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保培训ppt课件_第1页
儿保培训ppt课件_第2页
儿保培训ppt课件_第3页
儿保培训ppt课件_第4页
儿保培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 6岁儿童健康管理 1 主要内容 新医改赋予儿童保健的责任基层儿童保健问题与对策儿童保健规范解读 2 新医改赋予儿童保健的责任 社区儿童健康管理进程依据儿童健康管理的意义国家基本卫生服务技术规范 2011版 3 社区儿童健康管理进程依据 2001年 母婴保健法 2001年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06年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 2008年 社区0 36月儿童健康管理 2011年 社区0 72月儿童健康管理 4 儿童健康管理的意义 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儿童健康管理的意义没有疾病良好状态充分发展 5 健康管理的意义 儿童健康管理的实际意义 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 进行系统的保健管理 整体的 全面的 连续性的 及时发现问题早期矫治 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 从而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生理 心理 社会能力 健康成长 6 基层医疗机构问题与思考 部分机构缺乏儿童保健基本设施部分儿保人员专业知识欠缺部分地区儿童保健工作连续性较差 7 0 6岁儿童健康管理规范 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要求服务指标附件 8 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0 6岁儿童 9 服务内容 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婴幼儿健康管理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健康问题处理 10 1 新生儿家庭访视 时间 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地点 新生儿家中服务内容 了解出生情况 预防接种新生儿疾病筛查观察家居环境 睡眠 大小便测量 体格检查健康指导 喂养 护理 疾病预防 11 12 注意事项 补种疫苗补新生儿疾病筛查询问听力筛查是否通过或复筛高危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 早产 新生儿期各种疾病以及出生缺陷 母亲有异常孕产史等 13 带 号内容低出生体重 双胎 早产儿需问 14 2 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时间 新生儿满月28天后地点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服务内容 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体格测量发育评估 15 为预防佝偻病 新生儿出院后 数天 即开始口服维生素D 每日 400 500 国际单位 早产儿 生后 即开始口服维生素D 每日 800 国际单位 三个月改为 400 500 国际单位 16 转诊注意事项 询问 若喂养困难 吃奶少 体重增长不满意 或呕吐频繁或持续加重 或腹泻 腹胀体格检查 面色不好 体温异常 超过37 5或低于35 5 皮肤硬肿 脓疱或黄疸 前囟以及脐部脓性分泌物或脐疝等早产儿眼底检查 上睑下垂 外耳畸形颈部包块及胸部畸形 心脏杂音及呼吸音异常 肝脾肿大 生殖器畸形 髋关节检查阳性 17 3 婴幼儿健康管理 时间 分别在3 6 8 12 18 24 30 36月共8次地点 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中心服务内容 喂养患病情况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及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健康保健指导 18 婴幼儿喂养 WHO 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 建议 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婴儿纯母乳喂养 6个月以后为满足不断发展的营养需要 婴儿应获得安全的营养和食品补充 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 19 婴幼儿期食物的选择 婴幼儿 O 36个月 营养的基本要求是满足生长 避免营养素缺乏 早产儿应尽量母乳喂养 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宜选用根据早产儿生理特点设计的早产儿配方奶 以补充早产儿母亲乳汁营养成分的不足 20 婴幼儿期食物的选择 治疗性配方 针对婴儿的某些疾病可选用特殊的治疗性配方 1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或游离氨基酸配方粉 确诊为牛奶过敏的婴儿 应尽量延长母乳喂养时间 可至12 18月龄 若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应首选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或游离氨基酸配方粉 每3 6个月至专科随访 以调整治疗时间 部分水解蛋白配方 大豆配方及羊奶不宜用于治疗牛奶过敏 21 2 无乳糖配方奶粉 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的婴儿应长期使用无乳糖配方奶粉 对于急性腹泻后造成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婴儿可使用至痊愈后2 4周 3 其他特殊配方粉 据疾病性质可选用不同的特殊配方粉 如苯丙酮尿症 如酪氨酸血症 22 婴幼儿喂养实施 1 尽早开奶2 促进乳汁分泌3 奶量估计 母乳分泌的量不易获得 当婴儿体重增长满意 睡眠状况良好及尿量正常 6 7次 d 时可提示母乳量充足 婴儿配方奶摄入量可根据婴儿的体重 能量需要及奶制品规格等估计 23 4 液体量 6月龄内婴儿可从乳汁和其他食物中获取充足的液体量 为减少胃肠负担 避免额外给婴儿过多的水或果汁 婴儿每日6 7次小便即提示液体的摄入基本足够 婴儿后期及幼儿食物接近成人 可适当饮水或果汁 200ml d 特别是在夏季 饮水量有个体差异 不必强求 餐前lh不宜饮水或果汁 以免影响儿童食欲 24 其他食物的引入 1 引入其他食物的时间 婴儿4 6月龄时体重多超过6 5 7 0kg 提示婴儿消化系统发育已较成熟 如酶的发育 咀嚼与吞咽能力的发育 牙的萌出等 已有竖颈 手到口动作等动作发育 可开始引入其他食物 婴儿4 6月龄是食物引入的 关键窗口期 25 其他食物引入 2 引入顺序 引入第一种其他食物的原则应是可补充铁营养 易于消化又不易过敏的食物 强化铁的谷类食物多为引入的第一种食物 其次为其他第一阶段食物 如水果泥 根攀类或瓜豆类的蔬菜泥等 26 其他食物引入 7 8月龄后逐渐转变为婴儿第二阶段食物 7 12月龄婴儿仍应维持乳量 800ml d左右 摄入其他食物量有较大个体差异 以不影响乳类的摄人为限 幼儿则乳类摄人量以不影响主食的摄人为限 至少500ml d 27 其他食物引入 3 逐渐适应 婴儿接受一种新食物需要有适应的过程 故每种宜尝试10 15次 5 7d 至婴儿逐渐接受后再尝试另一种新食物 新食物的量应由少到多 即从开始1勺 逐渐加量 即 由少到多 一种到多种 至6 7月龄后可代替1 2次乳量 28 其他食物引入 4 食物质地转换 婴儿的食物质地应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促进婴儿口腔功能发育 婴儿4 6月龄时用泥状食物 训练口腔协调动作及吞咽能力 7 9月龄用碎末状食物 帮助婴儿学习咀嚼 增加食物的能量密度 29 其他食物引入 5 进食技能培养 婴儿的进食技能发育水平与幼儿的进食习惯培养及生长发育有关 婴儿4 6月龄时学习从勺中取食 7 9月龄时训练用杯喝水 10 12月龄训练用手抓食 指状食物可帮助婴儿进食 增加进食兴趣 有利于眼手动作协调和培养独立进食能力 30 进食安排 婴儿 O一3月龄 宜按需哺乳 3月龄后逐渐定时喂哺 4 6月龄 定时哺乳 约每3 4小时1次 5 6次 d 4月龄后夜间已可不再哺乳 7一12月龄婴儿 定时进餐 5 6次 d 包括4 5次奶和2次谷类食物 31 32 婴儿营养素需求 乳量不足或以淀粉食物为主可造成蛋白质摄入不足 故建议适当增加动物性食物摄入 母乳是0 6月龄婴儿铁营养来源 4 6月龄后应及时引入富铁食物 包括铁强化配方乳 米粉等 或补充元素铁l一2n kg d 乳类 动物性食物富含锌 33 婴儿营养素需求 奶和奶制品可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钙营养 乳类 动物性食物 橘色水果 橙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 绿叶蔬菜 大豆及奶制品等可提供较丰富的B族维生素 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 VitD VitD补充量应包括食物 日光照射 VitD制剂 VitD强化食品中的VitD含量 34 婴幼儿营养评估 包括体格发育评价 膳食分析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测 定期评价生长发育 生长水平 生长速度及匀称度是较好的监测指标 35 1乳和乳制品 配方奶粉或者鲜牛奶每日350 500毫升 幼儿膳食宝塔 2谷类 每日100 150克 3蔬菜类每日150 200克 水果类每日150 200克 4蛋类 鱼虾肉 瘦畜禽肉等 每日100克 5植物油 每日20 25克 36 生长监测 定义 对个体儿童的体重 身高 身长 进行定期 连续的测量 并将测量值记录在生长监测图中 观察分析其体格生长曲线在监测图中的走向 目的 早起发现生长偏离现象 及时分析原因 采取相应措施干预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37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和意义 体重 反应一般状况最常用的指标 身高 长 反应人体生长发育和人体纵向高度的主要指标 与长期营养有关 头围 与脑发育有关 38 体重 测试仪器 小婴儿 婴儿秤 最大载重15 20Kg 精确读数至10g 儿童 杠杆式台秤 最大载重50Kg 精确读数至50g 39 40 注意事项 测量前 要求被测试者脱去鞋 帽 厚重衣物 排空大小便 不可摇动和接触其他物体 以免影响准确性 41 身长 0 2岁儿童卧位长 测量仪器标准量床 测量前应用标准钢尺校正 使用前应检查量床有无裂缝 头板是否与底板成直角 足板是否倾斜 同时检查量床是否水平放置 42 43 注意事项 身长的测量以厘米为单位 精确到0 1cm 足板与头板接触时 松紧要适度 头发蓬松者要压实 头顶的发辫 发结要放开 饰物要取下 44 45 头围 测量工具 皮尺 衬有尼龙丝的塑料带尺 使用前必须经钢卷尺校对 每米误差不超过1mm 46 评估 增长规律和估算方法标准差法曲线图法 47 判断指标 年龄别身长 高 年龄别体重身长 高 别体重 48 正常速度 49 生长偏离 50 评估及指导 51 发育监测 1 在儿童系统保健中发现有以下可疑或异常表现的儿童 应该及时转诊 婴儿手脚经常用力屈曲或伸直 打挺满月后头老往后仰 不能竖头3月不能抬头4个月仍紧握拳 拇指紧贴手掌 内收5个月俯卧时前臂不能支撑身体 52 发育监测 2 6个月扶立时尖足 足跟不能落地7个月不能发ba ma音8个月不能独坐头和手频繁抖动视 听反应差 53 高危儿处理 指导或转诊 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及时转诊 口腔发育异常龋齿视力异常听力异常 54 注意事项 血常规检查 在6 8 18 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免费血常规检测 听力筛查 在6 12 24 36月龄时进行1次听力筛查 听性行为观察法 每次预防接种前 均要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禁忌症的评估体格 对低体重 发育迟缓儿童连续2次随访无改善 建议转诊 55 4 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时间 4 6岁 每年1次地点 散居儿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集体儿童 可在托幼机构进行 服务内容 膳食 患病情况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评估血常规和视力筛查健康指导 疫苗接种 56 视力筛查是从儿童 4岁 开始 采用 国际标准视力表 或 标准对数视力表灯箱 测查视力 57 体检中发现问题的处理 1 营养不良 贫血 肥胖 反复感染等进行专案管理 2 屈光不正 听力障碍 龋齿等进行登记 督促及时矫治 3 先心病 哮喘 癫痫等进行登记 加强日常健康观察和保育护理工作 58 5 健康问题处理 指导或转诊 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及时转诊 口腔发育异常 龋齿视力异常听力异常心理发育异常 59 干预模式 医疗模式 生物模式 生物 社会 心理模式干预手段 多学科 宽领域的综合治疗儿保科 生长监测营养 膳食分析干预小组心理 行为干预护理 合理喂养社会 家庭治疗 60 常见喂养误区 1 煲汤喂养幼儿营养最好忽视食物的多样化和适量的问题忽视食物阶段性变化忽视乳牙咀嚼功能的锻炼添加新食物时孩子不爱吃 不好吃就不再喂 61 常见喂养误区 2 1 大量喝水对身体有好处吗 冲淡消化液 降低杀菌能力胃扩张 胃下垂 无饥饿感 2 用食物表达家长的爱和恨3 保健品 营养品价值高 62 饮食行为 应定时 定点 定量进餐进食过程中应避免边吃边玩 边看电视 不要追逐喂养 避免强迫喂养和过度喂养父母要以身作则 不挑食 偏食不要在饭前吃零食或做剧烈的运动进食过程充满着愉快 温馨的气氛 63 自闭症孤独症 特点 自控能力差 语言交流困难 不合群 多动等保教人员要给予特殊的关注 必要时一对一护理对自控能力差的儿童可独立护理 如单独进餐 睡觉或如厕康复训练 64 语言发育异常的主要表现 不懂不说只懂不说说的不多表达简单不会提问答非所问充耳不闻发育不清语法错误条理不清 65 语言发育异常的主要表现 情绪异常 易发脾气 急躁行为问题多 注意分散 冲动 攻击性 自伤约50 的语言障碍转变为学习困难 66 2 3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筛查标准 24月 异常 词汇量少于30词 可疑 词汇量少于50词 36月 异常 男孩结构少于3种 女孩结构少于5种 可疑 男孩结构少于5种 女孩结构少于8种 国外的标准 严重言语 语言障碍 24月词汇量少于30 36月无短语 美国沟通障碍临床手册 语言发育迟缓 24月词汇量少于50或无短语 67 儿童最初表达的50词 人物 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姐姐宝宝阿婆弟弟妹妹哥哥阿姨叔叔舅舅物品 花蛋虾球饭糖鞋袜脚手嘴鼻头车耳朵眼睛电话帽子灯菜肉饼动物 狗鸡猫鸭鸟马动词 吃拿不要要谢谢象声词 呜呜汪汪咦 68 听觉行为观察法 耳外观检查听力筛查 听觉行为观察法或便携式听觉评估仪进行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听觉行为观察法 69 70 听力筛查流程 71 口腔保健 贯穿0 6岁整个阶段内容 问诊 口腔疾病筛查 口腔保健指导转诊 72 口腔保健流程 73 眼及视力保健 在儿童健康检查时应当对0 6岁儿童进行眼外观检查 对4岁及以上儿童增加视力检查健康指导 早期发现 及时治疗 注意用眼卫生防止眼外伤 预防传染性眼病 转诊 74 眼及视力保健流程 75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 76 综合评价 1 膳食调查 品种 数量 质地 餐次2 生长监测 体格检查 生化检查 吃得好吗 长的好吗 77 综合评价 3 吸吮母乳吞咽奶瓶咀嚼杯子唇的运动匙舌的运动下颌运动 会吃吗 78 综合评价 4 运动发育 动作协调 活动的量5 观念 情绪 方法 关系 动得怎样 喂养人如何 79 服务流程 80 0 6岁儿童健康管理流程 18月龄 24月龄 30月龄 3岁 询问两次随访间发育和患病情况 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评估 健康指导 包括科学喂养 合理膳食 生长发育 疾病预防 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