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昌大学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 试卷编号: 8014 (A)卷课程编号: T5702Z005 课程名称: 材料与社会 考试形式: 开 卷 适用班级: 临班0137 姓名: 学号: 班级: 出卷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考试日期: 2010.12.4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累分人 签名题分202060100得分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3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得分评阅人 1. 古人按色泽把金属分为黄金(金)、白金(银)、赤金(铜)、黑金(铁)、青金(铅),统称“五金”。后来又改称金、银、铜、铁、锡为“五金”。2. 金属材料包括两大类:钢铁材料和非铁(有色)金属材料 。3. 含碳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称为钢。4. 导电性第二的金属是 铜 。5. 钻石就是金刚石,其成分是碳;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不同颜色的宝石是因为其中含少量不同的氧化物杂质;玉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6. 陶瓷生产过程比较复杂,但基本的工艺可分为: 原料配制、坯料成形、制品烧成等三大步骤。二.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得分评阅人 1. 材料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突破,是人类学会用粘土烧结制成容器。 ()2. 陶是人类第一个人工制成的合成材料。 ()3. 将材料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五代的话,那么第四代材料主要是复合材料。 ()4. 一般情况下,材料强度愈高,其硬度也愈高。 ()5.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三合土”是指石灰、黄土和细砂。 ()6. 材料的性能与材料的成分密切相关,而与其结构无关。 ()7. 纯铁铁丝在室温下反复弯折,将越弯越硬。 ()8. 绝大多数高聚物不具有导电能力是由于其内部没有自由电子的缘故。 ()9. 青铜最早出现在中国。 ()10. 铝在大气中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由于铝不易与氧结合的缘故。 () 三. 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得分评阅人 1、铜及铜合金有哪些特性?(16分)答:(1) 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 纯铜导电性、导热性极佳,铜合金的导电性、导热性也很好。铜及铜合金对大气和水的抗蚀能力很高。铜是抗磁性物质。 (4分)(2) 良好的加工性能 铜及其某些合金塑性很好,容易冷、热成形;铸造铜合金有很好的铸造性能。(4分)(3) 某些特殊力学性能 例如优良的减摩性和耐磨性,高的弹性极限和疲劳极限。(4分)(4) 色泽美观。(4分)2、掘起的六大(学科)高技术群体是哪些?请详细阐述。答: 这六大技术群体是二十一世纪重点发展的高技术群体。包括信息技术群体、新材料技术群体、新能源技术群体、生物技术群体、海洋技术群体、空间技术群体(各2分)信息技术群体是先导,包括半导体材料、电子材料、传感器材料、光电子材料、光学介质材料、光学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光伏材料、温差电子材料、电子浆料、激光材料、压电材料、感光材料。主要应用在计算机、激光器、光导纤维、光电子、卫星通信等。新材料技术群体是物质基础,又称为先进材料,指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是相对于传统材料而言。它具有以下特点: (3分)(1) 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源密集的一类新型材料。 (2) 其发展与新技术密切相关,在新材料设计、制备、质量控制、性能检测等方面往往需要应用高新技术,而未来的高新技术的实现往往依赖于新型材料的研制。 (3)往往是多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的结果。如:非晶态材料、多晶薄膜、碳纤维、结构陶瓷、超导体、分离膜、记忆合金等。新能源技术群体是能量的源泉,包括:裂变堆材料(核燃料)、聚变材料、风能、生物能、海洋能、地热能、电池材料。(3分)生物技术群体包括:医用高分子材料、医用金属材料、医用陶瓷材料、牙科材料。如:医疗器械、假肢等。(2分) 3、试述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过程。(24分)答:自古以来,人类就与高分子密切相关。食物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就是高分子。远在几千年以前,人类就使用棉、麻、丝、毛等天然高分子作织物材料,使用竹木作建筑材料。纤维造纸、皮革揉制、油漆应用是天然高分子早期的化学加工。(3分)从19世纪中期开始,才对天然高分子进行较大规模的化学改性,如天然橡胶的硫化(1839年),硝化纤维赛璐珞的出现(1868年),粘胶纤维的生产(1893-1898年)。(3分) 20世纪初期,开始出现了第一种合成树脂-酚醛树脂。(3分) 1920年,Staudinger首先提出高分子的概念,加上他对高分子其他方面的贡献,曾获得诺贝尔奖。20年代末期,Carothers对缩聚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1935年研究成功尼龙6,6,1938年实现了工业化。30年代,一系列烯类加聚物实现了工业化,如聚氯乙烯(1927-1937年)、聚醋酸乙烯酯(1936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927-1931年)、聚苯乙烯 (1934-1937年)、高压聚乙烯(1939年)等。(3分)50年代中期,Ziegler、Natta等人发现了金属有机络合引发体系,在较低的压力和温度下,制得了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他们两人因而获得了诺贝尔奖金。几乎同时,Szwarc对阴离子聚合和活性高分子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这些为60年代以后聚烯烃、顺丁橡胶、异戊橡胶、乙丙橡胶以及SBS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热塑性弹性体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继50年代后半期聚甲醛、聚碳酸酯出现以后,60年代还大规模开发了聚砜、聚苯醚、聚酰亚胺等工程塑料。70年代发展了液晶高分子,许多耐高温和高强度的合成材料也层出不穷。这给缩聚反应开辟了新的方向。(3分)60年代是聚烯烃、合成橡胶、工程塑料,以及溶液聚合、配位聚合、离子聚合蓬勃发展的时期。(3分)世界上高分子体积产量已相当于钢铁产量,没有高分子科学作基础,这是难以想像的。 高分子材料蓬勃发展的原因,可以概括为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性能良好、成形简便、成本低廉、用途广泛等方面。 石油和天然气是高分子的重要资源,石油化工最终产品很大一部分是高分子。煤化学加过程也为高分子提供了不少原料。20世纪70年代以来,主要在提高产量、改进性能、发展功能等方面发展。(3分)近些年来,高分子改性、高性能和功能高分子材料成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645-7:2025 RLV EN Electroacoustics - Audiometric equipment - Part 7: Instrument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 初中数学三角形的概念(课件)+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新解读《GB-T 30568-2014锆及锆合金锻件》
- 重庆山城骑士课件
- 新解读《GB-T 4131-2014水泥的命名原则和术语》
- 新解读《GB 2494-2014固结磨具 安全要求》
- 完形填空-说明文和议论文(复习讲义)-2026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原卷版
- 重工绕线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醉翁亭记教学课件
- 酿酒机器人编程知识培训课件
- 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课件
- 2021综合能源管理平台技术白皮书
- 丹凤县棣花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监理规划
- HG-T 6038-2022 聚乙烯蜡微粉
-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内容和标准量化评分表
- 2024年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国际中文教育概论》课件 第三章 国际中文教育与跨文化教育
- 初中俄语七年级第一课课件
- pvc板材生产工艺流程图
- 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基础 习题答案汇总(程夕明) 习题集1-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