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第五个单项枫富联圩除险加固.doc_第1页
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第五个单项枫富联圩除险加固.doc_第2页
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第五个单项枫富联圩除险加固.doc_第3页
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第五个单项枫富联圩除险加固.doc_第4页
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第五个单项枫富联圩除险加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第五个单项枫富联圩除险加固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2005年10月1011日,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水利厅在余干县组织召开了“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第五个单项枫富联圩除险加固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审查会。参加会议的有长江水利委员会规计局、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水利厅、江西省河道湖泊管理局、上饶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饶市水利局、中共余干县委、余干县人民政府、余干县发改委、余干县水利局和报告编制单位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的领导、代表和特邀专家等 40 余人。与会人员查勘了工程现场,听取了可研报告编制单位有关设计情况的汇报,就可研报告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审议,并提出了审查意见。会后,报告编制单位根据会议审查意见,对原可研报告进行了修编,并重新予以上报。经研究,基本同意修编后的可研报告,主要审查意见如下: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余干县枫富联圩位于信江下游西大河左岸,圩区四面环水、地势低洼。加固堤段起自貊皮岭分洪道口门右侧,沿信江西大河而下,经龙津渡口,沿枫港河经前墩、程坊、枫港乡政府至坝溪卢家,沿木须河经禾山乡政府、增家山至下顺塘,沿韩家湖、洋坊湖右岸上行,经茶盘洲、朱头湖至大淮宋家,长42.938Km。圩内现有枫港、禾山两个乡镇,保护面积达78 Km2,其中耕地面积6.49104亩,人口5.35104人。圩区地理条件优越,圩内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是余干县重要的粮食生产和水产品养殖基地。枫富联圩始建于明清年间,经信江尾闾多次整治、联圩并圩而逐渐形成,现有防洪标准较低。据现场调查,圩堤现有各类险工险段多达16处,累计堤长达22.2Km,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堤身断面普遍单薄、堤坡陡,堤顶高程不足;局部堤段填筑质量差,堤身渗漏、脱坡问题突出;堤基多为二元结构,部分堤段天然铺盖层较薄或缺失,渗透破坏严重;迎流顶冲险段多,风浪、水流对堤坡或岸坡的冲刷逐年加剧;堤系建筑物多且老化失修,影响大堤的防洪安全;堤顶道路差,部分堤段没有防汛公路,多数堤段雨季不能通车,不能满足防汛、抢险和工程管理的需要。加上圩区四面环水、地势低洼,且同时受鄱阳湖洪水顶托和信江洪水的双重影响,洪水作用时间长,每遇汛期,堤内险象环生,防汛任务异常繁重。不仅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圩内5万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构成威胁。1998年大水,由于鄱阳湖长期高水位,该联圩因堤基管涌而溃决,损失更是惨重。因此,尽快实施枫富联圩除险加固工程,对于提高圩区的防洪能力,改善圩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二、水文1、基本同意信江干流梅港站设计洪水成果,20年一遇洪峰流量13000m3/s。2、基本同意由设计暴雨按瞬时单位线法推求的九龙河、杨桥港设计洪水成果,20年一遇洪峰流量分别为652m3/s、981m3/s。3、基本同意梅港、大溪渡、瑞洪代表站的施工设计洪水位成果。4、基本同意梅港站水位流量关系,下阶段应补充近期大水年实测洪水点据。三、工程地质1、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可不考虑抗震设防。2、组成外滩岸坡地层岩性主要为粘土、淤泥质粘土、壤土、砂壤土、细(中)砂及砾(卵)石层等,淤泥质粘土、砂壤土及细砂抗冲性差。桩号0+00026+300m,岸坡临枫港河及木溪河,大部分迎流顶冲,对河流直抵堤脚,且坡脚为淤泥质粘土、砂壤土及细砂土及塌岸险段进行加固处理是必要的;桩号26+30042+938m,岸坡临湖汊,岸坡较稳定,对湖水风浪淘蚀较严重,且堤脚为淤泥质粘土、砂壤土及细砂土段作适当的加固处理是必要的。3、堤身填筑土为粘土、壤土及砂壤土等,局部夹粉细砂,填土松散稍密,质量较差;砂壤土及粉细砂防渗性差;汛期堤身有渗漏及脱坡现象,对堤身进行防渗加固处理是必要的。下阶段应补充砂壤土、粉细砂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4、堤基桩号0+00014+500m,表面主要为砂壤土及细砂层,具中等透水性,下部为砂、砾(卵)石层,具强透水性;汛期有渗漏及管涌现象,对堤基进行防渗处理是必要的。桩号14+50021+750m,主要为粘土及淤泥质粘土,下伏泥质粉砂岩,防渗性较好。但粘土、淤泥质粘土夹薄层(透镜体)细砂,具中等透水性;汛期有渗漏及管涌现象,针对险情进行防渗加固处理是必要的。桩号21+75042+938m,上部为粘土、壤土及淤泥质粘土夹细砂,局部表层为中细砂,下部有砂、砾(卵)石层,汛期有渗漏及管涌现象,对表层为中、细砂及出险段进行防渗、加固处理是必要的,但淤泥质粘土摩擦角稍偏大,应作适当调整。5、基本同意对谢家闸、解放一站、茶盘洲闸及大淮闸地基工程地质评价,但淤泥质粘土摩擦角应适当调整。6、天然建材评价基本适当,下阶段应补充设计用量。四、工程任务和规模1、枫富联圩地处信江尾闾,同意按河洪防御信江(包括九龙河、杨桥港等)20年一遇洪水、湖洪防御相应湖口20.59m(黄海)的洪水位进行设计;堤系建筑物的设计洪水位为所在堤段的设计洪水位提高0.5 m。2、基本同意本阶段设计洪水位的计算原则、方法及成果。下阶段应增加1998年6月(或1995年6月)河洪典型参与比较分析计算,补充水位控制断面的位置图。3、基本同意施工设计水位及设计枯水位成果。4、根据国务院国发199912号文,鄱阳湖区重点圩堤为2级堤防。枫富联圩属鄱阳湖区重点圩堤,为与鄱阳湖治理一期工程和二期防洪工程前四个单项加固的重点圩堤的建设标准相协调,同意本次加固设计暂按4级堤防进行。5、建议下阶段安排电排站、排涝闸规模论证工作。五、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1、同意按报告中提出的圩堤设计断面(堤顶宽6m,内、外坡均为1:3,堤顶设计超高1.5m,并增设泥结碎石路面)对全堤进行加高培厚;在堤外地形、地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加高培厚的土方应尽可能填筑在圩堤的迎水坡,必要时可对原堤线进行适当调整。2、基本同意对易遭受水流、风浪淘刷的部分迎流顶冲堤段迎水坡进行砼预制块护坡,其余堤段的迎水坡及全堤段的背水坡均采用草皮护坡。下阶段应对砼预制块护坡的范围作进一步的论证,并补充干砌块石比较方案。3、基本同意对堤外无滩且迎流顶冲或深泓贴岸逼近堤脚的部分陡岸,进行抛石固脚(设计枯水位以下)与护岸(设计枯水位以上)处理,下阶段应对其范围作进一步的复核。4、现有圩堤系逐年加高培厚形成,土质混杂,填筑质量差,部分堤段内夹有砂性土,局部存在空洞现象,有渗透变形的可能。针对已出现的渗漏、脱坡等问题,对部分堤身进行粘土锥探灌浆是合适的,下阶段应结合现有堤身渗漏状况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堤身粘土锥探灌浆的范围作必要复核。5、桩号3+0004+000堤段堤基为砂类土(持力层为细砂层)且险情严重,基本同意采取高喷灌浆进行防渗处理,下阶段应补充处理方案的比较。6、对堤内外因水塘、取土坑等破坏了天然铺盖层或天然铺盖层较薄,已出现管涌、流土等险情的部分堤段进行填塘固基是必要的,下阶段应结合堤基渗漏险情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等,对填塘固基的堤段范围作进一步的论证。7、基本同意报告中提出的堤系建筑物除险加固方案。考虑到本工程堤系建筑物多且规模均较小,为利于工程安全运行、便于管理,建议下阶段结合规模论证,尽可能减少堤系建筑物。8、下阶段应补充98大水决口复堤堵口段工程安全复核成果,增加水利工程结合灭螺措施的设计内容。六、金属结构基本同意本阶段所确定的金属结构包括闸门及其启闭设备的布置型式、数量及其运行方式等,下阶段应结合堤系建筑物的调整等作相应调整。七、工程管理1、根据江西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赣府字2001263号文),同意报告中提出的工程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意见。2、为提高圩堤管理单位的管理水平,改善管理人员的办公和生活条件,同意在充分利用现有管理设施的基础上,增配必要的管理设施。3、基本同意报告中确定的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所提出的工程建设招标方案基本可行,下阶段应综合考虑资金到位情况以及“先除险后加固”等方面的要求,对分标方案作必要调整。八、施工组织设计1、基本同意报告中提出的堤防、护坡、护岸、堤基防渗、填塘固基和穿堤建筑物改建等主体工程的施工方法。2、本工程所需土方量大,下阶段要进一步合理利用弃土,合理安排好施工临时场地和道路,尽可能减少施工临时占地。3、基本同意施工总进度安排,总工期原则按三年控制。九、工程占地及拆迁1、基本同意工程永久占地和施工临时占地范围内的实物指标调查成果,下阶段应根据工程措施和施工布局的调整等对实物指标作进一步的复核。2、基本同意农村移民安置的原则和以农业安置为主,采取就地后靠、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相结合的安置方案。3、基本同意工程占地及拆迁投资估算编制的原则、依据和方法。经审查,工程占地拆迁估算总投资为 6013.33万元。十、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1、基本同意环境影响分析评价的初步结论和所采取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2、基本同意报告中所提出的施工期水土流失预测与评价意见,所确定的施工期水土流失防治的责任范围和所采取的各项水保措施合理可行。十一、工程投资估算1、基本同意投资估算编制原则、依据、定额及费率标准。2、同意工程主要材料单价按2005年二季度市场价格计算。3、核定工程建设总投资为 28674.15万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