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鼻窦炎PPT课件.ppt_第1页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PPT课件.ppt_第2页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PPT课件.ppt_第3页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PPT课件.ppt_第4页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为常见病 常继发于急性鼻炎 是鼻窦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炎症可以局限在一个鼻窦 亦可发生于双侧鼻腔的多个鼻窦 以多鼻窦炎常见 一般以前组鼻窦之发病率为高 其中又以上颌窦炎发病为最高 筛窦炎次之 额窦炎较少 蝶窦炎最少 如鼻腔一侧各鼻窦均显炎症 则称为 全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属中医学 急鼻渊 范畴 2 3 中医病因病机 急性鼻窦炎多属实证 1 风热外侵 风热邪毒 袭表犯肺 或风寒侵袭 郁而化热 风热壅遏肺经 肺失清肃 致使邪毒循经上犯 结滞鼻窍 鼻窍不利 出现鼻塞 浊涕内生 流而不止 2 脾胃湿热 嗜食肥甘厚味之物 致湿热内生 郁困脾胃 运化失常 清气不升 浊阴不降 湿热邪毒循经上蒸 停聚窦内 灼损窦内肌膜为病 出现大量脓涕 3 胆腑郁热 邪热犯胆 胆经热盛 上蒸于脑 迫津下渗为病 综上所述 本病由火热所致 如胆热 肺热和痰火 4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鼻窦炎的发病包括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 一 全身因素 全身抵抗力降低 如营养不良 长期疲劳 烟酒过度 内分泌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传染病等可诱发本病 5 二 局部因素 包括鼻腔或邻近器官的病变 如急慢性鼻炎 鼻腔异物 肿瘤等 鼻窦外伤或异物穿入后的直接感染 鼻腔填塞物留置时间过长 牙源性感染 拨牙时损伤窦腔底壁骨部 也可继发上颌窦炎 又或鼻息肉致鼻道 甚至鼻腔的阻塞 妨碍鼻窦的通气与引流 可继发感染 成为多发性鼻窦炎或全鼻窦炎 变态反应性鼻窦炎发病率高 常表现为鼻窦粘膜的水肿 久之形成息肉 阻塞开口 导致鼻窦通气引流障碍 容易遭受细菌感染而发生鼻窦炎 另外 鼻腔及鼻窦解剖结构的变异 发育不良 如鼻中隔偏曲 中鼻甲过度膨大 影响鼻窦的引流及通气 也是诱发鼻窦炎的原因之一 6 病理 病理变化可分为三期 1 急性单纯性鼻窦炎 属于卡他期 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 固有层内有多形核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 纤毛运动缓慢 2 急性分泌性鼻窦炎 粘膜水肿及血管扩张加重 炎性细胞浸润更著 3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除炎症更加显著外 纤毛上皮坏死 脱落 与白细胞和细菌混杂 分泌物变为粘脓性或脓性 7 临床表现 一 症状1 前驱症状 轻重不一 儿童较重 成人较轻 一般有周身不适 精神不振或烦躁 食欲不佳 严重者表现有发热 畏寒 常见诱因为过度紧张 疲劳或受凉 酷暑 2 典型症状 常见症状为鼻塞 流涕及头痛和局部疼痛 1 鼻塞 因鼻腔粘膜充血及分泌物积存在鼻腔 而表现为持续性 2 流涕 初起为清水样 或粘性 1 2天后转为脓性 较稠结 不易擤出 流向后鼻孔 由口咽吐出 病人感觉 痰 多 8 3 头痛 性质为胀痛 前组鼻窦炎引起的多在头部表面 并伴有局部皮肤痛觉过敏 后组鼻窦炎引起者多位于头颅深部 初期 多为持续性头痛 中期 逐渐局限于一定部位 且有一定的时间规律 急性上颌窦炎 疼痛通常在同侧尖牙窝处或面颊部 午后或久坐后加重 急性筛窦炎 疼痛部位常在内眦和鼻根部 有时为眼球后方疼痛 晨起渐痛 午后轻 急性额窦炎 疼痛部位在前额 眉心处 头痛在早晨起床后头出现 逐渐加重 午后减轻 夜晚完全消失 第二天又同样规律出现 急性蝶窦炎 头痛常在颅内深部 后枕部疼痛 无明显时间性 9 鼻窦炎所引起的头痛可因鼻窦所处的位置不同而表现不同的部位和时间 1 头痛部位2 头痛时间 头痛时间与鼻窦引流有关 急性上颌窦炎 晨起轻 午后加重 急性额窦炎 晨起即感头痛 渐加重 上午9 10点最剧烈 午后减轻 晚间消失 急性筛窦炎 一般头痛较轻 前组筛窦炎与急性额窦炎相似 后组与急性蝶窦炎相似 急性蝶窦炎 晨起轻 午后重 10 二 体征 前鼻孔检查可见鼻腔粘膜肿胀 充血 分泌物积留 分泌物为粘性 粘脓性或脓性 后鼻孔检查可见鼻咽表面有分泌物附着 分泌物由不同鼻道流出 对诊断是哪组鼻窦炎发病有帮助 局部软组织红肿和压痛 表浅的病窦如上颌窦 额窦 可有局部软组织红肿和压痛 11 12 13 三 常见并发症 1 全身并发症 鼻分泌物不断下流 可引起咽部炎症和扁桃体炎 甚至引起喉炎 气管炎 肺及支气管哮喘 在儿童 分泌物吞入胃内 可出现腹泻 胃痛 食欲减少 2 局部并发症 可因急性鼻窦炎鼻窦骨壁的坏死引起眶骨壁骨炎及骨膜炎 眶壁骨膜下脓肿 眶内蜂窝织炎 球后视神经炎 3 颅内并发症 鼻源性颅内并发症虽然并不多见 按感染通路和程度之不同 分为硬脑膜外脓肿 硬脑膜下脓肿 化脓性脑膜炎 脑脓肿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 14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一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高 中性白细胞总数增多 二 鼻道分泌物培养 可发现致病细菌 三 X线检查或断层拍片 可见鼻窦粘膜增厚 有分泌物积存时 可出现密度增高或液平面 四 鼻内窥镜检查五 鼻窦超声波检查六 鼻窦穿刺冲洗或导管冲洗法 常用于上颌窦炎 了解脓液的性质 多少 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待急性炎症控制后进行 七 CT扫描 可更清楚地观察窦壁是否受损 窦腔粘膜病变的程度 15 16 诊断要点 1 诊断依据 在急性鼻炎恢复期 又出现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检查中见鼻道有脓性分泌物即可确诊 2 对临床症状不典型者 特别要详问鼻塞的情况 鼻涕的多少 性状 粘液性 粘脓性或纯脓性 向前或向后流 有无臭味 有无疼痛 疼痛部位 有无时间性 嗅觉有无减退 有无其他并发症出现 如仍不明确者 可作鼻窦超声波或鼻窦X线检查 阳性者可确诊 3 根据病史 症状 体征和鼻窦X线拍片 可将各种鼻窦炎鉴别 17 鉴别诊断 1 鼻腔异物鼻腔异物多发生于幼儿 玩耍时将异物放入鼻腔 表现为一侧鼻腔鼻塞 流脓涕 鼻腔检查可发现异物 取出异物后 症状消失 2 急性鼻炎急性鼻炎多在发病时或恢复期发生鼻窦炎 其症状 治疗及预后有所不同 临床中需加以鉴别 3 各个急性鼻窦炎的相互鉴别诊断各种鼻窦炎均有鼻塞 头痛及脓涕 但其头痛的时间及体征有所不同 需加与区别 18 治疗 急性鼻窦炎起病较急 局部症状重 应尽早控制症状 防止并发症出现 一 中医治疗 一 辩证治疗急鼻渊发病多与外邪侵袭有关 或寒或热 所以 中医药治疗需根据辨证而施治 早期使用中药治疗 对症状改善有良效 现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述如下 19 1 风热侵犯 证候特点 鼻流多量粘涕 色黄或粘白 鼻塞较重 嗅觉失灵 鼻甲粘膜充血 鼻道可见脓涕 兼见发热畏寒 咳嗽痰多 口干欲饮 舌质红 苔薄黄 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 宣肺通窍 方药 银翘散合苍耳子散加减 金银花 连翘 荆芥 薄荷 桔梗 苍耳子 白芷 鱼腥草 菊花 黄芩 甘草 芦根 20 2 胆腑热盛 证候特点 鼻涕黄浊粘稠如脓样 量多 鼻塞头痛重 嗅觉迟钝或消失 鼻甲肿胀红赤较甚 全身并发热 口苦咽干 面赤目眩 烦躁 大便秘结 小便黄赤 舌尖边红 苔黄或厚腻 脉弦数 治法 清泻胆热 祛浊通窍 方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 黄芩 栀子 柴胡 当归 生地黄 木通 车前草 泽泻 苍耳子 白芷 鱼腥草 石菖蒲 21 3 脾胃湿热 证候特点 鼻涕黄浊而量多 涓涓而出 或涕带臭味 鼻塞重 嗅觉消失 鼻内肌膜红赤肿胀 全身并见头痛剧烈 兼见腹胀闷 纳差 舌红苔黄腻 脉濡或滑 治法 清脾胃热 利湿祛浊 方法 黄芩滑石汤加减 黄芩 滑石 茯苓 大腹皮 黄连 大黄 生石膏 苍耳子 冬瓜仁 白芷 石菖蒲 22 鼻渊临床用药特点 黄稠而量多 冬瓜仁 瓜蒌仁 生薏仁 葛根 鼻涕鱼腥草 桔梗 蜂房 清稀而粘白 云苓 泽泻 扁豆 白术 薏仁 淮山等 偏寒 细辛 白芷 川芎 藁苯 羌活 独活等 头痛性质偏热 菊花 葛根 升麻 京子等 兼眩晕 白蒺藜 白芷 钩藤 天麻等 巅顶痛 藁苯 石决明头痛部位前额痛 白芷 京子 羌活颞部痛 柴胡 川芎 后枕部痛 葛根鼻塞甚 白芷 苍耳子 辛夷花 薄荷 石菖蒲 痰多者 北杏 桔梗 瓜蒌仁 冬瓜仁 23 二 外治疗法 1 滴鼻 用清热解毒 芳香通窍的滴鼻药 可用滴鼻灵 葱白液 25 牡丹皮液滴鼻 每日2 3次 2 热敷法 用煎服之中药翻渣再煎 且再煎之药液作局部穴位热敷 可热敷印堂穴 阳白穴 有通畅气血 祛邪外出 宣通鼻窍作用 3 吹鼻 冰连散吹鼻腔 每天3 4次 以疏风清热通窍 改善鼻腔通气 使鼻窦分泌物易于排出 4 超声雾化吸入 可用中药煎剂 或用鱼腥草注射液 板蓝根注射液等作雾化吸入 有通窍 祛浊的功效 24 三 中医其他疗法 1 针刺 取局部与远端穴位相结合 每次各选1 2穴 每天针刺一次 5 7天为一疗程 毫针刺 用泻法 主穴 四白 迎香 风池 印堂 配穴 合谷 列缺 足三里 阳陵泉等 2 穴位注射 取穴肺俞 注射鱼腥草注射液0 5ml 以清热宣肺通窍 隔天一次 25 二 西医治疗 原则 根除病因 保证引流通畅 控制感染和预防并发症 1 一般治疗 多饮水 进食清淡食物 注意休息 发热者可适当使用退热药物 2 抗炎治疗 全身足量抗生素的应用 一般口服 如先锋IV或阿莫西林 严重者 可肌注或静滴抗生素 如用环丙沙星或安噻铭 使用抗生素应根据脓涕性质来判断可能是哪种细菌感染 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 必要时可考虑应用抗厌氧菌药物 尤其是牙源性鼻窦炎 如灭滴灵 口服 26 3 促进分泌物排出吉诺通每次1粒 每日3次 增加鼻窦纤毛的动力 并促进鼻窦分泌物的排泄 4 局部用药 收缩鼻粘膜 促进鼻腔 鼻窦引流 可用0 5 1 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 5 物理治疗 局部热敷 超短波透热或红外线照射等 6 上颌窦穿刺冲洗 应在全身症状消退或局部炎症基本控制后施行 可在冲洗完备时于窦腔内注射抗生素 并保留让其自然流出 7 额窦环钻术 急性额窦炎经上述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加重者 可行此术 8 如牙源性上颌窦炎 应同时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