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度“国家精品课程” 申报表(1).pdf_第1页
2006 年度“国家精品课程” 申报表(1).pdf_第2页
2006 年度“国家精品课程” 申报表(1).pdf_第3页
2006 年度“国家精品课程” 申报表(1).pdf_第4页
2006 年度“国家精品课程” 申报表(1).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库专用 1 2006 年度 国家精品课程 申报表 2006 年度 国家精品课程 申报表 推 荐 单 位 天津市 天津市 所 属 学 校 南开大学 是否部属 课 程 名 称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层次 本 专 本科 课程类型 理论课 不含实践 理论课 含实践 实践 验 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理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电子信息科学类 课 程 负 责 人 刘璟 申 报 日 期 2006 年 6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二 六年三月 文库专用 2 填 写 要 求 填 写 要 求 一 以 word 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 要写清全称和缩写 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 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 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 根据课程实际情况 填写 1 4 名主讲 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 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文库专用 3 1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课程负责人情况 姓 名 刘璟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42 6 17 最终学历 硕士 职 称 教授 电 话 022 23504780 学 位 硕士 职 务 博导 传 真 022 23504780 所在院系 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计算机 E mailE mail jingliu 通信地址 邮编 天津南开区卫津路 94 号南开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邮编 300071 1 1 1 1 基本 信息 研究方向 并行技术与应用 网络软件技术 算法分析 1 2 1 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含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含实验 实习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论文 学生总人数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含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不超过五项 作为 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含题目 刊物名称 时 间 不超过十项 获得的教学表彰 奖励 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1 本科院级基础必修课 每周 3 学时 4 届 4 140 人 2 计算机科学概论 算法 程序设计语言部分 本科院级基础必修课 每周 3 学时 4 届 4 200 人 3 算法设计与分析 研究生基础必修课 每周 3 学时 5 届 5 160 人 4 分布式操作系统 博士生专业选修课 每周 2 学时 2 届 2 10 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负责课程设计工作 近五年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 15 人 指导 硕 博 研 究生 30 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 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 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 高级语言 C 程序设计 修订版 2002 已由高教社出版 2 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 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 数据结构与算 法设计 2003 已完成 2006 年高教出版社出版 3 天津市市级精品课程项目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2005 4 南开大学示范精品课程项目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2004 5 南开大学教材建设立项项目 高级语言 C 程序设计实验指导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此外 申请人作为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基础分会副主 任参加制订全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同时 申请人还担 文库专用 4 任 21 世纪计算机教材系列 分别由科学出版社 希望电子出版社 清华 大学出版社出版 的编委 顾问编委 副主编 获奖情况 获奖情况 2000 年获天津市 九五 立功奖章和市级教育系统先进个人 2002 年获南开大学 敬业 二等奖教金 2004 年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被评为南开大学示范精品课 2005 年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被评为天津市市级精品课 编写出版教材 5 本 编写出版教材 5 本 C 语言速成教程 1999 3 南开大学出版社 高级语言 C 程序设计 2001 1 高教出版社 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计算机算法引论 设计与分析技术 2003 9 科学出版社 高级语言 C 程序设计 第二版 2004 11 高教出版社 十五国家 点教材 高级语言 C 程序设计实验指导 2006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3 1 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含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含题目 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 不超过五项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 奖励 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 署名次序 时间 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科研项目全部涉及软件开发与算法设计 也容纳部分本科生的编程工作和 本科生的毕业设计 1 基于网络的软 RAID 的研究与开发 1998 10 2000 12 国家 863 重点项目 863 306 ZD01 02 6 项目负责人 2 大规模磁盘阵列的理想数据布局和多故障容错编码的研究 2003 2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SFC 60273031 项目负责人 3 网络存储系统中数据布局 故障容错和数据保护技术的研究 2003 2005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 20020055021 项目负责人 4 数据远程容灾关键技术研究 2004 2006 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 重点项目 043800311 项目负责人 5 以新一代互联网为基础的金融学科学合作环境中信息共享技术与实 现的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 90612001 2006 2008 项目负责人 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1 周杰 王刚 刘晓光 刘璟 容许两个盘故障的磁盘阵列数据布局 与图分解的条件和存在性研究 计算机学报 2003 Vol 26 10 pp1379 1386 2 Baojiang Cui Jun Liu Gang Wang Jing Liu Study on Performance of IP SWAN Based on Distributed NS RAID The 28th Annual 文库专用 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s Conference COMPSAC 2004 pp 566 571 3 李中 王刚 刘璟 并发多媒体负载访问存储系统的模型分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4 年 11 月 第 30 卷 第 11 期 1043 1047 页 4 Wang Gang Liu Xiaoguang Liu Jing Parity Declustering Data Layout for Tolerating Dependent Disk Failures in Network RAID Systems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logrithms and Architectures for Parallel Processing ICA3PP 2002 Oct 23 25 2002 Beijing China pp 22 25 5 刘璟 陈显明 董沙莎 用并行遗传算法实现手写字符样本库的压 缩 南开大学学报 2003 Vol 36 No 3 pp62 66 课程类别 公共课 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 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文库专用 6 2 主讲教师情况 2 主讲教师情况 姓 名 周玉龙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3 2 10 最终学历 本科 职 称 教授 电 话 22 23504780 学 位 学士 职 务 硕导 传 真 22 23504780 所在院系 天津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E mailE mail zhouyl 通信地址 邮编 天津南开区卫津路 94 号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300071 2 1 2 1 基本 信息 研究方向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2 2 2 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含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含实验 实习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论文 学生总人数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含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不超过五项 在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含题目 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及时 间 不超过十项 获得的教学表彰 奖励 不超过五项 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 1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2 1 专业基础必修课 2 周 每届 120 130 人 五届 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2 2 专业基础必修课 3 周 每届 120 130 人 五届 3 人工智能 本科专业课 3 周 每届 20 40 人 五届 4 人工智能引论 研究生专业课 3 周 每届 20 40 人 四届 5 人工智能原理 研究生专业课 2 周 每届 20 40 人 三届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 35 人 硕士研究生 11 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教材立项与教材建设 1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高级语言 C 程序设计编程范例与精解 周玉龙 刘璟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4 月出版 83 万字 2 C 实用编程技术百例精编与妙解 周玉龙编著 南开大学出 版社 2004 年 1 月出版 76 万字 3 高级语言 C 程序设计 修订版 刘璟 周玉龙 国家十五重 点教材 2004 年 11 月出版 高教出版社 62 万字 4 高级语言 C 程序设计实验指导 周玉龙 刘璟编著 50 60 万字 获南开大学 2004 年度教材建设资助立项 高教出版社 2006 年出 版 文库专用 7 2 3 2 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含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含题目 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 不超过五项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 奖励 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 署名次序 时间 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 天津外经贸委信息系统 国家科委曙光机推广项目 1999 2001 本人排序 2 2 机器学习及自然语言处理与应用系统 自选项目 研究汉语单 词自动切分技术及其在语音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机器学习以及机器翻译 技术的应用与探讨 2002 2004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 利用 WAT 表创建高效实用的电子词典数据存储管理模式 南开 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99 12 Vol 32 No 4 p97 p101 第 1 作者 2 通过人机交互与机器学习提高日汉机译系统的实用性 南开大 学学报 自然科学 2000 6 Vol 33 No 2 p44 p47 第 1 作者 3 以自然语言为界面实现 VC 程序的自动生成 南开大学学报 自 然科学 2001 3 Vol 34 No 1 p83 p88 第 1 作者 课程类别 公共课 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文库专用 8 2 主讲教师情况 2 主讲教师情况 姓 名 邵秀丽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3 11 14 最终学历 博士 职 称 教授 电 话 22 23503956 学 位 博士 职 务 博导 传 真 22 23503956 所在院系 南开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系 E mailE mail shaoxl 通信地址 邮编 天津南开区卫津路 94 号南开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系 300071 2 1 2 1 基本 信息 研究方向 网格计算 并行计算 软件工程 CSCW 2 2 2 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含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含实验 实习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论文 学生总人数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含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不超过五项 在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含题目 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及时 间 不超过十项 获得的教学表彰 奖励 不超过五项 讲授的主要课程 讲授的主要课程 1 高级程序设计 专业基础必修课 3 周 5 届 每届大约 100 人 2 离散数学 专业基础必修课 3 周 5 届 每届大约 150 人 3 实践性教学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1 届 40 人 获得的教学表彰 奖励获得的教学表彰 奖励 天津市优秀教师奖 2004 2 3 2 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含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含题目 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 不超过五项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 奖励 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 署名次序 时间 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 中药滴丸制剂过程建模 优化与应用研究 863 计划课题 2003 2005 主持人 2 基于 XML 的集成中间件开发和开发 天津市自然基金 2004 2006 主持人 3 电子商务 CSCW 中安全访问信息支撑平台的研究 天津市自然基金 2000 2003 主持人 文库专用 9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 CSCW 集成系统中用户权限安全管理方法的研究 计算机工程 2003 年第 3 期 66 68 页 第一作者 2 基于任务处理单元的工作流调度和控制的动态模型 计算机工程 与设计 2003 年第 1 期 13 17 页 第一作者 3 基于进化神经算法的手写体汉字识别 南开大学学报 2001 年第 4 期 53 56 页 第一作者 4 有效协作控制的 Petri 网模型和分析 南开大学学报 2004 3 43 48 页 第一作者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 奖励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 奖励 1 商务安全支撑平台的研究及其在戈德协作商务办公系统中的应用 2003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第一完成人 2 商务安全支撑平台的研究及其在戈德协作商务办公系统中的应用 2004 年南开大学科技优秀奖 第一完成人 3 电子商务 CSCW 中安全信息支撑平台的研究 2003 年度天津市科 技成果百项成果之一 第一完成人 课程类别 公共课 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 2 主讲教师情况 文库专用 10 姓 名 刁成嘉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49 2 13 最终学历 本科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22 23502165 学 位 学士 职 务 硕士生导师 传 真 22 23502165 所在院系 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E mailE mail Diaocj 通信地址 邮编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 94 号南开大学西南村 65 1 302 300071 2 1 2 1 基本 信息 研究方向 网络信息安全 2 2 2 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含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含实验 实习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论文 学生总人数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含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不超过五项 在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含题目 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及时 间 不超过十项 获得的教学表彰 奖励 不超过五项 课程情况课程情况 1 计算机基础教程 全校基础课 4 周 外贸学院 2002 届 175 人 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1 2 信息学院基础课 3 周 2001 04 电子类 每届 190 人 3 面向对象技术 信息学院专业课 3 周 2002 04 计算机系 每届 19 人 4 面向对象 C 编程 远程专业课 3 周 04 05 远程学院 每届 178 人 5 软件工程 研究生课程 3 周 2004 信息学院 32 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学生总人数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学生总人数 1 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课 2002 届 计算机系 120 人 2 上机实习 学生总人数生 300 人 4 届 3 毕业设计 论文 35 人 5 届 4 研究生 共 17 人 出版著作 出版著作 1 面向对象技术导论 2004 9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作者 2 面向对象 C 编程技术 2004 9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作者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含题目 刊物名称与级别 时间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含题目 刊物名称与级别 时间 1 The Distributed Object Oriented Technology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Computer Science 2002 年 11 月 DCABES 2002 国际会 文库专用 11 议 404 407 页 第一作者 2 Constructing the Interactive Instructing System Based on Networks 2004 年 6 月 GCCCE2004 国际会议 香港 第一作者 2 3 2 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含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含题目 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 不超过五项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 奖励 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 署名次序 时间 不超过五项 1 课题名称课题名称 具有反攻击能力的双向指纹校验密钥系统 来源来源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年限年限 2002 2005 年 本人所起作用本人所起作用 项目组负责人 2 课题名称课题名称 基于 XML 的企业 ERP 和协作商务系统的集成平台的研究 来源来源 天津市重点基金 年限年限 2003 2005 本人所起作用本人所起作用 项目组成员 3 课题名称课题名称 基于 XML 异构数据源中间件的研究合开发 来源来源 软件专项 年限年限 2004 2006 本人所起作用本人所起作用 项目组成员 4 课题名称课题名称 中药滴丸剂生产在线检测和质量分析数据挖掘系统 来源来源 国家 863 项目 年限年限 2003 2005 本人所起作用本人所起作用 项目组成员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 Agent Modeling Technology by User in Distributed Parallel System 2002 年 11 月 DCABES 2002 135 137 页 第一作者 2 Agent 用户建模技术 计算机科学 2003 年 5 月 30 卷 No 5 第一 作者 3 信息安全的保障 双向指纹密钥校验系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第 文库专用 12 23 卷第 2 期 2002 年第 2 期 第一作者 4 具有反攻击能力的双向指纹校验密钥系统 计算机应用 第 22 卷第 3 期 2002 年 3 月 第一作者 5 双向指纹校验密钥系统的方法与实现 微计算机应用 第 23 卷第 6 期 2002 年 6 月 第一作者 课程类别 公共课 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 2 主讲教师情况 姓 名 刘晓光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4 2 16 最终学历 博士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22 23504780 学 位 博士 职 务 硕士生导师 传 真 22 23504780 所在院系 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计算机 E mailE mail liuxg74 通信地址 邮编 天津南开区卫津路 94 号南开大学计算机系 300071 2 1 2 1 基本 信息 研究方向 网络存储 并行与分布式系统 智能计算 2 2 2 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含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含实验 实习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论文 学生总人数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含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不超过五项 在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含题目 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及时 间 不超过十项 获得的教学表彰 奖励 不超过五项 课程情况 课程情况 1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2 1 专业基础必修课 2 周 2005 届 138 人 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2 2 专业基础必修课 3 周 2005 届 138 人 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习 4 学时 周 2 届 每届约 150 人 指导本科毕业设计 8 人 指导硕士研究生 1 人 文库专用 13 2 3 2 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含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含题目 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 不超过五项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 奖励 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 署名次序 时间 不超过五项 科研项目情况科研项目情况 1 计算控制方法理论及应用研究 2006 2008 天津市科技发展计 划项目 主持人 2 基于网络的软 RAID 的研究与开发 1998 10 2000 12 国家 863 重点项目 863 306 ZD01 02 6 主持人刘璟 3 大规模磁盘阵列的理想数据布局和多故障容错编码的研究 2003 2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SFC 60273031 主持人刘璟 4 网络存储系统中数据布局 故障容错和数据保护技术的研究 2003 2005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 20020055021 主持人刘璟 学术论文学术论文 1 计算经济学研究新进展 基于 Agent 的计算经济学透视 经济学 动态 2003 年第 11 期 58 61 页 第一作者 2 A research on multi level Networked stripe Based On Cluster Architecture IEEE 5 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logrithms and Architectures for Parallel Processing 2002 Oct pp 226 231 第一作者 3 多媒体存储系统的两级粒度方式的设计 计算机科学 2003 第 8 期 76 78 页 第一作者 4 多节点分级网络 RAID 存储结构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2 年第 11 期 22 24 页 第一作者 5 我国电力批发市场最优竞价机制的选择 预测 2005 年第 1 期 pp19 28 第一作者 课程类别 公共课 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文库专用 14 3 教学队伍情况 3 教学队伍情况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刘 璟 男 1942 6 17 教授 计算机科学 项目负责人 周玉龙 男 1953 2 10 教授 计算机科学 授课教师 邵秀丽 女 1963 11 14教授 计算机科学 授课教师 刁成嘉 男 1949 2 13 副教授 计算机科学 授课教师 刘晓光 男 1974 2 16 副教授 计算机科学 授课教师 李 涛 男 1977 6 14 讲师 计算机科学 辅导教师 全雄文 男 1979 6 11 讲师 计算机科学 辅导教师 3 1 3 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吴英 男 1973 12 26讲师 计算机科学 辅导教师 3 2 3 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 年龄结构 学缘结构 师资配置情况 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教学队伍由 8 位计算机专业的教授 副教授和讲师组成 是一支队 伍稳定 年龄结构合理 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 其中教授 3 名 副教授 2 名 讲师 3 名 在学历结构方面 博士 5 人 含 博士后 1 人 硕士 1 人 本科 2 人 所有教师的最高学历都是从南开 大学获得的 在年龄构成方面 45 岁以下 5 人 45 岁到 60 岁 2 人 60 岁以上 1 人 此外 学院还为课程配备了 10 名研究生作为辅导教师实 验课的教学助手 以保证在总体上辅导人员与学生的比例不超过 1 40 具体到每节实验课不超过 1 20 5 名授课教师都长期从事高级语言的教学和软件开发工作 而且都 是研究生导师 承担着一定的科研项目 十分清楚课程教学内容在科研 和软件开发中的地位 就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来讲 每年负责约 400 500 名本科生的教学及辅导工作 申请人和主要成员均具有长期教学经历 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 为主 兼顾算法设计与分析 并行计算 分布式存储系统 人工智能等 相关领域的教学工作 教学经验丰富 最近几年每年年终考核都达到优 良水平 四位青年教师具有博士 博士后 学历 在近几年的学习 工作过 程中 都有过大型系统开发的经历 具有较为深厚的程序设计功底 并 文库专用 15 积极参加各种深造和培训 为教学辅导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具体 的教学辅导工作中 每位辅导教师都配备有研究生作为教学助手 保证 了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指导和帮助 随着这些教师的成长 今后 几年将进一步选聘优秀的年轻博士生充实教师队伍 形成老 中 青相 结合的有序梯队 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 奖励奖励 2004 年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被评为南开大学示范精品课 2005 年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被评为天津市市级精品课 刘璟 2000 年获天津市 九五 立功奖章和市级教育系统先进个 人 刘璟 2002 年南开大学 敬业 二等奖教金 邵秀丽 天津市优秀教师奖 2004 邵秀丽 商务安全支撑平台的研究及其在戈德协作商务办公系统 中的应用 2003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第一完成人 邵秀丽 商务安全支撑平台的研究及其在戈德协作商务办公系统 中的应用 2004 年南开大学科技优秀奖 第一完成人 邵秀丽 电子商务 CSCW 中安全信息支撑平台的研究 2003 年度天 科技成果百项成果之一 第一完成人 3 3 3 3 教学改 革与教 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 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 不超过十项 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 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 近几年来本课程组主要围绕以下领域不断加大教学研究和改革力 度 1 如何确定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作为南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的基 础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 在本课程基础上提高了后续课程 数据结构 数据库 网络程序设计 JAVA 语言等 的水平 例如数 据结构课采用 C 语言描述 一方面保证了先进性和与国外教材的一致 性 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的程序设计水平的提高 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 形成一个完整的持续过程 使得学生的程序设计水平的提高 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 形成一个完整的持续过程 2 如何因人施教因人施教 区分各个层次的学生教学的重点和特点 注 意为能力强的学生创造深入学习的条件 例如 指导学生阅读好的参考 书 成立课外兴趣组织 微软俱乐部 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组成团 队参加国内外的软件设计大赛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见下文教改成果 3 如何搞好教材建设教材建设 跟上程序设计技术的发展 不断更新教 学内容 保证把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传给学生 见下文 4 3 4 如何紧跟国外最新发展趋势 以及加大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 文库专用 16 用力度等 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 最近几年提出进行的教改项目包括 最近几年提出进行的教改项目包括 1 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 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 高级语 言 C 程序设计 2002 等 04 11 出版 2 天津市市级精品课程项目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2005 3 南开大学教材建设项目 高级语言 C 程序设计实验指导 2004 4 南开大学示范精品课程项目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2004 主要教改措施包括主要教改措施包括 1 继续编辑修订新的适用教材和配套实验教材 下文列出 2 从教学和考核等多方面加强实验教学 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 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要求教师必须能够提供最新外文参考资料 见网站内容 4 课程组老师定期召开课程教学报告会 互相介绍经验 研讨 教学方法 5 进一步完善课程文档体系 实现课程内容上网 见网站内容 6 强调实践课程的重要性 自 2004 届开始 将上机实践单独列 为为一门课程并由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担任主讲教师 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 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 主要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果包括 1 初步实现教材的系列化 包括 九五 十五 国家级重 点教材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及其配套习题集和上机实践指导教材 见 4 3 2 不但制作了教师课堂用多媒体课件 而且制作了供读者自学 使用的教材配套课件 目前正在配合 2005 9 开始使用新编教材 高级 语言 C 程序设计 第二版 编制新的配套课件 3 建立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培养了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 教师 4 教学公共网站基本建设完毕 大量教学参考资料都已上网 5 学生的程序设计水平和兴趣普遍提高 由于从入学开始从高 起点培养 6 个专业的学生程序设计水平普遍提高 例如 2003 9 我院 文库专用 17 吴方浩四人小组的软件 DJ 梦工厂 获微软 Imagine Cup 软件开发 大赛全国第一名 2005 年余耀等四人又参加微软 Imagine Cup 全球 学生 Office 设计大赛 从千余支队伍中脱颖而出 闯入总决赛 全世 界仅有 6 支队伍晋级决赛 6 实践教学改革效果明显 自本课程从 2004 届学生开始将上机 实践单独列为为一门课程并由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担任主讲教师 以来 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例如 在 2005 年第 30 届 ACM 国际大学 生程序设计竞赛中 由 2004 级本科生组成的南开大学代表队取得了铜 牌的好成绩 在 2006 年的南开大学本科 百项创新工程 评选中 在 与众多 2003 2002 级同学的竞争中 我院 2004 级本科生获得了 8 项 7 在相关教学刊物上发表教学改革论文多篇 3 4 3 4 师资 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课题组非常重视教师的梯队建设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取得了明显 的成果 一批中 青年教师已经成长起来 承担起了课程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 课程组中已经有两位教师从副教授晋升为教授 有两位教师从副教授晋升为教授 一位教师从讲一位教师从讲 师晋升为副教授师晋升为副教授 具体措施包括 1 注重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 帮 带 明确了青年教师的听课制 度 听课制 度 帮助青年教师吸取老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 2 建立一个平稳的过渡机制 青年教师一般都从教学辅导教师做 起 从教学辅导教师做 起 通过与学生和老教师的交流 逐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 保 证课程教学水平不会因为教师的更替出现大起大落 3 定期召开课题组的教学交流会教学交流会 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鼓 励课题组教师之间的主动交流和沟通 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4 鼓励青年教师的教学交流活动 这种交流不但包括课题组内部 的交流 也包括课题组教师与国内外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国内外同行之间的交流 坚持每年组织青 年教师至少参加一次国内的教学交流会议或培训课程 通过各种形式的 交流活动 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学缘结构 即学缘构成 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 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 或相近 学 学位 的人的比例 文库专用 18 4 课程描述 4 课程描述 4 14 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南开大学的本科生的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自 80 年代以来 随着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其教学安排和授课内容经过了多次变化 南开大学的本科生的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自 80 年代以来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的发展 其教学安排和授课内容经过了多次变化 80 年代初 个人计算机 PC 出现 Basic 语言成了 PC 机的主要编程语言 Basic 语言取代 ALGOL60 成为教学语言 80 年代中 根据国外技术进展 Pascal 语言取代 Basic 语言 成为贯穿本科计算 机课程的主要教学语言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C 语言成为主流软件开发语言 根据国外教学情况 把 高 级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放到本科第一学期 讲授 Pascal 语言 第二学期讲授 C 语 言 选修 后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受到重视 又在高年级开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讲授 C JAVA 课程 直到目前国内许多高校仍然采用这种方式 在本科高年级 才引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 这不利于学生掌握先进的程序设计技术 90 年代中 国外在教学领域和开发领域用 C 语言取代 C 语言的趋势逐渐明显 1995 年我们决定用 C 语言代替 Pascal C 语言 1995 年我们决定用 C 语言代替 Pascal C 语言 在当时这项工作具有一定的探索 性 这项举措能够成功地进行 应该感谢我校几位资深教授和有关领导的支持 还应该感 谢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复旦大学施伯乐教授 中科大陈国良教授等的支持 北大 许卓群教授 97 年指出 在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的语言也应首选 C 语言 我们的教 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等工作从那时开始 在当时推行这项举措是相当困难的 是需要一定勇气的 因为一方面 面对一年级新 生 C 语言的教学难度是比较大的 既要教授语言 又要讲授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更困难的是 国内那时绝大多数重点院校仍采用 C 或 Pascal 语言 没有合适的教材 也没 有合适的课堂教学和上机实习方案 总之没有任可以借鉴的经验 所有内容都需要我们自 己摸索前进 因此 把这门课程教好学好 对于授课教师和全体同学都是一项重要的具有 挑战性的任务 是一项重要的具有 挑战性的任务 参与其中的众多授课和辅导实习的教师 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现在看来 所有付出都没有白费 采用 C 语言进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这一决定 是非常正确的 在学生刚刚接触程序设计的时候 就向他们灌输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 其教学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明显优于 先 C 语言后 C 的教学方式 将近十年的教学努 力使大批本科生打下了良好的程序设计基础 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师纷纷反映学生的程序设 计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而各个专业的毕业生中 许多人成为国内外著名软件开发企业或部 门的技术骨干 为南开大学信息学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2005 年 为了进一步加强实践课程的地位 在国内高校中 本课程又率先将上机实践 列为单独的课程 并由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主讲 同时还编写和出版了专门的上机实 践教材 并且在期末考试中有单独的上机考试内容 这一教学改革措施 改变了以往高校 程序设计实践由研究生助教担任的惯例 有力地调动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促进了学生实 际编程能力的提高 目前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是信息学院的主干课 院公共基础课 每届计算机 自 动化 通信 电子科学 微电子 电子信息 信息安全等本科专业的院级必修课 计算机 自 动化 通信 电子科学 微电子 电子信息 信息安全等本科专业的院级必修课 每期学 生在 450 人以上 学校和学院进行了重点建设 2004 年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被评为南开 大学示范精品课程 2005 年被评为天津市市级精品课 文库专用 19 4 2 理论课和理论 含实践 课教学内容4 2 理论课和理论 含实践 课教学内容 4 2 14 2 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 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 定位与课程目标 南开大学作为研究型的重点大学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每年招收的学生基础较 好 学习积极性较高 把他们培养为信息领域的专业人才是教师的崇高任务 本 课程面向刚刚进入高等学校的一年级新生 包括两个学期 主要讲授 C 程序设 计语言的语法规则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同时通过编程实例讲解如何使用面 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解决各种具体问题 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 目标目标是从一开始 就从一个高起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素养 最终达到程序设计的高水 平 为学生今后从事软件开发与研究领域的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 本 课程也是其他多门后续课程的前导课程 它与数据结构 编译原理 操作系统和 软件工程等课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培养体系 4 2 24 2 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本课程占用第 1 2 学期 授课 上机周学时分别为 2 3 3 3 总的原则是 首先保证让学生掌握基本程序设计的概念和技术 结构程序设 计方法 对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 抓住重点 充分理解 在两个 学期给学生充分的上机实践时间 大致的课时分配 本课程占用第 1 2 学期 授课 上机周学时分别为 2 3 3 3 总的原则是 首先保证让学生掌握基本程序设计的概念和技术 结构程序设计方法 对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 抓住重点 充分理解 在两个学期给学生充分的上机 实践时间 大致的课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章 绪论 3 程序设计与程序设计语言 C 语言概述 本书的宗旨及内容安排 第二章 C 语言初步 3 第二章 C 语言初步 3 初识 C 程序 基本符号 词汇 C 程序的基本框架 运行 C 程序 第三章 基本数据类型与基本运算 8 第三章 基本数据类型与基本运算 8 C 程序基本类型及其派生类型 说明语句 基本运算符 第四章 基本控制结构与导出数据类型 18 第四章 基本控制结构与导出数据类型 18 控制语句 复合语句和空语句 分支语句 循环语句 转 向语句 导出数据类型 数组 array 结构 struct 类型 C 程序实例 第五章 函数 函数与运算符的重载 9 第五章 函数 函数与运算符的重载 9 三次方程求根程序的设计 函数的说明与使用 函数的嵌套与 递归 函数与运算符的重载 overloading 函数与 C 程序结构 程序实例 第六章 指针 引用与动态内存分配 9 第六章 指针 引用与动态内存分配 9 选择排序算法 指针 Pointer 类型 指针与动态内存分配 引用 Reference 类型 程序实例 第七章 类与对象 10 第七章 类与对象 10 设计一个栈类 类和对象的说明 对象初始化 构造与析构函数 类的定义及其 使用 静态成员及常量成员 友元 类之间的关系 自定义类中的运算符重载 结构与联合 拷贝构造 函数 第八章 继承与派生 9 第八章 继承与派生 9 公司雇员档案的管理实例 派生类说明及其构造和析构函数 其他特征的继承关 系 派生关系中的二义性处理 虚基类 多态性与虚函数 虚函数使用实例 第九章 模板 5 第九章 模板 5 函数模板 类模板 关于类模板的若干问题说明 程序实例 链表类模板的设计 第十章 输入输出流 7 第十章 输入输出流 7 文件 流及 C 的流类库 插入与提取运算符的重载 I O 的格式控制 磁盘 文件的输入输出 text 文件与 binary 文件 字符串流 其它输入输出控制函数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用用 C 语言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语言设计面向对象程序 2 一个 Palindrome 的识别程序设计 楼宇电梯系统 C 仿真 程序的设计 附录附录 A Visual C 6 0 编程环境简介 附录附录 B 标准函数 附录附录 C 标准模板库 STL 文库专用 20 4 2 34 2 3 课程的重点 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的重点重点 1 首先保证让学生掌握基本程序设计的概念和技术 结构程序设计方法 2 其次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编程方法 3 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 课程的难点难点 1 部分新生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对于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如变量 类型 难以入门 2 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 如分支 循环 函数的参数与递归 指针 难以掌握 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内容多而深 难以理解 解决方法 方法 1 授课重点突出 引导学生通过上机和阅读加深理解 提高自学能力 2 合理分配课时 例如 第 4 5 7 章花费较多时间 3 讲授和教材中注意选用典型实例 避免空洞地讲授和死记硬背语法规则 4 加强上机辅导和课下答疑 5 改革考核方法 减少 选择题 方式 增加上机考核 尤其对于基本程序设计能力 要求较高 4 2 44 2 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仅仅满足 老师讲清 学生听懂 是不够的满足 老师讲清 学生听懂 是不够的 学 生的实际编程能力是更重要的培养目标 实验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也是以学生动手实践为 主 同时结合辅导教师的讲授和具体指导 在两个学期中 每周的上机实验时间是 3 个小时 4 课时 其中 辅导教师讲授时间 15 20 分钟 讲解编程环境 编码规范 以及一些常 犯的错误 对一些个别问题则采用一对一的指导方式 具体措施包括 1 为实验教学配备了精干的辅导教师 四位年轻有活力的辅导老师都具有较深厚的 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的功底 2 在期末考试中增加了上机考试的内容 学期课程的总成绩中平时上机作业占 20 上机考试占 30 期末笔试成绩占 50 使得学生上机实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有效地促进 了学生实际编程能力的提高 其中 上机考试也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 内编写 调试完成考题 交卷时 辅导教师复制源码和可执行程序作为评判的依据 3 实验教学的改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为学生上机实验配备了最好的实验 环境和设备 上述举措的效果非常明显 与前几届没有实行实验教学改革的本科学生相比 在新的实 验教学模式下 学生对程序设计课程的投入显著提高 平均成绩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实际编 程能力有了质的提升 杜绝了课程读完仍然不能独立编写 调试程序的现象 改革措施得到 了学生 尤其是后续课程教师的普遍欢迎 文库专用 21 4 2 实践 验 课教学内容4 2 实践 验 课教学内容 4 2 14 2 1课程设计的思想 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设计和编写完整 规范的软件程序的 能力 而不仅仅是传授书本上已有的知识 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仅仅满足 老 师讲清 学生听懂 是不够的 仅仅满足 老 师讲清 学生听懂 是不够的 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是更重要的培养目标 实验教学的课堂 组织形式也是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 同时结合辅导教师的讲授和具体指导 自从 2004 届学生开始将上机实践单独列为为一门课程并由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担 任主讲教师以来 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例如 在 2005 年第 30 届 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 竞赛中 由 2004 级本科生 当时刚上大二 组成的南开大学代表队取得了铜牌的好成绩 在 2006 年的南开大学本科 百项创新工程 评选中 在与众多 2003 2002 级同学的竞争中 我院 2004 级本科生获得了 8 项 4 2 24 2 2课程内容 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在两个学期中 每周的上机实验时间是 3 个小时 4 课时 其中 辅导教师讲授时间 15 20 分钟 讲解编程环境 编码规范 以及一些常犯的错误 对一些个别问题则采用一对一的指导方 式 教材使用自己编写的配套试验教材 周玉龙 刘璟 高级语言 C 程序设计实验指导 2006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软硬件基础 熟悉计算机软硬件 熟悉 MS VC 6 0 环境 6 学时 2 编写简单的 C 程序 熟悉 MS VC 6 0 环境 3 学时 3 编码规范 3 学时 4 熟悉基本数据类型和运算符操作 3 学时 5 完成基本数据类型和运算符操作机作业 3 学时 6 熟悉分支判断 if 语句 练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