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经英译的国际复译与国内复译的比较分析 【摘要】本文对诗经英译在国际上的复译和国内的复译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两个方面进行:(1)国际复译的异彩纷呈和国内复译的兵微将乏(2)国际复译的系统性和国内复译的凌乱性指出guo内复译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内今后的研究提出设想。 【关键词】国际国内复译比较诗经英译设想 诗经是作为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从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直至至今。同时,诗经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由于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产生了诸多译家和译本,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因此,诗经的翻译就成为被关注的焦点,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出现了许多诗经的译本。本文拟对诗经国际复译与国内复译的分析比较,探讨诗经翻译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内今后的研究提出设想。 一、诗经的复译 首先,复译是指针对同一文本,在同一时期或在不同时期推出不同的译本的行为,即共时和历时两种,前者指同一原著在同一时期有多个译本,如xx年沉思录集中推出18个译本,涉及14家出版社,20名译者;后者则指同一原著不同时期的不同译本,如红楼梦仅来说,从1920年至今就有10余个版本,涉及多种语言,多国译者。由于知识的增长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而变得不确定时,复译等行为就继而发生。迄今为止,诗经翻译已经有了三百多年的历史和十分广泛的实践基础,仅英语翻译也已经有了逾百年的历史,世界上几乎每一种主要文字都已经有了诗经译本。在国际汉学家和中国本土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诗经复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世人提供了众多风格各异的阅读文本,为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巨大贡献。 二、诗经英译的国际复译和国内复译的比较分析 由于国际的地域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以及译者本身的生平,身份,政治哲学观点和宗教信仰等的不同,诗经的国际复译和国内复译也呈现了不同。笔者在此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对比分析,为以后的诗经翻译研究提出几点设想。 1、国际复译的异彩纷呈和国内复译的兵微将乏 早在17世纪,西方基督教来华的传教士就开始翻译儒家的经籍。诗经作为儒家的经典颇受重视。1626年,比利时人金尼阁用拉丁语翻译了包括诗经在内的“五经”,这是已知的诗经最早的西文译本。1829年,英国汉学家J.F.Davis在其专著汉文诗解里以诗经和先秦至六朝民歌为例论述中国诗歌格律,开创了诗经原文英译的先河。19世纪,随着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的势力扩张,欧洲汉学热进一步升温。1871年,英国汉学家里雅各(JamesLeggle,1814-1897)在伦敦出版了他的诗经英译本,这是诗经第一部英文全译本。20世纪,诗经英译全面繁荣,国际诗经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著名诗人,翻译家庞德(EzraPound,1885-1972)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1954年庞德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诗经英译本诗经:孔子所审定的古典诗集,译文行文流畅节奏感强,富有诗意。 相对于国际诗经复译的异彩纷呈,在我国翻译研究史上,诗经翻译研究的历史却并不长,其英译研究只不过是近二十年左右的事,迄今为止还一直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一个价值及其巨大的翻译研究领域在我显然是被漠视和搁置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许渊冲,汪荣培两诗经英译本的出版,诗经研究在我国曾出现过一次小小的热潮,近年来又恢复了沉寂。1993年,许渊冲的诗经英译本出版,是建国后出版的第一个诗经英文全译本。汪荣培,任秀桦的诗经英译,是继许渊冲之后出自中国人之手的第二个诗经英文全译本。直到最近两年论许渊冲的翻译美学思想(韩昆)和汪荣培古诗英译技巧(任利)的发表,才对中国诗经英译者的研究首开先河。因此,历史短,规模小,强度小,影响小是我国诗经翻译研究的总的特点。 2、国际复译的系统性和国内复译的凌乱性 诗经的国际复译从开始出现就有比较明确的目的性,其传教士来到中国主要目的是为了宣传基督教,弘扬基督教义,才开始翻译儒家经典,使西方了解中国。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的扩张,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更好地统治控制中国,开始掀起了汉学热,这样人们对诗经认识和理解开始从文化和文学的角度来发掘,诗经在国际上的复译也更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因此,在国际上各个汉学家对诗经的翻译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理论。如英国学者里雅各通过对中华经典诗经的翻译和介绍,从思想,文化,文学诸方面对诗经进行跨文化阐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译介阐释”。里雅各对于清代诗经学独立思考派如崔述等学说的重视以及对孔子删诗说的考证等,体现其海德格尔的“阐释循环”思想(他认为,我们对任何东西的理解,都不是用空白的头脑去被动地接受,而是以头脑里预先准备好的思想内容为基础,用活动的意识去积极参预。我们头脑里意识的“先结构”,使理解和解释总带着解释者自己的历史时代的色彩,所以,阐释的循环是不可避免的。认识过程本身就是循环,但这种循环是螺旋式的上升而不是就地打转转)以及客观派的阐释风格。他认为,译诗必须透彻了解原文,尽可能地贴近字面,不增译,不意译。他的译诗基本上是分行的散文,既无节奏,也无韵脚,但读起来颇为自然。美国学者庞德鉴于诗经在理解上有很大的难度,庞德采用加题注和脚注,对同一首诗做两种不同的翻译等方式来弥补翻译的不足和译文难以传达的内容。又如英国学者韦理(ArthurWalley,1889-1996)他将诗经译成自由诗,第一次打破了诗经风,雅,颂的次序,以诗歌内容编排,分为婚姻战争,农作等十七类。其翻译完全超越了儒家传统,成为纯粹的文学研究。 相对于国际上诗经英译研究的百家争鸣的景象,我国国内对其的研究多是零星的和不系统的。周发祥于1993年从诗经文化传播的角度对诗经有总体评述,其观点颇具参考价值。许渊冲的译诗用的是典雅且富于韵律的诗化语言,既有紧扣原诗的直译,也有旨在传达原诗韵味的意译。汪荣培作为我国著名的诗经翻译家,对其英译的总结是传神达意,主张翻译要形神具备。马祖毅教授在他的汉籍外译史中对诗经翻译的历史和译本状况介绍相对比较全面,先后涉及了多种语言译本。但是在总体上,这些研究都还不够系统和全面。 三、对国内诗经英译翻译研究的设想 通过对诗经英译的国际复译和国内复译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对诗经的英译研究成就比西方同行的研究成就还相差很远,为此,笔者认为对于诗经的今后的英译研究要更加全面系统和彻底,要从诗篇的思想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对诗经英译的各种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又要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理论升华,使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重大作用。 四、结语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英译研究可以有力地推动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但通过国际和国内诗经复译的对比分析,我国诗经英译的研究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包延新,孟伟.诗经英译概述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xx(1). 2李玉良,王宏印.诗经英译英译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反思J.西安外语学院学报,xx(4). 3文军,郝淑杰.国内诗经英译研究二十年J.外国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火灾应急预案论文(3篇)
- 2025年软件设计师综合测评试题及答案
- 获取高分2025年软考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的课程改革与试题及答案的适应
- 2025年软件设计师考试回顾与总结试题及答案
- 企业变革中的风险应对考题及答案
- VB考试技能训练试题及答案
- 2025【项目工程管理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软件设计师考试前瞻试题及答案
- 生产工作汇报
- 房地产市场报告 -2025年第一季度青岛写字楼和零售物业市场概况报告
- 2025轨道车司机(技师)重点考试题库及答案(浓缩300题)
- 心功能分级课件
- 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综述
- 2025年美丽中国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测试题库(中小学组)
- 2024年四川雅安中考满分作文《与书为伴》
- 2025年危废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市政工程围挡合同样本简易
- 医学 急危重症病人抢救中的医护配合学习课件
- 社区儿童主任培训
- 《分子动力学模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