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及李白诗.ppt_第1页
李白及李白诗.ppt_第2页
李白及李白诗.ppt_第3页
李白及李白诗.ppt_第4页
李白及李白诗.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白及李白诗 蜀道难 李白生平 一 蜀中初学与辞亲远游 701 725 李白 701 762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四川绵州昌隆县 今名江油 青莲乡人 这个乡名 当是后人为纪念他改易的 而太白之名 据时人记载 则是起因于他母亲梦见长庚 太白星 入怀才怀上了他 想来这是出于他自家的附会 他的先世曾因罪谪居西域 五世为庶 未有从政为官者 甚至连他父亲的名字也隐没不彰 人们称之为 李客 这客 当是 客居者 之意 李白在五岁时才随父迁居蜀中 传记资料说李客 高卧云林 不求仕禄 其实应是位资产不菲的富商 士农工商 商的社会地位甚至不及农工 因此就 庶人 而言 李白可说是 庶 到家了 也许正因为此 才要想象出个星宿转世的来历 华族贵胄的家世 从中可见他不甘落寞的心理与极度夸张的性格 李白自有不甘落寞的理由 在唐代 随着中西交通 商业经济空前发展 商人 尤其是与西域有一定联系的商人 财力往往十分可观 加以世风比较开明 他们自然产生了提高社会地位的渴求 比如 接养士人在南朝是贵族的 专利 而至唐代 长安富商如王元宝等 不仅富可敌国 而且开门延宾 每年科举 乡贡进士萃集其家 士子们称之为 豪友 李白出蜀后曾 东游维扬 不足一年 散金三十余万 也算得上件不大也不小的 豪举 这种经济上的优势 自然更加强了他冲天一鸣 急欲改变庶之又庶的社会地位的心理倾向 不一般的家世 也使他的初学不尽同于杜甫那样诗礼传家的一般士子 据他自述 五岁诵六甲 五行方术 十岁观百家 十五观奇书 作赋凌相如 二十岁前 他不仅结交道流 更从任侠有气 善为纵横学的赵蕤学习岁余 虽然他 横经籍书 儒家的经书是必修的主课 但杂学旁收 行侠仗义的初度经历 无疑为他时代性的英特越逸之气 增添了一种使性尚奇的个性化的色彩 并因而加强了自由度与冲击力 我们还应充分注意到他的家乡四川 在唐代 成都 绵州一带虽已称得上人文之地 但因僻处西南一隅 与政治文化足以长安隔着条 难于上青天 的蜀道 长安发生的一切变化 在四川得到反应 自然是较晚又较弱 这不仅使少年李白较少社会政治的历练 也对他的诗学初程影响甚大且关乎一生 生成于宫廷的新兴律体 固然也是要学的 但由于远离那种典丽却又虚浮的氛围 倒使他虽然不能精于其技 却也避免了可厌的繁枝缛节 同时秀丽奇崛的马山蜀水产育的马蜀民歌 又以其自然清丽之风将他熏染 于是古今乐府民歌以及古诗 成为李白诗学的重要根基 四川又是文人辈出的地方 那位以铺张扬厉 瑰奇夸谈的大赋著名的乡贤司马相如 连同他琴挑卓文君 通过狗监献赋得官的传奇经历 对夸张而尚奇的李白无疑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后来他不仅追迹凭吊过这位乡贤的遗踪 效法过他求官入仕的门径 这种 相如情结 与前述民歌熏染 形成他日后创作中色调上的一对张力 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 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 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 丈夫未可轻年少 初生之犊不怕虎 可见出少年李白之风采意气 风鹏 可以认为是李白的 图腾 他的作品中出现风鹏的意象达十数次 这是第一次 而约半个世纪后他的绝笔诗 临路歌 仍是以 风鹏 自比而为一生作结的 李白自比风鹏 与杜甫自比凤凰 是唐诗史上一种十分有趣的现象 更有趣的是这诗中意象的反差 风鹏 的意象出于庄子 逍遥游 大鹏 寄托了庄子追求意志彻底自由的理想 而李白本诗 居然以 风鹏 起 以孔子结 不仅如此 其临终前所作的 临路歌 竟同样起以 风鹏 结以孔子 这说明 如同其他一切思想与艺术材料一样 在李白那里都经过了他以自我为中心的改造 而儒道杂糅 功成身退则是他的人生理想 李白这只 风鹏 并非一味追求出世 即使在高蹈远引时 骨子里仍有着一分对现实人生的执着 这是后面我们读李白其他诗时要尤其注意的 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 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 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 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二 初游东南与回向江汉 725 727 漫游 在唐代是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增阅历 长见识固然是目的之一 但却并不如此简单 首先我们会发现 从表面现象看来 漫游是与这样一种社会相矛盾的 在唐代 士人要想出人头地 必须先在长安 洛阳这西东两京显身扬名 最通常的途径自然是科举 十年寒窗 争取成为乡贡进士 一朝金榜题名 便获得了入仕进身的初阶 然而这条常途窄慢 能拔为乡贡进士的极少 有幸及第的机率又不足百分之一 而即使侥幸得中 也必须从芝麻绿豆的县尉 校书郎之类做起 所以狂狷之士 往往在一二次科举挫跌后 甚至及第后不就微职 或干脆不应试而另觅进身之阶 这便是漫游虽远离二京 却蔚为风气的原由 在盛唐 较切实有效的一种是或北走幽燕辽海 或西出玉门关 寻找机缘 投向戎幕 建立寸勋尺功 为边帅推荐 超次拔擢 高适 岑参即其例 盛唐时边塞诗的繁荣 盖由于此 不过这种 跳高 般的途径 对李白这样的狂之又狂者仍显得太慢太慢 似风鹏般一飞冲天的希望还是有的 当时大唐天子认老子李耳做了祖宗 尤其崇道教 开元前期便有两位有名道士卢鸿 司马承祯先后奉诏入京 得获殊荣 一时间长安东南的终南山成了隐居访道 沽名待诏的最好所在 这便是司马承祯所说的 终南捷径 然而由终南山径直赶往金銮殿的幸运者几乎没有 李白初游不入长安而取道东南 固然是由于向来对东南山水的神往 但同时也是他实现一飞冲天的人生目标的一种迂回 一种准备 725年他出峡后 做了一篇 大鹏赋 便透露他的少年心事 甚至准备了又一篇酷肖司马相如的 大猎赋 希望在明皇大猎时效相如故事献赋以一鸣惊人 他后来称此游 南穷苍梧 东涉溟海 虽容有夸张 然而洞庭波涛 鄱阳水势 则肯定已经初涉 吴越之游是此行的重点 六朝故都金陵的繁华 引发了他对历代兴亡的初度沉思 吴越当代民歌的风韵 更给予他的创作以新的营养 这一时期内是他对谢灵运 谢朓这对叔侄诗人的敬礼与拟学 这次初游东南对于李白的人生设计 可以说是失败的 然而我们应当庆幸他的这一失败 因为他如果成功 中国历史上至多多了一位未必出色的 山中宰相 而正是这一失败 则反而造就了中国文学史上一颗名副其实的太白 金星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直北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在当涂县西南 长江两岸 东有博望山 西有梁山 两山夹江而立 对峙如门 合称天门山 形势非常险要 诗人是在江中望天门山的 首句 天门中断楚江开 劈空而来 有奇绝倾倒之势 断 和 开 是山 水之间的相互作用 诗人的想象似乎到了宇宙洪荒 浑沌初开的太古时期 天门山原是堵江而立的 汹涌的江水自西而东奔来 以雷霆万钧之力冲撞天门 于是山 断 水 开 造成今日奇观 断 表示江水冲撞之烈 并不是山 让 开了一条路 但山也是坚而有力的 它尽管断开一条狭路让江水通过 碧水东流至此回 浩荡东征的江水也不得不迂回曲折 改变流向 回旋了一阵才从天门山断裂之处穿了过去 这两句诗人连用三个动词 将山 水的力量和长江的气势写出来了 山本来是静止的 但诗人用 相对出 三字写博望山 梁山夹江对峙的动的姿态 仿佛是两座山各自从东西两岸同时相向走过来 走到江边才停住一般 末句 孤帆一片日边来 是全诗悠然徐缓的一笔 这首诗 句句关 望 句句关山 水 一句合写山 水 二句写水 至此回 暗写山 三句写山 又用 两岸 暗写水 惟末句笔锋一转 点缀出老远老远驶来的一片孤舟 与山 水关系不大 似是闲笔 实则不然 前三句写山 水 诗人着眼点主要在山断水开的一段江面 那场面固然很大 却难以见出江水的浩渺无边 也难以见出天门山雄峙江面的更阔大的背景 点出一片孤帆 那场面就大到诗人目力所能及的范围了 前三句力度一直很强 反映了诗人心情的惊讶 神奇和紧张 末句放松力度 一张一弛 妙趣横生 三 酒隐安陆与初入长安 727 740 开元十五年 727 秋科 李白入赘许府 开始了他自称为 酒隐安陆 的新一页生活 李白以三十 而立之年 昂然西向 初入长安 数年前王维因长公主的推荐而为华州乡贡进士 解头 第一人 的启发 李白初入长安 即单刀直入 以玄宗之妹 早年入道的玉真长公主为干求的第一目标 他兴冲冲地写了首文采斐然的 玉真仙人歌 造访公主 却始终未能得见仙容 被安置在终南山上的玉真别馆 山中问答问余何事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沓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四 寄家东鲁与二入长安 740 744 五 南北漫游与变乱前夕 744 755 六 报国蒙冤与流寓客死 755 763 公元756年 潼关失守 长安沦陷 玄宗奔蜀 七月 玄宗至汉中 采纳房琯建议 以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以诸王分领诸道节度使 并遣永王璘出镇江陵 时李亨已在灵武即位 是为肃宗 改元至德 以玄宗为太上皇 李亨恐怕李璘威胁到自己的帝位 命令李璘还蜀 璘不从命 十二月 李璘出兵 沿江而下 三次派人聘请李白入幕 李白遂入永王军中 作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李白从璘本来是为 救河南 静胡沙 不料 未及一月 李亨 李璘之间矛盾竟演城内战 李璘败亡 李白竟以 附逆作乱 罪名入狱 后被判处长流夜郎 759年被赦 763年死于当涂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诗歌本来就是一种作者主体意识最强 主观色彩最浓的文学体裁 而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李白 他的作品所表现的主体意识就更加强烈 主观色彩就更加鲜明 他的诗歌 特别是他一些抒怀写志的长篇歌行 就是表现出一种豪迈奔放的艺术特色 充分体现出他独立不羁的个性和率直狂放的精神 将qi ng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将进酒 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作品本来是诗人在失意之时感叹人生短促 主张及时行乐的 但写来却是大气磅礴 充满了一种英气勃发的豪迈精神 使人读后不但没有感受到消极 反而为一种昂奋开朗的情绪所所感染 开头那黄河之水从天而来的奔腾气势 正是诗人精神面貌的生动展现 对自己的才干 他是 天生我材必有用 的高度自信 对于人们十分珍视的财富 他是 千金散尽还复来 的潇洒豁达 他以饮酒为人生的最大乐趣 会须一饮三百杯 被极度夸大了的酒量表现的是他的豪情和胸襟 他将长醉不醒看做是一种人生境界 觉得比 钟鼓馔玉 更为珍贵 陶醉于饮酒之乐中 将古来圣贤都不放在眼里 他可以将 五花马 千金裘 都拿来换酒喝 而用酒来浇的愁也不是一般的愁 而是绵长不尽的 万古愁 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精神气质的诗化 这样的气魄 这样的胸襟 这样的力量 充分表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思想个性和艺术个性 他笔下的自然景色 也总是融进了他主观的思想感情 渗透着他的精神气质 写景诗 往往同时也是抒情诗 最突出的是描写三峡的两首诗 一首是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描写三峡风景 却由一种轻捷欢快的节奏传达出诗人压抑不住的欣喜心情 为了充分理解这首诗所蕴含的感情内涵 了解它的创作背景是很重要的 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 759 此前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受牵连而入浔阳狱 后被流放夜郎 他由浔阳出发 沿长江逆流而上 途中曾写过另一首同是描写三峡风景 而思想感情却与此完全不同的上三峡巫山夹青天 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 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 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 不觉鬓成丝 黄牛山在今湖北省宜昌县西 山下江水滩险浪急 古歌谣有云 朝发黄牛 暮宿黄牛 三朝三暮 黄牛如故 李白这首诗化用古歌谣诗意 而又融进自己身遭流放时的切身感受 极写逆水行舟之艰苦 黄牛山下江水湍急之可怖 青天之可望而不可即 充分地传达出他在流放途中的苦闷心情 李白生活于盛唐 是时代培养了他的气质和个性 而他的思想和精神风貌又充分地反映了时代的特点 林庚先生对此曾有一个富于诗意的描述 他说 唐代的两位诗国的巨星 他们并肩站在那时代的顶峰上 然而心情是两样的 一个诗人正是刚从那上山的路走上了山尖 一望四面辽阔 不禁扬眉吐气 简直是 欲上青天览明月 了 这一位诗人就是李白 李白作为诗人的浪漫气氛和他诗歌所表现出的浪漫主义精神 是同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李白用他的眼睛看到的世界 是一个充满生气的宏阔的世界 他在诗中所创造的也是一个充满生气的宏阔的世界 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艺术世界 是采用多种手法创造出来的 他常用夸张的手法 而且往往是极度的夸张 他不夸张似乎就不足以表现他眼中和心中的真实 如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轩辕台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一开始就用了两个十一字散文化的排句 以 弃我去者 乱我心者 相对领起二句 其起势迅猛 如风雨骤至 对于政治失意的人 去日苦多是一重苦恼 今日难捱也是一重苦恼 这心情是太矛盾太复杂了 二句不仅内容耐人寻味 形式也耐人寻味 前两句说到愁不可遏 到三四句却并不沿着这条思路往下写 而依然是李白特有的语未了便转 一跳就落到秋高气爽 登楼酣馀的题面上来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两位挚友在谢公楼上 话题一直追溯到陈子昂所大力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