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写作.doc_第1页
科技论文写作.doc_第2页
科技论文写作.doc_第3页
科技论文写作.doc_第4页
科技论文写作.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度第2期科技论文写作试题(A)考试(考查):考查 命 题 人: 胡蓉 审题人: 开((闭)卷:开卷 答题时间: 1月 班级: 学号: 姓名: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说明:生物专业2010级2班使用.一、考试内容:根据自选题写一篇与本专业有关或交叉学科的综述.二、考试要求1、题名:准确、简明、醒目、规范.(5分)2、署名:列出论文作者的姓名、单位和地址.(5分)3、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应简明;要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应排除本学科领域中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结构要严谨,语言表达要简明,语意要确切;用词要规范,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20分)4、关键词:选取能够反映论文主题内容名词性词语38个.(5分)5、引言:开门见山,不绕圈子;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引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也不应是摘要的注释.引言中要指出研究背景、意义、发展状况,提出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问题;说明自己研究的具体目的与内容.(5分)6、正文:(50分)论文正文的写作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符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综述的素材来自前人的研究报告,必须忠实原文,不可断章取义,阉割或歪曲前人的观点.(1)紧扣主题,完整统一,合乎逻辑.(10)(2)层次、段落、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另外还应考虑详写与略写得当.(10分)(3)语言的要求:准确、简洁、朴实.(5分)(4)标点符号、单位、数字要正确使用.文中符号使用规范.(5分)(5)内容具有创新性(20分)7、参考文献按照国家标准中的顺序编码制著录.(10分)(1)参考文献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2)杜绝二次引用.(3)专著、教材、网络公告尽量少用.(4)参考文献要新、要权威.(5)参考文献著录要规范.8、尊重知识产权,严禁剽窃、抄袭他人成果.如有者零分.三、排版格式1、论文题目(二号字,黑体,行距为1.5倍距).2、作者(四号,宋体行距为1.5倍距).3、单位(五号,楷体行距为1.5倍距).4、摘要、关键词(五号,除“摘要、关键词”二词外为黑体,其余为宋体).5、正文(小四号,宋体.一级标题为黑体,二级标题为楷体,行距22磅).6、参考文献列表(五号,宋体).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在鱼类饲料中的研究进展 颉江(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内江 641100)摘要: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鱼类饲料蛋白需求量越来越大,海洋渔业资源已逐渐不能满足鱼类饲料工业发展的需要.寻找饲料蛋白源的替代品,降低行业发展对鱼粉的依赖,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关注的焦点.目前,菜粕、棉粕、豆粕、等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较为广泛的应用于鱼类饲料生产;然而这些饲料蛋白与鱼粉相比,氨基酸的种类不齐全,氨基酸的含量与水产动物的蛋白要求具有较大差异等缺陷会影响鱼类生长发育及蛋白质代谢等.因此,替代鱼粉是鱼类营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总结和综述了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养殖鱼类的影响及改善水产动物利用植物蛋白源和动物蛋白源的途径,以期为深入研究水产动物饲料植物蛋白源的替代提供参考.关键词:水产动物;鱼粉;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类饲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传统的捕捞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水产品需求,在这种形势下,水产养殖业应运而生.繁殖、饲料、营养是水产行业的三大制约因素.饲料不仅是使水产动物维持生命活动和生长繁殖的物质基础,而且也与水产动物养殖的成本息息相关.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有粗蛋白、粗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具有给水产动物提供能量、组成机体、调节生理机制的功能1.鱼粉具有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低,适口性好,抗营养因子少以及易被水产动物很好的消化吸收等特点,成为水产饲料中一直以来不可或缺的优质蛋白源.然而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发展,配合饲料原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受自然渔业资源衰减和过渡捕捞限制, 导致目前鱼粉资源供应出现严重不足,以至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成本提高2,成为水产养殖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开发质优价廉的水产动物饲料蛋白源,不仅符合我国国情,而且是当前水产养殖业摆脱困境,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课题.目前,水产养殖饲料蛋白源的开发及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性蛋白源、植物性蛋白源、单细胞蛋白源和植物、动物、单细胞蛋白源综合开发利用等几方面.植物蛋白源因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疾病源较少等优点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为了促进水产养殖业的更快发展,研究开发优质蛋白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养殖鱼类的影响1.1 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养殖鱼类生长的影响 植物蛋白源影响水生动物生长主要有 3种方式.第一是随着饲料中植物蛋白源比例的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呈直线下降趋势.这在异育银鲫鱼的研究中曾有过报道3;第二是当植物蛋白源的添加量在一定范围内时,水产动物的生长率、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等均未出现显著变化,但当添加量超过该范围后,水产动物的生长急剧下降4-6;第三是当饲料中植物蛋白源达到一定比例时,水产动物的生长及饲料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7-10,这主要是因为动物蛋白的氨基酸种类较少及含量与水产生物相差较大,再添加一定量的植物蛋白源后,改善了人工配合饲料的氨基酸平衡,使之能较好的满足水产动物对各种氨基酸的需求量.1.2 植物蛋白源对饲料适口性的影响 鱼粉是水产养殖饲料中传统的主要蛋白源,它具有蛋白质含量高(通常高于60%)、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还富含促摄食物质、必需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可消化能等鱼类生长繁育必需的成分,且适口性好,摄食率较高,因而世界上不少地区的精养渔业都将鱼粉作为主要的蛋白源11;植物蛋白源,如:豆科籽实、棉籽粕、菜籽粕、花生饼等存在抗营养因子或毒物、 适口性差等问题,若长期过量使用,对鱼类生长发育、饲料利用率、肌肉品质及生理指标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12.其中,豆科籽实中抗营养因子和植酸含量较高会抑制水产动物的食欲; 豆粕、菜籽由于蛋氨酸的缺乏使得水产动物的营养不均衡,从而不能满足最大生长率;当植物蛋白替代鱼粉的比例升高时,促摄食物质含量逐渐减少,抗营养因子和败风味物质增多,饲料的适口性降低,水产动物食欲下降,摄食量降低,从而影响水产动物的正常生长.但也有研究表明,适口性并不是影响水产动物利用植物蛋白源的重要原因.艾庆辉等、Refstie 等、Pongmaneerat 和 Watanabe分别对虹鳟、大西洋鲑和南方鲇的试验研究表明,适口性不是影响水生动物利用植物蛋白源的重要因素8,13-14.因此,植物蛋白源适口性在促进水产动物生长方面的影响还有待研究.1.3 植物蛋白源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植物蛋白源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包括抗胰蛋白酶、血球凝集素、异黄酮、皂素、单宁酸、植酸磷、游离棉酚、芥子苷等12. 抗营养因子对水产动物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影响水产动物的消化酶活性, 降低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二是通过直接扰乱水产动物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产生毒害,如菜籽饼中的芥子苷,它与芥子酶作用后的产物可引起采食量下降甲状腺肿大等症状12.三是抑制水生动物的食欲,如羽豆粉(Lupin meal)中的生物碱、大豆粉中的皂甙、菜籽饼中的单宁均会降低饲料的适口性,影响水生动物的食欲.四是抗营养因子还可以和某些营养物质结合(如蛋白质),形成难以分解的化合物, 从而影响该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Pusztai等15植物凝集素对肠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1.4 植物蛋白源对水生动物体组成的影响 大多数情况下,随着饲料中植物蛋白源含量的上升,水生动物的水分含量上升,干物质含量下降,这表明水产动物对植物蛋白源的利用率低于鱼粉.鱼粉蛋白被全脂豆粉20%替代时,埃及胡子鲇的饲料效率和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沉积率、蛋白质效率、肌肉中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肌肉中粗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陆阳等研究表明水生动物摄食含植物蛋白的饲料后, 生理状态及各项生理指标也将发生变化.各试验组虹鳟的脏体比、肥满度、全鱼和肌肉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血清生化指标与饲料中植物蛋白源的含量无必然联系,而用54.40%的膨化豆粕相应替代基础日粮中80%的鱼粉时,该试验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与其他各组(0、20%、40%、60%)相比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中肠和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下降(P0.05)16.由此可见,饲料中一定量的植物蛋白使鱼类处于相对较好的生理状态, 但过量添加也将影响鱼类的健康状况.2 改善水生动物利用植物蛋白源的途径2.1 降低植物蛋白源中的抗营养物质 抗营养物质的消除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物理方法一般是通过适当的加热、水泡、机械加工、挤压等方法,来使植物蛋白源中的部分抗营养因子减少或者消除.消除植物蛋白源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植物凝集素等热不稳定性物质可以采用适当的加热,来提高其适口性,进而增加了水产动物对植物蛋白源的利用率17.但过度的加热将破坏其中的某些氨基酸或使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等发生反应,从而降低某些必需氨基酸的消化吸收率,如赖氨酸、精氨酸、蛋氨酸.化学方法常见的有碱处理、化学钝化、盐处理这些方法.碱处理可以降低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抗营养因子的活性.张建云等18用 5% 尿素加 20% 水处理豆粕30d,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活性降低了78.55% .化学钝化是使抗营养因子在一定条件下失活或降低活性.张丽英等19在 FeSO4 7H2O 处理的基础上,再用Ca(OH)2做进一步处理可增强对棉籽饼内棉酚的脱毒效应,但在使用该法时,需注意某些残留药物的检测和处理.盐处理一般则用于植物蛋白源的脱毒处理.王文福等20用铁盐法处理普通菜籽饼(粕)后,硫甙、恶唑烷硫酮、植酸含量与脱毒前相比,其含量分别下降 15.39%、24.12%、30.13%.生物方法常用的有添加酶制剂法、微生物发酵法以及育种法.添加外源酶制剂,具有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消除部分抗营养因子的作用.陈京华等研究表明21豆粕中采用植酸酶进行发酵预处理, 能明显降低豆粕中植酸的含量, 在显著提高牙鲆的特定生长率(P0.01)、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氮贮积率(P0.05),显著降低氮(P0.05)、磷和钙的排放率(P0.01).谢玉霖等22研究表明,添加溢多酶P-8901具有显著提高罗非鱼的饲料利用率,生长性能的作用,在鱼种饲养中效果更加明显.周金敏等23在草鱼幼鱼饲料中添加酶 A 0.1、0.2 mLkg-1和酶B 0.2 mLkg-1对草鱼的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均起到显著提高的作用(P0.05)可见在饲料中添加外源酶类,能减轻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效应,提高蛋白质、脂肪、多糖和磷的利用率,促进生长,改善水生动物对植物蛋白源的利用.当前用于水产动物饲料中的酶类主要有蛋白酶、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等.目前有关该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焦点.2.2 添加晶体氨基酸或蛋白源植物蛋白源中的限制性氨基酸是影响水生动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如豆粕中的赖氨酸含量较为丰富,而蛋氨酸却比较缺乏,如同 “水桶原理”,从而使氨基酸营养不平衡,影响鱼类正常生长.一些研究表明,当以大菱鲆24、杂交罗非鱼 25、花鱼26为实验对象时,通过向饲料中添加某种或某几种限制性必需氨基酸,可改善饲料的必需氨基酸平衡,提高水生动物对植物蛋白源的利用,这表明这些鱼类能够有效地利用饲料中的晶体氨基酸.然而有关异育银鲫27、鲤28的研究则表明,通过添加晶体氨基酸对水产动物利用蛋白源并没有显著作用,由此可见,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因不同种类以及不同实验条件而存在差异.分析水产动物不能有效利用晶体氨基酸的可能原因:(1)水产动物对单个晶体氨基酸与蛋白质中结合态氨基酸的消化吸收效能力存在差异,单个氨基酸的吸收较之更为快速,从而使水产动物在合成蛋白质时不能同时获得齐全的必需氨基酸,因此阻碍了蛋白质的合成;(2)水产动物在合成蛋白质时有时所需的是一些小肽而不是完全利用单个氨基酸29;(3)在水体的环境下添加的晶体氨基酸易被溶解,造成水产动物的实际利用率不高;(4)在加工过程中,晶体氨基酸与非蛋白物质结合,其含量虽然仍可被检测到,但水产动物很难真正吸收消化;(5)在生产实践中,添加氨基酸是为了增加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却极少考虑氨基酸之间的平衡以及饲料中所有氨基酸的比例,因此造成添加一种或几种晶体氨基酸后,产生了新的氨基酸不平衡.目前确定的水产动物所需氨基酸的方法是,采用色谱法(常用有的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测出研究对象的个体或肌肉的氨基酸组成,进行添加晶体氨基酸的调节.由于全球渔业的酷捕滥捞,造成鱼类资源的急剧下降,从而引起鱼粉的紧缺;植物蛋白源因其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疾病源较少等优点成为目前饲料研究者的宠儿.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主要有两个优点,第一,保证水产动物正常生长的条件下,用廉价的植物蛋白源代替昂贵的鱼粉大大的节约了饲料成本,养殖成本也随之降低;第二,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可起到保护海洋的生态平衡,确保海洋渔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使海洋生物的生态多样性得以保存.当然植物蛋白源自身也存在的一些不足,如植物蛋白源中普遍存在抗营养因子,氨基酸不平衡,纤维素含量较高等,这些因素都限制了其在水产饲料中的用量.但随着发酵和酶工程等技术对植物蛋白源中的有害物质的处理,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的研究必将会取得更大的进展.我们在实际生产中不管开发哪种植物蛋白源,都应尽量满足这4个条件:第一:价格低廉,来源丰富;第二:蛋白质含量丰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间平衡性较高;第三:易被水产动物消化吸收;第四:抗营养因子及相关毒物含量少30.1 童合一,邢湘臣.鱼虾蟹饲料配制及饲喂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1-12.2 饲料研究编辑部.世界1997/1998年度鱼粉市场趋紧J.饲料研究,1998,(4):33.3 王爱民,黄金田, 王宽华,等.发酵饲料等其它蛋白源替代部分鱼粉对异育银鲫鱼种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6, (4):41-43.4 陆阳,杨雨虹,王裕玉,等. 不同比例膨化豆粕替代鱼粉对虹鳟生长、体成分及血液学指标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10,22(1):221-227.5 王广军,吴锐全,谢骏,等.军曹鱼饲料中用豆粕代替鱼粉的研究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4):304-307.6 仲维玮,文华,蒋明,等.混合植物蛋白源对罗非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9(3):356-361.7 孙碧桂.豆粕替代鱼粉对鲤鱼生长的影响J. 内陆水产,2008,(4):38-40.8 艾庆辉,谢小军.饲料中大豆蛋白水平对摄食率和消化率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02b,26(3):215-220.9 艾庆辉,谢小军.饲料中大豆蛋白水平对生长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02a,26(1):57-65.10 陈乃松,艾庆辉,王道尊.欧洲鳗配合饲料中大豆蛋白代替鱼粉的研究J.水产学报,1998,22(3):283-287. 11 Quartararo N,Allan G L,Bell J D.Replacement of fish meal in diets forAustralian snapper,Pagrus auratusJ.Aquaculture,1998,166:279-295.12 李爱杰主编,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 13 Refstie S,Storebakken T,Roem A J.Feed consumption and conversion in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fed diets with fish meal,extracted soybean mealor soybean meal with reduced content of oligosaccharides,trypsin inhibitors,lectins and soya antigens J.Aquaculture,1998,162:301-312.14 Pongmaneerat J,Watanabe T.Utilization of soybean meal as proteinsource in diets for rainbow trout J.Nippon Suisan Gakkaishi,1992,58:1983-1990.15 A Pusztai,S W B Ewen,G Grnat,et al Relationshipbetween survival and binding of plant lectins during smallintestinal passage and their effectiveness as growth factorsJ Digestion,1990,46(2):308-316.16 吴莉芳,赵晗,秦贵信,等.2种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对鲤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1,33(2):222-226.17 陶忠海,夏先林.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危害作用及消除方法J贵州畜牧兽医, 2012,36(4):18-20.18 张建云,闫贵龙 生大豆饼化学钝化剂的研究J 畜牧兽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