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的机理PPT课件.pptx_第1页
感染的机理PPT课件.pptx_第2页
感染的机理PPT课件.pptx_第3页
感染的机理PPT课件.pptx_第4页
感染的机理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eterinaryMicrobiology 兽医微生物学 1 第四章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理 第一节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第二节细菌的毒力因子及分泌系统 2 第一节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 1 致病性 pathogenicity 一定种类的病原菌在一定的条件下 能在宿主体内引起感染的能力称为致病性 致病性是细菌种的特征之一2 毒力 virulent 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 是量的概念 同一细菌的不同菌株 其毒力不一样 因此 毒力是菌株的特征 3 利用柯赫法则1 经典柯赫法则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查见 在健康者不存在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种此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 能导致同样病症自实验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的纯培养 一 细菌致病性的确定 4 柯赫法则的局限性 在确定细菌致病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鉴定一种新的病原体时非常重要 但是 它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某些情况并不符合该法则 如健康带菌或隐性感染 有些病原菌迄今仍无法在体外人工培养有的则没可用的易感动物 该法则只强调了病原微生物一方面 忽略了它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是不足之处 5 基因水平柯赫法则 1 应在致病菌株中检出某些基因或其产物 而无毒力菌中无 2 如有毒力菌株的某个基因被损坏 则菌株的毒力应减弱或消除 或者将此基因克隆到无毒菌株内 后者成为有毒力菌株 3 将细菌接种动物时 这个基因应在感染的过程中表达 4 在接种动物中 能检测到这个基因产物的抗体 或产生免疫保护 该法则也适用于细菌以外的微生物 如病毒 6 1 半数致死量 medianlethaldose LD50 是指能使接种的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死亡一半所需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2 半数感染量 medianinfectiousdose ID50 某些病原微生物只能感染实验动物 鸡胚或细胞 但不引致死亡 可用ID50来表示其毒力 3 细菌载量 BacterialLoad 感染动物不同组织脏器的细菌数量 优点是克服了LD50和ID50的缺陷 需要大量动物 可以精确定量 还还以比较不同菌株毒力的差异 二 细菌毒力的测定 7 粘附因子 菌毛等 菌体表面结构侵袭力荚膜 微荚膜或类似结构血浆凝固酶侵袭性酶 胞外酶 透明质酸酶毒力链激酶外毒素毒素内毒素 第二节细菌的毒力因子 毒力 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 毒力因子 构成细菌毒力的因子 8 一 定殖 colonization 细菌感染的第一步 1 粘附素 adhesin 凡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成份 2 受体 receptor 细胞或组织表面与粘附素相互作用的成份 一 侵袭力 invasiveness 定义 是指病原菌在机体内定殖 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及内化作用 在体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侵袭力可以导致病原菌在体内定殖 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 内化 在体内增殖 在体内扩散 9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与细胞受体 10 E coliwithfimbriae 11 黏附素受体 Receptor 定义 细胞或组织表面与黏附素相互作用的成分 1 细胞表面糖蛋白 其中的糖残基往往是黏附素直接结合部位 如大肠杆菌1型菌毛结合D甘露糖 霍乱弧菌的4型菌毛结合岩藻糖及甘露糖 大肠杆菌的F5 K99 菌毛结合唾液酸和半乳糖 2 蛋白质 最有代表性的是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matrix ECM 等 如胶原蛋白 Collagen 层黏蛋白 Laminin 纤黏蛋白 Fibronectin 等 12 1 不与吞噬细胞接触 如链球菌 通过外毒素破坏细胞骨架 2 抑制吞噬细胞的摄取 如荚膜 菌毛 3 在吞噬细胞内生存 如结核分枝杆菌 单增李斯特菌 4 杀死或损伤吞噬细胞 细菌分泌外毒素或蛋白酶破坏宿主细胞的细胞膜 二 微生物的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 1 抗吞噬作用 13 1 抗原伪装或抗原变异 如金葡菌的SPA伪装成抗原与抗体结合 2 分泌蛋白酶降解免疫球蛋白 如嗜血杆菌可以分泌IgA蛋白酶 破坏黏膜表面的IgA 3 逃避补体 抑制抗体产生 如脂多糖LPS 荚膜 S layer 2 抗体液免疫机制 补体 complement 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可辅助和补充特异性抗体 介导免疫溶菌 溶血作用 故称为补体 14 某些细菌粘附于细胞表面之后 能进入吞噬细胞或非吞噬细胞内部的过程 如单增李斯特菌 结核分枝杆菌等 意义 宿主细胞为进入其内的细菌提供了一个增殖的小环境和庇护所 使细菌逃避宿主免疫机制的 也可随吞噬细胞的游走而扩散至其他部位 造成广泛病变 三 内化作用 15 李斯特菌的内化作用 plcA plcB 16 五 在体内扩散细菌分泌的胞外蛋白酶 外毒素的一种 破坏宿主细胞膜 如 透明质酸酶 胶原酶 神经氨酸酶 磷脂酶 卵磷脂酶 激酶 凝固酶 四 在体内增殖是感染的核心问题 增殖速度对致病性极其重要 宿主内无游离铁 细菌需要特殊的获铁系统摄取 赤藓醇为布鲁氏菌生长所必须 但在体内只存在生殖系统 所以感染 17 一 外毒素 exotoxin 某些病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宿主细胞有毒性的可溶性蛋白质 大多数外毒素在菌体内合成后必须分泌于胞外 1 化学性质 蛋白质2 产生 G G 均产生 分泌至胞外 二 毒素 toxin 18 1 毒性作用极强 2 有高度的特异性 3 不耐热 多数在60 80 经10 80min即失去毒性 4 对宿主不致热 5 抗原性强 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抗毒素 外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 可用于紧急治疗和预防 类毒素 外毒素在0 4 甲醛溶液作用下 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脱毒 但仍保留原有抗原性 3 特性 菌种特异性 19 A亚单位 毒素的活性中心 决定毒素的毒性效应 B亚单位 结合单位 协助A亚单位 B亚单位可单独与细胞膜受体结合 从而阻断完整毒素结合细胞 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可作为良好的亚单位疫苗 如 霍乱毒素 4 外毒素组成 20 二 内毒素 endotoxin 内毒素 指革兰氏阴性菌外膜中的脂多糖 LPS 成分 细菌在死亡后破裂或用人工方法裂解菌体后才释放 1 化学性质 脂多糖 LPS 2 特征 革兰氏阴性菌产生 不能产生类毒素 21 3 特性 1 毒性弱 很少致死 2 致发热 腹泻 呕吐 3 耐热 加热100 经1h仍不被破坏 必须加热160 经2 4h 或用强酸 强碱或强氧化剂煮沸30min才失活 4 抗原性较弱 免疫应答不足以中和毒性 22 1 O特异性多糖侧链 O抗原 2 非特异性核心多糖 3 类脂A 主要的毒性部分 由磷酸化的N乙酰葡萄糖胺双体和6 7个饱和脂肪酸组成 它将LPS固定在外膜上 检测方法 鲎试验 内毒素激活鲎变形细胞溶解物 使凝固蛋白聚集成凝胶状态 4 内毒素组成 23 内毒素在革兰氏阴性菌上的分布 24 内毒素与外毒素的比较 25 肉毒素 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的内毒素 生物武器 能破坏生物的神经系统 使人出现头晕 呼吸困难 肌肉乏力等症状 美容制剂 能阻断神经和肌肉之间的 信息传导 使过度收缩的肌肉放松舒展 麻痹 皱纹便随之消失 26 三 细菌的 型分泌系统 型分泌系统 type secretionsystem T3SS 是一个由多组分蛋白复合体形成的跨膜通道T3SS与动植物的许多革兰氏阴性病原菌毒力因子的分泌有关编码T3SS的基因通常位于毒力岛上 约有20 30个 27 Secretedproteinsindiderm Gram negative bacteria DesvauxM HebraudM TalonR andHendersonI R 2009 Secretionandsubcellularlocalizationsofbacterialproteins asemanticawarenessissue TrendsMicrobiol17 4 139 145 StandardizednomenclatureforsecretionsystemsfromtypeItotypeVIIIisforGram negativebacteriaonly 28 机会致病菌 条件致病菌 机会致病菌 Opportunisticpathogen 某些细菌通常不主动入侵宿主 但当宿主的免疫屏障被打开或免疫功能异常时 这类细菌的就会进入机体的血液或组织 造成感染并致病 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 正常菌群之间 通过营养竞争 代谢产物的相互制约等因素 维持着良好的生存平衡 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 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可成为致病菌 称这类细菌为机会性致病菌 也称条件致病菌 条件致病菌又称为机会致病菌 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可致病的细菌 称为条件致病菌 条件致病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 当其集聚部位改变 机体抵抗力降低或菌群失调时则可致病 29 细菌毒力的增强和减弱 细菌毒力减弱的方法 疫苗的制备 长时间体外连续培养传代 如 巴氏杆菌 在高于最适生长温度条件下培养 如 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