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检查 1 秦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哪些 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什么 2 秦时 三公 的主要职权各有哪些 温故而知新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秦始皇开创了中央集权制的先河 从此 历代封建王朝的君主们就围绕着两对矛盾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皇权 相权 中央集权 地方分权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程标准 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人人都说皇帝好 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辨睡不好 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 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 身家性命也难保 皇帝的烦恼 监察制度 地方制度 中央官制 选官制度 说一说皇帝愁什么 该诗歌反映了哪些矛盾 1 汉朝 趋势 加强 1 汉高祖 汉承秦制 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 郡国制 王国势力膨胀 2 汉景帝 削藩 平定 七国之乱 将诸侯王任免权收归中央 3 汉武帝 颁布 推恩令 削弱王国封地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病因诊断 汉高祖实行封国制 为后代留下隐患对诊下药 分封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不给割据留温床 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 地方制度的变化 阅读教材 简述从汉至元怎样削弱地方权力 强化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 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 全国军 政 财大权归中央 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 绝对服从中央 设置节度使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中央集权削弱 唐玄宗广设藩镇 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 2 唐朝 探究二 阅读教材P12 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从中我们能够获得什么历史信息 唐朝节度使享有哪些权力 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削弱 共性何在 对北宋统治者的治国方略影响何在 太祖问 天下自唐季以来 数十年间 帝王凡易八姓 战斗不息 生民涂炭 其故何也 赵普回答 此非他故 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而已 今所以治之 亦无他奇巧 惟稍夺其权 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 则天下自安矣 宰相赵普 3 北宋初年 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1 背景 2 措施 兵 权 财 杯酒释兵权 抽调精兵充实中央禁军 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 收精兵 削实权 控财权 3 评价 利 改变了唐末以来长期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加强了中央集权 成功地防止了地方割据的局面 弊 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 形成 三冗 局面 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唐中期以来出现藩镇割据局面 派文臣做知州 设通判负责监督 设转运使 将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到中央 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开支 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 地方制度的变化 4 元朝 趋势 完善并发展 1 措施 2 评价 设行省制度 省下分设路 府 州 县 设宣慰司 掌管边远民族地区 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元代的行省 河北 山东 山西 宣政院直辖地 中书省直辖地 10省1院 地方行政沿袭与变化 秦 郡 县 从汉到元中央集权的发展 汉初郡国二制并存 景帝削弱王国势力 武帝颁布 推恩令 解决王国问题 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将兵权收归中央 充实禁军 派文臣做知州 设通判负责监督 中央掌控地方财政 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之下设路 府 州 县 边远地区设宣慰司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 君主专制的演进 西汉前期 丞相位尊权重 礼遇殊隆 丞相进见 皇帝要起座 丞相生病 皇帝要亲临问候 皇帝的诏命 丞相认为不妥的 可以据理力争 也可以拒绝执行 吕后曾想封吕氏兄弟为王 丞相王陵就当面抵制 力言 不可 汉景帝欲封皇后之兄王信为侯 丞相周亚夫坚决反对 说 高皇帝曰 非刘姓不得王 非有功不得侯 不如约 天下共击之 今信虽皇后兄 无功 侯之 非约也 汉景帝无言以对 只好作罢 皇帝 九卿 有事上报 1 西汉武帝 建立中朝 执行机构 决策机构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 中央制度的变化 相权一分为二 皇帝 中书省 起草诏令 尚书省 负责执行 门下省 封驳审议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三省六部制评价 相权一分为三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 削弱了相权 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提高了行政效率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2 隋唐时期 三省六部制 思考 1 三省的各自职能是什么 2 三省间相互关系如何 3 三省六部制有何作用 三省六部机制是如何运行 吏部 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 考察 升降 调动等事务 户部 掌天下土地 户籍 赋税 财政收支等 礼部 掌管国家典章法度 祭祀学校 科举 接待外宾等事务 兵部 掌武将选用 兵籍 军械 军令等 刑部 掌管法律 刑狱事务 工部 掌管山泽 屯田 工匠 水利 交通 各项工程等等 唐朝修建长安城 中央政府部门的三省六部实施该工程的运转机制是 A 尚书 中书 门下 户部 B 中书 门下 尚书 工部 C 中书 门下 尚书 吏部 D 门下 尚书 中书 工部 巩固练习 唐朝修建长安城 中央政府部门的三省六部实施该工程的运转机制是 A 尚书 中书 门下 户部 B 中书 门下 尚书 工部 C 中书 门下 尚书 吏部 D 门下 尚书 中书 工部 B 巩固练习 贞观年间 某地发生严重旱灾 上奏朝廷 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 A 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 B 削减灾区赋税 C 修筑引水灌溉渠道 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 上呈至皇帝 皇帝赞许 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 大臣丙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 历史重现 探究四 隋唐的三省分权与近代西方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相比 二者有何相同之处 都实行分权 权力相互牵制和监督 都有积极作用 那它们的这种分权本质相同吗 为什么 不同 中国是加强君主专制 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西方是防止专制 保障民主 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 中书门下 东府 皇帝 最高行政机构 行使宰相权 参知政事 枢密院 西府 三司使 行政权 军权 财权 相权一分为三 总揽大权 3 北宋 两府三司 4 元朝 一省二院 1 最高行政机关 中书省领六部 行宰相职权 2 最高军事机关 枢密院 3 统领宗教及西藏事务 宣政院 从汉到元君主专制的演进 三省六部制形成 完善 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增设参知政事 三司使 枢密使分割相权 设中书省替代三省 为最高行政机关 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 位高权重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汉武帝时 重用侍从 秘书担任尚书令 侍中参与军国大事 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 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 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 这一现象反映了 A 专制主义皇权的不断强化 B 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 中央权力的不断分散 D 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巩固练习 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 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 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 这一现象反映了 A 专制主义皇权的不断强化 B 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 中央权力的不断分散 D 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巩固练习 A 学思之窗 宰相李沆与宋真宗的这段故事 能说明些什么问题 答案提示 说明两个问题 北宋从宋真宗开始 相权逐步强化 对皇权有所限制 李沆抵制宋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 不仅想维护相权 也是从有利于治国的角度出发的 中国古代相权与皇权的消长 总体上虽然朝着强化皇权的方向演变 但其间也有相权强化的时候 并非简单的直线发展 中国古代说法 人生有四大喜事 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请看图文 以上图文材料反映了历史上哪种制度 三 选官制度 读教材 填表格 八股文 才学 门第 品行 军功 血缘 标准 八股取士 明清 科举制 隋唐 九品中正 东汉末 魏晋南北朝 察举 征辟 汉武帝 军功爵制 战国 秦 西汉初 世卿世禄 西周 制度 朝代 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 材料一 东汉顺帝六年 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 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 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 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材料二 邓禹一家 凡公者2人 侯29人 大将军以下13人 中二千石14人 州郡长官48人 其余官职不可胜数 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 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 材料三 举秀才 不知书 察孝廉 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虽然察举制有机动灵活 节约成本的优点 但是这项制度的缺点更多 通过材料大家谈谈察举制有哪些缺点 1 容易任人唯亲2 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3 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1 隋朝创立 2 唐朝完善 隋文帝 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 建立进士科 科举制形成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 武则天 增加人数 首创殿试和武举 皇榜 金榜 会试的朱卷 评价科举制 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科举取仕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 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为历朝沿用 影响深远 积极 消极 考试内容单一 脱离实际 忽视实践性知识的考查 束缚创新意识 形式逐渐僵化为 八股取士 成为统治者进行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的工具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 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高官由世家大族把持 把读书 考试与做官紧密地联系起来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自下而上推荐 品行 评定授官 门第 分科考试 才学 血缘 世袭 三 选官 用官制度的变化 1 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日益削弱 2 中央对地方的集权不断加强 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 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 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 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 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长图 哪一幅是正确的 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地方权力与中央集权的消长图 哪一幅是正确的 ABCD ABCD C B 09浙江 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 地方机构示意图 请依据留存信息 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唐代B 宋代C 元代D 明代 B 及时训练1 唐太宗时中书省的长官 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 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 接下来应该做的是 交唐太宗裁定B 交门下省审议C 交枢密院出兵D 交尚书省执行2 元朝时期 由中央直辖的省份是 河北 河南 山西 山东A B C D B B 3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 赵匡胤 黄袍加身 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 未发生类似的现象 一般认为 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 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 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B 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C 降低将官地位 疏远将兵关系D 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4 元朝的行省制度实际上继承并发展了 A 三省六部制B 郡县制C 分封制D 科举制 B B 5 唐朝时期 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是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完善 主要是因为A 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 保障皇权B 废除了丞相制度 加强君主专制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D 相权确立了对皇权的强势地位6 唐朝和宋初加强君权的措施中 最为相似的是A设立六部B分散地方官员的权力C分化相权D 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7 魏晋南北朝时期 选拔官员采用的制度是A 九品中正制B 察举制C 科举制D 皇帝直接任命 C A A 走进高考 8 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 三千索 直秘阁 五百贯 擢通判 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 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2008宁夏 A 秦代B 汉代C 唐代D 宋代9 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 主要原因在于 2008年山东 A 增设机构 独立施政B 分工明确 相互协调C 一职多官 互相牵制D 简化机构 总揽于上10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 曾出现三公九卿 三省六部 内阁 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2008年天津 A 专制皇权B 中央集权C 检察权力D 对农民的控制 D B A 9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 它的确立 完善和不断加强 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基本轨迹 结合有关史实 请回答 1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其发展历程中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 2 以北宋为例 说明统治者是如何解决上述两对矛盾的 1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其发展历程中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 皇权至上 两对基本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2 以北宋为例 说明统治者是如何解决上述两对矛盾的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在宰相之下分设参知政事 枢密使和三司使等分割相权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北宋在军事上强干弱枝 削夺大将 地方节度使的权利 地方官由文官担任 同时设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字科学课件
- 统编版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句子(有答案)
-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拟物理试卷(含解析)
- 第二章有理数 单元检测卷提优含解析 2025-2026学年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 汉字学识字课件
- 3D打印技术与应用 知到智慧树见面课答案-1
- 《人体系统解剖学》知到智慧树答案
- 建筑施工协议书集合15篇
- 银行渠道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报告
- 软件开发行业软件开发平台
- 大学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
- 2023年山东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SB/T 10941-2012自动制冰机试验方法
- GB/T 6804-2008烧结金属衬套径向压溃强度的测定
- 沙盘游戏治疗(2017)课件
- SY∕T 5280-2018 原油破乳剂通用技术条件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班组施工任务单
-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告知书模板
- 2022年小型发电站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内容清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