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蓝天家教网 伴你快乐成长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200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试题(二十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单项选择题:1.鸦片战争前后,最早向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A.魏源 B.林则徐 C.曾国藩 D.康有为2.魏源海国图志的内容包括介绍西方科技知识 介绍西方各国政治制度 赞扬美国总统的选举制度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A. B. C. D. 3.从洋务派的出发点、“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方面看,洋务派办教育、办海防、办工业,洋务运动的本质是A.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B.在上层建筑领域学习西方C.洋务派要实施新政 D.学习西方的科技4.倭仁提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要是为了A.否定洋务“新政” B.维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C.维护传统的伦理道德 D.防止“以夷变夏”5.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直接目的是A.“师夷长技以自强” B.“不受其人欺蒙”C.引进西方科技 D.变革传统的教育制度6.所谓“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王韬 梁启超 .薛福成 郑观应A. B. C. D. 7.十九世纪70、80年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思想包括“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长技以自强”“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与外人商战”A. B. C. D. 8.某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中共“一大”的党纲在白色恐怖年代几已散失无存,现存最早的“一大”党纲收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原来,曾参加“一大”的代表陈公博后来到美国读书,用英文写了博士论文,“一大”的党纲作为附件置于论文之后。针对这份英文“党纲”,你认为: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因为是“一大”的当事人所记,具有可信性 不具备史料价值,因为英文写的党纲是为论文服务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去伪存真,考证无误后,可作为史料使用 A.正确,错误 B.正确,错误C.正确,错误 D.正确,错误9.康有为论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借助的理论是儒家今文经学的“三世说” 西方的启蒙思想西方的进化论 孔子的伦理道德理论A. B. C. D. 10.下列维新人士中,直接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是A.严复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11.下列关于百日维新问题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顽固派、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反对维新派的思想武器B.两派的论战使维新思想的宣传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C.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戊戌变法开始D.维新变法的实际作用是:思想启蒙,促进人民觉醒10请观察下列两幅人物及其活动的图片,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主题应该是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思想体系创新不断C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D.民主思想深入人心13.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认为,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救亡之道首先是A.推翻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B.改革政治制度,扩大民主权利C.结束军阀割据,统一中国 D.以西方文明取代中国的封建文化14.蔡元培为北大提出“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方针,实际目的在于A.让各种学术主张在北大自由发展 B.让新思想在北大传播C.为新文化运动在北大开展开路 D.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1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其“科学”的含义是指自然科学法则 科学精神 反对封建迷信愚昧 反对偶像崇拜A. B. C. D. 16.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其依据包括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宣传马克思主义,使新文化运动进入新的时期A. B. C. D. 17.最早倡导“文学革命”的是A.陈独秀 B.鲁迅 C.胡适 D.蔡元培18.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述评,与史实不符的一项是A.标志着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方面已经进入到新的高度B.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表明李大钊等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者C.推动中国民主科学思想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D.其对传统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容低估19.新文化运动后期,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根本原因是A.李大钊等的积极宣传 B.俄国社会主义十月革命的影响C.反对传统文化的结果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0.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之所以是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主要是它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史观 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经济学说 社会主义理论A. B. C. D. 21.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出现分化,主要是因为A.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 B.李、胡的“问题与主义之争”C.五四运动期间对学生运动的态度 D.胡适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22.李大钊、胡适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表面上看,其实是A.是否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之争B.胡适反对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C.李大钊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D.李大钊、胡适两位知识分子的学术论争23.上世纪20年代初,上海工人称誉为“做了我们工人的喉舌”的刊物是A.劳动界 B.劳动者 C.劳动音 D.工人周刊24.上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大地上,和马克思主义一道代表着中国进步思想的理论是A.基尔特社会主义 B.无政府主义C.杜威的实用主义 D.三民主义25.陈独秀等最终选择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A.“问题与主义之争”教育了广大青年B.陈独秀、李大钊等要组织中国共产党C.认为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问题D.他们已经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二.材料分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1875年,洋务运动开始,传教士林乐知如是说:“即如欲自强其国者,徒养多兵,广购兵船枪炮,自谓可以示威,而实与驴服狮皮,终为群兽觑破而丧其身者无异也。” 万国公报中西关系略论总结前论材料二:中国洋务运动期间,日本正进行“明治维新”,林乐知向中国人介绍:“日本不泥乎于古法,变通西法,不特制造枪炮等事而已,即国政文学亦莫不考察也。” 万国公报续环游地球略述材料三:中日甲午战争前,针对中国君与臣、官与民严重阻隔状态,林乐知又说:“君与民分而国有不危者哉!”“倘君处深宫,民居草野不相联络,以致国贫民弱,所中饱者惟居官人耳。官一中饱,上下交困是君与民与臣当熟思上下相联之要法可也。” 万国公报中西系论略(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指出林乐知对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评价。(2)根据材料三,指出林乐知对君臣、官民严重阻隔要害的认识。(3)林乐知对此提出了什么希望?实质是什么?(4)结合鸦片战争后60年的历史,指出中国近代思想发展过程的几个条件和原因。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前者英法各国,以日本为外府,肆意诛求。日本君臣发愤为难,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现已能驾驭轮船,造放炸炮。去年英人应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恃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工,用是凝然不动,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 材料二:在上清帝第五书中,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中国近现代史(上册)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从日本的发展中得出了什么认识?其依据何在?(2)材料二中,康有为从日本的发展中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 (3)李鸿章和康有为为什么会从日本的发展中得出不同的认识?(4)李鸿章、康有为的主张在近代中国难以成功实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问答题:28.概括指出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先后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先进的中国人随着这些事件的发展,思想又发生了哪些主要的变化。参考答案1.B;2.D;3.D;4.A;5.B;6.C;7.D;8.C;9.B;10.A;11.B;12.C;13.D;14.B;15.A;16.A;17.C;18.B;19.D;20.B;21.A;22.D;23A;24.D;25.C;26.(1)中国洋务运动只学西方国家的科技,日本却注意学习科技、政治文化;中国洋务运动如“与驴服狮皮”。(2)国家危险;国贫民弱;中饱者惟居官人耳。(3)君与民与臣当熟思上下相联之要法;中国要变革当时的政治制度。(4)历史上,中国古代“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现实上,两次鸦片战争欧洲国家坚船利炮的教育,传教士带来西方近代思想的客观影响。27.(1)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依据: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实现了独立富强。(2)由皇帝主持自上而下的变法。目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3)经济发展状况不同;阶级立场不同;社会主要矛盾不同。 (4)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性质。28.鸦片战争,林则徐、魏源在战败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揭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序幕,洋务运动开始了学习西方科技的进程;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认识只学西方科技不能强国,提出改革政治制度、和西方国家商战的主张;中日甲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检测卷(试卷+解析)
- 2024年9月茶叶加工工(中级)试题(含答案)
- 药店冷链药品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美术教师技能培训课件
- 体彩竞彩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医医师转正试题及答案
- 妇产科的考试题及答案
- 从政策到立法:我国农村土地物权制度的变革与演进
- 2025年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两类不确定性二元语义Bonferroni集成算子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2025河北保定市唐县招聘社区工作者64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菏泽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知识测试题附答案
- 气动阀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防控知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奇台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44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浙教版(2024)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2026学年新交际英语(2024)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会务服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