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陈情表的语文教案.doc_第1页
关于陈情表的语文教案.doc_第2页
关于陈情表的语文教案.doc_第3页
关于陈情表的语文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陈情表的语文教案 一、导语设计 作者“未曾废离”只是一相情愿,朝廷追责甚急,作者还有什么推辞的良策呢?我们继续来看文章的3、4两段。 二、具体研习第3段 1、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的? 提示: 三层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换文意。 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可将有关背景移至此处),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 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谅解。 正面陈述刘之现状,是为“不能废远”惟一原因。 (解说:借此理清本段的层次。) 2、作者为什么扯起“孝”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义? 提示: 借“孝”来掩饰自己的观望之意,从而解除晋武帝的疑忌之心。 “凡”是指一般,“况”是指特殊。孝既已及于一般,对特殊就更应如此了。理由充足且冠冕堂皇。 “孤苦”一词承首段,又为下文“臣之辛苦”张本。 3、品味2、3层,看本段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至微至陋”“岂敢”等词委婉动人,至为恳切。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更相为命,不能废远”一组四字句,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特点:委婉、流畅。此段中反复表明心迹,叙说衷曲,解释不能“废远”的原因,情辞俱切。 三、具体研习第4段 1、本段中哪句话是表文主旨?(“愿乞终养”) 2、贯穿全段的是哪两个词?(“尽节”“抱养”忠孝两顾) 3、用语有什么特点?(“愿乞”“愿矜悯”“听臣微言”无比恳切) 4、由本段见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人的原因是什么? 事之实: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言之切:愿乞、愿矜悯、听臣微言、明知、共鉴。 心之诚: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解说:以品味为主,采用分层读、对答读、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等多种诵读方式,读中议,议中读,在不断的诵读中感受情深理切。) 四、讨论 文中的孝表现在哪里?你如何看待李密的“孝”?(结合课文来谈。) 提示: A.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B.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刘日薄西山,奄奄一息,不能为远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作者比较真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境遇和终养祖母的愿望,这种在长期艰难生活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骨肉之情,在利欲熏心、尔虞我诈的封建统治阶级中,应该说是少有的,因而是可贵的。 (解说:讨论的目的是为汲取李密的“孝”中的积极意义,并过渡到课堂训练。) 五、课堂训练 阅读石奢自刎,结合课后练习三回答文后问题。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还而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王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命,自刎而死。 1、石奢为何自刎? 2、你如何看待石奢自刎? 3、古代孝的特点是什么? 4、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如何理解孝? 六、布置作业 1、文中有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沿用至今,请找出来加以体会。 2、练笔:学习陈情表的表达细腻、真切等特点,写一则“孝亲”的故事。 根据你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