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复习题.doc_第1页
质检复习题.doc_第2页
质检复习题.doc_第3页
质检复习题.doc_第4页
质检复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纺织品检验实验条件1. 环境条件1.1.1 标准大气条件国际标准中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为:温度(T)为20(热带为27),相对湿度为65%,大气压力为86-106kpa,视各国地理环境而定。 我国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为1个标准大气压,即101.3kpa(760mmHg柱),温、湿度及其波动范围为:温度 相对湿度 温带 热带一级标准: 201, 202, 65%2%;二级标准: 202, 203, 65%3%;三级标准: 203, 205, 65%5%; 纺织品检测物理项目指标中按标准规定有环境要求的项目(如强力、伸长、捻度、细度、纺织材料静电性能电压半衰区的测定等),其检测环境条件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检测区域内必须配置有温湿度自动记录仪(或温湿度自动监控装置),并且要保留实际工作期间的温湿度连续监控记录。1.2 光照条件:纺织品在外在质量和包装检验条件时,要求有一定的光照条件,有些实验要求在特殊规定的光源条件下进行。光源和观察者是可变的因素。尽管人与人对颜色的感觉和认识会有差异,但不足以使评估结果出现很大的偏差。而由于气候、地点和时间等光源条件的变化,有可能使评估结果产生较大偏差。为此,在颜色评估中,标准的人造光源 被广泛的采用。1. 感官检测:1.1 外观感官感官检测法是借助人的感觉器官的功能和实践经验来检测评价商品质量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利用人的眼、鼻、舌、耳、手等感觉器官作为检测器具,结合平时积累的实践经验对商品外形结构、外观疵点、色泽、声音、气味、滋味、弹性、硬度、光滑度、包装和装潢等的质量情况,并对商品的种类品种、规格、性能等进行识别。主要有:视觉检测、听觉检测、味觉检测、嗅觉检测、触觉检测。 纺织品的感官检测是一种以人的感觉器官为手段,对纺织品的外观、风格等方面质量特性进行考察、分辨和判断的检测方法。感官检测不仅在成品检测上,在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也被多方面采用,从产品规划设计起,到加工、成品检测、用户调查的全过程;从表面加工状况如伤疵、脏污之类的检测项目开始,直到使用的舒适性、人体工效设计、采购动机以及消费者态度等,均涉及到感官检测。感官检测法的特点(1)方法简单,快速易行;(2)不需复杂、特殊的仪器设备和试剂或特定场所,不受条件限制;(3)一般不易损坏商品;(4)成本较低。(5)不能检测商品的内在质量,如成份、结构、性质等;(6)检测的结果不精确,不能用准确的数字来表示,是一种定性的方法,结果只能用专业术语或记分法表示商品质量的高低;(7)检测结果易带有主观片面性,常受检测人员知识、技术水平、工作经验、感官的敏锐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审美观不同以及检测时心理状态,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故使检测的结果有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科学性不强。1.3 织物外观质量的感官检测织物的外观质量主要指织物表面疵点,而成型产品还包括尺寸公差、缝纫性能等。表面疵点通常分局部性疵点(集中于一定区域内,尺寸和数量易于计量)和散布性疵点(分散面积较大,尺寸和数量不易于计量)2类,评定规则有4种方法。织物外观的检测是产品评级的一种依据。它是用目光直观检测法评定纺织品的外观质量,是对产品的定性检测。1.3.1织物风格的感官检测:是通过人的手对织物的触摸所引起的感觉以及对织物外观的视觉反应来做出评价,即手感目测,通常又称为感官评价纺织品品质检验:纺织品品质检验包括外观质量检验和内在质量检验。1. 外观质量检验外观检测就是检测纺织品的一些表象指标。这些表象指标包括:纤维的色泽、杂质,条干均匀性、纱线的粗细度,杂质疵点,毛羽;坯布的平整性与光洁度、纬斜;纺织成品的缝制加工水平、是否存在色差、织疵、污渍以及异常气味等,标签是否运用正确,规格的准确度。1.1 纤维外观检验1.2 纱线外观质量的检验:纱线外观质量主要有纱线的条干均匀性,纱疵,杂质及毛羽等。1.2.1 纱线的条干均匀性1.2.2纱线疵点检验1.2.3纱线毛羽1.3 织物的外观检测包括面料外观检验:织物外观检测时的检测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各类标准都根据织物特点明确规定检测条件,包括:检测方法:分验布机检测和平摊手工操作检测,毛织物、丝织物、针织面料等一般用验布机检测,棉布类初检(或下机)用验布机,而定等、复检、验收则采用平摊桌面手工检测。1.3.1织物疵点:织物表面的疵点多种多样,按其出现部位可分经向疵点、纬向疵点和经纬共有疵点;按其造成原因和形态主要有:纱疵;(2)织疵;(3)染整疵点;(4)破损性疵点等;1.3.2颜色检验严格地说,面料的颜色与确认样核对也应准确无误。但从面料的实际生产来说,要求完全一样似乎并不可能。一般的,如果与确认样色差在四级以上(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也可接受。如果客户对颜色的要求较高,即使在四级以上,也要将大货面料送客户确认。在检查大货面料的颜色时,检验员要特别注意同一匹布的前后色差和左右色差,以及匹与匹之间的色差(俗称缸差)。 同一匹布的前后色差和左右色差是不能接受的。而缸差如果在四级以上,一般可接受。如果勉强达到四级 (目测有差异)时,生产中必须分色。面料的色差主要有:一匹布中分:边中差:为左、中、右色差(包括深浅边);头尾差:前后色差;正反差:正反面色差;一批布中分:件内匹与匹色差,件与件色差,不合色样(包括样本与产品的色差,成交小样与产品的色差)。服装的色差主要有:一件内部位与部位之间的色差,同一部位上下、左右之间的色差;一套服装内件与件之间的色差;一批中箱与箱色差,件与件色差。1.4. 服装外观质量及检验1.4.1机织类服装国家或行业标准对这类服装外观质量的主要检验项目均为:原辅料、经纬纱向、对条对格、色差、外观疵点、缝制、规格允许偏差、整烫等八大项。内在质量检验2.1纺织品内在质量检验项目分类: 安全性,成分含量,色牢度,坚牢性,服用性,功能性等。2.2 安全性2.2.1纺织品生态、安全检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生态纺织品是指纺织原料的获取、纤维制造、纺织印染等后整理加工、最终使用废弃处理等一系列过程中,不产生或最低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对人体无害、有益健康的纺织品。EcoTex Standard是由欧盟执委会于1994年委托丹麦制定的纺织品生态标准,它要求考核纺织品从纤维种植或生产、纺纱、织造,染整、服装制造到废弃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即符合该标准的产品可悬挂Eco lable标志。OkoTex Standard 100是由奥地利纺织研究院在1991年底提出的,并由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验协会颁布, OkoTex Standard 100主要是检测控制纺织品上的有害物质以避免在使用中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OkoTex Standard 100对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所谓有害物质是指存在于纺织品或附件中并最大限量,或者在通常或按规定使用条件下会对人体产生某种影响,根据现有的科学知识水平推断,会损害人类健康的物质。由于OkoTex Standard 100对不同产品的有害物质控制量标准不同,因此,该标准将产品按最终用途分为四类:产品分类I:婴儿用产品。婴儿用产品是指除了皮革服装之外的所有用于制作婴儿或直至两岁的儿童用品的产品、基本材料和辅料。产品分类11: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产品。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产品是指那些穿着时大面积与皮肤直接接触的产品,如制服、衬衣、内衣等。产品分类III:不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产品。不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产品是指那些穿着时只有小部分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产品,如充填材料、衬料等。产品分类IV:装饰材料。标准所述的装饰材料是指包括原材料和辅料在内的所有用于装饰的,如台布、墙面覆盖物、家具布、窗帘、室内装饰织物、地毯和床垫等产品。与OkoTex Standard 100配套的OkoTex Standard 200是关于检验程序的标准,该标准包括10项测试项目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技术规范,具体有pH值、甲醛、可萃取的重金属、杀虫剂含量、含氯酚含量、对人体生态不利的染料、含氯有机载体、色牢度、挥发性和有臭味化合物发散气味及可感觉气味检测。2003年发布了GB184012003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并与2005年1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该标准规定了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的服用和装饰用纺织产品。标准中将产品分为三类,A类:婴幼儿用品;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考核项目有甲醛含量、pH 值、色牢度(耐水、耐汗、耐干摩擦和耐唾液)、异味和可分解芳香胺染料。GB184012003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对产品基本技术安全要求见表。 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项 目A类B类C类甲醛含量/(mg/kg)2075300pH 值a4.07.54.07.54.09.0色牢度b/级耐水(变色、沾色)3433耐酸汗渍(变色、沾色)3433耐碱汗渍(变色、沾色)3433耐干摩擦433耐唾液(变色、沾色)4异味无可分解芳香胺染料c禁用a 后续加工工艺中必须要经过湿处理的产品,pH 值可放宽至4.010.5之间。b 洗涤退色型产品不要求。c 在还原条件下染料中不容许分解出的致癌芳香胺可见GB184012003附录C。纺织品及服装的国家强制标准GB 18401-2010于2011年8月开始实行,摘录更新如下(仅重要部分):1、范围:章节1中,GB18401-2010在适用范围中指出,本标准也适用于家用纺织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章节2中,GB18401-2010附录C还原条件下染料中不允许分解出的芳香胺清单,增加了4-氨基偶氮苯。3、术语和定义:章节3.3中,GB18401-2010婴幼儿用品的定义更新为:年龄在36个月和身高在100cm及以下的婴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GB18401-2003婴幼儿用品:年龄在24个月以内的婴幼儿使用的纺织产品。4、要求:要求:章节5.1表1中,GB18401-2010 B类产品的pH值为4.0-8.5;GB18401-2003 B类产品的pH值为4.0-7.5。章节5.1表1中的注B,增加本色及漂白产品和扎染、蜡染等传统的手工着色产品不考核染色牢度。章节5.2中,增加窗帘等悬挂类装饰产品不要求考核耐汗渍色牢度。5、附录A中,GB18401-2010在附录A不属于技术规范范围的纺织产品目录中增加了: A.11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A.12 箱包、背提包、鞋、伞等 A.13 地毯1. 甲醛含量:用于纤维素纤维为主的织物的防缩、防皱的交联剂是游离甲醛的主要来源。由于含甲醛的织物做成服装后,在人们的穿着过程中会逐渐释放出游离甲醛,通过人体呼吸道及皮肤接触对呼吸道粘膜和皮肤产生强烈刺激,引发呼吸道和皮肤炎症,甲醛对眼睛也有强烈的刺激。2. 禁用偶氮染料:偶氮染料本身不致癌,只有在人体穿着的条件下,还原分解成致癌芳香胺中间体后,并被人体吸收才有可能产生致癌作用。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合成染料品种约有2000种,其中约70%的合成染料是以偶氮化学为基础的,它们可能会还原出致癌芳香胺的染料品种(包括某些颜料和非偶氮染料)约为210种。此外,某些染料从化学结构上看不存在致癌芳香胺,但由于在合成过程中中间体的残余或杂质分离不完善而仍可被检测出存在致癌芳香胺,从而使最终产品无法达到生态纺织品的要求。3. 萃取液的PH值:由于人体皮肤带有一层弱酸性以防止疾病侵入,因此纺织品的pH值在中性至弱酸性即pH值略低于7之间对皮肤最有益。4. 染色牢度:染色牢度并不是致毒的因素,它所以会出现在标准规范中,是由于染料应持久地固着在织物上不能转移到人体上造成伤害。由于水洗和摩擦使衣服上的染料脱落到身体上,导致汗液和唾液中酶的生物催化作用分解染料,特别是婴儿服装,由于婴儿喜欢咬嚼和吮吸衣物,可能通过唾液吸收有害物。5. 重金属含量6. 五氯苯酚残留量:五氯苯酚是纺织品最主要的防霉剂,它是一种毒性化合物,对人和动物有致畸和致癌作用。7. 杀虫剂含量8. 气味标准对纺织品上的挥发性物质释放也作了明确规定。还规定产品不得有发霉、高沸点汽油、鱼腥、芳香烃和香水等特殊气味。成分含量测试1.3.1 含量测试意义:面料及服装的纤维成分含量对产品的性质和成本影响很大,因此需要对产品的成分含量进行测试和控制,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弄虚作假。1.3.2 测试方法1) 化学方法:利用化学试剂将部分纤维溶解,保留某种纤维,然后称种换算出重量百分率的方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2) 显微镜法:有些面料由于构成材料化学性质比较接近,不能利用化学溶解的方法进行测试成分含量,如棉/麻,羊毛/羊绒,羊毛/兔毛等,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纤维的形态结构的不同进行记数换算成重量,再进行成分含量的推算。3) 其他方法1)拆纱称重法:机械拆分适用于经纬纱为不同成分的织物。化学分离适合于混纺且纤维化学性能不同的织物。2)燃烧法:不锈钢纤维混纺防辐射面料是一种由不锈钢纤维与涤纶、棉等其他普通纤维混纺而成的面料,目前这种面料广泛应用于防电磁辐射孕妇装和职业装,也有记忆皱这样的时装面料,由于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测试方法测试这种面料的成分含量导致市场上此类产品的成分标识弄虚作假严重,因此有必要研究适合这种面料的成分含量测试方法。3)红外光谱分析法纺织品和服装成分含量标示1、由一种类型纤维加工制成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纤维含量标明为“100%”或“纯”时,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100% 棉纯棉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加工制成的纺织品和服装2.1一般情况下,可按照含量比例递减的顺序,列出每种纤维的通用名称,并在每种纤维名称前列出该种纤维占产品总体含量的百分率。85% 锦纶15% 粘纤55% 羊毛35% 涤纶10% 粘纤2.2如果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纤维的含量不足5%,则按下列方法之一标明其纤维含量;a) 列出该纤维名称和含量;b)集中标明为“其他纤维”字样和这些纤维含量的总量;c)若这些纤维含量的总量不超过5%,则可不提及。50% 粘纤46% 涤纶4% 羊毛90% 羊毛10% 其他纤维92% 醋纤4% 氨纶4% 粘纤92% 醋纤8%其他纤维3、由底组织和绒毛组成的纺织品和服装应分别标明产品中每种纤维的含量,或分别标明绒毛和基布中每种纤维的含量。例760% 棉30% 涤纶10% 锦纶例8绒毛90% 棉10% 锦纶基布 100% 涤纶4、有里料的纺织品和服装含有里料的产品应标明里料的纤维含量。面料 纯毛里料 100% 涤纶5、含有填充物的纺织品和服装含有填充物的产品,应标明填充物的种类和含量。羽绒填充物应标明含绒量和充绒量。套65% 涤纶35% 棉填充物100% 木棉 面料 65% 棉35% 涤纶里料 100% 涤纶填充物 100% 灰鸭绒含绒量 80%充绒量 200g6、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质地的面料构成的单件纺织品和服装应分别标明每部分面料的纤维名称及含量。例12身 100% 丙纶袖 100% 锦纶2.3.5 纺织品和服装成分含量标示容许误差FZ/T 01053-2007 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 规定纯纺:误差为0。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含有2种及以上的纤维时,除了许可不标注的纤维外,大于15的成分,在标签上标明的每一种纤维含量允许偏差为5%,填充物的允许偏差为10%。某种含量小于等于15的话,其误差为标注值的30。色牢度检验: 色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挤压、摩擦、水洗、雨淋、曝晒、光照、海水浸渍、唾液浸渍、水渍、汗渍等)作用下的退色程度,是织物的一项重要指标。又称染色牢度、染色坚牢度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是纺织品内在质量测试中一项常规检测项目,根据试样的变色和未染色贴衬织物的沾色来评定牢度等级,一般分为9级: 1,1-2,2,2-3,3,3-4,4,4-5,5。1级最差,5级最高,几乎做不到。 测试项目:常用的有耐洗、耐光、耐汗渍、耐气候等项目。而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及产品标准来确定检测项目,如毛纺织产品标准中规定必须检测耐日晒色牢度,针织内衣当然要测耐汗渍色牢度,而户外用纺织品(如遮阳伞、灯箱布、蓬盖材料)则当然要检测其耐气候色牢度。织物色牢度测试主要分两种: 色牢度目测评定 目测评定是以试后样与原样两者之间以目测对比色差的大小为依据的。通常采用变色和沾色灰色样卡,以及蓝色羊毛标准作为评定标准。 沾色评级是把试验前后的标准帖衬织物放在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中相应的圆孔下,覆上遮板,使贴衬织物可与上下两对圆孔中小纸片对照,在与变色评级相同的照明和观察条件下目测。 2.纺织品耐光色牢度检测 原理:将供试验的染色织物和标准色样同时在日光等光线下曝晒,然后将试样的褪色程度与色样的褪色程度进行对比,得出评价。 在通常的试验中,其照射光源是以日光为基础,但日光照射的试验周期长,使用不便,故实际中多采用人工光源。 3.纺织品耐气候色牢度测试 4.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测试 5.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测试 6.耐唾液色牢度测试 专用于3周岁及以下的婴幼儿使用的产品。 此外还包括耐海水色牢度,耐含氯游泳池水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耐热压(熨烫)色牢度等。 对纺织品各项色牢度的要求,根据其用途的不同而决定。 纺织品坚牢性一、拉伸性能测试纤维、纱线或织物在使用中承受拉伸外力的能力。主要是对非针织类纺织品进行测试。对机织面料要测试经纬方向的拉伸强力和伸长。测试条件测试前要注意温湿度的影响,要先进行调试。位伸试验要求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否则要按织物的实际回潮率进行修正。修正公式 P=KP0K修正系数拉伸速度(断裂时间203秒)纱线高速冲击强力(TENJET 3000次/小时,模拟高速织布机冲击强力)预加张力(试样伸直不伸长) 纱线防解捻 面料平整保证受力均匀 夹持牢度 钳口平行和平整 针织物强伸性测试 针织物采用矩形试条拉伸时,会在夹头附近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横向收缩,造成试样多在夹头附近断裂,影响试验数据的正确性,采用梯形或环形试样可避免此类情况发生。二、顶破性能 织物受垂直布面的力的作用而产生的破裂称之为顶破。 实际测试中常用一个钢珠顶在织物上施加以力直至织物破裂。主要指标有: (1)顶破强力 (2)顶破高度针织物常测试顶破强力。三、撕裂主要适用于机织物,也可适用于其他技术方法制造的织物,如非织造布等。 不适用于针织物、机织弹性织物。研究材料在抵抗撕裂受力的能力和面料的脆性情况。1、舌形法断裂的为非受拉系统。2、梯形法断裂的为受拉系统。3、落锤法撕破强力(单缝试样)速度快,测试的是冲击撕破强力。四、耐磨 织物布面受反复切向摩擦力的作用而产生的表面破坏称之为磨损。 这是织物日常使用中最常见的破坏形式。 由于具体的磨损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破损效果,所以实验室在测试磨损时有多种类型的仪器。1平磨,2. 曲磨,3折磨,4动态磨,5翻滚磨五、织物的外观保持性一、起毛起球二、勾丝三、抗皱性四、洗可穿性五、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六、服装舒适性测试1.纺织品按检验内容来分有哪些? 按检验内容可分为品质检验、规格检验、重量检验、数量检验和包装检验等。2.什么是品质检验?纺织品品质是指内在的和外在的品质或质量;因此纺织品的检验可分为内在质量检验和外观质量检验两个方面。外观检测就是检测纺织品的一些表象指标。这些表象指标包括:纤维的色泽、杂质,条干均匀性、纱线的粗细度,杂质疵点,毛羽;坯布的平整性与光洁度、纬斜;纺织成品的缝制加工水平、是否存在色差、织疵、污渍以及异常气味等,标签是否运用正确,规格的准确度。纺织品内在质量检验项目分类 安全性,成分含量,色牢度,坚牢性,服用性,功能性等。3.纺织品检验有哪些基本要素?(1)定标:根据具体的纺织品检验对象,明确技术要求,执行质量标准,制订检验方法,在定标过程中不应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2)抽样:多数纺织品质量检验属于“抽样检验”,采用抽样检验方式,必须按照标准进行抽样,使样组对总体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全数检验不存在抽样问题。(3)度量:根据纺织品的质量属性,采用试验、测量、测试、化验、分析、和官能检验等方法,度量纺织品的质量属性;(4)比较:将测试结果同规定的要求,如质量标准进行比较;(5)判定:根据比较的结果,判定纺织品各项检验项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即“符合性判定”;(6)处理:对于不合格产品做作出明确的处理意见,其中也包括适用性判定。4.标准温湿度条件是什么?标准温湿度条件:温度为20。C(热带为27度),相对湿度65%,视各国地理环境而定。 我国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为1个标准大气压,即101.3kpa(760mmHg柱),温、湿度及其波动范围为:标准等级温带温度(。C)热带温度(。C)相对湿度%一级201272652二级202273653三级2032756555.纺织品国家强制性检验项目有哪些? 我国在2003年发布并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的GB18401-2003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检验项目有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耐水、耐汗、耐干摩擦和耐唾液)、异味和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五项。9. 甲醛含量用于纤维素纤维为主的织物的防缩、防皱的交联剂是游离甲醛的主要来源。由于含甲醛的织物做成服装后,在人们的穿着过程中会逐渐释放出游离甲醛,通过人体呼吸道及皮肤接触对呼吸道粘膜和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引发呼吸道和皮肤炎症,甲醛对眼睛也有强烈的刺激。1.常见的生态纺织品标准有哪些?请举2例,安全性检验项目有哪些?请举5例说明。例1.欧盟执委会于1994年委托丹麦制定的纺织品生态标准:Eco-Tex Standard,要求考核纺织品从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