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水域巡航 第一节 通航秩序管理 一、通航环境(一)上海海事局管辖范围以及各海事处管理辖区界限的划定1、上海海事局管辖范围(1)海域管辖范围2002年部海事局确定上海海事局海域管辖范围,按部海事局规定,上海海事局管辖的水域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下列南北界限之间除江苏、连云港海事局管辖海域以外的我国管辖的海域。北界线:自岸边沿33O0OON纬度线向正东延伸。南界线:自上海市与浙江省的陆域交界处(304132N/12116OOE)沿12116OOE经度线向正南延伸至303710N纬度线,自该点作与滩浒山北端的联线,自滩浒山北端与小洋山北灯标(69)、北鼎星北岛北端、花鸟山北端、海礁北端顺序连接,再从海礁北端向东延伸(同浙江海事局管辖水域的北界线)。 第二部分是牛棚港高压线(12l1430E)经度线下游的北支水道,但江苏省一侧的岸线及沿岸工程管理由江苏海事局负责。 第三部分是崇明岛附近长江干线主航道右侧标以北的水域。第四部分是长江干线江苏海事局下游界线以下的水域。上海海事局除负责管辖上述水域外,还负责绿华山锚地、金山锚地、金山航道以及330OO0N纬度线以北水域的海上石油平台与相关船舶的管理。(2)港区水域管辖范围里港自吴淞口灯塔与浦东西界标(312314N/1213141E)的连线(即黄浦江界)至闵行发电厂上游边界与巨槽港上角连线(即港界)之间的水域。与黄浦江相连的支流港依照上海地区港、河管理分工范围划定的支流港水域。有11条支流港分别是以第一座公路桥或水闸外缘,其它支流一律以黄浦江驳岸线划定为界。以下分别为11条支流港:蕴藻浜、高桥港、定海港(全港)、东沟港、洋泾港、杨树浦港、虹口港、苏州河、张家浜、白莲泾港、日晖港。外港下列七点连线为东界线A、祟明东旺角(312750N/1214948E);B佘山灯塔;C鸡骨礁灯桩;D长江口灯船(或大型灯浮); E、南槽灯船;F、南支灯船;G、南汇嘴(305258N/1215225E)。下列两点联线为西界线:A浏河口下游浏黑屋(313052N/12l1854E)。B祟明施翘河下游施信杆(313734N/1212230E)。东界线与西界线之间的长江水域为外港。新港杭州湾北岸包括金山航道及相关锚地、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码头及附近水域。上海洋山深水港区及其附近水域上海洋山深水港区及其附近水域是指A点、B点、C点、D点、E点、F点、G点、H点、I点、J点、K点、L点、M点、N点、O点(含大治河口)连线间的水域,包括内河河口第一座水闸或桥梁向外一侧的水域。上述各点的坐标位置如下:序 号名 称经 纬 度1地理坐标点A304132N/1211600E2地理坐标点B303255N/1211600E3地理坐标点C303303N/1212130E4地理坐标点D302849N/1214230E5地理坐标点E303200N/1221600E6地理坐标点F303200N/1222030E7地理坐标点G303040N/1222736E8地理坐标点H302800N/1222736E9地理坐标点I302800N/1223248E10地理坐标点J303123N/1223248E11地理坐标点K303520N/1221254E12地理坐标点L304420N/1221658E13地理坐标点M304515N/1222000E14地理坐标点N310000N/1222000E15地理坐标点0310000N/1215612E2、各海事处管理辖区界限的划定(具体见附图)(1)外高桥海事处管理辖区界限的划定外高桥沿岸航道、南槽航道、南支航道及九段沙附近,大治河以北水域(以1222000E经线为东边界线)。具体如下:自黄浦江界浦东界标起,经102、62、60、58、56、54、52诸灯浮、圆圆沙灯船、长江口深水航道分流鱼嘴头部、南导堤及延长至1222000E经线,沿1222000E经线向正南至310000N纬线,沿310000N纬线向正西至大治河东口南端,连接大治河东口北端所围成的水域。(2)崇明海事处管理辖区界限的划定崇明三岛及附近水域(以1222000E经线为东边界线)。具体如下:崇明岛附近长江干线主航道右侧标以北的我局管辖水域;1222000E经线以西的北支水道内我局管辖水域;1222000E经线向正南至A点(310748N/1222000E),正西沿长江口深水航道北导堤,连Q1灯浮沿横沙锚地北边界线、西边界线接主航道北侧小型船舶航道北边界线至宝山北锚地东边界线,经Q11、Q12灯浮并延长至上海港港界线,接施信杆的连线与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之间的水域,东侧与北支水道相连;除上述水域外的崇明岛岸线及沿岸工程管理。(3)宝山海事处管理辖区界限的划定宝山南航道、宝山北航道、宝山航道、宝山支航道及沿岸水域、新浏河沙沙包。具体如下:自吴淞口灯塔起,沿吴淞口警戒区边界线经A72、66、65诸灯浮延长至主航道北侧小型船舶航道北边界线,并沿该边界线至宝山北锚地东边界线,经Q11、Q12灯浮并延长至上海港港界线,连接浏黑屋所围成的水域。(4)吴淞海事处管理辖区界限的划定黄浦江吴淞口附近、长江上海段吴淞口以下主航道及北侧小型船舶航道和主要锚地、长江口及以外等水域,具体如下:黄浦江部分:自吴淞口至草临线轮渡浦东、浦西码头上角连线之间水域;长江及海域部分:除外高桥、宝山、崇明、金山和洋山港海事处管辖水域外;吴淞口锚地、长江口深水航道南、北导堤及分流嘴临时疏浚船锚地。(5)兰州路海事处管理辖区界限的划定黄浦江草临线轮渡浦东、浦西码头上角连线与高阳路码头1泊位下角、浦东泰同栈轮渡码头上角连线之间水域。(6)董家渡海事处管理辖区界限的划定高阳路码头1号泊位下角、浦东泰同栈轮渡码头上角连线与鳗鲤嘴临浦线轮渡浦东、浦西码头上角连线之间水域。(7)吴泾海事处管理辖区界限的划定鳗鲤嘴临浦线轮渡浦东、浦西码头上角连线与闵行发电厂之间水域。(8)金山海事处管理辖区界限的划定1214000E经线以西的杭州湾内。(9)洋山港海事处管理辖区界限的划定包括洋山深水港及附近水域(以12140E经线为西边界线),具体如下:1214000E经线以东、B点(310000N/1215612E)、C点(310000N/1222000E)和D点(304515N/1222000E)依次连线以南; 大治河东口北端、南端连线以西。(二)黄浦江、长江口、杭州湾的气象、水文状况 1、黄浦江的气象、水文状况(1)黄浦江水域气候特征黄浦江地处北亚热带南缘,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由于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一年之内四季分明。黄浦江上的雾以辐射雾居多,常出现在秋、冬季节。其次为平流雾,常出现在35月。经上海中心气象局20年资料统计,距地面12米处的平均风速为3.1米/秒。全年以东南风、西北风及东北风较多,西南风最少,平均每年有台风1-2次,最高达5次,台风集中在7-9月之间,风力可达10-12级,并伴有暴雨。(2)黄浦江潮流特点黄浦江系感潮河流。潮汐属非正规半日浅海潮,在24小时50分钟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涨潮时间约5小时,于高潮后二三小时停涨;退潮约7小时,于低潮后一二小时止退。日潮不等,通常在阴历的初三、十八为大汛;初十、二十五为小汛。 黄浦江涨落潮为往复流,弯道附近水流较急。潮流界面点可达上游米市渡以上。一般大汛涨潮流速1.34米/秒,落潮流速1.1米/秒;小汛涨潮流速0.67米/秒,落潮流速为0.93米/秒。 上海港潮型是属非正规半日周潮,一天两潮,即一天中发生二次高潮,二次低潮,潮位不等,潮时滞后。上海港内港黄浦江是一座河口港,受河道地形限制,其涨落潮河水呈往复型来回流动。黄浦江各地点的潮时差(平均)则为:吴淞高潮比中浚迟1小时20分钟左右;黄浦公园高潮比吴淞迟40分钟左右;吴泾高潮比黄浦公园迟40分钟左右。(3)气象对潮位、潮流的影响气象对上海黄浦江潮位、潮流的影响,主要来自于风(不同之风向、风力)、雨量、强对流气候(如冬季强冷空气、夏秋季节的台风)春秋季气旋及气压等因素。风的影响:相应风场的持续稳定作用,对上海港水位增减的影响显著。当遇持续东北风的作用时,必发生潮位增高即增水现象;反之,遇持续西南(或西北)风的作用时必产生减水现象。由于风的因素,若使潮位加大,则势必引起流量增大,从而使流速加快,起了推波助澜作用。雨量的影响:气象因素中,雨量对潮位、潮流的影响,亦不可忽视。此处所指“雨量”是指较大范围内降水量大(例如超过 1毫米/分)而且持续时间长的大雨或暴雨。它会引起潮位增大及流速加快。此外,通常由于长江中、上游夏秋季节下了很多大暴雨引起洪水猛涨,所以每年长江洪水季节(7、8、9月份)给下游带来大量水流和泥沙。造成潮位增大,水流加快,特别是落流的流速显著加大。黄浦江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当然与其有着密切关系,受其影响。每年冬天,长江上游雨量减少形成枯水季节,则黄浦江水位亦会随之减低。台风或热带风暴的影响:当台风袭击上海港且恰遇大潮汛,则上海港黄浦江、长江上海段会出现较大的增水过程。台风或热带风暴影响上海期间,上海港黄浦江上游成为大型船舶的避风港,由于黄浦江上游地区内河小型船舶众多,受台风和潮流影响,极易发生小型船舶海损事故。长江口、杭州湾受台风直接影响极大,对船舶航行安全造成很大威胁。2、长江口的气象、水文状况(1)风况全年以东南风最多,西北风及东北风居次,强风向为东北风。台风最大风力达12级,持续时间最长为3天,最大风速43.9米/秒。长江口附近水域风向季节变化十分明显,平均最多风向为SE、SSE。N向风频率为10%,其次为NE向风。历年春季平均常风向为SESEE;夏季平均常风向为SSE;秋季平均常风向为NNENE;冬季平均常风向为NNW。风的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春、夏两季和初秋时期多偏东风和东南风,晚秋和冬季多西北风,春、冬及初夏多低压和冷空气大风,盛夏及初秋多雷暴和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及台风。一般长江口附近的大风日数较多,持续时间较长,且风速大,陆上反之。10月至次年2月是全年冷空气影响形成大风最多的时期,每次冷空气南下,通常会出现一次大风,风向多为北和西北风。(2)波浪总的来说,浪向分布受盛行风的控制。春季气旋、反气旋活动频繁,风向不稳定,浪向分布缺乏规律性;夏季,由于受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盛行偏南流;秋季是季风的转换季节,浪向分布紊乱;冬季是我国偏北季风最强的季节,所以盛行偏北风浪。长江口附近波浪以风浪为主,只有在NESE风向上有涌浪传入。(3)雾长江口及附近的雾主要为平流雾和锋面雾,各月雾日不等,3-5月较多,2、6月次之,8月几乎无雾。其中4月最多,月平均约6天,雾多发生于后半夜到次日早晨8时之内,12-16时之间较少发生。雾的持续时间也不等,多在3小时之内,连续24小时以上的很少,4、5月曾出现过连续8天的雾,这种连续几天的雾是由平流雾与峰面雾相继出现造成的。2-4月于潮水初涨后常产生浓雾,秋、冬季也常受陆地漂来的辐射雾的影响,往往使船舶不能及时进港。(4)能见度长江口附近海区能见度大于或等于10千米(5.4海里)的年平均日数212.4天,约占总数的61%,且8-10月能见度较好。大于1-4千米(0.54-2.16海里)的年平均天数121.5天,约占35%.3杭州湾气象、水文状况(1)气象、潮汐风杭州湾处于东南亚季风区,春夏季盛行ESE-SSE风,秋冬季盛行NW-N风。杭州湾每年6-9月常受台风袭击,以7-9月居多。雾年平均雾日25天,多发生在11月至翌年4月,每月2-3天,5月、6月、9月、10月平均每月雾日1天,7月、8月基本无雾。雨4-6月雨日最多,为42天,占全年雨日的1/3。3月和9月其次,约为12-13天,最小仅为8天。其它各月为9-10天,最大降雨日一般出现于8月下旬至9月中旬。潮汐杭州湾属强潮海湾,外海传入的潮波经广阔平坦的杭州湾水下平原的摩阻,以及喇叭口形海湾地形的影响,潮波变化由湾口至湾顶逐渐增大,表现为潮差增大,涨落潮不对称,前坡陡、后坡缓,杭州湾还受钱塘江迳流,长江口迳流影响,且湾口水域宽阔,风浪动力作用较强,因此杭州湾的水文条件,较为复杂。本海区潮型属不规则的半日浅海潮,其日潮不等现象较为显著。最大潮差可达6米,最大流速达6节。最大涨潮流发生在涨流开始后1.5-2.0小时,最大落潮流出现在落流开始后2.0-2.5小时。(三)上海辖区内航标设置的类别、标体、灯质、用途,以及航标条例规定的禁止危害航标和影响航标工作效能行为。1、上海辖区内航标设置的类别、标体、灯质、用途辖区浮动航标在2004年进行一次大的调整,引用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696一1999,配布类别按照国家标准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的规定,具体如下:(1)水上助航标志可分为五类:侧面标志。侧面标志是依航道走向配布的,用以标示航道两侧的界限 。包括左侧标、右侧标、推荐航道左侧标、推荐航道右侧标。如下图所示: 图1 航道左侧标、右侧标图2 推荐行道左侧标、右侧标方位标志。方位标志设在以危险物或危险区为中心的北、东、南、西四个象限里。包括北方位标、东方位标、南方位标和西方位标。分别标示在该标的同名一侧为可航水域。如下图所示: 孤立危险物标志。孤立危险物标志设置或系泊在孤立危险物之上,或尽量靠近危险物的地方,标示孤立危险物所在,船舶应参照航海资料,避开本标航行。如下图所示: 孤立危险物标安全水域标志。安全水域标设在航道中央或航道的中线上, 标示其周围均为可航水域; 也可代替方位标或侧面标指示接近陆地。如下图所示: 安全水域标专用标志。专用标是用于标示特定水域或水域特征的标志。按用途分,有锚地、禁航区、海上作业区、分道通航、水中构筑物、娱乐区、水产作业区。 专用标志2、航标条例规定的禁止危害航标和影响航标工作效能行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管理办法第二章第六条第八款规定,巡航时应检查航标、水上建筑物安全标志的使用状态,纠正危害航标安全和损害航标工作效能的行为。 (1)航标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禁止以下危害航标的行为:第一.盗窃、哄抢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侵占航标、航标器材;第二.非法移动、攀登或者涂抹航标;第三.向航标射击或者投掷物品;第四.在航标上攀架物品,拴系牲畜、船只、渔业捕捞器具、爆炸物品等;第五.损坏航标的其他行为。(2)航标条例又禁止下列影响航标工作效能的行为:第一.在航标周围20米内或者在埋有航标地下管道、线路的地面钻孔、挖坑、采掘土石、堆放物品或者进行明火作业;第二.在航标周围150米内进行爆破作业;第三.在航标周围500米内烧荒;第四.在无线电导航设施附近设置、使用影响导航设施工作效能的高频电磁辐射装置、设备;第五.在航标架空线路上附挂其他电力、通信线路;第六.在航标周围抛锚、拖锚、捕鱼或者养殖水生物 第七.影响航标工作效能的其他行为。(四) 黄浦江、长江口、杭州湾等管辖水域的航行规则介绍1、上海黄浦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介绍 该规定实行了大船小船分流、自靠右航行、分道通航的原则 ,规范了航路设置,调整了码头靠泊宽度和锚地范围 ,调整了拖带长度,明确了通航尺度 ,在某些特殊航段对航速、交会和追越做了详细规定,并且限制了挂桨机船舶航行,明确了VHF的通讯频道,简化了船舶报告制度 ,对船舶在黄浦江的有关事宜由许可改为向主管机关报备 。具体内容详见规定。2、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介绍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对原来的航路作了很大的调整。调整后的航道由主航道、辅助航道、小型船舶航道等组成。 主航道包括长江口深水航道、外高桥航道、宝山航道、宝山北航道和宝山南航道。长江口深水航道、外高桥航道、宝山航道、宝山北航道、宝山南航道的边界线由侧面标标示,航道的中心线为通航分道的分隔线辅助航道包括南槽航道下段和南槽航道上段,南槽航道下段由中央标标示航道走向,中央标的联线为分隔线;南槽航道上段的边界线由侧面标标示,航道的中心线为分隔线。小型船舶航道包括南支航道、外高桥沿岸航道、宝山支航道、宝山南航道南侧航道和主航道北侧航道。具体内容详见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3、长江口船舶定线制介绍长江口船舶定线制已于2001年12月3O日经交通部海事局批准,从2001年9月1日起施行。长江口船舶定线制由三个区(A、B、C区)组成,每个区又以一个园形警戒区及多个分隔带或分隔线划出多条通航分道。具体内容详见长江口船舶定线制。4、上海洋山深水港区及其附近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介绍 该规定对洋山港船舶航行、船舶停泊、船舶作业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对进入洋山水域船舶的通航保障都做了及其详细的说明。按照该规定,国际航行船舶、500总吨及以上油船、散装化学品、液化气船,客船,主机额定功率750KW及以上拖轮,1000载重吨及以上的拖轮船队或者顶推船驳船组合体,1000总吨及以上其他国内航行船舶,应当在每日16时之前,将次日船舶进出港区、移泊或通过东海大桥的计划按照规定格式书面向主管机关报告。除通航孔航道水域外,非大桥维护作业船舶不得驶入桥区安全水域;禁止船舶在桥区安全水域范围内的通航孔航道内交会、追越及并排航行;禁止载运爆炸品或易燃性危险货物船舶在夜间通过东海大桥;禁止1000总吨及以上的载运爆炸品或易燃性危险货物船舶通过东海大桥;禁止吊拖船队、总长度超过120米或者总宽度超过22米的其他拖轮船队通过东海大桥主通航孔;禁止拖轮船队及顶推船驳船组合体通过东海大桥辅通航孔;视程小于1000米时,禁止船舶、设施通过东海大桥;有关气象部门发布本海区海面风力达到8级及以上时,禁止船舶通过东海大桥辅通航孔;海面风力达到9级及以上时,禁止船舶通过东海大桥主通航孔。视程小于500米时,禁止船舶航行。另外,该规定还禁止在航道、桥区、锚地、码头前沿、施工作业区及其他通航水域内从事渔业捕捞、养殖等。具体内容详见上海洋山深水港区及其附近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五)黄浦江、长江口、杭州湾等通航环境情况详见上海港航路指南相关内容。二、水域巡航管理(一)水域巡航管理工作的要求1、监督执行有关水道、航道、港池、锚地等水域有关安全管理规定的情况,维护交通管制区、交通密集区、捕捞作业区、桥区、坝区、油区、事故多发区等水域正常的通航秩序,保障重点船舶的航行安全;2、对大型船舶的掉头、过弯头和靠离码头进行安全维护;在船舶交通密集时,现场维护通航秩序;及时掌握辖区船舶航行信息,必要时对过往船舶进行信息通报和交通指挥;3、监视水域环境,制止和纠正船舶对水域污染的违法行为,对巡航中发现的船舶污染水域事故进行初步调查,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4、巡视检查船舶航行、停泊(靠泊、系泊、锚泊)、作业状况,及时纠正和查处各类水上交通违法行为;5、巡视检查码头、港外系泊点、装卸站、船闸及渡口等靠泊设施的安全状况;6、制止影响通航安全的捕捞、水上养殖、挖砂、水上娱乐活动等;7、监督船舶遵守船舶定线制、船舶报告制的情况;8、监督检查水上过驳、水上水下施工、海上平台及其他水上设施的作业情况,核查有关航行警(通)告的执行情况;9、检查航标、水上建筑物安全标志的使用状态,纠正危害航标安全和损害航标工作效能的行为;10、 巡视水域内存在有碍航行安全的漂流物、碍航物,及时上报并采取应急措施; 11、 对巡航中发现的水上交通事故及时报告,必要时做应急处理;12、 根据协查通告,核查过往船舶;13、 根据上级机关的指示或当巡航中获得遇险信息时,参加抢险、搜救任务,根据搜救中心或分中心的指定,担任搜救现场协调人;14、 按要求观察、记录交通密集区的船舶通过情况,跟踪了解通过该区域船舶状况,调查巡航水域不同季节渔船、定置渔具、养殖区分布情况;15、 配合VTS指挥系统在覆盖区内维护船舶航行秩序;16、 其他与巡航工作相关的内容。(二)“重点时段、重点水域、重点船舶”的基本含义和管理要求。上海港水域是潮汐港,船舶进出港口也呈现“潮汐现象”。其中黄浦江是典型的狭水道,航行船舶众多,以小型船舶为主,大型船舶为辅,小型船舶一般活动规律是顺流航行,也就是初涨进港,初落出港。大型船舶一般候潮进港。海事现场管理必须抓住重点、兼顾一般,尤其是在重点时段、重点水域,加强对重点船舶的管理。重点时段:是指船舶集中进口或出口的交通流密集时段。船舶交通流因潮时潮位不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各辖区可据此掌握船舶的一般活动规律,实行有针对性的现场监督管理。 重点水域:是指警戒区水域、弯头水域、调头区水域、桥区水域、穿越区水域、船舶航行容易形成交叉水域以及水上交通事故多发地点的水域。 重点船舶:一般是指“四客一危”船舶,也可以指超大型船舶、大型拖轮船队、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 重点时段、重点水域、重点船舶是水域巡航现场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事故多发易发和水域巡航现场管理的难点,根据上海港不同水域的实际情况,应采取定点值守、应时巡航、重点护航等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对策,对“三重点”的管理应投入更多的现场管理力量。(三)水上交通管制的工作要点1、 水上交通管制水域:(1)沉船、沉物在未设孤立危险物标前或沉船、沉物打捞现场有碍航行安全的水域(2)发生水上交通事故的突发事件,影响他船航行安全的区域;(3)在通航水域内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影响航行船舶正常航行的作业行为;(4)因受自然因素航道异常变化的水域;(5)军事演习或军事训练水域;(6)因航槽条件的限制而影响船舶正常航行的水域;(7)特殊情况下,大型拖带船队或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为确保进出港航行的安全,而经我局批准实施的局部交通管制的水域(8)其它有碍航行和作业安全需要交通管制的区域。2、 水上交通管制工作要点(1)(1)了解管制水域的水文环境和船舶流量等情况,熟悉水上管制实施的内容、计划、特点以及对通航环境的影响;(2)巡逻艇应与指挥分中心或VTS保持联系,将现场情况通报指挥分中心或VTS,并通过指挥分中心、VTS或其它参加管制巡逻艇发布通航信息;(3)参加管制的巡逻艇相互配合,并可设置相应管制水域,做到留有一定富裕量,确保有足够的管理时间;(4)根据进出船舶交通流量确定巡逻艇管制的位置,巡逻艇应设置在交通流量大的来船方向,便于及时管理;(5)巡逻艇应尽可能根据甚高频电话和AIS等的有关信息提前通知,即时管理;(6)巡逻艇应保持内部通讯畅通,及时将现场信息传递给指挥分中心;(7)信息传递时语言应规范,内容应简要;(8)巡逻艇在管制区锚泊时应显示规定的信号,加强值班;(9)严格按照交通管制的计划或航行警(通)告的要求实施管制工作;(10)参加现场管制的巡逻艇应严格服从指挥分中心的指挥;(11)参加现场管制的巡逻艇应克尽职守,不管发生任何情况应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三、护航、守护和定点了望(一)护航工作的要求1、维护好被护航船舶将要通过水域的航行秩序;2、应充分考虑到被护航船舶的操作难度或航行的危险性;3、根据被护航船舶的具体情况和航行经过水域的通航环境,确定巡逻艇的护航位置、护航航速和护航间距,确保他船不影响被护航船舶的航行安全;4、与被护航船舶保持通讯畅通,及时通报航路内的有关航行情况和注意要点;遇有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被护航船舶,采取安全措施;5、巡逻艇应在护航开始前提前到达护航起始点,留有足够时间梳理通航秩序,遇分段护航的,应做好护航现场交接工作。如未能正常交接,原护航艇应继续护航,直至护航任务结束。6、因突发事件使通航环境受到影响时,应充分考虑到当时的环境和通过船舶的操作性能,在护航时不至于使被护航船舶陷入航行困境。(二)守护工作的要求 守护工作一般指对航道沉船、特殊停泊船和影响通航安全的施工作业等的守护,以保障过往船舶的航行安全和被守护对象的安全。1、守护工作的位置和措施选择 巡逻艇实施现场守护任务,应根据守护对象的特点、守护现场的潮流、交通流等具体情况,选择有效的守护位置,采取疏导交通流、灯光信号提醒、信息通报等有效的措施,以保障过往船舶的航行安全和被守护对象的安全。不应始终抛锚或靠在守护船的旁边,而应根据当时的水流方向和船舶流向采取相应措施(以来船方向和领流方向为最佳)。 与被守护船舶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有利于航行船舶引起注意和及早采取避让行动。2、守护期间的了望和通讯联系在守护期间,巡逻艇应加强了望,并通过甚高频了解船舶航行信息,适时向附近船舶和守护对象通报相关信息。3、在守护时应与指挥分中心保持通讯畅通,定时将守护情况向指挥分中心报告。4、在航道中抛锚守护,应显示规定的信号,加强值班,船舶应处于随时操纵状态,随时可起锚进行守护。(三)定点了望的要求定点了望是指巡逻艇在指定水域、事故多发易发水域、航路交叉水域,采取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如视觉、雷达、甚高频)的定点值守、应事出航。1、应选择适当的定点了望位置,以便于观察和了望。弯头处应选择凹弯头位置;艇首应朝着来船的船舶流方向,以便于观察通航状况。2、注意在航行安全频道守听航行船舶的航行动态通报和其他有关航行安全的信息。3、巡逻艇应处于备航状态。4、遭遇通航出现危险的情况,应及时通航现场管理或梳理航行秩序。5、应根据船舶交通流量情况选择定点了望的时间,一般应在船舶流量较少的情况下,采取定点了望的工作方式。第二节 水上交通事故(险情)现场应急处置和初步调查一、水上交通事故(险情)的报告的程序和内容(一)水上交通事故(险情)的报告程序1、海事执法人员在现场巡查中接收到各类事故或险情信息后,应立即报告指挥分中心;2、指挥分中心接收到事故或险情信息时,应立即与当事船舶取得联系,首先了解当事船舶情况、有无人员伤亡、发生事故或险情的原因、及救助要求等,同时通知执法大队立即赶往事故、险情现场;3、海事执法人员到达事故或险情现场后,向当事船方进一步了解事故或险情的详细情况,当事船舶及人员详细情况,并报告指挥分中心;4、指挥分中心及现场海事执法人员在不影响船方进行自救的情况下,进一步向船方了解事故或遇险船的船名、船舶营运管理公司及船舶概况,特别当装运危险货物时、船舶前后左右吃水、本航次起讫港、目的港、已经采取的自救措施以及其他救助等情况,并逐级报告。(二)水上交通事故(险情)的报告内容1、海事执法人员发现辖区水域船舶、设施发生事故后,应及时了解调查事故概况,并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气象,船舶及其概况、事故损害情况、人员伤亡、碍航状况及救助情况安等;2、各海事处指挥分中心接到下列事故或险情报告后,必须立即向局指挥中心电话报告,待进一步了解后书面补报“事故快报”。二、水上交通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海事执法人员接到事故或险情报告后,应在规定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应本着对人命和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运用良好的工作技能和实际经验,分析判断事故现场的客观情况,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救助和交通管制措施,减少或避免人命和财产的损失。在水上交通事故现场应急处置过程中,要根据指挥分中心的指示及时贯彻落实相关要求,并将现场情况进行持续报告。 海事执法人员要在指挥分中心的指挥和协调下,指导船舶进行自救,并组织或征用附近过往船舶、拖轮、工程船、打捞船等前往施救。如果救助力量不足,需要提供协助时,海事执法人员应及时向指挥分中心申请增援;(一)人员救助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海事执法人员到达事故或险情现场后,应遵循救人为先的原则,在保障人员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救助船舶、设施和货物;2、海事执法人员在获悉船舶、设施遇险如有人员需要救助信息后,应了解船名、船位、救助人数、病情、伤势程度和救助要求等;3、海事执法人员应根据人员救助要求准备好各种救助器具包括救生圈、救生绳、照明灯、救生杆、毛毯等以及布置救助人员所在的位置和实施救助人命的要求;4、对“事故船舶”有沉没危险应及时撤离所有船员或组织他船参与救助;5、如人员落水,须组织船艇进行搜寻;6、救助落水人员的船艇应谨慎驶入、靠近落水人员,并根据风向、潮流和人员漂流的方向确定救助的位置,避免在下风、下水靠近落水人员;7、如被救人员有伤员,需紧急治疗时,海事执法人员应通知当事船舶按常规对受外伤、烧伤、冻伤、溺水等情况的人员预先急救,并报告指挥分中心,由指挥分中心联系“120医疗应急机构”前往急救。(二)船舶火灾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巡逻艇应了解船舶、设施火灾(爆炸)发生部位、火灾原因、船舶位置、船舶状况、人员伤亡、自救措施和救助要求等情况;2、根据火灾性质,确定救助方案,巡逻艇应做好现场通航秩序维护。对火灾现场的下风船舶应做好疏散工作;3、协调消防船舶、及其他救助船舶开展灭火行动;4、火灾船舶对码头构成威胁时,应指挥船舶驶离或由拖轮拖离码头(客轮须撤离旅客后进行);5、要防止消防船及其他救助船舶盲目使用水龙枪向火灾船舶浇水的灭火方式,避免事故船舶因自由液面增加而颠覆。(三)船舶搁浅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巡逻艇要了解搁浅船舶的搁浅时间、地点、艏艉吃水(大型船舶须了解六面吃水)、艏向、船舶倾斜程度、货物积载情况、船位周围水域情况以及变化趋势等有关情况;2、标绘船位,了解搁浅船位对航道和通航水域的影响情况,如对航道和通航水域造成影响,应做好现场维护,必要时指挥水上交通,如对航道和通航水域的影响严重时,应向指挥分中心请示采取临时交通管制;3、了解船方或船东有关脱浅方案,脱浅时做好现场维护;4、如搁浅船舶高潮时满足不了脱浅要求,应尽快采取减载措施;5、如搁浅船舶严重影响航道,应指派拖轮、救助船等采取强制措施,其产生的费用由船方承担。(四)船体破损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巡逻艇要了解船位、离港时船舶吃水、船体破损部位、进水量和排水能力等情况;2、督促遇险船舶立即采取排水和堵漏等措施;3、标绘船位,了解船位周围水域情况;4、必要时,指挥遇险船舶驶往浅水区搁浅或驶离航道、交通密集区;5、协调救助拖轮以及救助船舶抢救的工作;(五)船舶沉没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巡逻艇要了解沉船位置和人员落水情况以及现场救助情况,及时报告指挥分中心,并迅速赶赴事故现场;2、如有人员落水应组织船舶对现场水域进行搜寻,救助落水人员;3、标绘船位,了解沉船船位对航道和通航水域的影响情况,做好现场维护,指挥交通、通报沉船位置和有关情况。必要时,向指挥分中心建议设置沉船标;4、协助组织救助船舶进行打捞。(六)水上交通事故现场交通维护的应急处置措施1、应使用高频电话通报事故险情现场的位置、对通航的影响、船舶通过时的注意事项;碍航情况严重的,可对事故或险情水域实施现场守护或临时交通管制;2、担任安全维护的巡逻艇应处于随时操纵状态,其位置应选择在离事故险情现场的恰当位置;3、船舶发生水上交通事故险情后如对航行船舶造成严重影响,巡逻艇安全维护应处于高度的戒备状态,运用良好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防止发生连带的二次事故;4、对沉船、搁浅、航道中发生的碰撞事故应重点做好交通指挥、疏通航道、水域警戒,对不听指挥的航行船舶可以采取管制措施;5、与指挥分中心或VTS配合,听从指挥、互通信息、相互配合;6、根据指挥分中心的指示及时贯彻落实相关要求,并将现场维护情况进行持续报告;7、安全维护的巡逻艇应在船舶发生水上交通事故险情消失后并由指挥分中心宣布可以撤离后,才能撤离现场。三、水上交通事故现场初步调查(一)现场初步调查的内容和提取的证据1、现场初步调查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 (2)事故发生的地点;(3)事故种类;(4)事故造成的损害,如船舶损坏、沉没、人员伤亡、污染;(5)当事船舶的情况,如船舶种类、国籍等;(6) 当事人的值班情况;(7)所载货物的情况;(8)对通航环境影响的情况;(9)其他有关情况。如对事发地点的航道、水文、周围环境和物标等情况。2、提取的证据 对于不同类型的事故,搜集证据的要求和内容也不同。现场监督员应根据已掌握的事故情况,针对不同事故类型,采取相应的方法,搜集有关证据,以便基本反映事故发生的经过。 (1)首先应对船舶或设施的受损情况进行勘查,包括碰撞留下痕迹的形状、面积、深度等,以便对碰撞的情形如碰撞的部位、碰撞角、碰撞的程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用带有日期和时间的照相机或摄像机拍录现场;(2)查看船舶证书、船员证书是否适航和适任;(3)查看航行设施、助航设施是否正常;(4)根据实际情况搜集其他证据。包括但不限于收集航行(海)日志、海图、轮机日志、车钟记录、雷达记录、各种仪器设备打印输出数据、配载图、证书等,所需文件复印件或备份,应要求船长签字,以证明这些复印件为原始文件的真实副本;(5)开展现场询问调查工作。现场询问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信息提供者、各方当事人员、现场周围的工作人员、附近的可能见到或听到某种情况的其他人员。并制作简单的询问笔录。(二)水上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处理调查肇事逃逸船舶,往往由于受害方不能提供肇事船的具体特征,且不了解逃逸船舶行踪,因而比较困难。追查肇事船舶,各地海事机关应加强合作。1、追查肇事逃逸船舶应遵守水上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处理程序的规定,接报肇事逃逸事件的海事机关,应向受害方或通过其他途径尽可能详细地收集有关情况或资料,拟定水上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协查书,发送给各有关海事机关,要求协助查找;2、在追查过程中,如发现与协查书所描述特征部分或基本相符的船舶,海事执法人员应立即对该船作如下调查:(1)对船体外壳进行勘查,检查是否有新的撞击、擦碰痕迹或残留的木屑、油漆等,如有,应予拍照、记录、采集物证等;(2)查看船上的原始记录,如航海日志、轮机日志、航向记录、海图等,了解船舶动态,以核实该船是否经过事故发生水域以及在事故发生时该船的具体位置;(3)对事故发生时段负责值班的船员进行查询,以了解船舶在事故发生时段的动态以及船员在航行中听到的、看到的或感觉到的各种可疑情况;如有必要,也应对其他船员进行查询,以获取更多的信息;(4)对于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如第1)款所述的各种情形、刷新漆或新漆覆盖旧漆现象、原始记录被涂改、被查询人员的回避、掩饰行为等,应要求有关人员作出合理的解释。3、在确定船舶有肇事嫌疑后,应将情况反馈指挥分中心,由其决定采取何种方式对嫌疑肇事船展开进一步调查;4、追查船舶应及时、迅速,不应影响船舶的正常营运; 5、在确定为肇事逃逸船舶之前,被追查船舶均以协助调查的方式接受调查;6、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否则不应滞留船舶;确需滞留船舶时,应遵守有关规定;在没有掌握充分的证据之前,不能将被追查船舶以肇事逃逸船舶论处。第三节 现场行政检查一、船舶法定证书检查(见第六章船舶监督管理相关内容)(一)各类船舶应持有船舶证书的种类和配备要求1、国际航行船舶按其适用应持有的船舶证书船舶国籍证书、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国际吨位证书、国际载重线证书、货船构造安全证书、货船设备安全证书、货船无线电报(话)安全证书、船公司符合证明(DOC)副本和船舶安全管理证书(SMC)、客船安全证书(客船)、高速客船操作安全证书(高速客船)、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他财务保证证书(油船)、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化学品船)、国际防止散装运输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证书(化学品船)、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适装证书(液化气船)。2、沿海航行船舶按其适用应持有的船舶证书船舶国籍证书、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船舶检验证书簿(内含船舶适航、船舶吨位证书、船舶载重线证书、防止油污证书)、乘客定额证书(客船)、高速客船操作安全证书(高速客船)、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他财务保证证书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信用证书(油船)、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化学品船)、防止散装运输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证书(化学品船)、船公司符合证明(DOC)副本和船舶安全管理证书(SMC)3、内河航行船舶按其适用应持有的船舶证书。船舶国籍证书、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船舶检验证书簿(内含船舶适航、船舶吨位证书、船舶载重线证书、防止油污证书)、乘客定额证书(客船)、高速客船操作安全证书(高速客船)、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他财务保证证书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信用证书(油船)、内河船舶装运危险货物适装推或拖证书(化学品船)、船公司符合证明(DOC)副本和船舶安全管理证书(SMC)(二)船舶证书检查要点1、船舶国籍证书船舶临时国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由船籍港海事机构核发。适用于各类机动、非机动船舶以及其他水上移动装置;但军事、渔业、体育运动船舶、船舶上装备的救生艇筏和长度小于5m的艇筏除外。证书一般有效期为5年,临时证书有效期一般不超过1年,最长不超过2年。证书内页有防伪标志,证书对光看有海事局标志,且另有防伪贴纸,贴纸上为中国海事局及英文缩写CMSA。2、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由船籍港海事机构核发。适用于机动船舶,但军事、公安、渔业、体育运动船艇除外。证书编号、有效期与该轮的国籍证书相同。证书内页有防伪标志,分国际、沿海、内河三种样式。 3、国际吨位证书依据1969年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由船舶检验机构核发,适用于国际航行船舶,但船长小于24m的船舶只需备有吨位证书,一般长期有效。4、国际船舶载重线证书依据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及其议定书由船舶检验机构核发, 适用于24m及以上,并且150GT及以上国际航行船舶,有效期不超过5年。有效期超过1年的,每周年到期日的前或后3个月内需进行年度检验。5、货船构造安全证书依据SOLAS公约由船舶检验机构核发,适用于500GT及以上国际航行船舶,有效期不超过5年。有效期超过1年的,每周年到期日的前或后3个月内需按规定进行年度检验(或中间检验)。6、货船设备安全证书 依据SOLAS公约由船舶检验机构核发,适用于500GT及以上国际航行船舶,有效期不超过5年。有效期超过1年的,每周年到期日的前或后3个月内需按规定进行年度检验(或定期检验)。7、货船无线电报(话)安全证书依据SOLAS公约由船舶检验机构核发,适用于300GT以上国际航行船舶,有效期不超过5年。有效期超过1年的,每周年到期日的前或后3个月内需进行定期检验。8、国际防止油污证书依据MARPOL公约由船舶检验机构核发,适用于150GT及以上的国际航行油船和400GT及以上的其它国际航行船。有效期不超过5年。周年性检验要求同货船构造安全证书。9、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它财务保证证书依据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由船籍港海事机构核发,适用于载运2000吨以上散装货油的国际航行船舶。有效期与保险期相同。10、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他财务保证证书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信用证书”依据(80)交港监字1600、1867号文由船籍港海事机构核发,适用于载运2000吨以上散装货油的国内航行船舶。有效期不超过3年。11、船舶航行安全证书依据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由船舶检验机构核发,适用于非机动船、500GT以下国际航行货船、1600GT以下港澳航线船舶。有效期不超过5年。12、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依据IBC规则由船舶检验机构核发,适用于国际航线化学品液货船。有效期不超过5年。周年性检验要求同货船构造安全证书。13、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适装证书依据IGC规则由船舶检验机构核发,适用于国际航线液化气体运输船舶。有效期不超过5年。周年性检验要求同货船构造安全证书。14、国际防止散装运输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证书依据MARPOL公约由船舶检验机构核发,适用于国际航线有毒液体物质运输船舶。有效期不超过5年。周年性检验要求同货船构造安全证书。15、客船安全证书依据SOLAS公约由船舶检验机构核发,适用于国际航行客船。有效期不超过12个月。16、适拖证书依据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由船舶检验机构核发,适用于从事国际或沿海拖航运输的拖船和被拖物。单程一个航次有效。17、船舶吨位证书(海船内河)依据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或内河营运船舶吨位丈量规范由船舶检验机构核发,适用于沿海或内河航行船舶,一般长期有效。18、船舶载重线证书(海船内河)依据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或内河营运船舶载重线规范由船舶检验机构核发,适用于沿海或内河航行船舶。在适航证书有效期内有效。19、防止油污证书(海船依据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由船舶检验机构核发,适用于沿海航行的150GT及以上油轮,400GT及以上其它船舶。有效期不超过5年。 20、防止油污证书(内河依据内河船舶营运检验规程由船舶检验机构核发,适用于内河航行机动船舶。在适航证书有效期内有效。21、内河船舶装运危险货物适装推或拖证书”依据内河船装运危险货物适装条件的暂行规定由船舶检验机构核发,适用于装运危险货物的内河航行船舶,不超过适航证书有效期。22、乘客定额证书(海船内河)依据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内河船乘客定额与舱室设备规范由船舶检验机构核发,适用于国内航行客船。有效期1年。23、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海船依据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由船舶检验机构核发,适用于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瓷砖五一活动宣传方案策划
- 建筑平台景观处理方案设计
- 长沙心理咨询方案
- 湖北水塔滑模施工方案
- 全面预算咨询方案书
- 学校读书角活动方案策划
- 设计咨询利润处理方案
- 五一美容活动促销方案策划
- 建筑方案设计现场勘察报告
- 咨询方案出错
- :广西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电子版和打印纸质版)
- 洪恩识字识字卡(001-100)可直接打印剪裁
- GB/T 16400-2023绝热用硅酸铝棉及其制品
-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23年版
- 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专题PPT
- 子宫肌瘤手术治疗单病种质控查检表
- 岗位任职资格要求表
- 环境影响评价内部质量控制体系
-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的范围
- 底流式消能池水力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