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民族医学教研室赵玉峰Tel第十二章脊柱整脊方法 授课班级 13级康复本科2015 5 27 门诊病例 患者 女 20岁 学生 自觉恶心欲呕1天就诊 无畏寒 发热 咽痛鼻塞等 近日无食用生冷 酸辣及不洁食物 亦无胃痛 胃胀 腹痛腹泻等不适 月经规律 检查胃部无压痛 反跳痛 细问何时发作 诉昨日体育立定跳远考试回宿舍后发作至今 2 检查 颈椎棘突5 6节压痛 胸椎4 7节压痛诊断 颈胸椎关节紊乱 3 4 学习目的 掌握颈部掌托 肘托拔伸操作方法 斜扳法 胸部扩胸扳法 胸椎对抗复位法 腰部斜扳法的操作及适应症 2 熟悉脊柱整脊手法扳法类的要领及注意事项 颈部旋转定位扳法 胸椎按压复位法 屈膝屈髋复位法 骶髂关节后伸板法的操作及作用 3 了解脊柱整脊其他手法的操作要领及适应症 5 一 脊柱整脊手法的技术要求 脊柱整脊手法 扳法 拔伸法 背法 踩跷法 屈伸法 摇法 按压法等总技术要求 稳 准 巧 快 一 稳 平稳自然 避免生硬粗暴 保证安全 即应遵循关节解剖结构 尽量使整脊部位处以放松状态 手法应当在关节活动限度内 避免生拉硬拽 如颈部扳法应该在病人放松状态下带动其颈部转至有阻力即最大限度时候再发力 而不是直接发力扭转以图一步到位 6 二 准 手法有针对性 定位准仔细检查 明确诊断 其次 在手法操作过程中 定位要准确 如施行拔伸类手法时 通过变换拔伸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可以使应力更好地集中于所要整复的关节部位 而在施行脊柱旋转扳法时 则可以通过改变脊椎屈伸和旋转的角度 以及手指的支点位置 使应力集中于需要整复的关节部位 一 脊柱整脊手法的技术要求 7 三 巧 因势利导 依靠巧劲是对整复类手法施力方面的要求 要尽可能地借患者自身之力以完成手法的操作 只有这样 才能符合 巧 的技术要求 正如 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要旨 所说 一旦临证 机触于外 巧生于内 手随心转 法从手出 一 脊柱整脊手法的技术要求 8 四 快是对整复类手法发力方面的要求 强调发力时要疾发疾收 术者无论采用哪一个部位发力 一般都是运用自身肌肉的等长收缩方式进行 即所谓的 寸劲 极少有形体和关节大幅度的运动 一 脊柱整脊手法的技术要求 9 二 脊柱整脊方法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1 扳法类的要领和注意事项 要顺应关节的生理功能 不能超过或违背关节的生理功能 动作要分阶段进行 即先把要扳的关节极度伸展或旋转 在保持这一位置的基础上 再做一个突发的 稍增大幅度的扳动 突发的扳动动作要干脆利落 发力要快 时机要准 力度要适当 收力要及时 不能强求关节弹响声 10 2 拔伸类手法的要领和注意事项 动作要稳而缓和 在开始拔伸时用力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整个拔伸过程中 用力要均匀持续 不可突发性用力 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情控制拔伸的力量和方向 二 脊柱整脊方法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11 3 屈伸类手法的要领和注意事项 屈伸幅度要由小到大 在从极度屈曲位转为极度伸直位时 或从极度伸直位转为极度屈曲位时 动作要迅速 4 摇法类手法的要领和注意事项 摇转的幅度要由小到大 逐渐增加 用力要稳 动作要缓和 摇转的方向和幅度要在生理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或在患者能够忍受的范围内进行 二 脊柱整脊方法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第一节 颈椎整脊手法 13 导致颈椎损伤的各种不良生活习惯 14 1 颈椎病损节段的确定 与病损椎相对应的临床症状 体征 影像学检查 颈1 2 头痛 失眠 高血压 眼耳鼻病证颈椎3 眩晕 颈肩综合征 面部粉刺 痘疹 牙痛 张口不能颈椎4 恶心 双手麻木 肩周炎 牙痛颈椎5 胸痛 心跳过缓 呃逆 手掌胀痛 口臭 火气大颈椎6 血压波动 肩膀 上肢外侧麻痛 拇食二指麻 扁桃体肿大 颈椎7 气短胸闷 第四 五指麻痛 颈根 肩胛痛 咽喉痛 上肢后侧内侧麻痛 15 颈椎解剖特点 椎体较小 横椭圆形 上面的左右两端上翘称椎体钩 与上位椎骨椎体侧缘构成钩椎关节 可致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 横突有横突孔 是颈椎最显著的特点 特别是第六颈椎 前结节肥大 又叫颈动脉结节 颈总动脉在其前方经过 16 17 2 颈椎病的手法治疗 2 1颈肩部软组织松解 整体放松颈肩部肌筋对维系颈椎的稳定和正常生理功能极关重要 肌筋的急 慢性损伤 轻则引起颈肩部的不适 重则导致颈肩部活动障碍 甚至诱发头面 五官乃至脑血管 神经症状 松解颈肩部软组织 不仅有助于颈椎骨关节的纠错复正 对于巩固治疗效果 预防和减少复发 尤为重要 18 颈肩部软组织松解手法 分筋 理筋及按摩 推拿等手法 改善颈肩部软组织的微循环状态 恢复或增强颈椎的动力性平衡 19 颈肩部软组织松解手法 20 2 2颈椎手法整复 整复错位颈椎病的手法整复治疗 可纠正错缝移位的颈椎骨关节 恢复颈椎的内平衡 从根本上缓解或消除骨关节病损对周围神经 血管的激压 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一般有斜扳法 旋转定位扳法 侧扳法 寰枢关节扳法 仰卧位扳法 21 2 2颈椎手法整复 整复错位 一 摇法类手法1 颈部摇法 操作 患者坐位 颈项部放松 术者站在患者的身后或侧面 一手扶住其头顶部 另一手托住其下颌部 双手协调做相反方向用力 使颈项部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做由前屈位渐渐转至后仰位的环形摇转 反复数次 要领及注意事项 1 摇转动作要稳缓 以免产生头晕等不适感 2 颈椎手术后或有先天性畸形者禁用 作用 主要用于落枕 颈椎病 颈项部软组织劳损 22 二 颈椎扳法类手法 1 颈部斜扳法 操作 患者坐位 颈项部放松 头稍微前倾 术者站在患者后侧方 一手扶住患者头顶部 另一手托住患者下颏部 两手协同动作使头向患侧慢慢旋转 当旋转到有阻力时稍微停顿一下 随即用劲做一个突发性的有控制的快速扳动 此时常可以听到轻微的 喀 声 要领及注意事项 1 颈椎手术后或有先天性畸形者禁用 2 旋转到极限时 停留的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由于颈部过度扭转使脑部缺血 3 颈椎移位时 整脊手法应用后2 3天内 不宜做颈部过度旋转和后伸活动 以免颈椎再移位 作用 主要用于颈椎病 颈椎后关节错位 23 2 颈部旋转定位扳法 操作 患者坐位 颈项部放松 术者站在患者后侧方 用一手拇指按住病变颈椎棘突旁 让患者颈部慢慢前屈 至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 关节间隙张开时 即保持这一前屈幅度 再让患者向患侧侧屈到最大限度 然后术者一手托住患者下颏部向患侧方向慢慢旋转 旋转时患者头部不能仰起来 当旋转到有阻力时 术者随即用劲做一个有控制的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 与此同时 按在棘突的拇指协同用力将患侧向对侧推动 此时常可以听到 喀 声 拇指下也有棘突弹跳感 此手法的特点是定位准确 可用于上 中 下颈段 要领及注意事项 和颈部斜扳法相同 作用 主要用于颈椎病 颈椎后关节错位 24 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 25 3 寰枢关节扳法 操作 患者坐低凳上 颈部微前倾 术者站在其侧后方 用一手拇指顶住患者第二颈椎棘突 另一手以肘部托住患者下颏部 手掌绕过对侧耳后扶住其枕骨部 逐渐用力将颈椎向上拔伸 在拔伸基础上同时使颈椎向患侧旋转 当有阻力时做一个突然的稍微增大幅度的扳动 顶住棘突的拇指也同时用力 此时常可以听到弹响声 拇指下也有棘突跳动的感觉 要领及注意事项 和颈部斜扳法相同 作用 主要用于寰枢关节半脱位 寰枢关节半脱位 常配合轻柔的掖法 按揉法 拿法 一指禅推法在颈两侧及肩部治疗 使紧张痉挛的肌肉放松 26 4 颈椎侧扳法 操作 以患者头向右侧侧屈受限为例 患者坐位 术者站在其左侧 以右肘压患者的左肩 右手从患者头后钩住患者的颈部 左手置于患者侧头部 左耳上方 先使患者头右侧屈到最大限度 然后瞬间用力 加大侧屈5 10 随即松手 要领及注意事项 和颈部斜扳法相同 作用 主要用于落枕 颈椎病 颈椎小关节错缝 27 5 颈椎仰卧位扳法 操作 以颈椎棘突向左偏歪为例 患者仰卧位 术者位于患者头前 双手置于患者颈后 以一手食中两指按于偏歪的棘突上 然后使患者颈部前屈 至要扳动的颈椎棘突开始活动时 再使患者的颈部向左旋转 当旋转到最大限度时 做一个有控制的 稍增大幅度的 瞬问的旋转扳动 听到弹响声即表明复位 要领及注意事项 和颈部斜扳法相同 作用 和颈部斜扳法相同 28 三 颈椎拔伸法类手法 1 坐位颈椎拔伸法一 颈椎掌托拔伸法 操作 患者坐位 术者站在其身后 用双手拇指顶按枕骨下方风池穴处 双手掌根合力夹住下颌部两侧以帮助用力 然后两手同时用力向上拔伸 要领及注意事项 1 拔伸牵引时术者双手掌不能夹按两侧颈部 以免压迫颈动脉窦 引起患者头晕等不良反应 2 拔伸牵引时应使患者头部保持中立位或稍前屈位 还可以配合颈部缓慢地摇法 3 颈椎手术后慎用 作用 主要用于落枕 颈椎病 颈椎小关节错缝 颈项部扭伤 项背肌筋膜炎 29 2 坐位颈椎拔伸法 肘托 操作 患者坐位 术者站在其身后 一手扶住患者枕后部 另一侧上肢用肘弯部托住其下颌部 手掌扶住对侧颜面部 两手同时用力向上拔伸 牵引其颈椎 本手法操作方便且较省力 故临床上在颈椎拔伸法中应用较多 要领及注意事项 1 术者肘部不能挤按患者颈前部 以免压迫气管引起呼吸不畅 2 3和坐位颈椎拔伸法一中的2 3相同 作用 和坐位颈椎拔伸法一基本相同 30 3 坐位颈椎拔伸法三 四指归提法 操作 患者坐位 术者站在其身后 拇指指腹放在患者耳后的风池穴 中指指腹放在太阳穴以虎口对准同侧耳垂 然后四指同时用力 向内挤压而向上提 持续着力 要领及注意事项 1 用力要由浅入深 四指同时用力 缓慢持续 严禁暴力挤按 2 3和坐位颈椎拔伸法一中的2 3相同 作用 主要用于防治感冒头痛 头晕 目眩 耳鸣 耳聋 失眠 健忘 偏头痛 颈项强痛 眼病 鼻病 31 4 颈部端提法 操作 患者坐在低凳上 两腿向前伸直 两手置于大腿上 术者站在患者的侧后方 一手托后枕部 用另一肘夹住患者的下颌 先缓慢向上拔伸 并维持一定的牵引力 待患者颈部相对放松时 瞬间向上用力 拔伸患者颈部 要领及注意事项 1 拔伸时应使患者头后仰300左右 2 术者两手应同时用力 3 术者肘部夹住的是患者的下颌 而不是颈部 4 本手法是在颈椎拔伸的基础上 瞬间向上增大拔伸力 因此可增大颈椎的椎间隙 减小颈椎间盘内的压力 调整颈椎椎间关节 不会加重对颈椎炎性神经根的刺激 作用 主要用于颈椎小关节紊乱 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病 32 5 卧位颈椎拔伸法一 操作 患者仰卧位 术者坐在其头前方 用中指按住其颈椎棘突 两拇指分别扶按住下颏部两侧 两手同时用力拔伸颈椎 要领及注意事项 1 对体质虚弱 精神较紧张的患者 用颈椎拔伸法时应选择卧位拔伸法 2 3和坐位颈椎拔伸法一中的2 3相同 作用 和坐位颈椎拔伸法一基本相同 33 6 卧位颈椎拔伸法二 操作 患者仰卧位 术者坐在其头前方 一手托扶其枕后部 另一手托住下颏部 两手协同用力 缓缓拔伸颈椎 要领及注意事项 和卧位颈椎拔伸法一相同 作用 和坐位颈椎拔伸法一基本相同 34 7 颈部提推法 操作 患者坐位 头部微屈 术者站在其侧后方 右手拇指指腹置于后移的棘突上 左手以手掌托住患者下颌部 左手往上提的同时 右手拇指轻轻往前推动 要领及注意事项 1 术者向前推动的力量不要过大 以免纠正过度 2 术后患者不要过度做颈部前屈后伸的活动 3 患者躺卧的枕头不宜过高 作用 主要用于颈椎轻度后移位 尤其是颈3 4 5轻度后移位 35 颈部提推法 颈部提推法 36 4 1手法整复的几项要求 手法整复前 后 均需充分松解颈肩部肌筋 切勿 逢歪就复 仅可整复病损椎 避免人为干扰颈椎的代偿机制 引发不良反应 沿矢轴旋转的角度宜小不宜大 禁用强力或暴力 以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依据患者具体情况 避痛就松 出其不意 复 其不备 4有关问题探讨 37 4 2手法整复病例的选择患者临床症状 体征明显 经各项检查证实是颈椎病损所引起 在排除禁忌症后 可给予手法整复治疗 在机体的代偿期 虽然X线片确诊为 颈椎病 但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或仅在体检时发现相应部位骨性标志偏移和肌紧张 压痛 此时不宜手法整复治疗 人为干扰其脆弱的代偿状态 仅可作颈部的理筋松解 并给予患者 预警 以免日后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8 二 胸椎整复手法 39 1 概述胸椎病损是临床常见的损伤性疾病 由于支配胸腹腔器官的交感神经均由胸脊柱发出 因此 胸椎的病损必然影响到胸腹腔器官的生理功能 最终导致器官的病变 由于人们对此认识不足 常将胸椎损伤导致的脏器功能紊乱误认为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器官的器质性疾病 或诊为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神经官能症 更年期综合症 亚健康 等等 40 2 诊断 2 1外伤史或长期不良姿势史 2 2临床症状与体征结合神经定位诊断法 依据出现症的部位或器官的神经支配 判断受损的胸椎节段 41 胸椎1 气短 气急 肘手痛 凉 早博 手软无力 上臂后侧麻痛胸椎2 气短胸痛 心律失常 冠心病 心绞痛 肩膀硬化 上臂后侧麻痛胸椎3 肺部 支气管症状 易患感冒胸椎4 胸背痛 胸闷 冠心病 心绞痛 长叹气 胸椎5 口苦 低血压 胃痉挛 癫痫胸椎6 胃痛 消化不良 胃痉挛胸椎7 胃溃疡症状 消化不良 胃下垂 口臭胸椎8 免疫功能低下 肝胆病 糖尿病胸椎9 肾功能障碍 小便白浊 尿不畅 过敏证 身体手脚冰冷 癫痫胸椎10 肾功能障碍 性功能障碍胸椎11 肾功能障碍 尿道病 皮肤病胸椎12 下腹疼凉 疲劳综合症 不孕症 风湿症 生殖器官表面痛痒 42 3 检查3 1触诊 顺序自上而下检查胸椎棘突有无压痛 叩痛或偏歪 隆起 凹陷 棘旁软组织病损范围 程度等 3 2X线平片 胸椎正侧位片 注意有无椎体退行性改变 韧带钙化 胸脊柱代偿性侧凸或后凸畸形 可除外胸椎结核 肿瘤 骨折 类风湿等 3 3其他 血液学及钡餐 心电图 脑血流图检查等 43 1 2 3 1 自上而下逐个检查胸椎棘突 有否隆起或凹陷及压痛 叩痛 2 同上步骤 检查棘突是否偏歪 棘旁软组织有否痛性条索状物 3 确定病损胸椎棘突及其偏移方向 44 4 治疗 常用的整复手法有 胸椎扳法 扩胸扳法 扳肩式胸椎扳法 胸椎膝顶法 胸椎对抗复位扳法 侧卧胸椎斜扳法 按压法 胸椎按压复位法 拉压胸椎法 抬肩拍打背部法 旋转复位法 俯卧推按法等等 45 4 1胸椎扳法 1 扩胸扳法 扩胸牵引扳法 操作 患者坐位 两手十指交叉扣住抱于枕后部 术者站在其身后 用一侧膝关节抵住患者背部病变处 两手分别握扶住患者两肘部 让患者做主动前俯后仰运动 并深呼吸 也就是前俯时呼气 后仰时吸气 如此活动数遍 当患者后仰到最大限度时 术者随即两手用力将患者两肘部做突然的向后拉动 同时膝部也向前做顶抵 此时常常可以听到 喀 声 表示手法成功 要领及注意事项 在患者做前俯运动时 术者应将其两肘部尽量朝前推 使其内收 在患者做后仰运动时 术者应将其两肘部尽量向后拉 使其外展 作用 主要用于胸闷 背部板滞酸痛 胸椎小关节紊乱 强直性脊柱炎尚未骨性强化者 胸部压榨感 46 2 胸椎对抗复位扳法一 又称端坐膝顶法 操作 患者坐位 两手交叉扣住抱于枕后部 术者站在其身后 上身略前俯 用一侧膝部顶住其病变胸椎处 两手分别从患者腋下深入 并握住其前臂下段 然后术者握住患者前臂的两手用力下压 术者前臂则用力上抬 将患者脊柱向上向后牵伸 同时 顶住患椎的膝部向前向下持续用力顶按 并稳住患者身体 如此形成对抗牵引 持续片刻 最后再上下协同做一突发性的用力 此时常可听到 喀 声 表示手法整复成功 要领及注意事项 术者两手下压 前臂上抬和膝部顶按动作要协调一致 要同步用力 作用 主要用于胸椎小关节紊乱 47 端坐膝顶法 第一步 第二步 48 第四步 正面观 第三步 端坐膝顶法B 49 3 胸椎对抗复位扳法二 操作 患者站立位 两手交叉扣住置于颈后 两肘置于胸前 术者站在患者身后 胸部顶住患者背部 两手置于患者两肘前下方并将患者抱紧 待患者放松后术者两手向后上方做一突发性的用力 此时常可听到 喀 声 表示手法整复成功 要领及注意事项 术者要待患者充分放松后才可做一突发性的用力 作用 主要用于胸椎小关节紊乱 50 4 侧卧胸椎斜扳法 操作 以胸椎右侧错位为例 患者左侧卧位 两臂稍前伸 术者站在患者对面 用左肘部固定骨盆 以左手掌轻扶患处以下的脊柱 右手用力将肩轻轻向前推 即可听到弹响声 作用 主要用于第7胸椎以下的胸椎小关节紊乱 51 5 扳肩式胸椎扳法 操作 患者俯卧位 术者站在其健侧 一手托住患者对侧肩前上部 另一手用掌根或拇指着力 按压住病变胸椎棘突旁 两手协同做相反方向用力 即托肩一手将其肩部拉向后上方 同时按压胸椎棘突旁的一手将其病变处胸椎缓缓推向健侧 当遇到阻力时 略停片刻 随即做一快速的 有控制的扳动 常可听到 喀嗒 的弹响声 表示手法成功 作用 主要用于胸椎小关节紊乱 52 53 二 胸椎按压法 1 胸椎按压复位法 操作 患者俯卧位 胸前垫高枕使其成驼背状 全身放松 术者站在其左侧 双手掌交叉重叠 以掌根部置于其错位的棘突处 在患者呼气末的一瞬间 术者用有限度的冲击力向患者的前上方按压 可重复按压2 3次 一般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弹响声 要领及注意事项 在施术过程中 术者切忌用大力 作用 主要用于胸椎小关节紊乱 54 2 拉压胸椎法 操作 患者俯卧位 胸部下方垫一薄枕 一助手坐于患者头前 双手握住患者的两腋窝部 将患者身体固定 另一助手站在患者双足前 手握住患者两踝部 轻轻提起术者双手掌重叠 用双手掌根按压在患者胸椎棘突处 助手用力将下肢做突然的拔伸牵引 术者同时将患者胸椎棘突向下按压 此时常可感觉局部有滑动或听到局部有 喀 声 要领及注意事项 术者发力要突然 用力可稍大 主治 胸椎小关节紊乱 55 3 仰卧压肘胸椎整复法 操作 患者仰卧位 双手交叉分别抱住对侧肩部 全身自然放松 术者站在其侧面 一手握拳 拳心向上 将拳垫在患者背后患椎处 使胸椎小关节因胸椎过伸而处于松弛状态 另一手按住患者两肘 或用胸部抵住患者两肘部 并缓缓用力下压 然后 让患者深呼气 当呼气将尽未尽时 术者突然做一个向前下方的按压 此时 常常可以听到 喀嗒 声 作用 主要用于胸椎小关节紊乱 56 三 拍打法 1 抬肩拍打背部法 操作 以胸9左侧肋横突关节错位为例 患者端坐在矮凳上 术者站在其患侧 面向患者 用左手从患者的左侧腋下由前到后穿过 以左前臂在其左腋窝下将其左肩抬起 嘱患者深呼吸 在吸气末时憋气 在患者憋气的一瞬间 术者迅速用右手掌根部拍打患者胸9左侧肋横突关节处 手法完毕后 让患者自行活动 并问患者活动后有无不适感 如无不适感 则说明胸9左侧肋横突关节已复位 如仍活动受限 可用上述方法再重复治疗一次 要领及注意事项 在患者憋气状态的瞬间 术者应抓住时机及时在患处进行拍打 拍打时 用力要适中 不可过猛过大 主治 用于中 下胸段的胸肋关节错位 患者突然岔气后最宜应用 57 补充 旋转复位法 以T5棘突偏左为例 1 2 第一步 医者右手拇指置于T5棘突左侧 第二步 左手穿过患者腋下并抓握健侧颈项部 右手拇指按压患处 58 3 第三步 医者左手将患者上身往左侧旋转的同时 右手拇指往右侧推按棘突 手法毕 59 三 腰椎整复手法 60 1 概述 腰骶部损伤性疾病涉及腰脊柱的力学平衡和各椎体的骨关节及其附件 椎间盘 还与腰臀部的肌肉 肌腱 韧带 乃至骨盆 髋 膝关节 甚至下肢的病损有关 一旦损伤波及其周围的血管 神经等组织 除引起腰腿痛以及下肢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外 还可导致盆腔器官的一系列病症 并可因职业 不良姿势 气候 外伤 疾病等因素的诱发和加重 治疗方法有摇法 扳法 拔伸法 背法 抖法 踩跷法 颤腰法 屈髋法 按压法及骨盆整复法 61 2 整复类基本手法 62 2 1摇法 1 摇腰法一 坐位摇腰法 操作 患者坐位 腰部放松 术者坐在或站在其身后 一手按住患者一侧腰部 另一手扶住患者对侧肩部 两手协调做相反方向的用力 使患者腰部缓缓摇动 主治 主要用于腰脊酸痛 板滞 活不利 63 2 摇腰法二 俯卧位摇腰法 操作 患者俯卧位 下肢伸直 术者站在其身旁 用一手掌按压住患者腰部 另一手前臂托于患者双下肢膝关节近端 将双下肢缓慢抬起 然后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缓慢摇动 主治 和坐位摇腰法相同 64 3 摇腰法三 仰卧位摇腰法 操作 患者仰卧位 两下肢并拢 屈膝屈髋 术者站在其身旁 两手分别扶按住其两膝部 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转摇动 同时也带动腰部做环转摇动 主治 和坐位摇腰法相同 65 4 摇腰法五 滚床摇腰法 操作 患者坐在按摩床上 术者站在其后方 助手扶住患者双膝以固定 术者两手锁住以双臂环抱患者胸部 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缓慢摇转其腰部 主治 和坐位摇腰法相同 66 2 2扳法 要领及注意事项 1 施术时患者腰部肌肉要充分放松 2 患者腰椎手术后禁用 3 腰椎弓裂 腰椎椎体滑脱者禁用 4 术者两手推扳力的交叉点应落在患椎上 5 避免暴力推扳 作用 主要用于腰椎问盘突出症 腰椎后关节紊乱 急性腰肌损伤 慢性腰肌劳损 1 腰部斜扳法 操作 患者侧卧位 患肢在上 屈膝屈髋 健肢在下 自然伸直 腰部要放松 术者面对患者站立 一手按住其肩前部 另一手用肘部抵住患者臀部 双手协同做相反方向的用力 即手掌将肩部向前推 肘部将髋臀部向后按 使患者腰部做被动扭转 当有明显阻力时 做一个增大幅度的突然扳动 67 2 腰部后伸扳法一 操作 患者俯卧位 两手放在下颏下方或头前 两下肢并拢 自然伸直 术者站在其侧面 以一手掌按住患者腰部 另一手托住其双侧或单侧膝关节近端 缓缓上抬其下肢 使腰部后伸 当后伸到最大限度时 两手同时用力做相反方向的扳动 可听到弹响声 要领及注意事项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腰曲后凸或腰椎前滑脱者 禁用本法 作用 可调整腰椎后关节紊乱 滑利关节 主要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后关节紊乱 急性腰肌损伤 慢性腰肌劳损 腰部板滞 活动不利 68 3 腰部后伸扳法二 操作 以棘突向左偏为例 患者俯卧位 术者站在患者的左侧 右手顶住偏歪腰椎棘突的左侧并向右方推 左手置于右肩前 两手相对用力 使患者腰部后伸至最大限度 待患者腰部放松后 术者两手瞬间同时用力向相反方向扳动 可听到弹响声 要领及注意事项 和腰部后伸扳法一相同 作用 和腰部后伸扳法一相同 69 5 腰部旋转复位扳法一 操作 分为四步完成整个动作 具体如下 要领及注意事项 1 腰椎手术后禁用 2 腰椎弓裂 腰椎滑脱者禁用 3 整复低位腰椎时 患者上身前屈角度宜大 整复高位腰椎时 患者上身前屈角度宜小 4 操作要在患者生理范围内进行 切忌用力过猛 作用 主要用于腰椎后关节紊乱 腰椎间盘突出症 慢性腰肌劳损 急性腰肌损伤等 70 第一步 第一步 准备 患者坐位 腰部放松 两手自然下垂 或两手交叉相扣抱住枕后部 以右侧病变向右侧旋转扳动为例 助手站在患者左前方 两腿夹住患者左腿 双手压住左侧大腿根部 以固定患者坐势 术者位于患者右后方 用左手拇指顶按偏歪的棘突 右手从患者右腋下穿过并用手掌按住其颈项部 71 让患者慢慢弯腰 前屈到术者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 棘突间隙张开时即保持这一姿势 第二步 72 将患者向右侧侧屈到一定幅度 使病变节段被限制在这个脊柱曲线的顶点上 而这个曲线的顶点将是最小的阻力点 因此手法的定位和作用就被局限住了 第三步 73 做旋转运动 使患者腰部向右侧旋转至最大限度 此时术者按住颈项部的手下压 肘部上抬 做一增大幅度的扳动 左手拇指同时用力顶按棘突 此时常可听到 格嗒 声响 术者拇指下也有棘突跳动感 表示手法成功 第四步 74 2 3拔伸法 1 腰部拔伸法 操作 患者俯卧位 双手抓住床头 术者双手分别握住患者两踝关节上端 逐渐用力做拔伸牵引 要领及注意事项 1 操作时 患者应用力抓住床头 术者上身应顺势向后倾仰 以加强拔伸牵引的力量 2 腰椎手术后禁用 作用 主要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75 2 4背法 操作 患者站立位 术者与患者背靠背站立 双足分开与肩等宽 用两肘勾套住患者肘弯部 然后屈膝 弯腰 挺臀 将患者反背起 使其双脚离地悬空 此时患者头应后仰 紧靠住术者背部 先利用患者自身重力 牵伸腰脊柱 然后术者臀部可做上下或左右晃动 抖动 使患者腰部和下肢部随之左右摆动 错位的小关节和痉挛的肌肉得以松动 当术者感到患者处于放松状态时 即做一突发性的 快速的伸膝屈髋挺臀动作 并辅以颤抖 使患椎脊柱突然超后伸 76 要领及注意事项 1 若患者身材高大 术者可站在踏板上操作 以保证患者双脚离地 悬空 以术者的臀部能着力于患者的腰骶部为宜 2 嘱患者自然呼吸 不能屏气 全身肌肉尽量放松 头宜后仰并紧靠在术者背部 3 做伸膝屈髋挺臀动作时 动作要协调 掌握好臀部施力的轻重 4 患者的腰部持续紧张 痉挛 疼痛较甚者禁用此手法 5 若患者年老体弱或患有较严重的骨质增生 骨质疏松等疾病者禁用 6 操作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患者因脊柱长时间过伸 导致颅内压力增高而引起头晕 恶心 呕吐等症 7 操作完毕时 宜将患者缓缓放下 当其双足站稳后先放开一侧肘弯部勾套在一起的上肢 然后转身扶住患者 再放开另一侧上肢 以免患者因体位性改变或颅内压力改变而跌倒 作用 主要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急性腰肌损伤 77 2 6踩跷法 1 弹压式踩跷法 用双足有节律地踩踏施术部位 称为踩跷法 操作 患者俯卧位 胸部和大腿前侧各垫软垫3 4只 使其腹部腾空 一般以离开床面lOcm左右为宜 术者双手攀扶住预先设置好的扶手上 如横木或铁环等 以调节自身的体重和控制踩踏的力量 准备就绪后用双足踩踏在患者腰部 足尖向前 并做适当的弹压动作 弹压时以足掌前部着力于腰部 足跟提起 运用膝关节的一屈一伸使身体一起一落 对腰部做一弹一压的连续刺激 一般可连续弹压10 20次 弹压式踩跷法是传统的踩跷法 78 特点 1 踩踏的力量沉稳着实 可深达骨间和脏腑 2 术者因为以身体之力化为手法之力 所以不觉疲惫 3 危险度较高 要领及注意事项 1 弹压时术者的足尖切不可离开患者腰部 2 嘱患者呼吸要与弹压动作配合 即下压时呼气 弹起时吸气 切忌屏气 3 踩踏时要有节律性 不可过快 也不可过慢 4 踩踏的力量和次数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来掌握 不可一处过长时间踩踏 在踩跷的过程中若患者难以忍受或不愿配合 应立即停止 不要勉强从事 5 必须明确诊断 严格把握适应证 对年老体弱 脊柱强直 骨质疏松 或曾有脊柱骨折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禁用此法 6 踩跷法危险度较高 要求术者要准确地掌握适应证及熟练的脚法 术者身体过重应慎用踩跷法 作用 主要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功能性脊椎侧突或后突畸形 腰背筋膜劳损 79 2 倾移式踩跷法 操作 患者俯卧位 术者双手或单手扶住预先设置好的扶手上 以调节自身的体重和踩踏的力量 双足分别踏在患者一侧肩胛部和腰骶部 面部朝向患者头部 踏在肩胛部一足的内侧缘要与患者脊柱平行并紧扣在所踏肩胛骨内侧缘 踏在患者腰骶部一足要尽可能与患者脊柱相垂直 横踏在患者腰骶部 术者以腰为轴 身体重心节律性地前倾后移 前倾时重心落在前足 后移时重心落在后足 如此连续不断地有节律性地前倾后移进行踩踏 特点 要领及注意事项 作用 和弹压式踩跷法基本相同 80 2 8屈髋法 操作 患者仰卧位 患侧屈膝屈髋 术者站在其患肢侧 一手按住其膝部 使其患侧髋膝关节屈曲到最大限度 另一手按住其健侧膝部 使其健侧髋膝关节始终保持伸直状态 作用 主要用于强直性脊柱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慢性腰痛以及髋关节僵硬 屈伸不利 81 2 10骶髂关节整复手法手法整复前需明确患侧髂骨旋转的方向 依据骶髂关节错位发生的原理 反其道而行之 前错位 屈髋曲膝复位法后错位 患肢过伸复位法 82 2 3 1骶髂关节前错位复位手法手法1屈髋曲膝复位法 按压法 右侧为例 患者仰床沿 左下肢伸直 助手按压患者左膝上部固定健肢 医者站立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艺术陶瓷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动力锂电池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2025年文物保护与修复师专业技能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秘工作技巧文秘管理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文化艺术市场运营管理案例分析试卷及解答
- 2025年文化项目策划师职业能力测评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策划师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网站内容运营经理服务态度评估试卷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 2025年超高功率大吨位电弧炉项目建议书
- 小区真石漆修补方案(3篇)
- 急性食物中毒患者院前急救
- 2025年山东省高考招生统一考试高考真题生物试卷(真题+答案)
- 中医药健康服务规范课件
- DB4401-T 215-2023 井盖设施技术规范
- 医学实验室管理规范
- 2025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题及答案
- 远离文身 让青春不被“刺”痛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预防青少年文身主题班会
- 打孔合同协议书
- 《AIGC应用实战:写作、绘图、视频制作、直播》课件 第七章 即梦的使用方法
- 1、方案文本-落地式盘扣外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11.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