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315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个人剂量监测辐射监测与评价研究室1 监测项目和方法2006年个人剂量监测按照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个人剂量常规监测计划进行,监测项目包括外照射个人监测和内照射个人监测。外照射个人监测主要监测射线、X射线和中子,对手部可能受到较高水平射线照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手部监测。内照射个人监测项目包括工作人员尿中3H、239Pu和238Pu放射性核素的测定,体内放射性核素活度的体外直接测量和甲状腺中125I、131I活度的监测。所有仪器的探测下限和常规监测周期列于表1和2。除常规监测外,对特殊任务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特殊监测。表1 内照射个人监测仪器及最小可探测下限仪器监测核素最小可探测下限监测周期/月全身计数器137Cs55 Bq12甲状腺中125I测仪125I1 Bq1甲状腺中131I测仪131I6 Bq1液体闪烁计数器尿中3H3.7102 Bq/L6低本底计数器尿中241Am4.0104 Bq/500 mL6低本底计器低本底计器尿中239Pu尿中210Po2.5104 Bq/24 h尿6.7103 Bq/24 h尿66表2 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及监测范围剂量计种类监测范围/mSv刻度源佩戴部位监测周期/月TLD-469 热释光剂量计101106137Cs前胸3UD-802 、热释光剂量计101104137Cs前胸3UD-809中子热释光剂量计101104AmBe前胸3热释光剂量计 101106 mGy90Sr90Y手中指22 监测结果与评价2.1 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原子高科第一季度采用UD-802 、热释光剂量计和UD-809中子热释光剂量计进行监测,第24季度采用TLD-469 热释光剂量计进行监测,其他单位采用TLD-469 热释光剂量计进行监测,2006年全院各单位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列于表3。由表3可看出,2006年全院接受外照射个人监测的工作人数为1 145人,年集体有效剂量为1.45人Sv,比2005年降低了14.7%,人均年有效剂量为 1.26 mSv,比2005年降低20.2%。表3 2006年全院放射性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数据工作单位监测人数可监测人数年集体有效剂量/(人Sv)年人均有效剂量/mSv年个人最大有效量/mSv核物理研究所1751506.631023.791013.92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2551883.811011.501.7710放射化学研究所1511295.751023.811015.27核技术应用研究所1091081.901021.741011.81原子高科3633008.901012.454.9010保健物理部1)27262.291038.801023.40101放射性计量测试部41312.071025.051017.22职工医院24238.691033.621011.09全院总计1 1459551.451.264.9010 注:1)2006年7月更名为辐射安全研究部,下同表4列出了2006年全院放射性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分布情况。从表4可看出,2006年个人有效剂量小于5 mSv的人数占总监测人数的93.7 %,大于15 mSv的人数占总监测人数的1.5 %。个人有效剂量超过15 mSv的年集体有效剂量与总年集体有效剂量的比率为0.27,个人最大有效剂量为49.0 mSv,此人为原子高科工作人员,在进行146工号一线清理工作中,由于收集60Co粒时间较长,且工作位置辐射水平高达100 mSv/h,使得该工作人员受到较大剂量照射,此事已引起安防处领导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被测人员个人有效剂量大于20 mSv的人数为11人,均为原子高科人员,比2005年增加了4人。对于操作放射性的工作人员,用TLD指环剂量计进行了手部剂量监测,其监测结果列于表5。2006全年接受手部剂量监测的总共49人,集体当量剂量为3.48人Sv,手部平均当量剂量为71.04 mSv,个人手部最大剂量为1 125.6 mSv。此人为原子高科工作人员,在进行146工号一线清理工作中,由于收集60Co粒时间较长,且工作位置辐射水平高达100 mSv/h,使得该工作人员受到较大剂量照射,此事已引起安防处领导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此事件的剂量重建工作在进行之中。2.2 内照射个人监测1) 尿中放射性核素的测量2006年全院放射工作人员尿中238Pu、3H的监测总计96人次,监测结果列于表6。监测结果低于1/2调查水平。2) 全身计数器和甲状腺中碘的测量2006年对全院操作开放型放射性物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全身计数器和甲状腺监测,共 301人次,发现体内存在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工作人员为142人次,占总监测人次的47.1%。测到的核素主要有137Cs、131I、125I等。其中操作131I、125I的工作人员甲状腺监测115人次,甲状腺监测为常规监测,全身计数器和甲状腺中碘监测结果列于表7。3) 内照射剂量估算结果根据内照射个人监测结果,估算了工作人员所受的待积有效剂量当量,其结果列于表8。全院接受内照射个人监测的人数为263人,工作人员所受的集体待积有效剂量当量为 1.93102人Sv,人均待积有效剂量当量为7.32102 mSv,个人所受的最大待积有效剂量当量为2.42 mSv。2.3 分析与评价2006年外照射个人剂量,全院共监测工作人员为 1 145人,年集体有效剂量为1.45人Sv,比2005年降低了14.7%,人均年有效剂量为1.26 mSv,比2005年降低20.2%。被测人员个人有效剂量大于20 mSv的人数为11人,比2005年增加了4人。表4 2006年全院放射性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分布工作单位0.1 mSv0.15.0 mSv5.110.0 mSv10.115.0 mSv人数 人Sv人数 人Sv人数 人Sv人数 人Sv核物理研究所843.01103916.331020000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1111.8410-31181.3210-1171.2510178.86102放射化学研究所461.1910-31045.1010215.2710300核技术应用研究所592.69103501.631020000原子高科1332.521031862.34101201.2910191.04101保健物理部177.10104101.581030000放射性计量测试部100301.3510217.2210300职工医院31.40104218.551030000全院总计4631.211026105.21101392.66101161.92101占监测总人数的百分比%40.4453.273.401.40工作单位15.120.0 mSv20.125.0 mSv25.130.0 mSv30.1035 mSv人数 人Sv人数 人Sv人数 人Sv人数 人Sv核物理研究所00000000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23.40102000000放射化学研究所00000000核技术应用研究所00000000原子高科47.0710224.9310251.3710113.14102保健物理部00000000放射性计量测试部00000000职工医院00000000全院总计61.0510124.9310251.3710113.14102占监测总人数的百分比%0.520.170.440.09工作单位35.1040.0 mSv40.1045.0 mSv45.1050 mSv50.0 mSv人数 人Sv人数 人Sv人数 人Sv人数 人Sv核物理研究所00000000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00000000放射化学研究所00000000核技术应用研究所00000000原子高科13.9110214.3410214.9010200保健物理部00000000放射性计量测试部00000000职工医院00000000全院总计13.9110214.3410214.9010200占监测总人数的百分比%0.090.090.09表5 2006年工作人员手部剂量监测结果工作单位监测人数可监测人数集体当量剂量/ (人Sv)平均当量剂量/mSv个人最大当量剂量/mSv原子高科38113.4891.581 125.6医院1150.871030.791010.53全院49163.4871.041 125.6表6 尿中239Pu、238 Pu、3H的监测结果工作单位核素监测人次相应核素的调查水平各范围人员分布结果分析/人次1/2调查水平 1/2调查水平 调查水平 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3H571.66108 Bq57原子高科3H131.66108 Bq13辐射安全研究部3H31.66108 Bq3原子高科238Pu12100 Bq12放射化学研究所239Pu1194 Bq11全院9696表7 2006年全身计数器和甲状腺中碘的监测结果工作单位核素监测人次污染人次摄入量分布/人次探测下限1/30ALI 1/30ALI1/10ALI 1/10ALI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137Cs5322 0 0放射化学研究所137Cs72770 0原子高科137Cs、131I、125I169133130 2 1辐射安全研究部700 0 0全院137Cs、131I、125I301142139 2 1表8 2006年全院内照射个人剂量估算结果工作单位监测人数集体待积有效剂量/(人Sv)人均待积有效剂量/mSv个人最大待积有效剂量/mSv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738.171031.121019.89101放射化学研究所643.61045.621031.0101原子高科1181.071029.071022.42辐射安全研究部8000全院2631.9251027.301022.42内照射个人监测共监测263人。工作人员所受的集体待积有效剂量当量为1.925102 人Sv,年人均有效剂量为7.319102 mSv。工作人员所受的集体待积有效剂量当量和人均年有效剂量与去年相比,都有大幅度的下降。主要原因为:1)改善了防护条件;2)减少了操作量;3)加强了个人防护管理。 在个人剂量常规监测中,对于个人剂量达到或超过季度剂量或调查水平的人员采取了立即调查,全年共计调查38人次。对可疑数据进行了合理的修正。总体看来,2006年工作人员所受的集体剂量当量和人均剂量当量均比2005年略有降低, 我院放射性工作人员所受剂量水平较低。(执笔人:何力华,王 凯,乔海涛)2006年度辐射工作场所监督性监测李 航,王绍林1 监测目的和内容2006年度,根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常规监测计划要求,辐射安全研究部辐射监测与评价研究室现场辐射监测组对我院科研、生产、运行及技术服务过程中产生辐射的工作场所进行了监督性监测。监督性监测的主要内容:辐射工作场所中X、吸收剂量率及中子剂量当量率;、表面污染;放射性气溶胶中的总、总或相关核素。监督测量的周期为每年2次。2 监测结果与分析2.1 X、剂量率监测监测了5个所级单位的135个辐射工作场所,共371个监测点,均为监督区工作场所。由表1可以看出,2006年我院监督区工作场所的X、剂量率平均水平为1.99 Gy/h,最大值为88.70 Gy/h。在水平分布上看,67.1%的监测点在本底范围内(0.15 Gy/h);小于监督区控制水平(3 Gy/h)的监测点有95个,占监测点总数的25.6%;大于监督区控制水平的有27个点,占监测点总数的7.3%。表1 工作场所监督区吸收剂量率监测结果被监督单位监测场所数监测点数监测点辐射水平分布平均值/ (Gyh1)最大值/ (Gyh1)本底范围控制水平控制水平放射化学研究所2676562000.231.56原子高科369082800.241.83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431174453204.8488.70核物理研究所183223632.0424.72医院125644841.2141.22全院合计13537124995271.9988.70注:正常本底范围为,0.15 Gy/h;监督区控制水平为,3 Gy/h2.2 中子剂量率监测监测了4个所级单位,35个监督区工作场所,共102个监测点。由表2可以看出,在水平分布上看,71.6%的监测点在探测下限(0.15 Sv/h)以下;小于监督区控制水平(3 Sv/h)的监测点有26个,占监测点总数的25.5%;大于监督区控制水平的有3个点,占监测点总数的2.9%。表2 监督区辐射工作场所中子剂量率监测结果被监督单位监测场所数监测点数监测点辐射水平分布平均值/ (Svh1)最大值/ (Svh1)LLD控制水平控制水平核物理研究所9111100LLD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1367392533.8640放射化学研究所10109100.070.07原子高科3141400LLD合计35102732632.5440注:仪表探测下限为0.15 Sv/h;监督区控制水平为3 Sv/h2.3 表面污染监测对3个所级单位的36个工作场所,进行了表面污染监测,共计175个监测点。表面污染平均水平: a为0.23 Bq/cm2;b为2.62 Bq/cm2。最大值:a为2.88 Bq/cm2;b为14.46 Bq/cm2。从表3可以得出,从污染水平的分布来看,a放射性物质:89.7%的监测点在本底水平;小于控制水平(0.4 Bq/cm2)的有2个点,占监测点总数的1.1%;大于控制水平的点1个,占监测点总数的0.6%。放射性物质:72%的监测点在本底水平,小于控制水平(4 Bq/cm2)的有43个点,占监测点总数的24.6%;大于控制水平的有8个点,占监测点总数的3.4%。在上述工作场所中,共抽查工作服41件,发现10件带有轻微污染,占抽查总数的24.4%。表3 辐射工作场所表面污染监测结果被监督单位场所数监测点数射线种类监测点分布工作台、设备、墙面、地面工作服、手套、鞋本底控制水平控制水平平均值/(Bqcm2)最大值/(Bqcm2)数量本底控制水平放射化学研究所29152a149210.262.8810100b1103662.9414.46100医院26a600本底本底b3300.170.2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517a1700本底本底101b13400.661.5801合计36175a172210.232.8811101b1264362.6214.46101注:表面污染仪的本底:,1 cpm;,4 cps;监督区工作场所控制水平:放射性物质,0.4 Bq/cm2;放射性物质,4 Bq/cm2;工作服等的控制水平:放射性物质,0.04 Bq/cm2;放射性物质,0.4 Bq/cm2。2.4 放射性气溶胶浓度监测对放化所2个工号的10个房间,进行了空气污染取样监测,共取样20个。全部为本底水平。放射性废物收贮和流出物排放安防环保处1 放射性固体废物2006年,全院共收贮放射性固体废物27.3 m3,其中低放废物24.3 m3、中放废物3.0 m3。收贮的上述废物主要有棉纱、手套、工作服、玻璃器皿、污染设备等。各单位送贮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具体情况列于表1。2006年收贮的放射性固体废物量是2005年的39.6%,属正常水平。2 放射性液体废物2006年全院共收贮放射性液体废物145 m3,全部属于低放废水,与2005年相当。详细情况列于表2。3 气态流出物2006年全院排入环境的气态流出物中主要放射性核素和年排放量列于表3。表1 2006年放射性固体废物收贮情况单位工号废物体积/m3核素材质合计/m3低放中放高放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101室3.21.260Co、28Al、59Fe工作服、工作鞋、口罩等4.425室2.460Co、137Cs工作服、工作鞋、口罩等2.4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147#1.2201Tl、125I鞋套、工作服等1.2146#5.01.2137Cs、90Sr、241Am、60Co工作服、工作鞋、口罩、棉花、手套、玻璃、棉纱、鞋套、托盘、切削末等6.2放射化学研究所放化大楼5.50.690Sr、137Cs工作服、工作鞋、口罩等6.131室7.0238U、Pu、Np、U、Tc工作服、工作鞋、口罩等7.0合计24.33.027.3表2 2006年放射性液体废物收贮情况工号废物体积/m3备注低放中放高放101#8101废水贮存罐301室137108工号合计145表3 2006年气态流出物排放量核素烟囱的排放量/Bq合计/Bq111#101#49-2#总2.691072.69107总4.871083.921064.401075.35108131I1.421091.42109125I5.011085.0110890Sr4.751054.75105137Cs3.951083.95108241Am1.241071.24107239Pu2.621062.621063H1.0210121.02101241Ar4.5810147.9110104.581014注:2006年101堆1、2、3、11月未开堆,49-2堆110月未开堆4 液态流出物 2006年我院未进行放射性废水处理和处理后净化废水的排放。2006年工业下水总排放口全年监测到异常废水4次,共收集废水800 m3,全部来自于301水线(301水线包括同位素生产和放化实验室产生的废水),污染原因是总超院控制值。详细情况列于表4。收集到的废水在贮存池中贮存衰变,浓度降至控制值(1.85 Bq/L)以下后进行排放。全年工业下水排放总为3.23106 Bq,90Sr为1.22106 Bq,3H为6.18108 Bq,总为6.07105 Bq,137Cs为1.01105 Bq。表4 工业下水总排放口拦截异常废水情况日期体积/m3核素总量/Bq达标排放日期备注1月6日1月16日200总3.61062006年3月3日3月6日3月10日3月21日200总7.961052006年1月28日3月22日4月4日200总3.8106存贮4月5日4月18日200总5.141052006年6月12日合计800总8.71106 5 环境质量评价根据我院2006年排入环境的气态流出物监测结果,估算了关键居民组所受的年有效剂量当量,结果列于表5。表5 各核素对关键居民组所致的年有效剂量核素不同照射途径的有效剂量/(Sv/a)合计/(Sv/a)吸入食入外照射125I2.9310107.111081.121097.25108131I2.601091.631074.331091.701073H05.541073.0910135.5410741Ar002.651052.6510590Sr1.5610121.6810111.6810181.841011137Cs6.3910115.291091.6910125.35109239Pu6.141092.8110101.4610146.43109241Am2.561081.671095.1510122.74108合计3.461087.941072.651052.72105由表5可知,2006年我院气态流出物对关键居民组所致个人有效剂量当量为2.72105 Sv/a,关键居民组为正北1.5 km处沙窝村的居民,关键核素是41Ar,关键途径是外照射。(执笔人:张晓娜)环境监测监测与评价室2006年辐射监测中心,基本按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环境常规监测计划对我院内外环境介质中辐射水平进行监测。主要包括院周围环境的g剂量率监测、地表污染监测、环境介质(地下水、土壤、沉降灰、气溶胶、植物和指示生物)中放射性活度浓度监测,以及工业下水中放射性活度浓度和工业毒物的常规监测。1 环境g累计剂量监测环境g辐射剂量率监测为每个季度测量一次,采用LiF(Mg、Cu、P)探测器进行测量。2006年院内院外共布置48个监测点,全年院外共丢失剂量计16个,院外30个监测点的监测结果列于表1。由表1可见,院外g剂量率年均最高值为85.2 nGy/h,该监测点位于东方红炼油厂。g剂量率年均最低值为78.7 nGy/h,该监测点位于夏村商场对面。2006年院外g剂量率平均值为(78.74.3)nGy/h。表1 2006年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外g辐射剂量率监测布点及监测结果序号取样点一季度累计剂量/ (nGyh1)二季度累计剂量/ (nGyh1)三季度累计剂量/ (nGyh1)四季度累计剂量/ (nGyh1)平均累计剂量/ (nGyh1)1北方村西北角73.965.688.576.0122小董村农机厂81.861.8 94.3 79.3163大董村路口85.163.8 89.979.6144桥梁厂门北65.6 66.877.169.86.35房山气象站入口81.579.6 86.982.73.86房山环岛75.572.463.687.774.8107丁家洼水库北68.076.566.984.4 73.98.28顾册路旁84.5 75.594.4 84.89.59夏村商场对面71.263.961.476.6 68.36.910南区篮球场71.7 82.8 75.096.1 81.41111沙窝村口74.182.674.079.277.54.212大苑村路口73.3 76.2 99.6 83.01413坨里第一户人家78.879.7 80.010184.91114水峪村路边83.9 77.075.988.881.46.115南上万路边81.877.478.086.680.94.216南四位桥边76.377.6 69.5 96.379.91217青龙湖岔路口77.277.0 76.4 86.079.14.618崇各庄政府门前74.481.879.578.63.819怪村77.080.5 81.2 99.2 84.51020坨里镇界牌73.777.789.380.28.121云岗77.9 82.8 67.0 99.781.91422长阳火车站74.1 86.780.423良乡路边牌楼73.9 81.2 85.180.15.724良乡机场桥前松72.360.1 91.0 74.51625南梨园十字路口75.971.4 67.3 81.4 74.06.126动力厂门口67.779.6 74.4 88.577.68.827培训中心63.178.576.6 77.874.07.328东方红炼油厂76.693.574.795.885.21129七里店66.981.7 83.077.28.930大兴 57.9 93.275.6注:“”表示剂量计因故丢失,没有测量数据2 地下水中放射性监测2006年度对院外四口民用水井地下水进行了常规监测,井位分布示于图1。监测项目为3H、总、总、90Sr、137Cs、60Co、54Mn等。全年监测结果列于表2、3。从表2、3中看出,地下水中总活度浓度在3.141024.29101 Bq/L范围内,最高值出现在北坊菜地18#监测井;地下水中3H活度在LLD148 Bq/L范围,最高值出现在污水厂39监测井;地下水中90Sr活度浓度在9.011043.68101 Bq/L范围,最高值出现在北坊菜地18#监测井;地下水中总、60Co、54Mn、 137Cs活度浓度均LLD。同时,可以看出,北坊菜地18#监测井地下水中总活度浓度比对照点沙窝高一个多数量级, 90Sr活度浓度比对照点沙窝高两个数量级。应引起重视。图1 民用井位置示意图表2 院外地下水中总、3H的测定结果监测井总3H全年监测样品数活度浓度范围/(BqL1)年平均值/(BqL1)监测样品数活度浓度范围/ (BqL1)年平均值/ (BqL1)18#北坊菜地4(8.3042.9)101(2.121.6) 101453.569.658.57.539#污水厂4(3.1416.9)102(7.946.1)102438.214885.05153#五七井4(3.559.29)102(6.292.4) 1024LLD13799.940对照点沙窝4(3.188.11)102(5.292.1) 1024LLD9.07LLD 注:3H,LLD=4.5 Bq/L;总,LLD=3.98102 Bq/L3 农作物样品放射性活度浓度监测2006年度在3个监测点(对照点:大兴榆垡村、主导下风向的沙窝村和次主导下风向的北坊村)农作物收获期进行采样,对9种农作物中总、去钾总、90Sr、137Cs和元素钙的含量进行监测。其结果列表4。由表4可以看出,总活度浓度范围在34.2210 Bq/kg(鲜重),最高值样品为榆垡村的花生;去钾总活度浓度范围为4.891016.27 Bq/kg(鲜重),最高值样品为榆垡村的花生;90Sr活度浓度范围在1.191021.47 Bq/kg(鲜重),最高值样品为北方的白薯;137Cs活度浓度范围在LLD7.32102 Bq/kg(鲜重),最高值样品为沙窝的花生。同时,2006年度分别在工作区、生活区和大兴榆垡采集指示生物松针样品,每年采集两次,分析测定了样品中总、去钾总、90Sr、137Cs和元素钙的含量。监测结果列于表4。从表中看出,总活度浓度范围在77.1125 Bq/kg(鲜重);去钾总活度浓度范围在4.9511.1 Bq/kg(鲜重);90Sr活度浓度范围在1.191021.47 Bq/kg(鲜重);137Cs活度浓度范围在LD8.25102 Bq/kg(鲜重)。松针中去钾总比农作物中的去钾总高出1.620倍,松针中的90Sr比农作物中的高出20.984倍,说明松针是环境植物监测中较好的指示生物。表3 院外地下水中90Sr、137Cs的测定结果监测井90Sr137Cs监测样品数活度浓度范围/ (BqL1)年平均值/ (BqL1)监测样品数活度浓度范围/ (BqL1)年平均值/ (BqL1)18#北坊菜地4(1.593.68)101(2.290.97) 1014LLDLLD39#污水厂4(1.232.76)102(1.880.64) 1024LLDLLD53#五七井4(3.117.92)103(5.932.2) 1034LLDLLD对照点沙窝4(9.0138.1)104(2.591.3)1034LLDLLD注:137Cs,LLD=4.810-3 BqL1;90Sr,LLD=4.2010-2 BqL14 工业毒物监测工业毒物监测选择了工业下水总排出口和饮用水两种水介质,监测项目有F、Cr6+、Cn、Hg、Zn、Cu、PH和水质硬度等8项。全年监测样品共233个,其中工业下水样品203个,饮用水样品30个。测定结果列于表5。全年各项监测结果未发现异常值,监测结果均低于国家标准GB 574085和GB 89781996规定的允许排放水平。5 环境介质放射化学分析方法的探测限2006年度环境水和生物样品中总、去钾总、90Sr和137Cs的放化分析方法的探测下限列入表6。6 质量保证6.1 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6.1.1 仪器的质量控制 使用的仪器必须有资质的单位定期进行检定,使用前必须进行效率刻度和本底测量,使用过程中必须绘制效率和本底制控图,确保仪器使用过程中处于正常状态。6.1.2 现场采样、现场测量和实验室分析测量过程的质量控制1)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依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样品采集,样品采集要具有代表性和足够测量用和备用的量,采集到的样品必须包装好,防止交叉污染,样品必须作好标识,同时作好采样记录。2)现场测量的质量控制。现场测量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和作业指导书的测量规程进行, 同时作好现场测量记录。3)分析测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样品分析测定,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和作业指导书的操作规程进行,必要时要进行平行样和试剂本底样的分析测定,同时作好完整的分析测量原始记录。4)测量数据处理的质量控制。现场测量数据的统计误差小于10%,环境样品实验室分析测量数据的统计误差小于30%,测量计算结果要进行复核与审核,要填写监测报结果告单,并要求监测人员和审核人员签字。表4 2006年植物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监测结果样品种类采样点放射性活度比活度/(Bqkg1)元素钙比活度/(Bqkg1)总去钾总10190Sr102137Cs102菠菜大兴99.12.528.71.88.410.632.560.061.49北坊65.61.520.71.110.72.01.790.051.66沙窝85.21.88.740.8014.42.41.990.270.954豆角大兴49.11.412.80.603.760.30LLD0.509北坊70.81.417.40.702.730.34LLD0.732沙窝61.61.712.81.03.060.631.560.050.664青椒大兴41.60.9126.02.01.190.301.140.090.123北坊46.01.013.51.34.200.170.6100.020.115沙窝50.21.614.31.51.340.230.8740.240.135小麦大兴1384.447.91.515.62.45.450.051.36北坊1453.246.71.21356.24.020.040.991沙窝1213.955.91.617.11.53.980.030.529白菜大兴34.21.116.51.49.520.66LLD0.471北坊37.11.111.20.507.350.282.550.250.774沙窝38.40.6712.51.113.41.23.670.170.471萝卜大兴50.71.533.11.014.10.40LLD0.715北坊52.11.69.840.603.340.291.410.520.780沙窝40.11.34.890.502.900.260.8100.030.561白薯大兴39.41.115.20.8010.80.901.600.040.727北坊58.81.328.41.11471.43.100.061.25沙窝97.82.838.91.018.81.21.440.020.927玉米大兴81.02.622.01.918.71.87.853.10.455北坊76.62.315.20.8020.61.51.880.020.553沙窝76.42.418.20.9018.81.26.240.230.292花生大兴2105.862.74.614.31.98.250.711.39北坊沙窝1844.461.83.427.63.27.320.091.64松针大兴81.42.473.83.14.920.1820.31.33.94松针南区生活区1143.21004.25.760.1213.00.55.70北区工作区89.41.879.12.24.630.1426.82.44.14注:137Cs,LLD=5.7210-3 Bqkg1;总,LLD=2.2710-1 Bqkg1,去钾总,LLD=1.9010-1 Bqkg1;90Sr,LLD=16610-3 Bqkg1;松针给出的结果为两次测量的平均值表5 2006年工业毒物监测结果采样点监测项目监测样品数方法探测限/ (mgL1)浓度范围/(mgL1)年平均值/(mgL1)标准值/(mgL1)工业下水总排出口F-292.01023.741030.391.0110110Cr+6294.0103LLD3.011031.801020.5CN294.0104LLDLLD0.5Hg292.0104LLD LLD0.05Zn441.0102LLD4.021022.551022.0Cu431.0102LLD2.381021.331021.0饮用水F42.01024.231026.591024.951021.0Cr+644.0103LLDLLD0.05CN44.0103LLDLLD0.05Hg42.0104LLDLLD0.001Zn31.01027.701033.571011.641011.0Cu31.0102LLD9.50102LLD1.0总硬度4264284272450注:29个工业下水的监测样品的pH范围为6.07.0,年均值为6.6,标准值为6.58.5;4个饮用水监测样品的pH范围为6.57.0,年均值为6.9,标准值为6.58.5表6 环境介质放射化学分析方法的探测下限分析项目环境介质样品用量本底计数率/min1测量时间/min探测效率/%化学回收率/%探测下限/Bqkg1总水生物样(鲜)1 L1 kg1.200.109026.40.3819.7851003.981022.271013H水8 mL0.9112021.61003.8390Sr水生物样(鲜)1 L1 kg1.200.101.200.1012030026.40.3826.40.3870754.201021.6610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套技术员考试题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与锂电产业融合
- 环境整改方案
- 高新区新质生产力案例
- 教育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内容
-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
- 湖南安全生产讲解
-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 马兰农场新质生产力实践
- 杭州新质生产力发展规模
- 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 小学生钢笔使用课件
- 《冲击地压》课件
- 《毛利分析》课件
- 工业园区弱电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安徽省蚌埠市重点中学2025届物理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医院医保新员工岗前培训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解读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制度
-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让学生自由飞翔
- (2024)新课标一年级语文上册 我上学了 第2课时 我爱我们的祖国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