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统编版】.ppt_第1页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统编版】.ppt_第2页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统编版】.ppt_第3页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统编版】.ppt_第4页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统编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 近代工业 民族资本企业 官僚资本企业 外国资本企业 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25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近代著名实业家 教育家 江苏南通人 1894年考中状元 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企业创办人之一 曾担任民国初年的实业部长和农商总长等职 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 状元实业家 张謇 ji n 张謇当时身为状元 为什么弃官从商创办实业呢 创办了哪些企业 阅读教材 回答问题 实业救国 千呼万唤始出来 材料一 大生纱厂1899年5月建成 有原始资本445100两 1904年 增加资本63万两 1907年 在崇明久隆镇办了大生二厂 资本一百万两 是 欧战以前华资纱厂中惟一成功的厂 一 民族工业的萌芽阶段 洋务运动至清末时期 大生纱厂处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个阶段 其特征是什么 特征 萌芽并缓慢发展 2 民族工业曲折发展之路 江南制造总局炼钢厂 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张之洞开办的汉阳铁厂 洋务运动的诱导 中日 马关条约 割辽东半岛 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增辟通商口岸 民族危机加重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材料一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帝国主义忙于战争 又使中国纺织工业有了发展的良好机会 给大生纱厂带来了 黄金时代 1917 1921年五年共获利560多万两 忽如一夜春风来 二 民族工业发展的 黄金时代 一战期间 处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个阶段 其特征是什么 特征是繁荣发展 十分短暂 一战期间 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材料二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在中央设立实业部 管理农 工 商 矿等业 要求各省设立实业司 鼓励民间办各种实业团体 鼓励人们兴办实业 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 颁布了一些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措施 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材料一 从1922年以后 大生各纺织厂开始走向下坡 其外部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特别是日 美 英等国加紧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入资本 使刚刚建起的大生各纺织厂受到严重打击 1925年7月 大生一 二两厂已负债一千余万元 无可奈何花落去 三 民族工业的萎缩阶段 一战后至解放前 处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个阶段 其特征是什么 特征 凋谢 萎缩 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 一战 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萌芽 缓慢发展 1 洋务运动的诱导2 外商的刺激 短暂的春天 黄金时代 1 辛亥革命的成功 2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3 实业救国思潮 4 抵制洋货运动 凋谢 萎缩 1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2 官僚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3 长期战争的破坏 一战 期间 小结 材料一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 资本总额120万元 而同时期 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 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 俱用华人 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 发动机系英国造 到80年代 受外商企业的排挤 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 后来 它被英商在上海公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总体水平落后 3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纺织业 面粉业 地区分布特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 沿海 沿江多 内地少 行业分布特点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发展不平衡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 图发展决定了其发展特点 艰难曲折 荣宗敬 荣德生 范旭东 张謇 不幸而生中国 不幸而生于今之时代 二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欧风美雨驰而东 说一说 1 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 清末部分铁路一览表 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 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便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 近代交通工具传入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二 社会生活的变化 2 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剪发辫 穿中山装 西服 旗袍成为时尚 废除跪拜礼 代之简单的鞠躬 握手礼 取消 老爷 大人 的称谓 代之以 先生 称呼 西餐 西式蛋糕 洋酒 洋烟 洋布在沿海流行 时装 烫发流行 称呼 礼节 大人 老爷 先生 君 改称呼废跪拜 跪拜 作揖请安 拱手 鞠躬 握手 辛亥革命后 辛亥革命前 进步 改称呼 废跪拜 体现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 淡化了封建等级观念 体现了人们追求民主 平等的思想观念 3 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变化 不平衡 总体来看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呈现出新旧并呈 多元发展的特征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带来变化 主动 变 回望过去的百年 我们经历了无数的狂风巨浪 彷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