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土要保持适度温润,如 ( 干燥应少量浇水,待床面稍阴干时,用耙将床上面搂起 0.5 -1 厘米 深的麻面,然后用播种 机或手推播种滚,横床条播,播幅宽 3 -4 厘米 ,行距 8 -10 厘米 ,播后及时镇压,以防芽 干,覆土约 0.5 厘米 ,不宜过厚,否则幼苗出土困难。 2 )樟子松种源少,种子珍贵,要 ( 节约合理用种。通常每亩播 8-10 斤。 ( 6 )播种地的管理 加强播种后的管理是提高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关键。 1 )风沙严 ( 重的地区,如育苗地无防护林或防护林稀疏,则必须在播种区四周及中间设置防沙障,防沙 打幼苗。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 季风已停, 苗径已木质化, 即可分期分段分段撤除风障。 2 ) ( 为防止覆土被风吹失,调节地面温湿度,播种后宜在床面覆一层稻草(或麦草) ,厚度以不 见土为限(每平方米约需草 1.5-2 斤) 。当幼苗出土 50% 时,把草撤除一部分,全部苗齐后, 将覆草全部撤除,撤草时不要损伤苗木。为防止浇水或降雨时冲刷表土,调节床面温湿度以 防止土壤表层板结,可保留行间稻草,直到秋后。 (3) 樟子松幼苗顶壳出土易遭岛类啄食, 为防止鸟害,应设专人看护到种壳全部脱落为止。 ( 7 )苗期管理 在苗木生长期中应着重水肥管理,方能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增强抗性, 达到丰产。 1 ) 据 1971 年对樟子松 1-2 年生苗在生长期的水分测定结果可知,一年生苗茎部含水 率 70-80% , 2 年生苗茎部含水率 60-70% 。因此,在幼苗生长期中必须供给足够水分,苗 木才能健壮的生长。但浇水要根据苗木生长情况适期适量。 种子发芽期,从播种到幼苗出齐前,表土必须保持湿润(含水率 6% 左右)防止芽干, 造成缺苗断垄。浇水量不易过大。由于夜间空气湿度较大,上午表土尚能保持一定湿润每天 浇水应于午后进行。如果大风天或气温高蒸发量大时,表土易干燥,午前也需要浇水。出苗 后到 6 月末易罹立枯病,由于苗茎细嫩,土表温差较大,又易遭受日灼 。因此,浇水宜少 量多次,以调节床面温度、湿度,减少立枯病的发生及日灼危害,每次浇水每平方米 5-7 市 斤。一般在上午 10-12 时进行。 1 年生松苗, 7-8 月间为高生长旺盛时期,且根系已伸展, 更由于气温高, 苗木蒸腾量大, 因此, 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 每隔 2-3 日浇一次透水。 8 月 到 中、下旬后为促进苗木木质化,利于越冬,除天气特别干旱,可每隔十余日浇水一次,一般 不进行浇水。在掘苗前 5-7 日浇一次透水,促使土壤疏松,掘苗时保持根系完整。 2 ) 苗木生长旺盛期应及时施肥,保证苗木有足够的养分,一般从 6 月中、下旬开始, 每平方米施硫铵 5 -10 克 ,以后每隔 10 日左右追肥一次,数量可根据苗木生长情况酌情增 加 , 但 最 多 1 平 方 米 一 次 不 得 超 过 25 克 , 到 8 月 中 旬 停 止 追 肥 , 一 般 每 平 米 施 肥 100 -150 克 。追肥时应先浇清水湿润苗叶,然后将稀释的肥料水浇于苗床上,后再用清 水冲洗苗木 。 3) 施用除草醚消灭杂草是最经济有效的除草方法。 即在播种时把除草醚混拌在覆土中, 每平方米土中拌除草醚 2 克 。出齐苗后把除草醚拌上沙土撒到苗床上,然后浇水,一般情 况下年施药 2 次,基本上可以控制杂草。为促进苗木根系发育,于 7-8 月间,每隔 10-15 天 松土 1 次,深 2-3 厘米。 4 ) 樟子松幼苗适宜群生,如播种量掌握适当,播种均匀,就不必间苗,但有时由于下 种不匀,出苗密度不均,为调整留苗密度,可于 7 月间剔除幼小细弱苗木,以每平米留 苗 600-700 株较为合适。 ( 8 ) 2 年生苗木的培育 培育 2 年生苗木的方法有:移植、截根留植、苗床等方法。从根系发育来看,以移植苗为最好,截根留植次之,留床苗最差。移植苗根系发达,冠根比 值小,根系多集中于土壤表层,掘苗时根系损伤较小,有利于幼苗成活。顶芽再次生长现象 少,由于苗木分布均匀,光照充足木质化健全,无被压苗;留床苗从外观看健壮根茎粗大, 尤其主根更为发达,长可达 2 米 多,但侧根纤细而少,掘苗时主根损伤过多,影响造林成 活率。 顶芽再次生长现象较多。 换床以春季移植为最好, 4 月上旬土壤解冻 30 -40 厘米 时 在 即可开始。床作的顺行栽 8 行(指床面宽 1 米 ) ,株距 4 厘米 ,行距 12 厘米 。垄作的,在 垄面上栽 2 行苗。株距 4 厘米 ,行距 16 -20 厘米 。栽苗前土壤充分灌足底水,等水渗下后 即栽苗,栽苗深度,以将叶不埋入土中为宜。在栽苗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好苗木根系不受风 吹日晒。植苗后及时把垄面(或床)及垄侧踏实,最好在栽苗后浇一次水,有利于成活 。 为促使移植苗的上层根系发育, 圃地应保持适度湿润, 植苗后每隔 10-15 天浇水一次, 夏季勤松土,保持表层土壤湿度,并于 5-6 月间根据苗木生长情况 ,适量追肥 1-2 次。 ( 9 )苗木的越冬保护 樟子松耐寒冷,但幼苗期间由于冬季干燥气候的影响,苗木易 失水分, 导致生理干旱而枯死。 因此, 在冬季必须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幼苗才能安全越冬。 试验结果证明,冬季采取覆土防寒对幼苗安全过越冬效果好,苗木死亡率仅 3% ,而采用覆 草越冬,苗木死亡率 100% 。覆土苗木减少了外界不良因子的影响,保持幼苗的水分平衡。 同时从历年冬季苗木死亡的规律来看, 大量死亡不是在 1 年中气温最低的季节, 而是发生在 气温变幅大,蒸发量也大的 3 月间,因 3 月下旬土壤正式开始解冻,有时白天气温可 达 20 左右以上, 而夜间又可降到 -20 左右,季风频吹, 空气干燥,苗木水分大量损失, 这时苗木根系尚未活动,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枯干。埋土时间和方法:在 11 月中旬左 右,亦即将土壤冻结时,把步道的土掘起粉碎,覆于苗床上,厚度 15 -20 厘米 ,到翌春 4 月 上旬化土层达 20 -30 厘米 时,分 2-3 次把土撤除,并及时灌水。 为了风化育苗地的土壤,消灭病虫害以及减轻春季作业繁忙的局面,也可以秋季掘苗。 掘苗后进行假植,根部用土埋实, 1 年生苗可捆成小把(每把 50-100 株) 。到土地将冻时再 把苗梢全部用土埋严, 苗木即可安全越冬。 但秋掘、 假植的苗木, 造林或移栽后缓苗迟几天, 但并不影响苗木成活及生长。 (三) 造林 1、 在流动沙丘及半固定沙丘植松 在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地上栽植樟子松、 油松等针叶 树种,关键问题在于:如何保护小松树不受沙埋、沙割、沙打及风蚀危害。因此,在流动沙 丘栽松,必须事先栽植固沙植物固定流沙,当流沙基本稳定时,再进行樟子松造林。 1 ) ( 流动沙丘植松:应空出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丘顶,以便削顶缓坡,在迎风坡下部带状栽胡 枝子(或锦鸡儿)用平铺草或平铺柳条保护。背风侧应栽植耐沙压的黄柳,丘顶部分应根据 削平情况,向上逐步栽植固沙植物,一般经过 3-4 年后,沙面基本稳定时,再行间栽植 2 年 生樟子松。 2 )平缓沙地:地势较平缓流沙易于控制,在迎主风方向带状植差巴戈蒿或平 ( 铺草压沙栽植黄柳(胡枝子) ,固沙 2-3 年后地面基本稳定即可栽植 2 年生樟子松或油松。 ( 3 )风蚀坑:地下水位 2 米 以上,较深的干涸风蚀坑,迎主风方向带状栽植胡枝子或锦 鸡儿;如地下水位 0.5 -2 米 的低湿风蚀坑,应带状栽植紫穗槐,经 2-3 年苗木丛生后,即可 于行间栽植 2 年生樟子松苗。 4 )半固定沙丘:一般多分布大片流沙的周围和内部,面积 ( 不大而零散,流沙移动微弱,只要封禁起来,恢复植被或适当栽植胡枝子和铺草保护,即可 栽植 2 年生樟子松苗。 人工固沙地造林后的抚育管理工作,主要保证幼树不被风蚀、沙埋和沙打。造林后风蚀 沙埋地段,应及时采用平铺草固沙方法保护,对沙埋幼树严重的地方,应及时扒除浮沙,以 免因沙埋过久而死亡。 2 、固定沙地植松 固定沙地杂草丛生,幼树和杂草争夺水分,因此,植松前要整地。由 于土壤固结,杂草丛生,整地工作非常重要,为防风沙抽打的危害,以带状局部整地为好。春季在固定沙地上栽松,要在前一年的雨季( 6 、 7 月)或秋季进行整地,秋季栽植要在雨 季前整地,翻耕后最好种植一季作物,抑制杂草繁生,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在平缓或起伏 不大固定沙地上,窄带状整地,带宽 60-100 厘米,并空留同等或稍宽的不翻耕草带,做为 保护带,带状整地应横对主风方向,或实行块状整地,块的大小为 50 50 厘米。成活 率 75-85% ,最高达 90% 以上。 3 、栽植方法 多年来在沙地植松实践中,可推荐的方法有: ( 1 )小坑靠壁(垂直壁 )法 是沙地栽松最常用的方法,操作简单,工效高,且可保 证栽植质量。方法是小坑垂直之一壁 ,与挖坑人相对,坑深 35 -40 厘米 ,坑的上口 宽 30 -35 厘米 。坑底宽 15 厘米 左右,将松苗扶正于垂直壁的侧边,挖坑人第二坑的土填 入第一坑内填满踏实,第二的填入第三坑,进行倒坑栽植,依此类推,每工组每日可栽苗 木 1000-1200 株。 (2 )隙植树法 用植树锹做成深 50-60 厘米,上口宽 10 厘米或更宽一些缝隙,将苗根全 部放入缝隙中,轻轻抖动一下苗木,使苗根舒展,将苗木靠在缝隙之一壁,再在距第一缝 隙 8-10 厘米处,插进植树锹,深度同第一缝隙,用力先往里搬,再用力往外推把苗根挤深, 使下部苗根与土壤密接,最后把第二孔隙填实,再用脚将苗木周围踏实。此法简单易掌握, 每工组每日可栽松苗 1300-1500 株。比一般栽植法提高工效 20-40% 。 (3) 明穴栽植法 用锹挖成深 35-40 厘米,长宽 30 厘米之方形坑,将苗木扶立于坑中央, 覆土踏实。 (4) 机械造林 国营辽宁省昌图县付家屯林场及国营彰武县四堡子机械林场,在一般平缓 或起伏不大的固定沙地上,利用植树机械植松成活率可达 70-90% 。机械栽植松树苗,栽的 深,压的实,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同时株行距较标准,效率高,每台机车(二台植树机)每 日可栽松苗 100-120 亩。 (5) 簇植法 簇植法是在 50 50 厘米小块地上,用植树锹呈梅花三角形栽植 3-5 株苗木, 株间 25-30 厘米,每工组每日可栽苗 1600-1800 株。在贫瘠干旱的沙地上栽植樟子松苗木, 适当实行深植比一般栽植可提高造林成活率 10-15% ,而且促进了幼树的生长,深植措施已 在生产当中广泛应用, 并获得很好效果。 在一般情况下二年生换床苗, 应深植原地径上 5-8 厘 米为宜。 在沙地植松,春、雨、秋三个季节虽均可实施,但以春季造林成活率最高。 4、 栽植密度 造林密度直接影响着幼林林冠达到郁闭时间, 林木的生产量以及木材的质 量。为使栽植在贫瘠沙地上的幼林早日郁闭,因地制宜适当密植是合适的。行距宜大,株距 宜小。行间大容易抚育管理,行间留一定宽度草带,可减免幼树风蚀的沙打之害,株距小可 提 高 早 郁 闭 , 有 利 于 幼 树 生 长 。 因 此 , 造 林 密 度 每 公 顷 为 3300-5000 株 , 规 格 1 3 米 、 1 2 米 。簇植造林常采用 3 3 米 、 4 4 米 ,每簇 3 株者每公顷为 3333 株 和 1750 株, 5 株者相应为 5555 株和 3125 株。上列大密度,栽后 8 年郁闭, 10-12 年生林 木逐渐分化,此时应实行一次间伐,间伐强度 25-30% ,间隔期 5-6 年。 5 、造林后的管护 造林当年秋季,凡是成活率在 85% 以下的或幼株死亡不均匀地段, 第二年须选择壮苗或比原来幼树稍大的苗木,按原来栽植的株行距补植。沙荒地区植松,栽 后最初 1-2 年,除每年中耕除草 2-3 次外,冬季还应采取埋土越冬措施,以防幼树被风沙抽 打及动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