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95分.doc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95分.doc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95分.doc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95分.doc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95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1第1题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被称为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形式D.教学方法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2第2题课程的各个组成成份或组成要素及其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的总和是A.课程类型B.课程结构C.课程平衡D.课程组织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3第3题学科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赫尔巴特C.施瓦布D.夸美纽斯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4第4题20世纪,独立于教学论的课程论知识体系形成,课程理论成了一门独立的教 育学分支学科。在这个时期,一批专门的课程研究著作出现,其中美国教育 家波比特发表的著作是A.儿童与课程B.课程论C.教育过程D.教学与发展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5第5题17世纪,大教学论,这本被认为是历史上专门而系统研究和阐述教育问题 的专门著作问世,一般人将这本专著的发表看作是教学论诞生的标志。这本 著作的作者是A.昆体良B.夸美纽斯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6第6题下列课程设计模式中,属于问题中心课程设计模式的是A.学科设计B.生活领域设计C.科目设计D.学习者中心设计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0.07第7题认为课程与教学必须重视学科结构、直觉思维和发现学习的学者是A.杜威B.赫尔巴特C.布鲁纳D.罗杰斯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8第8题把大班上课、小组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时间为单位代替固定统一上课时 间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文纳特卡制B.道尔顿制C.贝尔兰卡斯特制D.特朗普制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9第9题在课程研制、课程与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编制、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的系统性评价,目的是及时了解活动进行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修正、调节和强化的评价方式是A.终结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10第10题教学过程的“新三中心”是A.教师、课本、课堂B.学生、经验、活动C.教师、学生、课程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11第11题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是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是A.分科课程B.活动课程C.整合课程D.显性课程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12第12题萌芽于古巴比伦学校和古希腊的学校,成型于近代学校,以夸美纽斯的百科全书式课程 为代表,经赫尔巴特而模式化的课程类型是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必修课D.正规课程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13第13题首倡课程研制过程模式的教育学者是A.波比特B.泰勒C.布卢姆D.司滕浩斯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14第14题课程与教学评价本身也是评价的对象。判断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价值与效果,即对课程与 教学的评价进行评价叫A.自评价B.相对评价C.他评价D.元评价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15第15题“四要素说”认为,构成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是A.教师、学生、课程和物质条件B.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和目的D.教师、学生、环境和反馈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16第16题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批论述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 其中,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课程与教学论专著是A.理想国B.论语C.学记D.雄辩术原理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17第17题冲突理论所反映的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是属于其A.哲学基础B.社会学基础C.心理学基础D.自然科学基础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18第18题为了使课程与教学适合于学习者需要和背景而在一门课程或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学生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所进行的评估是A.终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19第19题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儿童的生长发展,主张在教学内容上以经验为中心,在教学组织上以活动为中心的学者是A.杜威B.赫尔巴特C.布鲁纳D.罗杰斯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5.020第20题历时态课程要素,是构成作为一个时间动态系统的课程研制过程的基本因素。下列属于 历时态课程要素构成的是A.教育宗旨和目标、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