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坛大事回顾之2010年篇.doc_第1页
车坛大事回顾之2010年篇.doc_第2页
车坛大事回顾之2010年篇.doc_第3页
车坛大事回顾之2010年篇.doc_第4页
车坛大事回顾之2010年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车坛大事回顾之2010年篇一、汽车产销量突破1800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10年汽车产销数据,中国国内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再次蝉联全球第一。数据显示,2010年各车型全面增长,自主品牌份额有所提升,汽车出口逐步恢复,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然而,随着汽车产销量的激增,国内汽车保有量也迅速扩大。虽然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还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已经给国内的能源供应、环境保护和道路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近年来国内新增炼油能力全部被新增汽车吃掉,汽车尾气成为许多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全国600多个城市三分之二出现交通拥堵,北京、广州等一些超大城市已经车多为患。总结:中国人的汽车消费刚性需求潜力巨大。这是所有汽车厂家老总们预言车市必长无疑的定心丸。面对中国车市地位的强劲上升,全球汽车巨头加快了对中国市场的争夺,中国市场上的全球首发新车越来越多。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值得骄傲,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汽车工业依然脆弱,自主品牌还只是配角,我们还需要努力追赶全球汽车业的步伐。二、北京出台“史上最严治堵令”12月23日,经过3个月的反复酝酿,北京市终于出炉了治理交通拥堵的系列政策。北京市政府发布了缓解交通拥堵的意见。根据意见确定的框架,北京市政府及多个部门同日发布了多个配套文件,包括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及实施细则、“销售小客车手续”备案、非居住区停车价格调整和外地进京车辆管理措施。传说的摇号购车、限制外地车辆进京、拥堵地区单双号管理等强硬措施均变成现实,出现在政策中。总结:交通问题并不仅仅是北京的问题,包括广州、深圳、杭州和成都等城市也都一个个相继奔着“堵城”而去。因北京治堵而引起的效仿作用,才是让业界最为担心的事情。城市交通的治理不应以牺牲汽车工业的发展为前提,交通的畅通还需依赖公共交通设施的给力。去年北京销售是90万辆新车,今年一下子要降到24万辆。从北京宣布限车方案以来,民间有很多猜想,当然很多是预测北京今年有多少家汽车经销商将倒闭,很多说一半,预测最低的是40%,最多的预测到了70%。三、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走出去,引进来”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之一。收购沃尔沃既是吉利自身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产物,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今后,吉利要还原沃尔沃的独立性,恢复其往日竞争力,尊重沃尔沃原有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成熟的商业文明,巩固和加强沃尔沃在欧美传统市场定位,开拓和发展包括中国在内新兴市场,拉长并拓宽沃尔沃产品线,满足多层次用户对安全环保型汽车需求。不过,在专家组看来,吉利提出的未来VOLVO在中国的销量目标,已超过了目前主流豪华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何况在VOLVO大量国产后,也面临着国产化降低成本,品牌含金量贬值,导致价格下降等因素,也可能为VOLVO的发展带来新的问题总结:吉利收购沃尔沃都可以说是全球汽车业关注的焦点,不用花一毛钱,李书福占据了各国、各类媒体汽车新闻的重要位置。而市场上相关调查显示,吉利品牌车型在消费者心中的品质认可度得到了大幅提高。吉利敢于收购沃尔沃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沃尔沃是世界知名品牌,在全球享有很高地位,吉利做了我们几大汽车厂都没能做到的事更了不起,为我们中国车企树立了榜样。四、公务车改革期待破局2009年12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在白皮书举行发布会上,中纪委相关领导在回答有关公务用车的问题时表示,最近要出台有关公车配备使用的新规定,这个规定比过去更加严格。首先,公车采购将降低标准;其次,自主车企或迎来良机。总结:近年来,人们对公务车辆使用强度高、特权车加重拥堵等顽疾早就心存不满。相比二十年前,某区面积丝毫没有扩大,保有的公务车数量却翻了几倍。尤其是召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时,中央驻京单位封存共计49万余辆公车后,即使当时没有针对社会车辆的强制车号限行手段,北京交通之通畅也给市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甚至有网民呼吁“峰会不要走”。公务车对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影响力”可见一斑。五、汽车十二五规划草案出台10月18日,汽车行业的“十二五”规划草案的初稿也已经制定完毕,总体目标仍是强调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要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据了解,“十二五”规划中有一项目标是:将提高自主品牌国内份额。2015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比例将进一步扩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国内份额超过40%。2015年,大型汽车企业应具备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自主产品平台开发能力。汽车行业“十二五”规划草案的出炉,犹如一场春雨。不仅给中国汽车行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自主品牌汽车厂家,带来了发展壮大的机会。总结: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中国汽车业也进入发展新阶段。记者从工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处获悉,汽车业十二五规划(简称规划)正在制订中,未来五年,中国汽车业将从过去的做大规模转向做强实力。具体来看,一方面提倡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节能汽车;另一方面,提倡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来解决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六、马自达被福特抛售换东家11月25日,福特汽车宣布,其已正式完成出售所持7.5%马自达股份的交易,减持后福特汽车在该公司的持股比例将从11%降至3.5%。这将使福特31年来首次失去马自达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也意味着马自达将正式脱离福特体系的控制,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如果进程顺利,马自达将在中国拥有一家股权对等的合资公司,并在与长安的合作之中获得平等的地位,在合资公司之中加大话语权。然而,随着马自达与长安合作的加深,与一汽之间的利益博弈将会愈发凸显。如何协调产品的布局与分配,马自达或许又将陷入新的困局。总结:福特和马自达股权的变动对于马自达在中国的发展颇为利好。或许将会让马自达从福特的体系之中解放出来,马自达在中国的道路将出现重要转折。张欣则表示,马自达在中国的发展未来如何还是未知数。之前长安福特和马自达在中国的合资工厂中,车型本身就存在交叉,如福克斯综述 图片 论坛和马自达3综述 图片 论坛的互通关系。虽然在之前的合资公司中,马自达受制于福特体系的制约,但是马自达其实已经引入他大部分的有吸引力的车型和技术在中国生产。七、广汽、三菱签约合资广汽集团和三菱汽车签署合资备忘录,双方将按照50%:50%的合资比例组建新的合资公司。据悉双方合作的模式是:广汽先对广汽长丰发起要约收购,完成收购后,广汽长丰将退市,其后广汽再与三菱全面合资。总结:广汽集团和三菱汽车签署合资谅解备忘录之后,广汽集团还将和湖南省政府签署一个战略合作协议。有分析指出,长丰集团之所以能够顺利退出广汽长丰,与湖南省的整体规划有关,长丰集团今后将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与广汽集团在湖南的整车厂配套,目前长丰集团正在全力引入国际零部件企业前来合作。八、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市2010年年底,财政部发出通知,将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的政策于2010年12月31日到期后停止执行,从2011年1月1日起,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统一按10%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而在购置税优惠即将到期时,东莞的各汽车经销商不断使招,吸引消费者购车。总结:今年购置税优惠取消后,节能补贴政策就独挑大梁了,能否持续拉动小排量节能车型热销,成为今年关注的焦点。不可否认的是,该项政策的推出,不但有效接续了购置税减免政策对车市的刺激,还进一步明确了国家产业政策的方向,就是鼓励车企生产更低排量、更环保节能的车型。扬小抑大是政策趋势,从引导节能减排的方面看,现行乘用车车船税标准“一刀切”的政策,确实存在问题,无异于鼓励民众购买大排量轿车。所以,车船税法在节能减排的诉求之外,必须关照其他方面。九、2010年二手车不太平由于2010年二手车市场比较差,特别是受“水浸车”事件、国IV标准实施以及油价等因素影响,虽然目前价格有所提升,但利润已没有往年那么高,他们主要还是以薄利多销为主,特别是当中大部分二手车商对2011年春节后市场抱着不确定的态度,在临近春节的这一个月时间里,只要价格相对合适,他们都会转手卖出,而不愿意再囤车过大年。总结: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年,面对国家宏观调控、产业转型、通货膨胀、房价飞涨的局面。消费者都在谨慎观望。在此背景下,2011年二手车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的态势,强者更强、弱者出局将成为必然,若政府不将“限行”的详细内容做有利车市的细化,2011年可能延续去年振荡下行的格局,个别市场和一些实力不强的经销户淘汰出局将成为现实。十、中国新能源汽车艰难起步在拉闸限电、关停并转等行政手段的强制作用下,“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终于艰难收官。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年份。作为国家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被列为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继续在资金和政策层面给予重点支持。然而,与政府和企业高启的热情和投入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和研发能力上并没有明显提升,业界对新能源汽车投资过热的担心也不绝于耳。从亮相到入市,对于市场中若有似无的新能源汽车,人们的目光由赞许转为担忧。在比亚迪之前,在混合动力领域有着成熟技术的丰田4年前就已在中国销售普锐斯混合动力车,其总销量也不过3700辆,2009年仅销售了271辆。长安是球场上稳健的“中锋”,表现低调。实际上,在比亚迪电动双模车发布之前,长安已经悄悄践行其混合动力版图。2009年6月,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混合动力多功能轿车杰勋HEV开始试探市场,并进入了重庆、上海等4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