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文言文复习教案.doc_第1页
期中文言文复习教案.doc_第2页
期中文言文复习教案.doc_第3页
期中文言文复习教案.doc_第4页
期中文言文复习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文言文复习教案 文言文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一起看看下面的的期中文言文复习教案吧! 期中复习文言文(人琴俱亡) 一、复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生字、词的解释; 2、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 4、完成拓展练习。 二、复习重、难点 掌握文中重点生字、词的解释;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三、知识点回顾 整体感知 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特殊句式 省略句:(子猷)掷(于)地云_(子猷)语时了不悲_便径入坐(于)灵床上 倒装句:“何以都不闻消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以何都不闻消息” 古今异义 何以都不闻消息(古义:总,竟_今义:全,完全) 语时了不悲(古义:完全_今义:常做语气助词) 因恸绝良久(古义:于是_今义:常表原因) 文章结构: 选材精当文章用两个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特征。本文主要表现的是子猷和子敬之间深厚的兄弟之情,从这个中心出发,选择了两个典型事例:一是两人同时得病后,子敬先亡,子猷的悲痛之情郁积心中,无法发之于外;二是子猷奔丧时,睹琴思人,哀伤过度,不久去世。 构思奇特,语言简洁 子猷的反常行为表现内心极度悲伤,前后形成强烈对比,全文寥寥数十字,却把事情经过写得波澜起伏,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四、知识检测 重点生字、词义 1.给下列字注音。 猷:_笃:_了不悲:_舆:_恸:_ 2.解释文中重点的字词。 俱:_而:_何以:_索:_素:_ 径:_既:_掷:_恸:_绝:_ 3.用“/”画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因恸绝良久_月余亦卒_子敬素好琴_便径入坐灵床上 便索舆来奔丧_此已丧矣_何以都不闻消息_ 常考句子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与“恸绝良久”中“绝”解释相同的是(_) A.赶尽杀绝B.悲痛欲绝C.绝无此意D.美妙绝伦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与“恸绝良久”中“良”相同的是() A.除暴安良B.用心良苦C.消化不良D.良莠不齐 6.翻译下列句子 何以都不闻消息_此已丧矣。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 7.说说成语“人琴俱亡”的含义。并说出几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 8.你能默写出最能表现子猷哀悼弟弟与自己生死相隔的悲叹句吗_ 9.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于子敬的兄弟之情_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_ 10.如何理解子猷的“了不悲”,“都不哭”_ 11.找出文中子猷的语言并分析其表达作用_ 12.子猷先“了不悲”“都不哭”,后又“恸绝良久”,这是为什么呢_请简答。(2 13.文中表现子猷一心挂系弟弟的三个动词_、_、_。 14.世说新语的作者善于以小见大,通过描写生活细节来刻画人物的个性。试举例分析人琴俱亡这篇文章是如何运用细节来刻画王子猷这个人物的独特个性的。 15.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_ 五、课外对比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_(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王子猷: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子。山阴:旧县名,在今浙江绍兴市。 左思:西晋文学家。所作招隐诗旨在歌咏隐士清高的生活。戴安道:即戴逵,西晋人,博学多能,擅长音乐、书画和佛像雕刻,性高洁,终生隐居不仕。剡(shn):剡县,即今浙江嵊县。 16.解释加点的词语。 (1)四望皎然(_)(2)即便夜乘小船就之(_) 17.翻译下面的文言句。 (1)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_ (2)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_ _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 19.从文中可以看出王子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 _ _ _陈章侯性诞僻,好游于酒。人所致金钱随手尽。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笔也。有一龌龊显者,诱之入舟,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舟既发,乃出绢强之画。章侯头裸体,谩骂不绝。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显者拂然,乃自先去。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选自清周亮工读画录) 【注释】诞僻:怪僻。搦(nu)握。龌龊:肮脏,引申为品行卑劣。强:强迫。头裸体:不戴帽子。 20.下列句子中的“之”与“诱之入舟”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_) A.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_B.余悲之(捕蛇者说)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_(岳阳楼记)_D.何陋之有_(陋室铭) 21.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2分)(_) A.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读画录)_B.何以都不闻消息_(人琴俱亡) C.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_D.公与之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