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首段的作用 如果开篇即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如2001年高考卷选文门的首段:“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 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或引出下文。如徐志摩的散文名篇藏根草的首段:“好一座颇有古堡风度的万佛阁,被人遗忘在大殿的背后,断了香火,受了冷落。” 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如峭壁上的树的首段:“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的跳下悬崖?是为了避免那场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返顾的投落这峭壁?” 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如野菊花的首段:“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它不仅总括全文,开篇点题,而且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和对野菊花的赞美之情。 根据上述思路来解答2004年全国卷的第18题,答案也就迎刃而解。既然老家表现了孙犁先生既思念家乡却又不想回乡的矛盾心情,并在开篇就引用诗句:“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那么,文章第一段详细描写了各式各样有关回家的梦境,其作用当然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作者对故乡难以割断的感情”,“使文章更形象生动,更真实可信”,因为“这种思乡之情萦绕在意识的深处,自然会形成不断的梦境”。 二、末段的作用 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 如2004年北京卷普希金之画的末段:“我忽然想起俄罗斯作家协会主席尼古拉耶维奇说过的一句话:上帝给你一种才能,一定还会给你所有的才能。这是俄罗斯谚语,很耐人寻味。我想,才能应包括人的灵性与悟性。人对各种艺术是有通感的,从通感到通才并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这一段正是作者对全文的总结以及对题旨的点化。 有时候,试题只针对最后一句发问,这一句偏偏又很含蓄,一眼看不透,即学生说的“看不懂”。那么,“看不懂”正是写这一句的作用。当然,我们不能直截了当的回答“作用是看不懂”,而要换一种委婉的说法。例如,“作用(或好处)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 此外,既然这一句放在末尾,又被命题人相中,那么,根据“卒章显其志”的传统技法,说明它可能与揭示主旨有关,只不过因其含蓄,所以它的作用不再是点明题旨,而是暗示主题。 除了上述两点,最后一句往往还具有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如2004年浙江卷第20题“简析篇末就会跪下来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及其表达上的作用”,根据上述概括,其答案为“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 三、中间段的作用 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在较短的中间段中,如果描写的物象(即散文写作的对象)并非选文的主要物象,而是次要物象,且与选文描述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正面衬托(或烘托、铺垫)。如2001年上海试卷第题的甲段,描述的主要对象是“大江流日夜”的气势及意味,而在描述之前,先在第3段中赞美大海的宽广与汹涌,那么,面对第13题“从写作角度看,甲段写海的作用是什么”的提问,其作用恰如参考答案所说:烘托“大江流日夜”的气势及意味。 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如2004年全国卷痛哭和珍第19题:“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其作用肯定就是反衬。再联系选文中 “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等描写作者自己的语句,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中间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如2003年全国卷乡土情结第3题:“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根据题目,先找到第四段,发现它是选文中最长的一段,当属较长的中间段,而且叙写的正是选文的主要物象乡土情结,所以,它的作用和好处应当是在“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的基础上再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发挥。那么看看答案,果然如此: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四、修辞的作用 修辞种类虽多,但用来设题的往往是比喻、拟人、对比、排比与反复。比喻使语言形象具体,通俗易懂;拟人使语言生动活泼,同时还便于直抒胸臆;排比可以增强语势,同时还便于语义的层层递进或语境的步步扩大;反复可以突出语义或强调情感。只要掌握了上述修辞的基本作用,准确答题应当不成问题。答题思路、模式最好:问到修辞手法时,按照“何种修辞联系文本分析写了什么、有何特点 作用”形式未曾不可。如果答题要求中没有字数限制,那么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发挥一句,其保险系数就更大了。参照以上简析,再对照2004年全国卷第19题“文章最后一段关于喝酒的描述和议论,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便可知它正是考查比喻的作用,其答案“通俗易懂,极富讽刺意味,起到生动形象的批评作用”也就在情理之中,而并未超出修辞基本作用的范围。至于“极富讽刺意味”,虽然并非比喻的固有作用,但是,结合选文快乐的死亡的主旨,这一句正好属于“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发挥一句”之范畴。 在各种修辞中,以比喻设题的频率是最高的。诚然,一般比喻句的作用是使语言形象具体,但是,如果是以题目作喻体,而这个喻体又蕴涵丰富的象征意义,且比喻句后面还有比较深刻的议论句,那么,这种比喻的作用至少有三点。其一,呼应题目;其二,揭示喻体的象征意义;其三,表达作者与之相关的感情。如2004年重庆卷选文山峦第20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根据前文的提示,“照应题目”的作用是容易答出的。至于象征意义,只要结合“山峦”的内涵或特点,再参考比喻句后的议论“就让病弱者和受难者靠在她们肩头吧,她们的臂弯里,不是有一种浴雪的乔木在生长么”,就不难答出“赞叹这些年轻的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而作者与之相关的感情,则分明是“歌颂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作者对它们的赞扬和仰慕之情”。 对比既是修辞方法,也是表达手法。如果只是两种事物的简单对比,那是属于修辞方法,其基本作用是为了塑造反差鲜明的形象,使读者印象深刻。如果是多种事物的分项对比,而对比的内容占全文一半以上,那就属于表达手法的对比,它的基本作用应当是丰富文章的思想内涵,使表达层层深入而更加集中。如2004年江苏卷选文草堂诗魂第20题第(2)小题:“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对比)的好处。”因为选文中的对比多达六个方面,因此它属于表达手法的对比,那么,这种写法的好处就正如参考答案所说:“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达更加集中。”比较本文的归纳和参考答案,可以看出,除了“文章憎命达”这五个字是结合选文主旨而发挥的以外,参考答案的所有要点都没有超出本文的归纳。 五、第二人称的作用考查方式: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技巧点拨:(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如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拉近作者与对方及读者的距离,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解题示例:2006年辽宁卷第10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答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六、写人叙事类散文写景的作用 写人叙事类散文一般不写景物,如果整局甚至整段的描写景物,那么,景物往往构成环境或背景,所以写景的基本作用就是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某种气氛。而景物更重要的作用是以景衬人,它又可细分为两类: 1、正衬:即以景物之优美衬托人物心灵之美好,或以景物之凄凉衬托人物命运之悲惨。如2004年重庆卷选文山峦第6段开头有一句景物描写:“那一年的冬天,日照极短,枢密院广场的落日惨红,如同一环火漆,永不启封地封存了轻盈的过去。”其作用正好是用“落日的惨红”衬托十二月党人的妻子苦难而悲惨的命运。而那一束伴地莲在写母亲背着孩子寻找伴地莲的过程中,突出描写了明月和积雪,其作用之一就是“用明月积雪的明亮洁白衬托母爱的纯洁无瑕”。 2、反衬:即用景物之美好或气氛之欢快来反衬人物悲惨的命运或人物凄凉的境遇。如那一束伴地莲的明月积雪,固然因其明亮洁白而堪称美景,但在数九寒冬的深夜,它又何尝不是突出了环境的艰苦呢?因此,其作用之二就是表现母爱的伟大,而这正是景物勾勒环境与反衬作用的综合。 七、插入史实或某一事件的作用 插入史实一般是为了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如果在史实前后有总括性语句或总结性语句,那么,插入的史实往往就具有例证的作用。如微山湖上静悄悄,开篇就提出这(指微山湖)是个在野的湖的基本观点,然后连续插入“收留殷微子”、“接纳张子房”、“汉朝出高士”三段史实,那么,这三段史实的作用就是举例证明开篇的基本观点。 插入某一事件一般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所以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还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一般表示对生命、生活或事业的积极而深入的思考。如2004年天津卷选文春从心出第20题:“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其结构上的作用无疑是“起过渡作用”,并“引发议论以深化作者的思考”;其内容上的作用则是“启示人们要热爱生命,感悟生活,诗意地看待生活”。 八、引用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 从论证的角度分析,引用诗文格言属于引证法,一般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如1998年卷报秋引用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正是要用西江月中“领取而今现在”一句来阐明作者“领取生活”的人生态度,最终论证文章的基本观点。又如面对2001年上海试卷第3题(“第段引用了闲情记趣并加以分析阐发,目的是说明什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论证观点”四字。既然第段的基本观点是“假山大都种树木,盖亭子这就显得非常不相称”,那么,“说明”的就只能是这一句。不妨看看参考答案,果然是“假山与上面的亭、树不相称”。 此外,对引用史实和古诗文而言,它还有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加文采等方面的作用。 九、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 在写人的散文中,如果用某一物象作标题,一般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起主人翁的一生,二是象征某种哲理,表现某种情思。如在向日葵一文中,以“向日葵”为题目,不外乎串起作者不同的人生阶段和人生感悟,同时借向日葵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十、写作上由实而虚的作用 一般而言,由实而虚的基本作用是:从人们熟悉的实体写到蕴含哲理的象征体,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便于读者的理解逐步深入。只要掌握了这个基本作用,再结合具体语境,把“实体”和“象征体”变换成具体的写作对象,答案便呼之欲出。以此对照第24题的答案“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门,是读者最熟悉的;赋予象征意义的门,蕴含深刻的哲理。从最熟悉的讲起,便于读者理解和认识深化”。 值得强调的是,有些句段往往具有多方面的作用,而限于题意和字数,我们不必要也不可能把这些作用统统答出来,因此,就必须在众多作用中选择最切合题意的作用。如一盏油灯第四段有这样几句描写:“晚自习的时候,学生们便点起一盏盏大小不一的油灯,暗淡的光辉映出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几十盏灯汇集在一起,宛如一片星星。”分析这几句描写,可以发掘多种作用:其一,塑造山区学生勤奋求知的感人形象;其二,表现山区办学条件的艰苦;其三,形象的强调知识能把人引入光明的象征意蕴;其四,突出小油灯的可爱,为下文“我”做灯拿灯做铺垫应该说,上述作用都言之成理,但是,联系后文乃至全文,最切合题意的自然是第四种作用。乞乞科夫立刻发见了一个人样子,正在和车夫吵嘴。许多工夫,他还决不定这人的是男是女来。看看穿着的衣服,简直不能了然,也很像一件女人的家常衫子;头上戴一顶帽子,却正如村妇所常戴的。“确是一个女人!”他想,然而立刻接下去道:“不,并不是的!”“自然是一个女人!”他熟视了一番之后,终于说。那边也一样的十分留心的在观察。好像这来人是一种世界奇迹似的,因为不但看他,连对绥里方绥里方乞乞科夫的马车夫。和马匹也在从头到尾的注视。从挂在她带上的一串钥匙和过分的给与农人的痛骂,乞乞科夫便断定了她该是一个女管家。“请问,妈妈,”他一面跨下车子来,一面说,“主人在做什么呀?”“没有在家!”那女管家不等他说完话,就说,但又立刻接着道:“您找他什么事?”“有一件买卖上的事情。”“那么,请您到里面去,”女管家说,一面去开门,向他转过那沾满面粉的背脊来,还给他看了衫子上的一个大窟窿。他走进宽阔的昏暗的门,就向他吹来了一股好像从地窖中来的冷气。由这门走到一间昏暗的屋子,只从门下面的阔缝里,透出一点很少的光亮。他开开房门,这才总算看见了明亮的阳光。但四面的凌乱,却使他大吃一吓。好像全家正在洗地板,因此把所有的家具,都搬到这屋子里来了。桌子上面,竟搁着破了的椅子,旁边是一口停摆的钟,蜘蛛已经在这里结了网。也有靠着墙壁的架子,摆着旧银器和种种中国的磁瓶。写字桌原是嵌镶罗钿罗钿(din)即螺钿。用贝壳镶嵌在漆器、硬木家具或者雕镂器物的表面,做成彩色美丽的花纹或者图形。的,但罗钿处处脱落了,只剩下填着干胶的空洞,乱放着各样斑剥陆离的什物:一堆写过字的纸片,上面压一个卵形把手的已经发绿的大理石的镇纸,镇纸写字画画时压纸的东西,多用金属或者玉石等制成。一本红边的猪皮书面的旧书,一个不过胡桃大小的挤过汁的干柠檬,一段椅子的破靠手,一个装些红色液体,内浮三个苍蝇,上盖一张信纸的酒杯,一小块封信蜡,一片不知道从哪里拾来的破布,两枝鹅毛笔,沾过墨水,却已经干透了,好像生着痨病,一把发黄的牙刷,大约还在法国人攻入墨斯科法国人攻入墨斯科指1812年法国皇帝拿破仑的军队进犯莫斯科。墨斯科,现译做“莫斯科”。之前,它的主人曾经刷过牙齿的,诸如此类。墙壁上是贴近的,乱到毫无意思的挂着许多画:一条狭长的钢版画,是什么地方的战争,在这里看见很大的战鼓,头戴三角帽的呐喊的兵丁和淹死的马匹。这版画装在马霍戈尼树马霍戈尼树即红木。做的框子里,框条上嵌有青铜的细线,四角饰着青铜的蔷薇,只是玻璃没有。旁边挂一幅很大的发黑的油画,占去了半墙壁,上面画些花卉,水果,一个切碎的西瓜,野猪的口鼻,和倒挂的野鸭头。天花板中央挂一个烛台,套着麻布袋,灰尘蒙得很厚,至于仿佛是蚕茧。屋子的一角上,躺着一堆旧东西:这都是粗货,不配放在桌上的。但究竟是些什么东西呢却很不容易辨别;因为那上面积着极厚的尘埃,只要谁出手去一碰,就会很像戴上一只手套。从这垃圾堆中,极分明的显露出来的惟一的物件,是:一个破掉的木铲,一块旧的鞋后跟。如果没有桌上的一顶破旧的睡帽在那里作证,是谁也不相信这房子里住着活人的。当我们的主角还在潜心潜心用心又专又深。研究这奇特的屋中陈设的时候,边门一开,那女管家,那他在前园里遇见过的,就走了进来了。但这回他觉得,将这人看做女管家,倒还是看做男管家合适:因为一个女管家,至少是大抵不刮胡子的,然而这汉子刮胡子,而且真也稀奇得很,他的下巴和脸的下半部,就像人们往往在马房里刷马的铁丝刷。乞乞科夫的脸上显出要问的表情来;他焦急的等着这男管家来说什么话。但那人也在等候着乞乞科夫的开口。到底,苦于这两面的窘急的乞乞科夫,就决计发问了:“哪,主人在做什么呀?他在家吗?”“主人在这里!”男管家回答说。“那么,在哪里呢?”乞乞科夫回问道。“您是瞎的吗,先生?怎的?”男管家说。“先生!我就是这家的主人!”这时我们的主角就不自觉的倒退了一点,向着这人凝视。自有生以来,他遇见过各色各样的人,自然,敬爱的读者,连我们没有见过的也在内。但一向并未会到过一个这样的人物。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一点特色来。和普通的瘦削的老头子,是不大有什么两样的;不过下巴凸出些,并且常常掩着手帕,免得被唾沫所沾湿。那小小的眼睛还没有呆滞,在浓眉底下转来转去,恰如两匹小鼠子,把它的尖嘴钻出暗洞来,立起耳朵,动着胡须,看看是否藏着猫儿或者顽皮孩子,猜疑的嗅着空气。那衣服可更加有意思。要知道他的睡衣究竟是什么底子,只好白费力;袖子和领头都非常龌龊,龌龊(wchu)不干净。发着光,好像做长靴的郁赫皮;郁赫皮经过特殊加工的牛皮、马皮或猪皮等。背后并非拖着两片的衣裾,倒是有四片,上面还露着一些棉花团。颈子上也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是腰带,还是绷带呢,不能断定。但决不是围巾。一句话,如果在哪里的教堂前面,乞乞科夫遇见了这么模样的他,他一定会布施他两戈贝克;戈贝克俄币单位,一戈贝克等于百分之一卢布。因为,为我们的主角的名誉起见,应该提一提,他有一颗富于同情的心,遇见穷人,是没有一回能不给两戈贝克的。但对他站着的人,却不是乞丐,而是上流的地主,而且这地主还蓄有一千以上的魂灵,要寻出第二个在他的仓库里有这么多的麦子,麦粉和农产物,在堆房,燥屋和栈房里也充塞着呢绒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鱼以及各种菜蔬和果子的人来,就不大容易。只要看一眼他那堆着没有动用的各种木材和一切家具的院子就是人就会以为自己是进了墨斯科的木器市场里,那些勤俭的丈母和姑母之流,由家里的厨娘带领着,在买她的东西之处的。他这里,照眼的是雕刻的,车光的,拼成的,编出的木器的山:桶子,盆子,柏油桶,有嘴和无嘴的提桶,浴盆,匣子,女人们用它来理亚麻和别的东西的梳麻板,细柳枝编成的小箱子,白桦皮拼成的小匣子,还有无论贫富,俄国人都要使用的别的什物许多许多。人也许想,泼留希金要这无数的各种东西做什么用呢?就是田地再大两倍,时候再过几代,也是使用不完的。然而他却实在还没有够,每天每天,他很不满足的在自己的庄子的路上走,看着桥下,跳板下,凡有在路上看见的:一块旧鞋底,一片破衣裳,一个铁钉,一角碎瓦他都拾了去,抛在那乞乞科夫在屋角上所看见的堆子里。“我们的渔翁又在那里捞鱼了,”一看见他在四下里寻东西,农人们常常说。而且的确:经他走过之后,道路就用不着打扫;一个过路的兵官落掉了他的一个马刺刚刚觉到,这却已经躺在那堆子里面了;一个女人一疏忽,把水桶忘记在井边他也飞快的提了这水桶去。如果有农人当场捉住了他,他就不说什么,和气的放下那偷得的物件;然而一躺在堆子里,可就什么都完结了:他起誓,呼上帝作证,说这东西原是他怎样怎样,如何如何买得,或者简直还是他的祖父传授下来的。就是在自己的家里,他也拾起地上的一切东西来:一小段封信蜡,一张纸片,一枝鹅毛笔,都放在写字桌,或者窗台上。然而他也曾经有过是一个勤俭的一家之主的时候的!他也曾为体面的夫,体面的父,他的邻人来访问他,到他这里午餐,学习些聪明的节省和持家的方法。那时的生活还都很活泼,很整齐:水磨和碌碡快活的转动着,呢绒厂,旋盘厂,机织厂,都在不倦地做工;主人的锋利的眼睛,看到广大的领地的角角落落,操劳得像一个勤快的蜘蛛,从这一角到那一角,都结上家政的网。在他的脸上,自然也一向没有显过剧烈的热意和感情,但他的眼闪着明白的决断,他的话说出经验和智识,客人们都愿意来听他;和蔼而能谈的主妇,在她的相识的人们中也有好名望;两个可爱的女儿常来招呼那宾客,都是金色发,鲜活如初开的蔷薇。儿子是活泼的,壮健的少年,跳出来迎接客人,不大问对手愿不愿,就和客人接吻。全家里的窗户是统统开着的。中层楼上住着一个家庭教师,法国人,脸总刮得极光,又是放枪的好手:他每天总打一两只雉鸡或是野鸭来帮午膳,但间或只有麻雀蛋,这时他就叫煎一个蛋饼自己吃,因为除他之外,合家是谁也不吃的。这楼上,还住着一个强壮的村妇,是两位女儿的教师。主人自己,也总是同桌来吃饭,身穿一件黑色的燕尾服,旧是确有些旧的,但很干净,整齐;肘弯并没有破,也还并没有补。然而这好主妇亡故了,钥匙的一部分和琐屑的烦虑,从此落在他身上。泼留希金就像一切鳏夫一样,急躁,吝啬,猜疑了起来。他不放心他的大女儿亚历山特拉斯台班诺夫娜了,但他并不错,因为她不久就和一个不知什么骑兵联队里的骑兵二等大尉跑掉,她知道父亲有一种奇怪的成见,以为军官都是赌客和挥霍者,所以不喜欢的,便赶紧在一个乡下教堂里和他结了婚。那父亲只送给他们诅咒,却并没有想去寻觅,追回。家里就更加空虚,破落了。家主的吝啬,也日见其分明;在他头上发亮的最初的白发,更帮助着吝啬的增加,因为白发正是贪婪的忠实同伴。法国的家庭教师被辞退了,因为儿子到了该去服务的时候;那位女士也被驱逐了,因为亚历山特拉斯台班诺夫娜的逃走,她也非全不相干。那儿子,父亲是要他切切实实的学做文官这是父亲告诉了他的送到省会里去的,他却进了联队,还寄一封信给父亲这是做了兵官之后了来讨钱给他做衣服;但他由此得到的物事,自然不过是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糖尿病患者术后饮食护理
- 门窗设计年终总结
-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 护士工作计划汇报
- 2025抵押担保贷款合同(房产抵押)
- 软件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解读
- 鲁班奖项目汇报
- 2025排水系统维护合同
- 公司宿舍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一
- 2024年河北石家庄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分段函数公开课课件
- 初中九年级语文课件-《行路难》其一
- 《如何写周记》课件
- 药事管理与法规
- YC/Z 550-2016卷烟制造过程质量风险评估指南
- 工程水文第3章课件
- GB/T 4032-2013具有摆轮游丝振荡系统的精密手表
- GB/T 21063.4-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 GA/T 1081-2020安全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规范
- 02药物不良反应adr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