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篇 起 重 机 械 安 装第一章 起 重 机 轨 道 安 装第一节 主要设备和材料第1.1.1条 主要设备和材料1、起重机钢轨 2、钢轨用鱼尾板 3、钢轨有垫板 4、槽钢 5、工字钢 6、热轧圆钢和方钢第二节 常 用 机 具第1.2.1条 机具1、手锤 2、扳手 3、台虎钳 4、锉刀 5、钢丝绳 6、冲击电钻 7、电焊钳 8、交流弧焊机 9、乙炔瓶 10、氧气瓶 11、乙炔减压器 12、氧气减压器第1.2.2条 量具1、千分表 2、钢板尺 3、塞尺 4、水产仪 5、游标卡 6、角尺 7、百分表 8、水准仪 9、经纬仪第三节 作 业 条 件第1.3.1条 起重机地面轨道基础、吊车梁和安装预埋件等的坐标位置,标高、跨度和基础平面的平面度均应符合设计和安装要求。第1.3.2条 工程施工前,对临时建筑、运输道路、水源、电、气、照明、消防设施、主要材料、机具及劳动力等应有充分的准备。第1.3.3条 工程施工前,有关的基础地坪,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安装施工地点及附近的杂物等应清除干净。起重机地面轨道基础、吊车梁和安装预埋件等的坐标位置,标高、跨度和平面的平平面度均应符合设计和安装要求。第四节 操作工艺第1.4.1条 起重机轨道和车档安装。1、起重机轨道有轻轨、重轨、工字钢轨、方钢轨和起重机轨道。2、轨道铺设前,应对钢轨的端面,直线度和扭曲度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铺设。3、吊装轨道前,应确定轨道的安装基准线,轨道的安装基准线宜为吊车梁的定位轴线。4、轨道安装。轨道安装应调整轨道的直线度和水平度。5、起重轨道跨距调整。两轨道安装好后,应检查两轨间的距离,每6m测量一次,用拉紧的钢盘尺测量,用弹簧秤来控制钢盘尺张紧程度。6、两平行轨道的接头位置宜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应等于起重机前后车轮的基距。7、轨道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接头采用接焊时,焊条应符合钢轨母材的要求,接头顶面及侧面焊缝处均应打磨平整、光滑。(2)当接头采用鱼尾板连接时,轨道接头高低差及侧向错位不应大于1mm,间隙不应大于2mm;(3)伸缩缝处的间隙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允许偏差为1mm。(4)用垫板支承的方钢轨道,接头处垫板的宽度应比其它处增加一倍。第1.4.2条 钢轨下用弹性垫板做垫层时,弹性垫板的规格应和材质应符合设计规定,拧紧螺栓前,钢轨应与弹性垫板贴紧,当有间隙时,应在强性垫板下加垫板垫实,垫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应比弹性垫板大1020mm。第1.4.3条 在钢吊车梁上铺轨时,钢轨底面应与钢吊车梁顶面贴紧,当有间隙时,且其长度超过200mm时,应加垫板垫实,垫板长度不宜小于100mm,宽度应大于轨道底面10-20mm,每组垫板不应超过3层,垫好后与钢梁焊接固定。第1.4.4条 轨道调整符合要求后,应全面复查各螺栓应无松动现象。第1.4.5条 轨道上的车档宜在吊装起重机前装好,同一跨端两条轨道上的车档与起重机的缓冲器均应接触。第五节 质量标准 起 重 机 轨 道 安 装 表1.5.1项别项目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基本项目1钢桁车梁上安装轨道(1)每组垫铁不应超过2块,长度不应小于100mm,宽度应比轨道底宽1020mm。两组垫铁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0mm。垫铁应与钢桁车梁焊接牢固用钢卷尺和观察检查(2)斜垫铁、平垫铁与轨道和桁车梁应接触紧密2采用矩形或桥形垫板在混凝土梁上安装轨道(1)垫板应平整,与轨道底面接触紧密,面积不应大于60,局部间隙不应大于1mm(2)垫板与混凝土行车梁的间隙大于25mm,应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填实;小于25mm,应用开口型垫铁垫实,垫铁不应超过3块,宽度应与桥形垫板相同,长度应使其一边伸出桥形垫板外约10mm并焊牢固用塞尺插试和观察检查钢卷尺和观察检查(3)固定轨道、矩形或桥形垫铁的螺栓,其螺母下应加弹簧垫圈或双螺母,螺栓应拧紧用小锤轻击和观察检查续表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允许偏差项目1轨道的实际中心线对安装基准线水平位置的偏差(JBJ31-96)通用桥式起重机通用门式起重机装卸桥5mm拉钢丝线、吊线垂用钢板尺检查梁式悬挂起重机3mm2轨道跨度(JBJ31-96)10mm3mm用弹簧秤拉钢盘尺检查10mS3+0.25(S-10)但15mm3轨道纵向倾斜度(JBJ31-96)通用桥式起重机1/1000用水平仪和塔尺通用门式起重机全行程内高低差3/100010mm4同一截面内两平行轨道标高相对差(JBJ31-96)通用桥式起重机通用门式起重机、装卸桥10mm用水准仪和塔尺检查梁式悬挂起重机5mm用水准仪和塔尺在每个固定点处检查5轨道接头处上、左、右三面偏移1mm用钢板尺和塞尺检查6伸缩缝间隙1mm用钢板尺检查7龙门起重机同一侧两根轨道(JBJ31-96)道轨道2mm相对标高1mm用铁水平和钢板尺检查第六节 成品保护第1.6.1条 设备及其零件和专用工具,均应妥善保管,不得使其变形、损坏、腐蚀或丢失。第1.6.2条 当气像条件不适宜设备安装的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方可进行相应的工序施工。第1.6.3条 利用建筑结构作为起吊、搬运设备的承担点时,应对结构的承载力进行核算;第1.6.4条 施工中按规范要求做好自检、互检,专业检查。第七节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第1.7.1条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需要检查或复查设备的几何精度,充分考虑到起重设备的出厂情况和运输,保管可能引起的变形因素。第1.7.2条 制动器的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1、制动器的应开闭灵活,制动应平稳可靠。2、起升机构的制动器应为额定负荷的1.25倍,有特殊要求的为1.4倍,在静载情况下应无打滑现象。3、运行机构的制动器调整不应过紧或过松,以免发生溜车现象和冲击现象。 第二章 电动桥式起重机安装第一节 主 要 设 备第2.1.1条 通用桥式起重机第二节 常用机具第2.1.2条 机具1、手锤 2、扳手 3、台虎钳 4、锉刀 5、钢丝绳 6、冲击电钻 7、电焊钳 8、交流弧焊机 9、乙炔瓶 10、氧气瓶 11、乙炔减压器 12、氧气减压器第2.2.3条 量具1、千分表 2、钢板尺 3、塞尺 4、水平仪 5、游标卡 尺 6、角尺 7、百分表 8、水准仪 9、经纬仪第三节 作业条件第2.3.1条 对大型、特殊、复杂的起重设备的吊装,应制定完善的吊装方案,当利用建筑结构柱、梁等作为吊装的重要承力点时,必须经结构计算,并经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可使用。第2.3.2条 起重设备安装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1、设备技术文件齐备;2、按设备装箱清单检查设备,材料及附件的型号、规格、数量,且应符合设计及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并应有出厂合格证书及必要的出厂试验记录。3、机电设备应无变形、损伤、锈蚀,其中钢丝绳不得有锈蚀,损伤、弯折、打环、扭结、裂嘴现象。第2.3.3条 工程施工前,对临时建筑、运输道路、水源、电、气、照明、消防设施、主要材料、机具及劳动力等应有充分的准备。第2.3.4条 工程施工前,有关的基础地坪,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安装施工地点及附近的杂物等应清除干净。第四节 操作工艺第2.4.1条 通用桥式起重机安装本条适用于普通用途的桥式起重机安装,其它类型桥式起重机亦可参照本条有关规定执行。第2.4.2条 桥架组装。1.主梁上拱度最大值应处在主梁跨度中部5/10的范围内。(1)室内起重机应水平放置,并无强辐射和热源影响;室外起重机应水平放置,无风,日照影响。(2)悬臂上翘度应在全长处及最大有效悬臂处分别测量;(3)测量时,宜消除小车自重影响;(4)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主梁跨中上拱度的测量应采用15kg的重锤用直径为0.49mm、0.52mm的钢丝拉好,测出上拱度的测量值;测量时,应除掉钢丝下垂修正值。(5)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跨中上拱度的测量,应用15kg重锤将0.490.52mm钢丝配合两根长度为h的等高棒进行测量。测量时,应除掉钢丝下垂修正值。第2.4.3条 组装大车运行机构。起重机跨度及跨度相对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第2.4.4条 现场组装小车运行机构,小车轨距和轨距相对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第2.4.5条 起吊上位。第2.4.6条 试运转。1、试运转前的检查。(1)电气系统,安全联锁装置,制动器,控制器,照明和信号系统等安装应符合要求,动作灵敏,可靠。(2)钢丝绳端的固定及其在吊钩,取物装置,滑轮组和滚筒上的绕应正确。(3)各润滑点和减速器所加的油脂的性能,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4)盘动各运动机构的制动轮,均应使系流中最后一根轴旋转一周无阻滞现象。2、空负荷试运转(1)操作机构的操作方向应与起重各机构运转方向相符。(2)分别开动各机构的电动机,其运输应正常,大车和小车运行时不应卡轨,各制动器的能准确,及时动作,各限位开关及安全装置动作应准确、可靠。(3)当吊钢下放到最低位时,卷筒上钢丝绳的周数下应少于2周。(4)用电缆导电时,放缆和收缆速度应与相应机构速度协调;(5)通用门式起重机夹轨器、制动器,防风抗滑的锚定装置和大车防偏斜运行装置的运作应准确、可靠,起重机防碰撞装置,缓冲器等装置应动作可靠。3、起重机静负荷试验。(1)起重机应停放在厂房柱子处(2)有多个起升起构的起重机,应先对各起升起构分别进行静负荷试验,对有要求的,再做起升机构联合起吊静负荷试验,其起升重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4、起重机动负荷试验。(1)各机构的动负荷试验应分别进行。当有关联合动作试运转要求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2)各机构的动负荷试验应在全行程上进行,起重量为额定起重量的1.1倍。各机构的动作应灵敏、准确、可靠。5、抓斗应作张开,下降,抓取和倒空动作的试验,并应在连续两次空负荷和5次负荷试验中均无异常现象。第五节 质量标准通 用 桥 式 起 重 机项别项 目质量标准检验方法保证项目 1端梁接头焊缝机械强度必须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检查抽样试验记录2无负荷试运转(JBJ31-96)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操纵机构的操作方向应与起重机的各机构运转方向相符(2)分别开动各机构的电动机,其运转应正常,大车和小车运行时不应卡轨;各制动器能准确及时动作,各限位开关及安全装置动作应准确、可靠(3)当吊钩下放到最低位置时,卷筒上钢丝绳的圈数不应少于2圈(固定圈除外)(4)用电缆导电时,放缆和收缆的速度应与相应的机构速度相协调,并应能满足工作极限位置的要求(5)各项试验均应不少于5次检查试运转记录或试车检查3静负荷试验(JBJ31-96)(1)先开动起升机构,进行空负荷升降操作,并使小车在全行程上往返运行,此次空载试运转不应少于3次应无异常现象(2)将小车停在桥式类型起重机的跨中,逐渐加负荷作起升试运转,直到加到额定负荷后,使小车在桥架全行程上往返运行数次,各部分应无异常现象,卸去负荷后桥架结构应无异常现象(3)将小车停在跨中,无冲击地起升额定起重量的1.25倍的负荷,在离地面高度100mm200mm处,悬吊停留应不少于10min,并应无失稳现象。然后卸去负荷,将小车开到跨端或支腿处,检查起重机桥架金属结构,且应无裂缝、焊缝开裂、油体脱落及其他影响安全的损坏或松动等缺陷(4)上项(3)试验不得超过3次,第三次应无永久变形。测量主梁的实际上拱度应大于0.758/1000mm(5)检查起重机的静刚度(主梁)时,应将小车开至桥架中,起升额定起重量的负荷离地面200mm,待起重机及负荷静止后,测出其上拱度值、此值与上项(4)结果之差,即为起重机的静刚度。4动负荷试运转(JBJ31-96)(1)各机构的动负荷试运转应分别进行。当有联合动作试运转要求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2)各机构动负荷试运转应在全行程上进行,起重量应为额定起重量的1.1倍,累计启动及运行时间,对电动起重机不少于1h,各机构的动作应灵敏、平稳、可靠、安全保护、联锁装置和限位开关的动作准确、可靠续表项别项 目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基本项目1端梁连接铆钉与螺栓连接端接头的铆钉孔、螺钉孔应对准;铆钉连接与螺栓连接应紧固观察和用小锤锤击检查2焊接端梁接头的焊缝应牢固,表面不应有裂纹、夹渣、气孔和尾坑,加强层的高度和宽度应均匀用小锤轻击和用放大镜观察检查项 目允许偏差(mm)允许偏差项目1组装桥架JBJ3196主梁上拱度+0.4F-0.1F拉钢丝,钢板尺检查2对角线L1、L2的相对差|L1-L2|正轨箱形梁5用弹簧秤拉钢盘尺检查偏轨箱形梁单腹板桁架梁103小车轨距K正轨箱形梁跨 端2用钢盘尺检查跨中S19.5m5 1S19.5m7 1 偏轨箱形梁、单腹板梁、半偏轨箱形梁、桁架梁34同一截面上小车轨道高低差K2.0m352m6.6m10立单旁弯度f正轨箱形梁S2/2000偏轨箱形梁、单腹板梁和桁架梁S19.5m5S19.5m8第六节 成品保护 第2.6.1条 设备及其零件和专用工具,均应妥善保管,不得使其变形、损坏、腐蚀或丢失。第2.6.2条 当气像条件不适宜设备安装的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方可进行相应的工序施工。第2.6.3条 利用建筑结构作为起吊,搬运设备的承担点时,应对结构的承载力进行核算;第2.6.4条 施工中按规范要求做好自检、互检,专业检查。第七节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第2.7.1条 设备及其零件和专用工具,均应妥善保管,不得使其变形、损坏、腐蚀或丢失。第2.7.2条 当气像条件不适宜设备安装的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方可进行相应的工序施工。第2.7.3条 利用建筑结构作为起吊,搬运设备的承担点时,应对结构的承载力进行核算;第2.7.4条 施工中按规范要求做好自检、互检,专业检查。第2.7.5条 连续运输设备安装完毕,必须经负荷试转合格办理工程验收手续,方可投入生产使用。第2.7.6条 制动器的调整不应过松和过紧,以免发生溜车和冲击现象,制动应开闭灵活,制动应平稳可靠。第2.7.7条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需要检查,或复查设备的几何精度,充分考虑到起重设备的出厂情况和运输,保管可能引起的变形因素。(1)制动器应开闭灵活,制动应平稳可靠。(2)起升机构的制动器应为额定负荷的1.25倍,有特殊要求的为1.4倍,在静载情况下应无打滑现象。(3)运行机构的制动器调整不应过紧或过松,以免发生溜车现象和冲击现象。第三章 通用门式起重机安装第一节 主要设备第3.1.1条 本条适用于单主梁和双梁通用门式起重机安装。第二节 主要机具第3.2.1条 机具1、手锤 2、扳手 3、台虎钳 4、锉刀 5、钢丝绳 6、冲击电钻 7、电焊钳 8、交流弧焊机 9、乙炔瓶 10、氧气瓶 11、乙炔减压器 12、氧气减压器第3.2.2条 量具1、千分表 2、钢板尺 3、塞尺 4、水产仪 5、游标卡 6、角尺 7、百分表 8、水准仪 9、经纬仪第三节 作业条件第3.3.1条 工程施工前,对临时建筑、运输道路、水源、电、气、照明、消防设施、主要材料、机具及劳动力等应有充分的准备。第3.3.2条 工程施工前,有关的基础地坪,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安装施工地点及附近的杂物等应清除干净。第四节 操作工艺第3.4.1条 当双梁通用门式起重机的门架安装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和出厂标记装配进行;1、梁上拱度最大值应处在主梁跨度中部S/10的范围内,主梁上拱度F=S/10;2、悬臂端上翘度F0=L0/1000;3、当在现场组装桥甲时,检查对角线相对差。4、主梁旁弯度应向外侧凸曲,并在上翼板距离100mm的腹板处测量。5、由于双梁通用门式起重机是现场组装的大型起重机,所以检查起重机跨度、起重机跨度相对差、主梁上拱度、对角线相对差、悬臂端相对差、主梁旁弯度、同一截面上小车轨道高低差、和小车轨距差8项内容,装配时必须按设备技术文件和出厂标记进行。第3.4.2条 单主梁门式起重机安装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和出厂装配标记进行。第3.4.3条 组装小车运行机构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组装双梁通用门式起重机的小车运行机构时,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2)小车运行时,防止脱轨的安全保护装置不得与轨道发生摩擦现象。(3)通用门式起重机安装后,应立即装上夹轨器,并进行实验,实验时,夹轨器应符合下列要求:(4)夹轨器各节点应转动灵活,夹杆、连杆、弹簧和螺杆、闸瓦不应有裂纹和变形。(5)夹轨器工作时,闸瓦应在轨道的两侧夹紧,钳口的开口应符合设备技术的规定,张开时不应与轨道相碰。第3.4.4条 试运转。1、运转前的检查。2、电气系统,安全联锁装置,制动器,控制器,照明和信号系统等安装应符合要求,动作灵敏,可靠。3、钢丝绳端的固定及其在吊钩,取物装置,滑轮组和滚筒上的绕应正确。4、各润滑点和减速器所加的油脂的性能,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5、盘动各运动机构的制动轮,均应使系流中最后一根轴旋转一周无阻滞现象。6、空负荷试运转1) 操作机构的操作方向应与起重各机构运转方向相符。2)分别开动各机构的电动机,其运输应正常,大车和小车运行时不应卡轨,各制动器的能准确,及时动作,各限位开关及安全装置动作应准确、可靠。3)当吊钩下放到最低位时,卷筒上钢丝绳的周数下应少于2周。4)用电缆导电时,放缆和收缆速度应与相应机构速度协调;5)通用门式起重机夹轨器、制动器,防风抗滑的锚定装置和大车防偏斜运行装置的运作应准确、可靠,起重机防碰撞装置,缓冲器等装置应动作可靠。6)起重机静负荷试验。1、起重机应停放在厂房柱子处2、有多个起升起构的起重机,应先对各起升起构分别进行静负荷试验,对有要求的,再做起升机构联合起吊静负荷试验,其起升重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7)起重机动负荷试验。3、各机构的动负荷试验应分别进行。当有关联合动作试运转要求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4、各机构的动负荷试验应在全行程上进行,起重量为额定起重量的1.1倍。各机构的动作应灵敏、准确、可靠。8)抓斗应作张开,下降,抓取和倒空动作的试验,并应在连续两次空负荷和5次负荷试验中均无异常现象。 第五节 质量标准通 用 门 式 起 重 机 和 装 卸 桥项别项 目质量标准检验方法保证项目1空负荷运转(JBJ31-96)(1)操纵机构的操作方向应与起重机的各机构运转方向相符(2)分别开门,各机构的电动机,其运转应正常,大车和小车运行时不应卡轨;各制动器能准确及时的动作,各限位开关及安全装置动作应准确、可靠(3)当吊钩下放到最低位置时,卷筒上钢丝绳的圈数不应少于2圈(固定圈除外)(4)用电缆导电时,放缆和收缆速度应与相应机构速度协调,并能满足工作极限位置的要求(5)夹轨器、制动器、防风抗滑的锚定装置和大车防偏斜运行装置的动作应准确可靠;起重机防碰撞装置、缓冲器等装置应能可靠的工作(6)除(5)项可作1至2次试验外,其余各项试验均应不少于2次,且动作应准确无误检查试运转记录或试车检查2静负荷试验(JBJ31-96)(1)先开动起升机构,进行空负荷升降操作,并使小车在全行程上往返运行,此项空载试运转不应少于3次,应无异常现象(2)将小车停在桥式类起重机的跨中,逐渐加负荷作起升试运转,直至加到预定负荷后,使小车在桥架上往返运行数次,名部分应无异常现象,卸去负荷后桥架结构应无异常现象(3)将小车停在桥式类起重机的跨中,无冲击地起升额定起重量的1.25倍负荷,在离地面高度100200mm处,悬吊停留时间应不少于10min,并应无失稳现象。然后卸去负荷将小车开到支腿处,检查起重机桥架金属结构,且应无裂纹、焊缝开裂、油漆脱落及其他影响安全的损坏或松动等缺陷(4)上项(3)试验不得超过3次,第三次应无永久变形。测量主梁上拱度应大于0.7S/1000mm(5)检查静刚度时,应将小车开至桥架中央,起升额定重量的负荷离地面200,待起重机负荷静止后,测出其上拱值;此值与上项(4)结果之差即为起重机的静刚度。起重机的静钢度允许值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3动负荷试运转(JBJ31-96)(1)各机构的动负荷运转应分别进行。当有联合动作做试运转要求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2)各机构的动负荷试运转应在全行程上进行,起重量应为额定重量的1.1倍;累计启动运行时间不应少于1h,各机构应动作灵活、平稳、可靠;安全保护、联锁装置和限位开关的动作应准确、可靠(3)大车运行时,载荷应在跨中;动负荷试验合格后,应做夹轨器试验,动作应安全,可靠续表项别项目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基本项目1台车装配台车装配后,车轮应无卡阻现象用手盘动车轮检查2夹轨钳与制动器安装(1)当风压为250Pa时,夹轨钳应发出制动讯号;当风压为400Pa时,夹轨钳应产生制动动作。夹轨钳钳口的开口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张开时,不应与轨道相碰(2)台车传动机构的制动器,应能同时动作观察检查项别项目允许偏差(mm)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允许偏差项目1双梁JBJ31|96起重机跨度S810用钢盘尺检查2起重机跨度S1、S2的相对差|S1-S2|S26m8S26m103主梁上拱度F+0.4F -0.1F用水准仪拉钢丝用钢板尺检查4悬臂端上翘度F0+0.4 F0 -0.1 F05对角线L1、L2的相对差|L1-L2|S26m5用钢盘尺检查S26m106主梁旁弯度f正轨箱形梁S2/2000且20拉线用钢板尺检查偏轨箱形梁、桁架梁、单腹板梁S2/2000且157同一横截面上小车轨道高低差c3用经纬仪式水准仪检查8小车轨距正轨箱形 梁端 部2拉钢丝用钢盘尺检查跨 中+7 +1偏轨箱形梁39单主梁JBJ31|96起重机跨度SS26m8S26m1010起重机跨度S1、S2的相对差|S1-S2|S26m8S26m1011主梁上拱度F+0.4F -0.1F用水准仪或拉钢丝用钢板尺检查12悬臂端上翘度F0+0.4 F0 -0.1 F013主梁旁弯度fS2/1000且5拉钢丝用钢板尺检查第六节 成品保护第3.6.1条 设备及其零件和专用工具,均应妥善保管,不得使其变形、损坏、腐蚀或丢失。第1.6.2条 当气像条件不适宜设备安装的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方可进行相应的工序施工。第3.6.3条 利用建筑结构作为起吊,搬运设备的承担点时,应对结构的承载力进行核算;第3.6.4条 施工中按规范要求做好自检、互检,专业检查。第七节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第3.7.1条 连续运输设备安装完毕,必须经负荷试转合格办理工程验收手续,方可投入生产使用。第3.7.2条 制动器的调整不应过松和过紧,以免发生溜车和冲击现象,制动应开闭灵活,制动应平稳可靠。第3.7.3条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需要检查,或复查设备的几何精度,充分考虑到起重设备的出厂情况和运输,保管可能引起的变形因素。第3.7.4条 制动器应开闭灵活,制动应平稳可靠。第3.7.5条 起升机构的制动器应为额定负荷的1.25倍,有特殊要求的为1.4倍,在静载情况下应无打滑现象。第3.7.6条 运行机构的制动器调整不应过紧或过松,以免发生溜车现象和冲击现象。第四章 电动葫芦安装第一节 主 要 设 备第4.1.1条 电动葫芦第二节 常用机具第4.2.1条 机具1、手锤 2、扳手 3、台虎钳 4、锉刀 5、钢丝绳 6、冲击电钻 7、电焊钳 8、交流弧焊机 9、乙炔瓶 10、氧气瓶 11、乙炔减压器 12、氧气减压器第4.2.2条 量具1、千分表 2、钢板尺 3、塞尺 4、水产仪 5、游标卡 6、角尺 7、百分表 8、水准仪 9、经纬仪第三节 作业条件第4.3.1条 当利用建筑结构柱、梁等作为吊装的重要承力点时,必须经结构计算,并经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可使用。第4.3.2条 起重设备安装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第4.3.3条 设备技术文件齐备;第4.3.4条 按设备装箱清单检查设备,材料及附件的型号、规格、数量,且应符合设计及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并应有出厂合格证书及必要的出厂试验记录。第4.3.5条 机电设备应无变形、损伤、锈蚀,其中钢丝绳不得有锈蚀,损伤、弯折、打环、扭结、裂嘴现象。第4.3.6条 起重机地面轨道基础、吊车梁和安装预埋件等的坐标位置,标高、跨度和平面的平平面度均应符合设计和安装要求。第4.3.7条 工程施工前,对临时建筑、运输道路、水源、电、气、照明、消防设施、主要材料、机具及劳动力等应有充分的准备。第4.3.8条 工程施工前,有关的基础地坪,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安装施工地点及附近的杂物等应清除干净第四节 操作工艺第4.4.1条 电动葫芦车轮轮缘内侧与工字钢轨道翼缘的间隙应为3-5mm;第4.4.2条 链试电动葫芦的链轮槽应保持在同一铅垂面上。链条在运行时不应有歪扭、卡住和严重磨损现象,空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戒毒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过关检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含油果作物籽油品牌国际化战略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汽车驾驶培训辅助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科技前沿趋势与预测直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笔记本电脑折叠式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题型+答案(考点题)带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强化训练模考卷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
- oa长期抗炎治疗的重要性
- 2022年湖北咸宁市总工会招聘工会工作协理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前台案例-北侧弱覆盖优化
- 检验科标本采集手册
- 毒品与毒品的危害课件
- 空转耕地占用税和契税课件
-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压力疗法课件
- 烧结基础知识课件
- 锅炉煮炉方案
- 合肥工业大学推免生综合评价加分细则
- 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1.3集合的基本运算(共17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