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Landis磨床培训教材-冯江亭.ppt_第1页
曲轴Landis磨床培训教材-冯江亭.ppt_第2页
曲轴Landis磨床培训教材-冯江亭.ppt_第3页
曲轴Landis磨床培训教材-冯江亭.ppt_第4页
曲轴Landis磨床培训教材-冯江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曲轴Landis磨床培训教材 冯江亭2011 11 04 OP80Landis常见故障一览 一 OP80磨床跳动超差二 OP80磨床圆度超差三 OP80磨床尺寸不稳定四 OP80磨床相位角超差五 OP80磨床工件偏磨六 OP80磨床轴颈旁边有毛边七 OP80磨床冲程检测故障或定位量仪过早触发八 OP80磨床工件未上升至速度报警九 OP80磨床尾架不到位报警十 OP80磨床C轴编码器报警 F8022 十一 OP80磨床X轴或者X1轴伺服报警十二 OP80磨床断电后无法启动UPS十三 OP80磨床床体冲刷压力 左侧 右侧冷却液压力不足 报警十四 OP80磨床出现 砂轮平衡器通讯故障 报警十五 OP80报警 主轴温度高 造成机床急停十六 OP80机床报警 伺服放大器电压过低 导致无法开机十七 OP80触摸屏无法使用十八 OP80砂轮启动时提示 Indramat错误 请联系供应商 砂轮无法启动十九 OP80加工时连杆颈出现小平面二十 OP80C轴漏油 OP90Landis常见故障一览 一 OP90磨床出现 平衡器超声波致命错误 报警二 OP90磨床油封直径超差三 OP90加工轴向尺寸超差四 OP90磨床 检具未后撤 报警五 OP90磨床加工表面有震纹故障六 OP90报警 冷却液罩安全开关未在关闭位置 报警七 OP90出现 冷却液罩开关未复位 报警八 OP90加工C14时轮毂直径和油封直径差别较大九 OP90加工时X轴存在高频振动十 OP90 尾架不向前 报警 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一 OP80磨床主轴颈跳动超差1 顶尖跳动超差 一般在A3 A4和A5主轴颈上表现明显 用千分表测量顶尖跳动 要求顶尖跳动在2u以内 见TIS 注 测量前先检查千分表和表座是否有问题 测量表的重复度 注意不要错拿百分表或者使用不牢靠的表座 2 中心架抬起度推出度超差 一般在A2 A3和A4主轴颈上表现明显 调整中心架位置度 要求抬起度为0u 推出度为 10u注 1 测量前先检查千分表和表座是否有问题 测量表的重复度 注意不要错拿百分表或者使用不牢靠的表座2 因为目前我们的Master已经收到不同程度的磨损 且头架顶尖和尾架顶尖的同轴度有差异 所以有些情况并非一定要严格按照抬起度0u 推出度 10u进行调整 此只作为一个经验值 3 调整的时候注意测量位置的选取 尽量使得测量抬起度和推出度的两个表针在同一个测量截面上 4 在进行位置度调整前请先确认中心架的三个垫片是否干净 中心架的压力是否正常 检查其是否有明显的磨损 并检查其重复度是否OK 4 如果在测量的时候发现抬起度和推出度偏差较大 在30u之上 则需要对中心架进行粗调 见TIS 3 砂轮修整原因 一般表现在各个轴颈上 检查砂轮表面 看砂轮修整的程序是否有问题 修整两遍验证一下 4 工件本身原因 为突跳件 可能由于工件中心孔内存在铁屑造成 更换工件后看是否还有此类问题 如果好了可不做处理 5 头架卡盘有问题 一般表现在A5上 而且不会是连续出现 可能是因为卡盘过脏或者卡盘驱动液压缸损坏导致 清理卡盘 如果仍存在 则查看卡盘拉紧液压缸的锁紧螺母是否松动 还不行的话就得查下头架进行检查 进行必要的清理或者更换 见TIS 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一 OP80磨床主轴颈跳动超差6 工件与支撑架之间干涉 一般表现在A1或A5上 机床夹住工件 用0 15的塞尺检查工件与支撑架之间的间隙 如果能够很顺畅的插入 没有发卡的现象 则说明OK 如果发卡 则需要调整支撑架 7 轴颈的加工程序问题 此问题一般是因为头架尾架顶尖的同轴度不好 一般表现在主轴颈的圆度没有问题 但跳动超差 如果检查了所有的机械位置都OK还是未能解决问题 可对加工出来的工件在线旁用千分表对其跳动进行测量 如果跳动的最高点在P1和P4一侧或者在P2和P3一侧 则可对加工程序进行调整 及通过修改主轴颈的冲程值和加工的初始角度来对其进行补偿 注 此办法在未经过专业人士确认前 请勿轻易尝试 8 生产测量问题或者Adcle有问题 想不被骗 学着去看测量曲线图吧 注 有时候是因为Adcle的测头问题 顶尖磨损 夹具磨损或者定位销的问题才导致测量出来的工件质量不合格 这个时候要学会排除 通过连续测量同一个工件对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来确定是否是测量不准确 二 OP80磨床圆度超差 一般表现在连杆颈上 1 顶尖跳动超差 一般表现在P4 P3 A5轴颈上 千分表测量顶尖跳动 要求顶尖跳动在2u以内 见TIS 还有就可能是头架的柔性连接单元损坏 包括蝶簧弹片紧固螺栓 头架本体与柔性单元的安装精度 液压缸活塞杆拉紧扭力和内部蝶簧等 注 测量前先检查千分表和表座是否有问题 测量表的重复度 注意不要错拿百分表或者使用不牢靠的表座 如果是头架的问题 拆头架的过程要小心 2 中心架抬起度推出度超差 一般表现在连杆轴颈上 调整中心架位置度 要求抬起度为0u 推出度为 10u注 1 测量前先检查千分表和表座是否有问题 测量表的重复度 注意不要错拿百分表或者使用不牢靠的表座2 因为目前我们的Master已经收到不同程度的磨损 且头架顶尖和尾架顶尖的同轴度有差异 所以有些情况并非一定要严格按照抬起度0u 推出度 10u进行调整 此只作为一个经验值 3 调整的时候注意测量位置的选取 尽量使得测量抬起度和推出度的两个表针在同一个测量截面上 4 在进行位置度调整前请先确认中心架的三个垫片是否干净 中心架的压力是否正常 检查其是否有明显的磨损 并检查其重复度是否OK 4 如果在测量的时候发现抬起度和推出度偏差较大 在30u之上 则需要对中心架进行粗调 见TIS 3 加工参数错误 一般表现在单个轴颈上 一般情况下为精磨过程中进给过快或者初始角度设置错误导致注 1 没有把握请不要随意改动加工参数 2 更改之前请先做好加工程序的备份 统一放到E盘下 3 如果在不确定的情况下 可先参考同类的其他设备的参数设定再做更改 二 OP80磨床圆度超差 一般表现在连杆颈上 4 冷却液及其喷嘴 一般表现在各个轴颈上都偏大 一般是因为在修圆循环过程中 低压冷却的压力过大造成 一般设定为0 5 1bar注 高低压的示数是在同一个传感器上显示 但调整开关不同 高压冷却的压力为4 4 5bar 低压是不高于1Bar 更改的时候千万不要改错了5 砂轮修整原因 一般表现在各个轴颈上都偏大 重新休整砂轮后可解决此问题 如果修整过程中没有报警的话 6 工件本身原因 为突跳件 可能由于工件中心孔内存在铁屑造成 更换工件后看是否还有此类问题 如果好了可不做处理 7 圆度补偿问题 有可能表现在单个轴颈上 也可能表现在多个轴颈上 如果检查了所有的机械位置和外部环境均无问题的话 连着测量几个工件 Adcle圆度曲线轮廓比较一致的话 则可能圆度补偿有问题 需要对圆度超差轴颈进行圆度补偿 见TIS 注 做圆度补偿时要注意补偿的几个要点1 确认Adcle的测量结果是准确的 否则补偿后的圆度将会出现偏差2 必须取消圆度补偿后再用Adcle进行测量 获取圆度文件3 里面的需要输入几个参数 一个是最小分度值可不更改 补偿倍率输入0 854 圆度文件命名只能有字母 数字和下划线组成 否则将无法保存 命名时最好用连杆颈和补偿日期进行命名8 生产测量问题或者Adcle有问题 想不被骗 学着去看测量曲线图吧 注 有时候是因为Adcle的测头问题 顶尖磨损 夹具磨损或者定位销的问题才导致测量出来的工件质量不合格 这个时候要学会排除 通过连续测量同一个工件对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来确定是否是测量不准确 三 OP80磨床尺寸不稳定 1 尺寸量仪原因 一般先查看工件加工过程中量仪的监测曲线是否有突跳 A 量仪测头铁屑堆积或者机械缘故导致重复性差 测量不稳定 主轴颈连杆颈都有体现 1 清理测头 并重新进行机械和电气标定 再次验证其重复度 如果重复度偏差不超过1u 则进行试加工 见标定量仪的TIS 2 如果发现测头打下来以后量仪值不稳定 需要先确认固定测头机构的所有螺栓均已紧固 包括测量臂的紧固螺栓 测头的两颗紧固螺栓 量仪侧面紧固V型导向的四颗紧固螺栓等B 量仪弹簧损坏 这种情况一般表现在连杆颈尺寸不稳定 更换一个新的弹簧 如果没有 可用四节橡皮筋代替 对量仪进行一次电气标定 进行试加工 注意 更换的弹簧不能过长 且弹性系数不能过大 否则的话会造成量仪加工过程中到达最高点时与弹簧干涉产生突跳或者由于拉力过大造成量仪在检测位置的最低点测量不到工件 导致过度加工 C 量仪在测量加工过程中与工件配重块或者量仪硬限位干涉首先检查量仪在运动过程中是否会与外部机构产生摩擦或干涉 如果没有的话 看下量仪监测曲线是否有突跳 有的话则对量仪上下两个硬限位或者轴向位置进行调整 进行试加工 D 尺寸量仪在测量单个轴颈的时候 测头打在了油孔边缘 一般表现在单一轴颈上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 量仪监测曲线应该是连续规则的突跳 此时对量仪的机械位置进行调整 重新做标定即可 E 尺寸量仪的反馈线有问题 表现为标定量仪时测量值会变化 动一下反馈线变化明显 可先重新排布反馈线并让其与动力线分开 看量仪示数是否稳定 如果仍不稳定可将左右量仪的反馈线进行对换 问题转移的话则说明发馈线损坏 进行更换 注意 此量仪反馈线与OP90上径向测量模块的反馈线一样 如果没有备件可替代 F 量仪冷却液喷嘴堵塞 打开门检查下冷却液是否从量仪中间流下 是否有喷嘴堵塞 清理喷嘴 顺便将测头上的弹簧清理一下 对量仪重新进行标定 试加工 注意 安装的时候注意量仪不要跟工件的油孔边缘干涉 否则还是会出现尺寸不稳定的情况 见处理方法DG 其他辅助机构 量仪下降和上升速度 V型导向块 如果发现量仪运动是过快或过慢 则调整一下驱动量仪的液压缸调整开关 另检查下V型导向块的位置是否过于靠上 如果太靠上的话 量仪在下降过程中会卡一下 有时也会对尺寸产生影响 此时需要将其向上调整一下 三 OP80磨床尺寸不稳定 2 加工参数问题在加工的最终修磨阶段进给过快或者加工余量过小 此时需要对加工参数进行调整注 1 没有把握请不要随意改动加工参数 2 更改之前请先做好加工程序的备份 统一放到E盘下 3 如果在不确定的情况下 可先参考同类的其他设备的参数设定再做更改 3 砂轮问题 因为OP80为CBN砂轮 所以一般不会出现此种情况 重新标定一下砂轮看半径理论值与实际值是否偏差过大 如果偏差过大 则砂轮右上角的调整值会清零 此时应该重新标定金刚滚轮 并重新修整一次砂轮 4 操作工测量问题或线旁检具有问题自己去看下测量的重复度好不好 检具标定能不能完成 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是否有外部影响 5 冷却液影响看下冷却的温度变化是否过大 一般变化范围不能超过2度 冷却液空调是否正常工作 液箱内铁泥是否堆积过多而没有清理 6 机床内X轴运动问题 一般表现在连杆颈上 A 因为机床在加工的过程中静压是打开的 如果在运行的时候存在干涉点或者受到一定的阻力 则会对加工尺寸造成影响 比如机床加工仓内两侧的线轱辘是否掉下来 X方向布线是否合理 是否存在拉拽情况 B 检查X轴光栅尺或者反馈线是否正常 比如用手轮摇动X轴运动100u 看屏幕上实际反馈的距离是否也是100u 如果有问题则对光栅尺或者反馈线进行更换 见TIS C X轴内部编码器与外部编码器不同步 一般是由于光栅尺脏或者电机编码器松动导致 此时需要重新做一下X轴同步 见TIS 7 工厂环境温度影响 一般没有问题 四 OP80磨床相位角超差 针对B121 定位销松动或者磨损 表现为相位角不稳定 检查观察定位销是否有磨损 手动晃一下看是否能晃动 如果发现有问题 对其进行紧固或更换2 相位角补偿过大或者C轴偏差过大 此现象一般伴随偏磨 查看相位角补偿值 一般如果补偿量超过0 3度的时候 就可以直接校准下C轴 如果补偿值超过1度 就可能出问题 3 测量问题 此种情况一般出现的相位角偏差较大 一般是因为测量的时候销子没有插好所致 出现此种情况不要贸然调整C轴或者进行补偿 让生产的再测量一遍 再个可以根据加工的工件有没有偏磨来进行判断是否是测量问题 如果没有偏磨 但是加工的工件相位角又偏差较大 则说明是测量有问题 如果偏磨区域较大 相位角偏差也较大 则可能是因为C轴或者相位补偿的问题 针对C14一般是测量问题 此种情况一般出现的相位角偏差较大 因为C14的相位角检测是以连杆颈中心为基准 一般不存在基准偏差的情况 所以也一般不会出现相位角超差的情况 五 OP80磨床工件偏磨 1 相位角补偿过大或者C轴偏差过大查看相位角补偿值 一般如果补偿量超过0 5度的时候 就可以直接校准下C轴 如果补偿值超过2度 就可能出问题 2 OP10加工的PAD面和定位孔位置度存在偏差出现此种情况 可看这种工件是否为突跳件 是否四台OP80加工出的工件都存在偏磨现象 如果是的话则需要检查OP30是哪台机床加工的 测下OP30的PAD面定位块是否有磨损或者松动 如果有的话则进行处理 如果OP30加工的也没有问题 则让生产的测量一下加工出的偏磨件PAD面和定位孔的位置度偏差是否过大 如果是则及时进行调整 不要贸然调整OP80的相位 注意 1 OP80校准C轴的时候 如果没有把握 每进行一次调整 最好做好调整记录 防止如果一次性调不好 多次调整后调乱了 无法恢复初始状态 这个时候就比较麻烦了 因为调整的过程会出现很多报废 2 出现偏磨件要根据偏磨区域的大小来进行补偿 而且要根据偏磨方向来确定C轴补偿的方向 所以对于初学者一定要细心 做好每一步的调整记录 来逐渐积累经验 3 定位销问题 一般伴随相位角的不稳定 检查是否松动或者磨损 如果有问题则进行更换 4 工件问题一般出现在加工C14的过程中 油封直径加工小了导致卡盘夹不紧造成工件偏磨或者磨出平面 特别提醒 如果测量工件的相位角比较稳定 且在中值 机床上的相位角补偿量又不大于0 2度的话 则基本可以确定是前道工序加工的问题 直接让生产检查OP30的相位角和OP10加工定位孔的位置度即可 不要贸然调整机床或更换定位销 六 OP80磨床轴颈旁边有毛边 1 出现此种情况一般是加工程序中砂轮Z方向的位置出现偏差 需要对加工参数进行调整A 单一轴颈出现毛边出现此种情况 之需要打开加工程序 找到响应的轴颈加工的上料参数位置 根据毛边的大小进行调整即可A 所有轴颈出现均出现毛边 且方向一致出现此种情况 可能是由于工件长度问题或者头架位置出现偏差 如果只是轻微的偏差可通过调整加工程序中机床远点的位置进行调整 如果偏差较大则要检查工件长度或者检查头架的位置再做决定 不要贸然调整 注意 此参数慎调 调整量控制不好或者差个小数点会造成砂轮与配重块相撞 造成砂轮损毁 甚至损坏砂轮主轴 所以调整完后一定要确定方向和调整量是否正确 在进行试加工 切记 七 OP80磨床冲程检测故障 1 工件原因在OP30线旁检具测量报警工件的冲程是否超差 如果超差或者偏上差则对OP30进行调整 取一个好件再次加工验证 看抱紧是否仍存在2 定位量仪原因 先进行一下电气标定 如果标定不成功则说明是定位量仪的问题 A 机械原因 位置 防撞销 标定块 清理标定块 对定位量仪进行机械标定 检查其位置是否正确 然后再进行电气标定 如果成功则试加工 如果仍不能进行电气标定 则检查测头的防撞销安装是否正确 是否有松动 有的防撞销是我们自己做的 可能跟原来的有所差别 B 电气原因 位置 防撞销 标定块 可能是做电气标定的时候 在测量标定块侧面的时候 位置有点偏 导致测头过早触发或未触发 这个时候可以根据情况不做调整 因为标定轴向位置 只是为了防止量仪在打下来的时候不会与工件干涉造成折断 所以只要径向和上下位置标定完成 则问题不大 也可通过调整加工程序控制轴向位置来处理 此处不做讲解 3 C轴偏差较大C轴的位置直接影响了测量时工件的测量位置 所以如果C轴偏差较大的话 会导致工件测量位置偏移 导致测得的结果出现偏差 此时可打开PLC 看上件机床测量的实际冲程值是多少 跟线旁测量的冲程值做比较 如果偏差较大 而且标定定位量仪也成功的话 则可确认是C轴的问题 对C轴进行标定即可 注意 1 OP80校准C轴的时候 如果没有把握 每进行一次调整 最好做好调整记录 防止如果一次性调不好 多次调整后调乱了 无法恢复初始状态 这个时候就比较麻烦了 因为调整的过程会出现很多报废 2 出现偏磨件要根据偏磨区域的大小来进行补偿 而且要根据偏磨方向来确定C轴补偿的方向 所以对于初学者一定要细心 做好每一步的调整记录 来逐渐积累经验 八 OP80磨床工件未上升至速度报警 1 速度检测传感器原因传感器损坏 线缆损坏等 放一个工件 让它旋转的时候观察传感器的感应情况 有问题则进行更换 2 传感器固定支架原因 一般表现在换型后 支架松动或传感器安装位置有偏差 导致传感器的感应不灵敏 信号不稳定 此时将传感器位置调整一下即可3 子站模块损坏观察一下传感器的感应状态与模块上的感应状态是否一致来判断子站模块是否损坏 另外需要观察下子站模块的输入点是否正常 如果不正常则进行更换 九 OP80磨床尾架不到位报警 1 工件原因工件长度本身有问题 更换一根工件试加工看问题是否仍存在 2 工件放置原因机械手放置工件的位置偏 出现这种情况 首先观察头架在前进的过程中是否顶到了工件定位销孔内 如果没有 手动放一个工件看是否问题仍存在 如果好了但连机械手的时候有问题 则检查机械手的位置 看给机床上料的时候工件是否发生偏转 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 3 尾架的机械位置改变查看面板尾架位置 如果实际值和理论值相差1mm以上 且确认工件长度没有问题 则可暂时先在程序中修改尾架的理论位置 使其与实际值相差不要超过1mm 待停产的时候调整液压缸活塞杆的位置 4 磁栅尺原因 表现为同一个工件每次测量的位置显示不稳定 磁栅尺脏 松动等 将其护罩拆开 对其测杆和读写头进行清洁 注意 在清理读写头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读写头在测量的时候不要与测杆干涉 否则会损坏读写头 十 OP80磨床C轴编码器报警 F8022 1 C轴编码器损坏 编码器损坏 编码器线缆损坏 测量系统损坏 一般如果是编码器或者编码器反馈线损坏的话 重启后无法消除报警 可先更换从编码器到伺服放大器间的反馈线 如果不行 直接更换编码器即可 2 C轴电机原因 这时候报警应该重启后可以消掉 断续出现报警 电机运动与编码器的反馈不同步 此时可尝试做一下C轴的同步 见TIS 3 C轴伺服放大器故障可先想办法将故障机床的编码器反馈线接到两外一台机床的伺服放大器上 如果故障仍存在则说明是编码器问题 如果故障消除 则说明是伺服放大器的问题 4 电气柜内温度过高 这时候报警应该重启后可以消掉 断续出现报警 由于电气柜内温度过高 伺服放大器过热 也会长生类似的误报警 确认电气柜空调有问题后 可先开门冷却一段时间再进行加工看报警是否OK 十一 OP80磨床X轴或者X1轴伺服报警 1 X轴或者X1轴光栅尺问题 光栅尺太脏或者反馈线损坏 一般可先对换左右光栅尺的反馈线 看报警是否转移 如果转移则说明是反馈线有问题 对其进行更换 如果报警人存在则说明可能是光栅尺或者伺服放大器故障 2 轴伺服放大器故障确认好光栅尺反馈线OK后 在将X轴和X1轴光栅尺到伺服放大器的反馈线对换一下 如果报警转移 则说明是光栅尺问题 对其进行更换或者清洁 如果报警仍存在 则说明是伺服服放大器问题 对其进行更换 2 X轴或者X1轴电机原因 这时候报警应该重启后可以消掉 会断续出现报警 电机运动与编码器的反馈不同步 此时可尝试做一下X轴或者X1轴的同步 见TIS 4 电气柜内温度过高 这时候报警应该重启后可以消掉 断续出现报警 由于电气柜内温度过高 伺服放大器过热 也会长生类似的误报警 确认电气柜空调有问题后 可先开门冷却一段时间再进行加工看报警是否OK 5 机床走的位置与反馈位置偏差较大 此种情况一般伴随尺寸不稳定 砂轮半径调整值过大 可尝试做一下轴的标定 见TIS 6 X轴或者X1轴有存在干涉的情况因为机床C轴运动的时候是静压状态 所以一旦有干涉的话很容易影响其位置反馈 之前就有一次因为液压管路干涉造成机床回原点后位置偏移报警 十二 OP80磨床断电后无法启动UPS 1 关闭机床 拔掉输出线缆 充会电 可能是因为停机时间过长导致内部电量消耗过多 或者是因为内部电池损坏或者到达寿命 2 如果开机的时候UPS自动断电 且发现有一接触器跳闸 无法上电现将外部负载拔掉 然后将接触器上电 打开UPS开关 再将负载接上即可 十三 OP80磨床床体冲刷压力 左侧 右侧冷却液压力不足 报警 1 冷却液压力不稳定 一般出现在关掉冷却液一段时间 刚开机的时候 可能是因为冷却液在刚启动循环的时候压力不稳定 手动状态下重复启动几遍冷却液 就好了 2 冷却液压力过低A 冷却液供液阀门开的过小 导致流量不足 调整冷却液的阀门 高压清洗压力一般在4 4 5bar正常 B 压力传感器损坏或者前端管口堵塞 首先检查压力报警值设定是否正确 如果正确 将压力传感器前端口拆下清洁 然后看压力是否显示正常 如果仍不行 则对换左右砂轮冷却液的压力传感器 看显示是否正常 如果不好则进行更换 C 冷却液泵故障 导致无法抽液 此种情况一般会伴随电机异响 比较容易发现 直接将泵拆下检查即可 D 流量传感器的报警值设的过高 导致虽然压力正常但仍报警 将流量传感器的报警值调小点即可 3 冷却液箱内铁泥堆积过多导致冷却液压力不稳定 停机清理液箱 尤其是看下净液箱内是否干净 十四 OP80磨床出现 砂轮平衡器通讯故障 报警 1 砂轮问题 一般是安装问题 新装砂轮后砂轮平衡时间过长 此时可以关闭砂轮 将Marposs打到手动状态 然后启动砂轮 待砂轮平稳后Marposs自动 看是否可以平衡 如果可以则OK 如果仍不行 则考虑是否砂轮安装或者砂轮紧固扭矩有问题 2 平衡器和接收器的感应距离过大调整接收器和发射器的感应距离 一般在3mm以内 3 平衡器接收器或发射器问题将砂轮主轴电机后盖拆开 观察平衡器接收器是否很脏或者损坏 如果无法确定 可兑换左右砂轮的接收器进行验证 如果报警转移则说明是接收器的问题 可先将其拆开 看是否明显有街头脱落或者进水的情况 然后再决定修复或者更换 4 平衡器和接收器的反馈线有问题一般无法直接更换线头 因为街头内的线是与接收器内的电路板焊接上的 如果是在没有办法 可检查反馈线内部是那根线有问题 然后重新焊接或者更换 十五 OP80报警 主轴温度高 造成机床急停 1 测量温度反馈的热敏电阻问题热敏电阻是集成在电机定子的绕组内 所以一般不容易更换 首先确认是否是热敏电阻的反馈线有问题 每台机床的砂轮主轴热敏电阻连到伺服放大器上的反馈线都备有两根 可先将其调换试一下故障是否消除 如果消除则OK 2 伺服放大器故障可将左砂轮的热敏电阻的反馈线直接接到右砂轮的伺服放大器上 如果仍是左砂轮报警 则说明是伺服放大器故障 对其进行更换 注意 更换前做好系统和参数备份 防止更换完后数据丢失无法恢复 3 主轴问题如果确定伺服放大器和热敏电阻都没问题 也就是将左砂轮的热敏电阻的反馈线直接接到右砂轮的伺服放大器上 如果报警转移到右砂轮上 则说明是左刷论的主轴确实存在过热情况 检查主轴冷却系统是否工作正常 冷却油管是否有堵塞的情况 拆开主轴电机检查主轴是否存在摩擦或者过载情况 如果有问题 则需要更换主轴 见TIS 一 OP90磨床出现 平衡器超声波致命错误 报警 1 接收器或发射器感应面脏出现此种报警首先用干净的无纺布蘸取酒精擦拭安装在砂轮侧面的平衡器接收器和发射器的感应面 确保两个感应面上无明显的磨损或者污垢2 平衡器接收器损坏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平衡器损坏 抓要是检查接收器上的转速传感器感应面是否磨损 另查看一下接收器和发射器感应面内部有无线头脱焊或者内部进水的情况 进行适当的处理后试加工3 平衡头接头松动或者接触不良检查完外部结构后如果还未解决 需要将砂轮拆下 取出砂轮轴内部的平衡头 进行相应的检查 看是否有接头松动或者接触不良的情况 必要的时候进行更换 4 平衡头损坏因为其在砂轮轴内部 一般不容易损坏 只能用排除的方法 如果其他的部件都确定OK了 则考虑更换平衡头5 P7箱内连接平衡器的信号板松动或者损坏将P7电源关掉 重新插拔平衡器处理板 如果信号仍不正常 则进行更换 二 OP90磨床油封直径尺寸不稳定 1 量仪测头问题主要是先检查测头当前的机械和电气位置偏差大不大 如果不大的话直接进行一次电气标定 如果大的话 则先进行机械标定再进行电气标定 标定完后检查测头的重复性好不好 好的话进行试加工 2 量仪内控制测头打开的汽缸漏气 导致测头打开不顺畅 一般伴随重复度差 首先手动检查测头打开时的状态 看是否能够轻易晃动 然后观察测量模块前端的密封皮堵是否有发涨的情况 如果存在 则说明内部有空气 临时可先将皮堵用较细的针线刺一下 将内部空气放出 然后再检查测头的状态 临时先恢复生产 或者用橡皮筋套在上下两个测头上 暂时认为的加大测头的测量力 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再进行更换 3 气源压力不足或者气管有漏气的情况检查主气源的压力和各个气阀 气管看是否有漏气情况 如果有则进行更换 4 冷却液喷嘴与测头干涉观察测头在线测量的时候是否与冷却液喷嘴有干涉 如果有的话则调整管的位置 5 量仪的反馈线信号不稳定标定的时候观察测头在静止状态下示数是否稳定 重复度是否偏差在1u以内 如果不好的话则对反馈线进行更换或者调整 确保无信号干扰或者反馈线挤压现象的存在 三 OP90磨床轴向尺寸不稳定故障 1 量仪测头问题主要是先检查测头当前的机械和电气位置偏差大不大 如果不大的话直接进行一次电气标定 如果大的话 则先进行机械标定再进行电气标定 标定完后检查测头的重复性好不好 好的话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