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ppt_第1页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ppt_第2页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ppt_第3页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ppt_第4页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育婴师培训 0 3岁婴幼儿发育 0 3岁的早期教育有意义吗 1 婴儿教育的生理基础人的成长发育取决于脑细胞刺激的程度 人脑的发展是婴儿接受教育的物质基础 也为婴儿心理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 2 婴儿教育的心理基础潜能关键期 大脑发展的关键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感觉发展的关键期自我意识 人格培养 的关键期 3 早期教育对婴儿成长的作用1 婴幼儿天生具有好奇 探索的能力 特别需要接受教育和学习 2 婴幼儿智力发展的关键在于接受教育的环境 决定婴幼儿之间智力差异 个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接受教育的时间和程度 3 早教教育的核心4 早期教育的误区早期教育 智力开发期望过高 标准不切合实际过早进行专业训练 0 3岁婴幼儿教育的特点 1 通过感官学习2 会主动进行学习3 注意力不易集中4 需要重复教育 0 3岁婴儿教育原则 0 3岁婴幼儿教育的关键 0 3岁的教育 语言发展 动作发展 社会性行为发展 感知觉发展 需要了解的几个概念 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和概括的反应 是一种高级的认识过程 智力开发主要是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婴儿的认知能力 认知在婴儿时期成为适应性行为 是婴儿对外界物质刺激的综合反映 认知能力 感知 注意 记忆 思维和想象力等多种能力 是智力的基础 感觉 眼 耳 鼻 舌 皮肤等感觉器官 通过看 听 闻 味觉 触觉接触外在世界 将获得的信息进行编码传送到大脑 知觉 大脑对感觉器官获取的信息编码整理解释并输送神经系统的过程 婴幼儿多感官学习 感觉 知觉 认知发展 通过动作和感知觉信息认知世界 通过语言符号和直观的问题解决认知世界与自己的关系 逻辑思维 推理 感知觉关系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没有感觉也就没有知觉 感觉越精细 越丰富 知觉就越准确 越完整 离开知觉的纯感觉是不存在的 人总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 感觉只是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存在于知觉之中 感知觉特性 感知觉特性 知觉的整体性 感受性 感觉对比 感觉 知觉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理解性 感觉的适应性 相互作用 感受性与训练 婴幼儿感知觉发展 婴幼儿时期是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期 孩子出生伊始 通过听觉 视觉 味觉 触觉 嗅觉等感觉认识和感知外在世界 并在感知觉的作用 逐渐对外在世界形成自己的认识和判读 在逐渐的探索过程中 儿童的智力和心理同时得到了发展 感知觉在婴幼儿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1 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2 2岁前主要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 哈洛实验 有关爱的实验 一 婴幼儿的感觉 婴幼儿感觉的发展 视觉是个体最重要的感知觉之一 个体对外部环境的大多数感知信息都由视觉提供 婴幼儿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期是出生后前半年 眼球运动的自由控制能力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完成 视觉功能首先发育 引导了精细运动能力的发育 1岁前是婴幼儿视觉发育的黄金时期 外界环境不断刺激下逐渐发育成熟 9岁发育基本完善 一 视觉发育过程 0 2个月 1 视觉信息反馈处理阶段 2 物体辨认阶段 3 6个月 3 精细辨认物体阶段 7个月 眼球运动控制发育规律 首先是水平方向追视功能的发育 其次是垂直方向追视功能的发育 最后是斜向追视功能的发育 二 视觉发育特点 1 周边视力比中央视力好 2月龄的婴儿能将注意力指向物体的多个特征 婴儿视力的强制性注意 3 6个月 人类双眼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为生后6个月 3 6岁时基本完成视觉功能的发育 视觉成熟最重要的是焦距 焦距的稳定性要依赖双眼视觉神经及眼肌的成熟 焦距稳定后 注意力才能比较集中 阅读能力才开始逐渐提高 通常焦距的稳定大约在3 4岁左右 在这以前 幼儿的中心视力无法完全协调成一个影像 小儿视力发育随年龄增长而发育 但不是无限增长如果正常人读书距离约35cm那么1个月大的新生儿要拉近到约6cm4个月 约12cm8个月 约24cm前8个月为视力高度发育时期 四 视力发育特征 3 5岁是视力提高最快的阶段 特征如下 1岁 视力为0 2 0 4 视觉功能进一步发展 手 眼及身体的协调更自然 视力为0 1 0 3 2岁时视力可达到0 5 0 6 3岁 视力为0 6 0 8 能达到1 0以上者大约有60 70 立体视觉的发育接近完成 4岁为0 8 1 0 5岁 达到1 0以上者达83 6岁时视力大致可达到成人的水平 为1 0 五 婴儿视觉功能发育顺序 新生儿 有分辨人面孔能力 出生1周内视力0 01 0 02 即正常人的1 6 1 单眼遮盖试验用于辨别单眼视力情况 当被遮盖的眼视力弱或失明时 患儿不会出现反抗 当被遮盖的眼没有问题时 患儿会躁动不安 出现反抗动作 重复数次 以便得出正确的判断 2 光觉反应出生时就有光觉反应 强光可引起闭目 皱眉 2个月时对光觉反应已很强 如果对强光照射无反应 说明其视觉功能可能存在严重的障碍 3 注视和追视婴儿出生后的第2个月就能协调地注视物体 并在一定的范围内眼球随着物体运动3个月时可追寻活动的玩具或人的所在 头眼反射建立 即眼球在随注视目标转动时 头部也跟着活动4 5个月开始能认识母亲 看到奶瓶等物时表现出喜悦 如果在此期间上述反应没有出现 或表现出无目的寻找 则说明其可能视力不佳或有眼球运动障碍 二 听觉的发展 1983年廖德爱 黄华建研究结论 出生第一天婴儿已有听觉反应 新生儿的听觉反应时极其充分的 能声音定位 区别不同强度和时间的声音等 婴儿对声音的反应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方式 感受抚慰 警觉 痛苦的反应 听觉产生于胎儿期 训练方法 追声寻源 听音乐 交流说话 绘本阅读 听觉系统在胎龄30周左右发育成熟 新生儿的听力能够达到成人感冒时的水平 婴幼儿听觉的发展 听觉偏爱 对出生3天婴儿的研究 婴儿各自的母亲朗读孩子故事并录音 作为测验的声音材料 婴儿用一定的频率吸吮奶头 就听到自己母亲朗读的声音 反之则变为他人的声音 结果 85 婴儿会按产生母亲声音的频率吸吮 听觉偏爱 婴儿对说话声音敏感 对于沉闷 愤怒 硬冷的语调与轻松 愉悦 温柔的语调 又有不同的反应 人们与儿童说话时不自觉提高了嗓音 经常性出现儿化语 话语结尾也往往升调 是因为儿童喜欢这种声调的说话方式 婴儿在听成人讲话时 能使身体运动与讲话的声音模式同步 应用 儿童听觉障碍 新生儿出生6 8星期 不能对声音做出反应 1岁左右 不会学说话 小学阶段 难以掌握语词 尤其在复述的时候音准度差 经常发生中耳感染 头部和耳部受伤 患有颚裂 唐氏宗合症 三 婴幼儿嗅觉发展 新生儿有嗅觉吗 观察新生儿对香蕉 臭鸡蛋 酒精反应新生儿 认识 母亲的气味吗 实验 母亲用过的毛巾其他人用过的毛巾人工喂养的婴儿母乳喂养的婴儿 个体嗅觉发展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四 婴幼儿味觉发展 婴儿生来就具有能让其看护者知晓其味觉偏好的能力 相比咸 酸 苦更喜欢甜味 五 触觉发展 婴儿出生时已经具备了超出成人想象的发达的触觉 婴儿的唇 手掌 脚掌 前额 眼皮都非常敏感 由于具备了抚触条件 良好的触摸对婴儿的情感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触觉是婴儿探索这个世界的重要手段 婴幼儿触觉发展 1 触觉的发生皮肤与物体接触时的运动所引起的感觉婴儿出生就有触觉反应2 触觉的发展 触觉是婴儿获得外部环境知识的主要方式 对于婴儿早期的认知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口腔探索手的探索对于早产儿 剖腹产儿 增加抚触 有规律的拍打可以提高婴儿的触觉体验 触觉对于婴幼儿与成人的作用不同 有节奏的吮吸活动 进食无节奏的吮吸活动 探索 触觉训练 0 6个月 抚触操6 36个月 触摸大自然 婴幼儿认知 尽管婴儿的视觉得到了发展 但是当他们盯着视觉刺激看时 究竟看到了什么 婴幼儿知觉的发展 婴儿的感知觉发展分为3个阶段 出生到4个月 婴儿通过五官探索感受外界刺激 5 7个月 视 听 动觉得联合活动发展 手眼脑协调 复合感知能力出现 8 9个月 爬行与走动进入了儿童空间方位 距离知觉的发展 手部精细肌肉的运动进入了形状大小知觉的发展 2 5 105 3 8视知觉能力包含了三方面的能力 1 短时间内记住所见的材料的能力 2 观察事物细微差别的能力 3 手眼协调能力 婴幼儿视知觉的发展 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的发展色 形两维的感知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 立体 方位知觉 研究目的 儿童部分知觉与整体知觉的发展研究被试 195名 4 9岁儿童研究方法 测验法 图片 指导语 我要给你看一些画 每次只看一张 你要告诉我 你看到了什么 他们看起来象什么 如果漏看了部分或整体 追问 你看还有别的什么吗 研究结果 儿童先是认识客体的个别部分 4 5岁 然后开始看到整体部分 但不够确定 6岁 接着既能看到部分 又能看到整体 7 8岁 但尚未把部分与整体联系起来 最后儿童一眼就能看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实现部分与整体的统一 8 9岁 二 色形两维的感知3岁前 形状抽象占优势4岁 颜色抽象占优势6岁 同一抽象占优势 三 时间知觉实验 估计一分钟的长短 实验 时空关系研究 四 时间知觉 小学不同年级估计一分钟时间的平均数年级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对分 60秒 的估计11 5 24 8 31 1 在皮亚杰实验研究中 4 5 5岁的儿童还不能把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区分开来 5 6 5岁儿童开始把时间次序和空间次序分开 但仍不完全 7 8 5岁儿童才最后把时间和空间关系分开 研究结果 4 5 5岁 不能区分把时间和空间关系5 6 5岁 儿童开始区分时间和空间关系 但仍不完全7 8 5岁 能区分时间和空间关系 四 空间知觉 1 形状知觉实验1复杂程度不同的图形 同一对刺激中 图案越复杂 注视的时间越长 实验2人脸偏爱实验 偏爱人脸 正常人脸 其他图形 不喜欢过于细密的图案 无法区分其明暗差异 空间知觉 形状知觉几何图形 匹配 指认 命名 组合旋转翻转 4岁为图形知觉的敏感期 应进行识字教学 形状知觉 幼儿的形状知觉发展很快 一般在小班时就能辨认圆形 方形和三角形 中班时能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 把两个半圆拼成一个圆形 大班时还能认识椭圆形 菱形 五角形 六角形和圆柱形 并把长方形折成正方形 把正方形折成三角形 研究表明 幼儿掌握形状的次序 有易到难依次是 正方形 三角形 长方形 半圆形 梯形 菱形 平行四边形 四岁是儿童形状知觉最敏感时期 空间知觉 大小知觉6 8周婴儿 具有大小知觉的恒常性6个月 具有大小的概念 但需要在比较中建立 3岁以上具备了找出最大 最小的能力 同时具有中等的概念 大小知觉 有研究证明 儿童从2岁半到3岁判别平面图形的能力急剧发展 婴儿已具有物体形状和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空间知觉 深度知觉 视崖 实验 视崖 实验 空间知觉 方位知觉 3岁儿童已能辨别上下 内外方位 4岁儿童已能辨别前后方位 远近 顶 旁等方位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 中间 底 跳过 前 后等6岁儿童已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辨别能力尚未发展完善 朱智贤教授认为 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经过三个阶段 5 7岁 能比较固定的辨别自己的左右方位 7 9岁 初步 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 9 11岁 能比较灵活的 概括地掌握左右概念 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 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 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 以不同的感觉通路 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 触觉 前庭觉和本体觉等 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 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包括 介释 比较 增强 抑制 联系 统一 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感觉统合不足或感觉统合失调就会影响大脑各功能区 感觉器官及身体的协调发挥 引发学习 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感统统合训练简介 幼儿的学习 主要通过感知和操作来完成 这种学习十分自然 无须经过大脑的复杂加工 因而人们往往忽视它的存在 感觉学习及其操作技能会影响大脑思考能力的发展 是幼儿最基础的学习方式 感觉统合智力训练系统 是让2 15岁孩子在玩乐中通过系统的数十种训练器材达到刺激孩子的前庭 本体 视觉 触觉 听觉的综合发展 促进身体机能的协调发展 提升心理素质 从而促进儿童的智力开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感统失调的孩子主要有以下行为表现 1 好动不安 注意力不集中 前庭平衡觉差 触觉防御过强 2 看似聪明 却胆小不感表现 触觉反映有问题 3 容易跌到或撞墙 前庭或双脑分化不足 4 苯手苯脚 容易受挫 缺乏自信 前庭感觉不足 5 固执 脾气暴躁 触觉反映有问题 6 粘人爱哭 性情孤僻 触觉反映迟钝 7 挑食偏食 餐饮习惯不佳 触觉反映迟钝 8 怕碰别人身体 容易吵架 触觉反映迟钝 9 眼睛容易酸 讨厌阅读 前庭和视觉平衡有问题 10 毫无原因惧怕某些学科 心理障碍 前庭和双脑分化不完全 11 自言自语 无法和人沟通 触觉敏感 12 咬手指或无法戒除奶嘴 触觉敏感 13 写字无法在眶内 笔画经常颠倒 前庭感觉不良 14 发音不佳 语言发展迟缓 触觉反应迟钝 15 坐立不安 姿态不良无法安静 本体感不成熟 16 喜欢爬高 却不感走平衡木 本体感不足 17 爱玩旋转游戏 长时间也不会眩晕 前庭不良 本体感不足 应用 感统失调 初入小学 会二位数加法 但不会跳绳 原因 爬得少 抱得多 早期教育强调计数 识字 应用 学习失能问题 视觉 空间知觉障碍 儿童的视力检查正常 但辨别形状却有困难 例如 难以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识别图形和汉字 分不清字的反转或倒转 典型表现为上与下 6与9 d与b等分辨不清 有时单独一个字能认识 放在句子中就难以辨认 儿童的空间定位能力也较差 不易分清左与右 由于这种视觉 空间知觉障碍 明显影响了儿童的识字和阅读能力 应用 学习失能问题 听觉功能障碍 儿童的听力属正常 但辨别听觉刺激的能力很差 如分不清d t n m等类似音素 对较长的词句难以重复 不能按照大人的指示做事情等 这些也都影响儿童的理解与阅读 应用 学习失能问题 精细动作障碍 大动作技能 包括走 跑 跳 单腿平衡等 精细动作技能 包括眼睛和手的复杂动作 以及视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