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层折射波勘探实验报告浅层折射波勘探实验成绩评定表班级 姓名 学号 评价指标 评分标准或教师评语百分制成绩(分)1实验操作(20分)步骤正确,仪器设备操作正确、熟练(16分) 步骤基本正确,仪器设备操作基本正确(12-15.9分) 步骤有错误,仪器设备操作基本正确(12分)2实验报告内容(10分)内容完整,排版整齐(8分)内容基本完整,排版较整齐(6-7.9分)内容不完整,排版较混乱(6分)3数据分析(50分)数据分析正确,结论可靠(40分) 数据分析基本正确,结论较可靠(30-39.9分) 数据分析有较多错误,结论可靠性欠佳(20-29.9分) 内容欠完整,数据分析多处严重错误(V1。如图1所示。从激发点O至地面某一接收点D的距离为X,折射波旅行的路程为OK、KE、ED之和,则它的旅行时t为:图1 水平两层介质折射波时距曲线 式1为了简便起见,先作如下证明:从O,D两点分别作界面R的垂线,则OADGh,再自A、G分别作OK,ED的垂线,几何上不难证明BAKEGFi,因已知,所以: 式2即 和 式3上式说明,波以速度V1旅行BK(或EF)路程与以速度V2旅行AK(或EC)路程所需的时间是相等的。将式3的关系和式1作等效置换,并经变换后可得: 式4这就是水平两层介质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它表示时距曲线是一条直线,若令x0,则可得时距曲线的截距时间t0(时距曲线延长与t轴相交处的时间值) 式5式5表示出界面深度h和截距时间t0之间的关系,当已知V1和V2时,可以求出界面的深度h。2、折射波分层解释的t0法折射波t0解释法是常用的地震折射波解释方法,它是针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采集发展起来的解释方法。t0法解释的主要原理与方法如下:t0法又称为t0差数时距曲线法,是解释折射波相遇时距曲线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当折射界面的曲率半径比其埋深大得很多的情况下,t0法通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且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如图2所示,设有折射波相遇的时距曲线S1和S2,两者的激发点分别是O1和O2,图2 t0法折射界面示意图若在剖面上任意取一点D,则在两条时距曲线中可以分别得到其对应的走时t1和t2,从图中可以得到: 式6且在O1和O2点,时距曲线S1和S2的走时是相等的,称之为互换时,用T表示,则有: 式7当界面的曲率半径远大于其埋深时,图中的BDC可以近似地看作为等腰三角形,若自D点作BC的垂直平分线DM(DM即为该点的界面深度h),于是有: 和 式8将式6中的t1和t2相加,并且减去式7,再将式8代入后可以得到: 式9式9便是任意点D的t0值公式,由此可得D点的折射界面法线深度h为: 式10令和则式10可以写为: 式11因此只要从相遇时距曲线中分别求出各个观测点的t0值和K值,就可以得出各个点的界面深度h。从上述的公式可以看出,只要从时距曲线上读取t1,t2和互换时T,就可以算出各个点的t0值,并可以在图上绘制相应的t0(x)曲线(图3(b)中所示)。关于K值的求取:根据斯奈尔定律可将K值表达式写成: 式12由式12可以看出,只要求得波速V1和V2则很容易得出K值。其中V1通常可以根据表层的直达波速度来确定,因此关键就是V2值的求取,为此引出参数时距曲线方程:令 式13对式13两边对x求导,可得: 式14式中dt1/dx和dt2/dx分别为上倾方向时距曲线S1和下倾方向时距曲线S2的斜率(即视速度V*的倒数)。根据公式: 和 因为是同样O1O2内观测段,设上倾方向x为正,下倾方向x为负,则: 和 它们分别对x求导有如下形式: 和 式15 将式15代入式14中,经一些变换后可得: 式16 于是可以求得波速V2为: 式17 当折射界面倾角小于15时,可以近似的写成 式18因此只要根据式13在相遇时距曲线图上构置(x)曲线,并求取其斜率的倒数,则可以根据式13得出波速V2,进而代入式12中求得K值。 知道了K值和各个观测点的t0值后,可以根据式11计算出各个点的界面深度h。然后,以各观测点为圆心,以其对应的h为半径画弧,可以得出一系列的圆弧,作这些圆弧的包络线即为折射界面的位置。 四、实验仪器地震仪主机,检波器,大线,炮线,铁锤等。5、 实验步骤1、布置地震测线。测量确定测线起点和终点位置,布设测线标志,确定激发点和接收点标志。2、按测线起点方向,将检测仪器放在适当的位置,并寻找激发点和相应的接收点。在激发点选择合适的震源类型,并在激发点附近布置触发的传感器或检波器,将其与仪器连接,用于仪器记录时触发;在接收点排列方向上布置大线和检波器,并将大线与仪器连接;仪器系统通电后启动采集软件,按观测系统布设的参数设置各采集参数。3、在采集资料之前,先将触发方式设置为“自检”档,检查检波器是否接牢等;如果波形显示不一致,需立即检查,排除问题。 4、自检结束后,还要注意周边是否有人为震动源,各部分正常,且无强烈的震动源后,提醒周边人员注意,保持相对静止。保证安全无误后,仪器操作员发出指令震源激振,仪器接收地震记录。并检查地震记录的质量。接收记录满足要求,可以保存;如不正常,及时查明原因,重新采集。六、相遇法时距曲线观测系统根据折射波场形成条件和特征,折射波观测系统必须避开盲区,且要把接收部分尽量放到待测地层折射波区范围。当水平层状介质满足折射条件的前提下,固定一个激发点,将排列沿测线由近及远进行时距观测,将得到由浅入深各层介质的地震波信息。在地震记录上可观察到各层介质折射波的动力学特点,从而判别层间干涉、波形置换特征。在时距曲线上将反映出各层介质折射波运动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为了消除表层不均匀及界面起伏的影响,往往采用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如图3所示,同一观测地段分别在两端O1和O2点激发,图3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示意图此观测系统采集的地震记录,可得两支方向相反的时距相遇曲线S1和S2。AE段折射,O1O2接收;EA段折射,O2O1接收。其优点可弥补单一时距曲线的不足,可以从不同方向反映界面变化。七、t0解释法的地质剖面图t0解释法的地质剖面图8附1:t0解释法的计算书根据以下公式即可计算地层界面埋置深度 由直达波时距曲线图得:x(x)由(x)曲线图得:地层界面埋置深度计算表x1t1x2t2t0h14.036 37.577 13.968 46.585 35.378 -17.036 16.041 38.639 16.055 47.974 35.042 -16.874 18.046 40.227 18.061 48.840 36.100 -17.384 19.891 41.114 19.908 49.008 37.511 -18.064 22.056 42.177 21.995 50.223 37.521 -18.068 24.061 43.065 23.921 50.740 38.240 -18.415 25.906 43.601 26.009 51.780 38.947 -18.755 27.911 44.313 28.417 52.120 38.783 -18.676 29.997 47.128 30.102 52.114 37.753 -18.180 31.922 48.365 32.029 52.456 39.870 -19.199 34.007 47.851 34.196 53.671 40.582 -19.542 36.012 48.038 36.123 54.188 38.499 -18.539 38.258 49.452 38.050 54.879 37.813 -18.209 39.862 49.987 39.976 54.173 38.529 -18.553 41.947 51.225 42.063 55.388 38.364 -18.474 43.872 51.937 43.990 56.080 39.251 -18.901 46.038 51.595 46.077 56.945 39.264 -18.907 47.722 52.128 48.003 56.240 37.701 -18.155 50.048 52.838 50.090 57.634 37.183 -17.906 52.213 54.250 52.014 57.116 37.376 -17.998 54.218 54.609 54.101 58.684 38.618 -18.596 55.903 55.844 56.107 59.905 38.270 -18.429 58.148 56.379 58.032 60.604 39.345 -18.947 60.073 57.263 60.038 60.955 39.189 -18.871 62.078 57.973 62.123 61.654 39.564 -19.052 64.084 59.209 64.129 62.353 39.582 -19.061 66.249 60.621 65.974 63.226 40.804 -19.649 67.773 61.504 67.981 64.794 41.714 -20.087 69.939 62.916 70.227 65.320 41.382 -19.928 71.863 63.450 71.912 66.018 42.459 -20.446 73.949 63.984 73.998 67.761 42.986 -20.700 75.874 65.220 76.084 68.460 43.186 -20.796 77.959 66.281 78.090 68.985 43.382 -20.890 80.125 66.464 80.014 68.641 43.926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社区:两人合伙智慧社区建设合作协议
- 商铺租赁合同中租赁物损坏赔偿及修复合同
- 借读生校园社会实践协议及实践成果转化合同
- 2025公务员求职面试题目及答案
- 激光冲击成形技术-洞察及研究
- 主管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 基于离线的智能配电网控制-洞察及研究
- 军史知识竞赛题及答案2025年
- 神经炎症基因调控-洞察及研究
- ICU脑梗死的护理查房
-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讲座
- T-YNX 002-2025 葡萄组培脱毒快繁技术规程
- 衣服投标供货方案(3篇)
- 2025至2030年中国丁酮肟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公司电脑补贴管理办法
- 中石化对供应商管理办法
- Unit 2 Home Sweet Home 语法与阅读专项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 2025年少先队应知应会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
- 【课件】第14章+全等三角形+数学活动++式+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2025版安全生产法全文
- 高中英语高考词汇200句-教师版(简单句80)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