸蚀基准面以上,区内主要以平巷开拓,可自然排水,单坑道涌水量也很小,个别坑道即使在雨季坑口也无水流出,岩层出水形式一般多为沿裂隙渗出,呈稀疏一密集串珠状滴水,局部呈细股状涌水,单点涌水量一般小于0.5L/s.,矿坑一般能自然排水。矿区主要充水因素是降雨直接对矿床充水,虽废弃坑道采空区无水或无储水现象,但它能集中突发地灌入坑道,而造成短时突水事故,特别是在瀑雨季节应引起重视。综上所述,本区矿床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上,矿床破碎带充水也不大,其顶底板多为隔水层,岩溶不发育,径流和排泄条件均较好,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10.7.2. 工程地质条件矿区内各含矿脉带均分布在寒武系地层中,矿体围岩主要为构造角砾岩、破裂岩,因此矿区工程地质勘查类型属坚硬半坚硬的块状岩类矿床。矿体围岩及顶底板板岩裂隙发育,但一般均被石英脉、白云岩脉充填,可溶岩岩溶不发育;岩石稳固性好,仅在风化带内发生坍塌现象。矿床为单一的地质体,断裂带岩石胶结紧密坚硬,稳固性好,不良工程地质现象较少且影响程度较轻。本矿床适宜地下开采,在未来开采过程中,开采坑道内应注意对矿脉带采空区承压层及半风化带岩石松散破碎处进行支护,防止坍塌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发生。由于多年来的开采,区内存在大量废弃的井巷及开采区,特别是矿床的上半部分基本为采空区,采空区长大于400680m,最长处可达760m,上下贯通高达540 m。仅存部分矿柱及贫矿带,其中大部分采空区内被废渣充填,复杂了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因此建议矿山在开采深部矿体时,进一步查明采空区位置及废渣堆积处,顶部承压层的厚度和稳固性,注意顶部变形的监测,预防顶部废渣堆积冒落坍塌灾害性发生。综上所述,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一般情况下良好,属中等偏简单类型。10.7.3. 环境地质条件矿区多为基岩及陡缓交替地貌,矿区范围内的地震烈度度,矿区内无大的区域性断裂通过,也未发现第四系新构造痕迹,因此矿区在区域上处于相对稳定区。区内地形边坡均较陡峻,切割强烈,地形坡度一般在3045之间,地表岩石风化破碎,在地形坡角较大地形较陡处,往往易发生滑坡或坍塌现象。崩坍的发生多由废石堆积引起,因废石堆积使山坡坡度角增大。在重力及地下水的作用下,沿岩层层面或软弱结构面向下滑动,产生崩坍、坠石、滑坡、泥石流等。此类多发生在雨季,常堵塞,破坏公路及矿区工程设施等,是矿区的灾害之一。各采矿中段矿体的延长端上大多数为基岩,无基岩处均是缓坡地形,且植被发育较为安全,只是各采坑中段下部冲沟及边坡上,堆积了大量的矿渣与废石,废石堆积松散,坡度较陡,一般在3040,废石堆积体积可达数千吨,加上地形坡陡,山洪瀑发径流迅速。因此在雨季,特别是大雨、瀑雨时,堆积在山坡上及冲沟内的矿渣废石,在水流的作用下向下运移,易产生泥石流淹没下部矿坑,摧毁下游建筑物。矿山开采坑道较多,矿坑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向溪沟中排放,坑道水中铅、锌、镉的含量均大大超过国家饮用水质标准及GB 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因此矿区溪沟水,特别是下游,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逐年不断恶化,因此矿坑废水是矿区溪沟水的直接污染源,危害着矿区下游居民身体健康,好在矿区下游有一中大型水库(峻山水库),可以沉淀部分砂泥及有害污染物质。矿区远离村屯及交通干道,附近无风景区与自然保护区,矿床开采不占用农田及人畜饮用水源。综上所述,矿区主要存在环境地质问题是泥石流灾害及矿坑废水污染,同时应加强对矿石渣、废石的堆放管理和对矿区溪沟水的保护,特别是饮用水的保护,注意加强对矿坑废水的净化处理。10.7.4. 技术条件小结矿区处于中高山陡坡地形,极利于采矿坑的自然排水;构造水、裂隙水不发育,矿体顶底板及含矿破碎带较为稳固,属偏简单型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只是由于多年来的开采,区内存在大量废弃的井巷及采空区,其中大部分采空区内被废渣充填,改变和复杂了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开采中下部的矿体时要注意顶部崩坍。11、资源量估算结果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一地质队编制的并经桂资储备案200874号文评审通过,经桂储伟审200823号文备案证明的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保有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圈定了71号矿体,估算的资源量分为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9.56万吨,铅金属量 2017吨,锌金属量 6821吨,平均品位Pb 2.11%、Zn 7.13%;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7.00万吨,铅金属量 1317吨,锌金属量 1477吨,平均品位Pb 1.88%、Zn 2.11%;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8.29万吨,铅金属量 1228吨,锌金属量 1503吨,平均品位Pb 1.48%、Zn 3.38%;低品位的(333)资源量5.69万吨,铅金属量 359吨,锌金属量285吨,平均品位Pb 0.63%、Zn 0.50%;合计(122b)(332)(333)(333)低品位资源量30.54万吨,铅金属量 4921吨,锌金属量 10086吨,平均品位Pb 1.61%、Zn 3.30%。采空区资源量矿石量69.63万吨,Pb19626吨,品位2.80%;Zn 21555吨,品位3.13%。另外,报告估算了伴生银资源量7951公斤,仅供参考。12、评估方法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保有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已经南宁储伟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评审专家组评审通过(桂储伟审200823号),并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桂资储备案200874号备案。在此基础上企业委托广西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原广西冶金设计院)编制的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桃花江铅锌矿开采设计已经广西矿业协会评审通过(桂矿协审200887号,2008年10月24日)。根据本次评估目的和采矿权的具体特点,委托评估的采矿权具有一定的规模,具有独立获利能力并能被测算,其未来的收益及承担的风险能用货币计量,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的技术财务经济参数和同类型生产规模矿山的技术财务经济指标可供参考利用。因此评估认为本采矿权的矿区范围内,经几年的普查地质工作及进一步勘查地质工作,目前已估算的资源储量较可靠,这些报告和有关数据基本达到采用现金流量法评估的要求,根据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CMVS 121002008)的有关规定,确定本次评估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其计算公式为:P=(CICO)t式中:P采矿权评估价值;CI 年现金流入量;CO年现金流出量;(CICO)t年净现金流量;i 折现率;t 年序号(t=1.2.3.n);n 评估计算年限。13、 主要技术经济参数的选择依据1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