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春秋三国围棋文化 第一节 春秋战国弈事(一) 弈与博围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很普遍了。论语阳货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 为之犹贤乎已!” 上文提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有“宁子视君不如弈棋,何以免乎? 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偶)”的记载,可以充分证明围棋在当时已经广为流传,时人称之为“弈”。 博,又称六博,是古代的另外一种棋戏,六白六黑,掷琼(骰子)行棋。其游戏规则历史上没有记载,现已完全失传。大概情形是,博的双方各执6枚棋子,通过掷琼决定棋子在棋盘上的移动路数,可能有点像今天的飞行棋。 在古人的观念中博弈共处,而六博作为游戏在先秦时期远比围棋要普及得多。上至君王,下到百姓,无不染指。其实,这倒不难理解,弈自然要比博精深、难懂得多,因此难以得到普及,就像今天围棋与麻将的关系吧。J(二) 初代国手弈秋孟子:“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可得。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天鹅)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这一段记述有三层意思:首先,弈秋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出名的围棋国手;其次,我们做学问,一定要“专心致志”方才可得,不可一心二用;第三,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并非是谁的就比别人低些。当时的知名棋手还有数人,国手弈秋可谓幸运,正是这段记载使他千古留名。第二节 汉代围棋大事纪(一)“围棋”初现西汉文学家扬雄在其法言问道篇中写道:“围棋击剑,反自眩刑,亦皆自然也。”这是最早“围棋”两字连书的记载,十分恰当地描述了“弈”的基本特征,从此便开始这样称呼围棋了。 (二)弈旨为“弈”正名班固,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明帝时任兰台令史、典校秘书,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著有名传后世的汉书。鉴于当时“今博行于市,而弈独绝”的社会现实,作为一名围棋行家的班固,深感有必要从理论上着手,探索、阐述围棋的精蕴,以唤起人们的注意,满怀激情地写下了弈旨,成为我国现存的有关围棋理论的最早一篇系统性著名论述。 “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棋有黑白,阴阳分也。骈罗列布,效天文也。四象既陈,行之在人,盖王政也。” 首先,弈旨阐述了围棋在制作上合乎大道,存有深意。紧接着指出弈与博的本质区别:“夫博悬于投,不专在行。优者有不遇,劣者有侥幸。” 如果不是基于对围棋的深刻理解,恐怕难成上文。文章开头就把弈与道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阐述围棋符合圣人之道,于无形之中提高了围棋的地位,对后世棋史影响巨大。围棋粉丝们有了弈旨作为理论依据,更加理直气壮地开展围棋活动。班固敢为人先写弈旨,为围棋得到世人的广泛认可与积极参与摇旗呐喊,在中国围棋发展史上值得我们大书特书一笔。东汉光武帝文臣桓谭博学多能,著有新论29篇,其中有一段论述围棋的经典之笔:“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法之类。上者张置疏远,多得道路而胜;中者务相遮绝,争便求利;下者守边角,趋作卦目,生于小地。” 桓谭新论中的这篇围棋兵法论文同样非常出名,史记黥布传集解、棋经十三篇序、天中记、格致镜原等著作都曾加以引用。第三节 强劲的三国弈风(一) 精彩围棋典故三国时期有许多名人弈事,大多出自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等名著,这里简要介绍一些。三国演义第69回片段如下:一日,出郊闲行,见一少年耕于田中,辂立道旁,观之良久,问道:“少年高姓、贵庚?” “我姓赵,名颜,今年十九岁了。请问先生是谁?” “我是管辂,见你眉间有死气,三日内必死。你长得挺英俊,可惜无寿。” 再看第75回:众将见公不肯退兵,疮又不痊,只得四方访问名医。忽一日,有人从江东驾小舟而来,直至寨前,小校引见关平。平视其人:方巾阔服,臂挽青囊,自言姓名道:“乃沛国谯郡人,姓华,名佗,字元化。因闻关将军乃天下英雄,今中毒箭,特来医治。” 平道:“莫非昔日医东吴周泰者乎?” 佗曰:“然。” 平大喜,即与众将同引华佗入帐见关公。时关公本是臂痛,恐慢军心,无可消遣,正与马良弈棋;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 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候真天神也!” 诸葛孔明,也是位棋手。有诗为凭:“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玄德同关张并从人等来到隆中,遥望山畔数人,边唱边耕作于田间玄德闻歌,勒马唤农夫问道:“此歌何人所作?” “乃卧龙先生也。” 不数里,遥望卧龙岗,果然清景异常(第37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不但工诗文,还善弈棋。三国志武帝纪:关中时有山子道、王九真等并称围棋国手,曹操与其不相上下,旗鼓相当。安徽毫县曹操祖父曹腾墓中,曾经出土了石制围棋,可见曹氏家族喜好围棋,称得上是“世家”了。曹操喜弈,亲自参与,手下自然爱好者很多。“建安七子”之一应玚对弈道颇有研究,曾著弈势一篇(可惜已经失传),论述了围棋谋略与布局,对后世棋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再说蜀主刘备,生前没有人见过他下棋。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有盗墓贼进入刘备陵室,看见刘备正与诸葛亮掌灯对弈,旁边还站着十几个卫兵。贼吓得跪地求饶,只听诸葛道不要怕!过来请你们喝酒。杯酒下肚,贼胆大了起来,竟然提出赏赐的要求。刘备也很大方,赐给他们每人一条玉带。出得墓穴,手里的玉带突然变作青蛇,吓得他们魂飞天外,连忙弃之于地,拔腿便跑后来他们都变成了哑巴。(二) 现存最古围棋谱东吴孙策经常诏大将吕范弈棋,不曾想偶作的记录,却为后人留下了精彩的古棋谱。他们君臣之间的这盘对局棋谱,收录在宋徽宗时棋谱忘忧清乐集中。1图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 黑方:孙策 白方:吕范 共43着 封盘解说:首先,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开始对局时,先要在棋盘的对角星位上各放置两颗黑白“座子”,然后由白棋先行落子开局。黑4“三九”位置侵分,为古人特别喜好。白5三九逼,大家觉得如何? 黑10白11均为三九逼黑12飞,有些霸道,而白13挡跟着走,难免有缓手之感,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呢? J 其实,围棋之所以被称为“手谈”,除了交流思想,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把对局者的心态暴露无疑白13老老实实,黑14竟然脱先他投如选C位飞罩,更有霸气。黑16白17双方再次抢占三九要点,纵观全局,一个不漏了。此古围棋布局之特点矣。行至白棋第43手,封盘。此后,亦无续下的记录。(三) 围棋观的激烈碰撞综上所述,我们已经十分强烈地感觉到这个时代“弈风”之强劲了。出现这样的大好局面,我们应该归功于班固前辈的弈旨,还有桓谭前辈的新论,为围棋的大发展做好了充分的舆论准备,造出了很大的声势。好弈的孙策去世后,孙权接班,朝廷棋风依旧。皇太子孙和实在看不下去,命主管韦昭炮制了一篇名博弈论的公文告示天下,并训斥蔡颖等人不务正业。博弈论首先从君子应该建功立业、下围棋无益于用展开议论,批评了当时抛弃事业、废寝忘食、沉迷棋中的社会现象,声称今世之人,多不务经术,嗜好博弈。如果说这段议论还有些道理的话,接下来文章巧妙地借用了围棋语言,说围棋:“以变诈为务,则非忠信之事;以劫杀为名,则非仁者之意。” 从根本上加以否定。这样的文章一经公开,懂得围棋的人自不必言,更多的普通大众看了之后会作何感想呢? 所以,这是一篇颇具水准的议论文章,其文笔不可谓不佳吧。第四节 有趣的弈数象征意义 (一)趣数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一书中,谈到了他的计算方法及其结果:“其法初一路可变三局,自后不以横直,但增一子,即三因之;凡361增,皆三因之;大约连书万字四十三,即大局之数。” 如果进一步探讨,我们还会发现这个计算是不完全的。为什么呢? 难怪唐冯贽在其云仙杂记发出了“人能尽数天星,则遍知棋势”的感叹。大家都知道,西游记里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的高超本领;围棋盘的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吴承恩老前辈别有什么深意呢? J (二)象征意义班固弈旨从正面肯定了围棋的积极作用,提出了“棋道”合一的观点,从而确立了围棋的正统地位。我们可以把这些“意义”概括、归纳如下:阴阳:黑白棋子象征昼夜交替的自然规律。行棋不可勉强,保持全局的平衡(阴主内,阳主外;阴为实空,阳为外势)是十分重要的; 人政:我们可以从围棋里领悟到人生;帝王可以从中研习兵法、治国之道;天体运行:围棋子圆而动,盘方而静,正合古人对宇宙的认识;生命:围棋棋子首先要有气才能存在,其次要有两只真眼(还必须是分开的,就像我们的?那样)才是完整的活棋。纵观地球的生命现象,乃普遍规律;平等:棋子本身没有价值大小的分别,就像大自然赋予的生命。然而有趣的是,随着棋局的逐渐发展,它们的作用(价值)也会随之悄然发生变化。人们生来本平等,后天努力定乾坤。正是:深奥莫测鬼神机,自古魅倒明白人。复习思考题:1、弈旨从哪个方面着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药学试题及答案填空题
- 数字安全环境下国家安全威胁的多维度评估方法-洞察及研究
- 高频接地施工合同范本(3篇)
- 高空作业施工拆卸合同(3篇)
- 宠物领养与送养双方权益保障协议书
- 时尚街区品牌店面转租合作协议范本
- 自动驾驶汽车与移动应用的深度协同-洞察及研究
- 城市轨道交通材料运输及进度控制合同
- 高效个人购房贷款及专业担保服务合同
- 国际工程项目承包与咨询服务合同
- 兴城市2021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 托班育儿知识讲座
- 危化品运输安全培训的事故案例与分析
- 流体力学在化工中的应用
- JJG 443-2023燃油加油机(试行)
-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方案
- 电路检查记录表
- 设计交底记录表
- 2023年安徽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训练题库211题及答案
- 华为质量管理评估模型(31个评估要素和评估报告)
- 模具凸凹模工艺文件工序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