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评价教程第一章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环境要素: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有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分类:可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环境系统:地球表面各种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环境质量: 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是能够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环境评价:就是对环境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给予定性和定量的说明与描述。环境标准(Environmental Standard,ES):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与人群健康,改善环境质量,有效地控制污染源排放,以获得最佳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由政府所制定的强制性的环境保护技术法规。1、环境质量标准: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因素的容许浓度所作的规定。2.污染物排放标准(Emission Standard of Pollutants) : 国家或地方为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浓度和数量所做的限量的规定。3.环境保护基础标准:是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对有指导意义的符号、指南、名词术语、代号、标记方法、标准编排方法、导则等所作的规定。4.环境保护方法标准: 是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对臭氧、分析、试验操作规程、误差分析、模拟公使等方法制定的标准。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环境质量的价值包括(健康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2.环境评价的对象是(环境质量及其价值)。3.按照评价的时间,环境评价分为(回顾性评价)、(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4.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国家法律中肯定下来的国家是(美国)。5.东欧与前苏联的环境评价主要侧重于(地理)和(河流)。6.我国的环境评价经历了(初步尝试)、(广泛探索)、(全面发展)和(环境影响评价)四个阶段。7.环境质量指数的基本形式是(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三、简答题1.环境评价的意义。答:为环境管理、环境工程、制定环境标准、环境污染防治、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环境学科的发展2.环境质量指数的作用。答:(1)对区域环境质量进行分级;(2)可为专家评价法提供比较客观的量化依据;(3)可作为评价标准的替代形式,进行信息交流。(4)将大量的环境数据归纳为少数有规律的指数表达式。3.环境质量指数评价的主要步骤。答:(1)收集整理环境数据和资料;(2)确定要评价的环境要素及其评价因子;(3)评价指数的选用和综合;(4)环境质量分级。4.简述专家评价法。答:将专家们作为索取信息的对象,组织环境领域或多个领域的专家,运用专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特点: 对于难以定量化的因素,给予考虑和做出评价。第二章环境评价信息是指赋予评价指标以一定的数值,以便进行模型运算。指标量化的方式有:1.资料收集2.环境质量监测3.环境质量预测4.专家咨询5.模拟试验污染源的分类方法: a.按污染物的来源:自然污染源,人工污染源 b.按对环境要素的影响:大气污染源、水体污染源、土壤污染源、生物污染源和其他污染源 c.按污染途径:直接污染、转化污染 d.按污染源存在的形态:点源、线源、面源 e.按性质不同: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生活污染源。 f.按工作范围:区域性(包括流域、水域)污染源、项目性(工厂、矿山等)污染源。污染源调查原则:明确目的性 把握系统性 重视联系性 保持同一性 工业污染源调查:(1)生产和管理: 企业概况 生产工艺 原材料、能量消耗和水耗 生产布局 管理调查(2)污染物排放与治理: 污染物排放情况 污染防治调查(3)污染危害调查(4)发展规划调查例题:某电镀车间年用铬酐4t,生产A镀件1亿个,其中25%的铬沉积在镀件上;25%的铬以铬酸雾形式由镀槽上被抽风机抽走,经过铬酸雾净化回收器(回收率95%)处理后排放;约有40%的铬从废水中流失;还有10%留在废镀液中经装桶送市内危险品处置场。设铬酸雾净化回收器回收的铬仍回用于生产;采用化学法处理含铬废水和废镀液,其六价铬去除率99%。求每年从废气和废水中排入环境的六价铬量以及单位产品的排放量。解:该厂总铬量 MCr=4m(Cr)/m(CrO3)=452/100=2.08 t全年从废水(不包括废镀液)中排入环境的量:wiw(1-)=40%(1-99%) 2.08=0.0083 t/a全年从废气中排入环境的量:wia(1-)=25%(1-95%) 2.08=0.026 t/a则:diwa=0.026+0.0083=0.034 t/a单位产品排铬量:0.034109/108=0.34 mg/个污染源评价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比较,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污染源评价的目的是要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污染源治理和区域治理规划提供依据。污染源评价要确定等标污染指数、等标污染负荷、污染负荷比等特征数。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确定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重点。境现状调查:1、收集资料 2、现场调查 3、遥感调查1、什么是专家咨询法?组织环境科学领域(有时也需要请其他科学领域)的专家,运用专业方面的经验和理论对环境质量指标进行赋值的方法。2、专家咨询法有什么作用?(1)对某些难以用数学模型定量化的因素,例如,社会政治因素可以考虑在内;(2)在缺乏足够统计数据和原始资料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定量估计。3、专家咨询法有什么特点?(1)已经形成一套专门的理论和方法;(2)不是依靠一个或少数专家,而是依靠专家集体,这样可以消除个别专家的局限性和片面性;(3)现代的专家咨询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以打分方式作出定量评价。特尔斐法的特点:(1)匿名性;(2)轮回反馈;(3)统计分析第三章常规污染物:SO2 TSP NOx、CO模拟方式分为点源、面源(线源)、体源、火炬四种类别评价工作程序1.调查准备阶段2.污染监测阶段3.评价分析阶段4.成果运用阶段目前,我国各地大气污染监测评价,可以归纳如下几种类型的评价因子: 尘类:降尘、飘尘、悬浮微粒 有毒气体:SO2、NOX、CO、O3有害元素:氟、重金属元素中的铅、汞、镉、砷等 有机物:苯并()芘、总碳氢、非甲烷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定义: 采用数学模型和必要的模拟试验,计算或估计评价拟建设的项目的各种污染因子在评价区内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比较各种建设方案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为正确决策提供可靠和定量的基础数据。主要气象要素:气温、气压、气湿、风向、风速、云况、云量、能见度、降水、蒸发量、日照时数、太阳辐射、地面及大气辐射等。1、某一高架连续点源排放污染物,在风速为 2m/s,有效高度为H时,地面最大浓度为 Cmax,试问当风速为 4m/s,有效高度为 3/4H时,地面最大浓度是Cmax 的几倍? B (假定扩散参数 y不变) A. 2 B 2/3 C 3/4 D 4/5 2、下列哪些条件会造成烟气抬升高度的增加: EA风速增加,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降低;B风速增加,排气速率降低,烟气温度增加; C风速降低,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降低; D风速降低,排气速率降低,烟气温度降低;E风速降低,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增加。 3、下列关于气象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有: BA所谓逆温就是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B在干绝热过程中,每升高或降低 100m气温降低或升高约 1K C在干绝热过程中,位温要发生变化 D大气边界层的厚度一般距地面以上 10km左右 7、估算有限长线源产生的环境浓度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是: CA有限长线源的长度 B有限长线源的源强 C有限长线源两端引起的“边缘效应” D接收点的位置 8、在那种情况下要考虑“边缘效应”。C A无限长线源扩散模型 B面源扩散模型 C有限长线源扩散模型 D点源扩散模型 9、计算日平均浓度有多种方法,环评中通常采用 C 。 A 保证率法 B换算法 C典型日法 D周日平均法 10、对于一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一般不应小于 C 。 A 46km B 1014km C 1620km D 2530km 1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考虑到界外区域对评价区的影响,对于地形、地理特征和排放高度、排放量较大的点源的调查,还应扩大到界外区域,各方位的界外区域的边长大致为评价区域边长的 A 倍。 A 0.5 B 1 C 2 D 3 第四章水环境质量评价:根据水的用途,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对水域的水质或水域综合体的质量进行定量或定性评定。 1.内梅罗污染指数 将水的用途分为三类: (1)人类接触使用的;(2)间接接触使用;(3)不接触使用污水排入河流的入河口称为污水注入点。污水注入点以下的河段,污染物在断面上的浓度分布是不均匀的,靠入河口一侧的岸边浓度高,远离排放口对岸的浓度低。随着河水的流逝,污染物在整个断面上的分布逐渐均匀。污染物浓度在整个断面上变为均匀一致的断面,称为水质完全混合断面。最早出现水质完全混合断面的位置称为完全混合点。污水注入点的上游称为初始段,或背景河段;污水注入点到完全混合点之间的河段称为非均匀混合段;完全混合点的下游河段称为均匀混合段。【例题】某个建设项目,建成投产以后废水排放量为2.5 m3/s,废水中含Pb为1000 mg/L,废水排入一条河流中,河水的流量为100 m3/s,该河上游含Pb的浓度为300mg/L,问废水排入河水中后,其污染程度如何?(按完全混合考虑) 解:按完全混合模式计算: 例1、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E=19440m3/d,BOD5(E)=81.4mg/L,河流水环境参数值为:Qp=6.0m3/s,BOD5(P)=6.16mg/L, B=50.0m,a=1.2m,u=0.1m/s,J=0.9,K1=0.3/d,试计算混合过程段(污染带)长度?如果忽略污染物质在该段内的降解和沿程河流水量的变化,在距完全混合断面10km的下游某断面处,河水中的BOD5浓度是多少?解:QE=0.225m3/s,BOD5(0)=8.88mg/L,t=x/u=10km/0.1m/s=1.1574BOD5(10km)=BOD5(0)*exp(-K1*t)=6.28mg/L1.污染物随着污水排入河流后 C 。 A.在河流横向断面上立即与河水充分混合 B.在河流横行断面上只经横向混合一定距离后与河水充分混合 C.经垂向混合、横向混合后与河水充分混合 D.当河流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污染物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 15%时,可以认为此污染物的浓度已达到均匀分布 2、推流迁移过程中污染物不变的量是 B 。 A所处位置 B污染物的浓度 C污染物质量通量 D污染物的化学组成 3、环境影响预测中,河口与河流的界限为 A 。 A.落潮时最大断面平均流速与涨潮时最小断面平均流速之差等于 0.05m/s的断面 B.涨潮时最大断面平均流速与落潮时最小断面平均流速之差等于 0.05m/s的断面 C.落潮时最小断面平均流速与涨潮时最大断面平均流速之差等于 0.05m/s的断面 D.涨潮时最小断面平均流速与落潮时最大断面平均流速之差等于 0.05m/s的断面 4、SP 模式CC 0 exp(-k 1t)表征顺直河流水流 B 。 A.恒定状态下无机盐类的衰减规律 B.恒定状态下需氧有机物的衰减规律 C.非恒定状态下无机盐的衰减规律 D.非恒定状态下需氧有机物的衰减规律 5、关于 SP 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是研究河流溶解氧与 BOD 关系的最早的、最简单的耦合模型 B其基本假设为氧化和复氧都是一级反应 C可以用于计算河段的最大容许排污量 D河流中的溶解氧不只是来源于大气复氧 6、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监测数据样本量较小,难以利用统计检验剔除离群值,这是,如果数据集的数值变化幅度甚大,水质参数往取 C 。 A.K个监测数据平均值 B.平均值与最大值的比值 C.平均值与最大值的均方根 D.平均值与最大值的立方根 7、下列关于筛选预测水质参数的说法不正确定的有 C 。 A.根据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分析,可知此项目排入水体的污染源与污染物情况 B.结合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级别,工程与水环境两者的特点,即可从将要排入水体的污染物中筛选水质参数 C.筛选的数目尽可能多 D筛选的数目既要说明问题又不过多,使所选水质参数的影响预测能力基本反映建设项目的地面水环境影响 8、在河段内有支流汇入,而且沿河有多个污染源,这时一般采用 C 。 A.单纯混合模型 B.完全混合型模型 C.多河段模型 D.托马斯模型 9、使用多河段模型时,在河流上设置分段端面的下述做法不正确的有 C 。 A在河流断面形状发生剧烈变化处 B支流或废水输入处 C在一段笔直且流速稳定的河段内 D取水或引水处 10、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理论基础是 D 。 A污染物的自身特性 B水体的自净特性C水体的水质指标 D水体的污染特性 11、下列那种条件下环境问题可简化为零维问题。 C A.河水流量与污水流量之比大于 30,不需考虑污水进入水体的混合距离 B.河水流量与污水流量之比大于 40,需要考虑污水进入水体的混合距离 C.河水流量与污水流量之比大于 30,需要考虑污水进入水体的混合距离 D.河水流量与污水流量之比大于 1020,不需考虑污水进入水体的混合距离 14、在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时,关于零维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将所研究的环境介质看作是一个完全混合的反应器 B认为污染物时均匀分布的 C各种湖泊和箱式大气模型是零维模型 D进入的污染物能在瞬间分布到空间各个部位 15、.环境中污染物分布的稳定状态是指 C 。 A在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的浓度处处相等 B污染物在空间某一位置的浓度具有一个稳定的剃度,这个剃度不随时间变化 C环境中污染物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即假定污染物不随介质迁移 D环境中污染物在某一空间位置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16、污染物排入地表水体之后,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水体内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受纳的污染物浓度不断降低,水质逐渐恢复,此过程称为水体的 B A污染物降解 B自净 C衰减 D扩散 17、水体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衰减与其种类和性质有关,但多数呈 B 。 A零级反应 B一级反应 C二级反应 D三级反应 2.河边拟建一工厂,排放含硫化物废水,流量2.85m3/s,含盐量1200 mg/L。该河平均流速0.45 m/s,平均河宽15m,平均水深0.6m,上游来水含硫化物100 mg/L,该厂废水如排入河中能与河水迅速混合,问河水氯化物是否超标?(设地方标准为300 mg/L)。3.一个改扩建工程拟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q=0.25 m3/s,苯酚浓度为32g/L,河流流量Q=6.5 m3/s,流速ux =0.35m/s,苯酚背景浓度为0.5g/L,苯酚的降解(衰减)系数K=0.2d-1,纵向弥散系数Ex =10 m2/s。求排放点下游10km处的苯酚浓度(忽略纵向弥散系数)。4.一条流场均匀的河段,河宽B=300m,流速ux=0.8m/s,横向弥散系数Ey=2m2/s。一个拟建项目可能以岸边和河中心两种方案排放,试计算完全混合距离。第五章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是指在研究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按一定的原则 、标准和方法,对土壤污染程度进行评定,或是对土壤对人类健康适宜程度进行评定。或者是对土壤环境质量的高低和优劣作出定性或定量的判断。土壤环境质量:指土壤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特性及其所处状态的综合体现与定性、定量的表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分为两类: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本标准仅对土壤中镉、汞、铬、锌、砷、铜、铅、镍、六六六、DDT 10项指标做了规定,对其他重金属和难降解危险性化合物未做规定。1.III类土壤环境质量基本上(C)A.对植物和环境有少量危害和污染 B.保持自然背景高水平C.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D.保持自然背景水平2.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此类土壤属于(C)A.I类 B.II类 C.III类 D.II类或III类3.土壤环境质量3、一级标准是为了保护区域自然生态,(C)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A.保障农业生产 B.维护人体健康 C.维持自然背景 D.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生长4.多选I类土壤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ABCD )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A.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 B.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低的自然保护区 C.牧场 D.茶园 E.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自然保护区5. 多选 II类土壤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BCDE)、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土壤,土壤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A.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 B.蔬菜地 C.牧场 D.茶园 E.果园6. 多选 III类土壤主要适用(CD )、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A.环境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 B.一般农田 E.果园C.林地土壤 D.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 土壤本底值是指未受人为污染的土壤中某一物质的平均含量。4.区域性土壤自然含量; 区域性土壤自然含量是指在清水灌区内,选用与污灌区的自然条件、耕作栽培措施大致相同,土壤类型相同,土壤中有毒物质在一定保证率下的含量。土壤侵蚀强弱常以土壤侵蚀模数大小表示。土壤侵蚀模数是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土地面积上被带走的泥沙量与时间、面积的比值。土壤环境容量:一般将土壤在环境质量标准的约束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成为土壤环境容量。1.表达水土流失的定量指标有(A)A.侵蚀模数 B.侵蚀类型 C.侵蚀面积 D.侵蚀量2.下列哪些因子是通用水土流失方程(ABD)A.降雨侵蚀力因子 B .土壤可蚀性因子 C.气象因子 D.坡长和坡度因子 E.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第六章1.噪声按产生的机理分为: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2.按其随时间变化可分为: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稳态噪声:它是指在一个长时间内,其声音是连续不断的,而且其声音强度是相对稳定的,声压波动不超过3dB。非稳态噪声:它又分为三种,起伏噪声、间歇噪声和脉冲噪声。第七章生态评价是根据选定的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评定某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劣。生态评价:是对生态环境的功能进行定性的描述和定量的判断。生态评价的实质:使生态环境的功能得到人类的充分认识,使其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2.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根据选定的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评定某区域生态环境优劣,作为环境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参考标准,或为环境规划和环境建设提供基本依据。3.生态影响评价:是对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并提出减少影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策略和措施。生态评价标准的指标值选取应考虑的基本原则:1.可计量 2.先进性和超前性 3.地域性1.生态影响评价等级,如果选择的生态影响多于一个,则依据其中评价评价级别()的影响确定工作级别。A.高 B.较高 C.中 D.低2.某项目的生态环境评价的级别是二级,工程的影响范围是60km2,其生物量减少至少(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告创意策划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职业健康顾问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绿色能源专家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挖掘机驾驶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消费者心理学家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信息系统审计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赔偿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用户偏好预测-第2篇-洞察与解读
- 2025年生物医药研究员人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智能家居工程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秋季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笔试题库
- 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内耳分布特征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关联探究
- 信号采样及采样定理课件
- 广州越秀区执信中学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老年状态体验课件
- 秋冬季静电安全培训课件
- 隧道施工机械设备配置方案
- 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与规范
-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制度的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估
- 学堂在线 研究生素养课-积极心理与情绪智慧 章节测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