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与中国_东盟博览会.pdf_第1页
人文精神与中国_东盟博览会.pdf_第2页
人文精神与中国_东盟博览会.pdf_第3页
人文精神与中国_东盟博览会.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3卷 第 2期 Vol123 No12 钦 州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QINZHOU UNIVERSITY 2008年 4月 Apr 2008 收稿日期 2008 04 03 作者简介 陈学璞 1944 男 江西南昌人 广西区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 广西中国 东盟文化研究会理事长 人文精神与 中国 东盟博览会 陈 学 璞 广西区党校 文史教研部 广西 南宁 530022 摘 要 中国 东盟博览会蕴涵有人文精神的主题 人文精神赋予博览会新的灵魂 提升博览会的内 在质量和外在形象 确立 人文博览0战略思想 是时代的呼唤 人文博览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 人文精神是 推动博览会的原动力 博览会又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 为弘扬人文精神做出新的贡献 文化与经济 政治 社会互动发展 打造 中国 东盟0文化交流的新格局 制定科学长远而切实可行的 中国 东盟0文化合 作发展规划 以文化产业拓展和深化文化交流合作 使人文精神发扬光大 永驻博览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中国东盟博览会 人文博览 中图分类号 B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8314 2008 02 0012 05 一 中国 东盟博览会运行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003年 8月 9日发 文同意广西壮族自治区承办中国 东盟博览会 同年 10月 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印度尼 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七次 10 10中国与东盟领 导人会议上提出 为了促进双方商界的合作 中 方建议从 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 东盟博览会0 这一建议得到了东盟各国领导人 的认同 并写入会后发表的主席声明 2003年 12 月 17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中国 东 盟博览会新闻发布会 正式宣布 从 2004年起 每 年 11月在广西首府南宁举办中国 东盟博览会 2004年至 2007年连续四届中国 东盟博览 会共吸引 9万多名客商参展参会 展位数 1 12万 多个 参展企业 7 400多家 贸易成交额达 49亿 美元 签约国际合作项目投资额 200多亿美元 2004年 11月举办首届中国 东盟博览会 中国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与柬埔寨政府首相洪森 老挝 政府总理本南 缅甸政府总理梭温 泰国政府副总 理比尼 越南政府副总理范家谦等国家领导人出 席开幕式 首届中国 东盟 博览会参展企业 1 505 家 参展参会客商 119万人 签约合同和成 交金额约 60166亿美元 第二届中国 东盟博览 会在 2005年 10月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 家副主席曾庆红 柬埔寨政府首相洪森 缅甸政府 总理梭温 越南政府常务副总理阮晋勇等中国和 东盟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 参展企业 2 000家 参展参会客商 2 15万人 签约合同和成交金额 71 15亿美元 第三届中国 东盟博览会在 2006 年 10月底至 11月初举行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 宝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 文莱苏丹哈桑纳尔 柬埔 寨政府首相洪森 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 老挝政 府总理布阿索内 马来西亚政府总理巴达维 缅甸 政府总理梭温 新加坡政府总理李显龙 泰国政府 总理素拉育 越南政府总理阮晋勇出席开幕式 参 展企业 2 500家 参展商 7 971人 专业观众 3 13 万人 签约 84 11亿美元 第四届中国 东盟博览 会在 2007年 10月 28日至 31日举行 中国国务 院副总理曾培炎 文莱王储穆赫塔迪 比拉 柬埔 寨政府首相洪森 老挝政府总理波松 越南政府总 理阮晋勇出席开幕式 参展企业 1 908家 参展商 8 281人 专业观众 33 480人 交易总额约 14 12 亿美元 中国 东盟博览会从第一届到第四届 每届 都有蕴涵人文精神的主题 第一届 江河共融0 第 2期 陈学璞 人文精神与中国 东盟博览会 第二届 合作印鉴0 第三届 珠联璧合0 第四届 同舟共进 扬帆远航0 中国 东盟博览会连续 四届成功举办的实践表明 博览会不仅是对外开 放 促进中国与东盟商品交易 经济互补的平台 同时也是中国特别是广西与东盟各国文化交流 友好往来的纽带 中国与东盟各国人民认同的先 进文化是中国 东盟博览会的灵魂 人文精神是 博览会永恒的动力 二 人文博览定位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 东盟博览会在筹办之初 我国政府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就对博览会进行了正确 的定位 国务院发言人宣布 博览会是一个高层 次 大规模 综合性的国际博览会 包括有商品展 览 经贸洽谈 论坛活动 文化交流等多项内容 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依据中央的正确决策 提 出办好博览会的四项任务 一是努力打造货物贸 易的平台 二是努力打造投资合作的平台 三是努 力打造对话研讨的平台 四是努力打造文化交流 的平台 我们可以看到 中国 东盟博览会绝不 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商贸展览会 而是一个承载带 动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发展的国际性博览会 博览会凸现的人文精神 不仅展示在 论坛活 动0 文化交流0两大平台中 而且贯穿于 商品 展览0 经贸洽谈0的两大平台中 也就是说 举 办中国 东盟博览会的宗旨和意义 共享合作与 发展成果 给广西带来极大的机遇 又在于促进中 国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和发展 保障我国特别是广 西边境的安定与繁荣 为我国推进睦邻 安邻 富 邻的外交政策服务 总结历届博览会举办的经验 笔者认为进一 步办好博览会 使之不仅成为南宁和广西的名片 而且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向往的一个国际性名 牌 还需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 其中非常重要的 一个方面 就是弘扬先进文化 凸现人文精神 树 立 人文博览0理念 马克思说过 古希腊神话具 有永久的魅力 中国 东盟博览会不断汲取中国 和东盟的文化精华 增强博览会的文化内涵 把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紧密结合起来 才能把博览会 做大做强 并使之长盛不衰 永具魅力 人文博览是时代的召唤 中国 东盟博览会 是 21世纪举办的一个地区性国际博览会 21世 纪的新世界的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信息技术和知 识经济的崛起 文化与经济 政治紧密结合 成为 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力量 不能把博览 会仅仅看作是经济的载体 而且要看到它还是政 治对话 文化交流的平台 当今世界 任何一种复 杂的经济现象 都不能离开文化的背景 任何一个 新兴城市 都不能没有文化的灵魂 任何一个优秀 企业 都不能离开文化的支撑 博览会更是经济 与文化的结晶 人文精神赋予博览会新的灵魂 提升博览会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形象 因此 开设 中国 东盟文化论坛 研究文化对办好博览会的 效用 确立 人文博览0战略思想 这是时代的呼 唤 人文博览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 中国 东 盟博览会落户南宁 广西作为博览会的惟一承办 单位 决不是偶然的 而是有深远的历史文化原 因 广西与东盟具有非常密切的人文关系 广西 籍华侨主要集中在东南亚 仅越南就有 130多万 人 泰国的勿洞县有 广西村0之称 广西以壮族 为主的少数民族与中南半岛国家多个民族有同源 异流关系 他们的共同祖先是古代百越中的西瓯 人 正如自治区和南宁市领导人在 两会一节0 开幕晚会致辞中说的 中国与东盟 山水相连 气脉相通 心灵相牵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古老的 土地上 繁衍生息 培育了灿烂的文明 0广西与 东盟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有资源优势 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固然重要 但经济全球化 区域化与 地 球村0效应 使区位优势式微 而最大的优势是 什么 笔者认为是人文优势 是广西人与东盟人 的历史文化积淀 是凝结在其中的不可分割的历 史文化联系 这种优势不会因时间的推移 环境 的变化 经济的起伏 政治的策略而消失 建构人 文博览 才能发挥广西最大的优势 人文博览是把博览会实体做大做强的路径 我国随着高新经济的发展和加入 WTO 会展经济 迅猛发展 各省区的展览会 博览会 交易会等雄 群併起 竞争激烈 在广西每年举办的中国 东 盟博览会能否成为后起之秀 广西拚经济实力 拚不过沿海发达省市 比办会的经验 比不上会展 业蓬勃发展的先进省市 从广西实际出发 开拓 创新 走出把博览会做大做强的新路子 其中之 一 就是注重人文精神 开掘人文资源 树立人文 博览 用历史文化纽带增强与东盟各国的情谊 用以人为本 有容乃大的胸襟善待国内的竞争对 手 用尊重人 关爱人 信任人的精神吸引人才 以睦邻 安邻 富邻的方针 加强互利合作 达到双 赢多赢 实现共同繁荣 广西人应该有这样的大 视野 大气魄 大手笔 与广东 云南等省一道合作 联动 把我们的博览会与广东的广交会 云南的昆 交会都办得更好 13 钦州学院学报 第 23卷 三 中国 东盟博览会 人文精神的创新效应 广西成功举办四届中国 东盟博览会的实践 证明 人文精神是推动博览会的原动力 博览会又 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 为弘扬人文精神 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 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 并且每年 在南宁举办 对于每年举办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 起到了相互映衬 互动共赢的作用 在民歌节期 间 继5大地飞歌6晚会之后 南宁市推出5风情东 南亚6又一新的民族文化品牌 这台富有艺术 性 民情性 浓郁东南亚特色的风情彩舞晚会 不 仅使得民歌节大放异彩 而且让博览会充满异国 情调的文化氛围 2004年在第一届中国 东盟 博览会隆重举行之时 5风情东南亚 相聚南宁 20046被定为中国 东盟博览会和南宁国际民歌 艺术节的迎宾晚会 2005年随着第二届博览会 举办 5风情东南亚 相聚南宁 20056晚会升级为 国家一级的重要演出 2006年第三届博览会期 间 5风情东南亚 相聚南宁 20066被指定为中国 与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 15周年纪念峰会的庆 典晚会 5风情东南亚6坚持 风情相聚0的主题 提炼和吸取东南亚各国最具风情的原始节目 融 入东盟各国的旖旎风光和建筑文化 以及各民族 色彩缤纷的文化元素 在民歌广场大放异彩 这与 万人聚会的博览会交相辉映 大大提升了博览会 的人文精神 中国 东盟博览会促进了中国特别 是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 据广西文化厅统 计 2003年以来 广西与东盟各国开展文化交流 活动共 63起 交流方式有官方交流 民间往来 商 业演出 包括艺术表演 艺术展览 文化艺术研讨 文化考察 人才培训等 2006年 10月 30日出席 中国 东盟纪念峰会的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 在南宁共同签署了5中国 东盟纪念峰会联合声 明 致力于加强中国 东盟战略伙伴关系6 其中要求加强社会文化合作 扩大双方中等和高 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 加强青年交流 设立中 国 东盟研究中心 增进双方媒体人士 学者 国 会议员和民间社会的交流 支持东盟基金会促进 更多民间文化交流等等 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 比翼齐飞 2006年 9月 2006中国 东盟文化产业论坛0 在广西南宁举办 中国和东盟 60余名专家学者 共同探讨中国与东盟文化产业合作的前景和基 础 广西具有运作桂林 印象 刘三姐0大型文 化产业的成功经验 在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此次论坛期间 广西与越南广宁省签订了合作打 造下龙湾山水实景演出项目的意向协议 文化与 旅游相结合 形成了中国与东盟旅游发展新的产 业链 博览会推出国家专题和旅游专题展区 开 展 中国 东盟魅力之城0的推介 将中国与东盟 的友好交往由国家的层面延伸到城市之间 中国 的北京 文莱的斯里巴湾 柬埔寨的暹粒 印尼的 雅加达 老挝的琅勃拉邦 马来西亚的布城 缅甸 的曼德勒 菲律宾的宿务 新加坡的新加坡 泰国 的清迈 越南的河内等 11个 魅力之城0 综合展 示了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为各城市之 间开展经济和文化合作 发展旅游业 开辟了新的 路子 旅游业正在成为广西与东盟实现经济对接 的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 近年来 东盟各国已经 成为广西最大的海外旅游客源地之一 越南 马来 西亚 泰国和印尼已连续几年位居广西十大海外 客源国之列 十五0期间 广西累计接待入境旅 游者 593137万人次 国际旅游收入 14133亿美 元 与中国 东盟相关联的文化研究活动 促使 中国 东盟博览会人文精神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在历年对中国 东盟关系研究的基础上 连年举 办博览会带来的文化研究之风 催生了一批专门 研究中国 东盟的新机构 广西大学的中国 东 盟研究院和东南亚研究中心 广西民族大学的东 南亚研究所和中国 东盟文化研究中心 广西财 经学院的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所 广西师 范学院的中国 东盟文化研究基地等相继成立 值得一提的是 2007年 8月 18日广西中国 东 盟文化研究会成立 这个自治区一级的学术团体 诞生 将有利于组织队伍 整合资源 将中国 东 盟文化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博览会举办前 后各种论坛风起云涌 研讨活动蓬勃展开 仅 2005年以来 就举办了一系列影响较大的研讨活 动 包括 2005年 5月 30日的 2005中国 东盟 文化论坛0 7月 3日的 2005中国 东盟工商领 袖论坛0 11月 22日的 南宁 海防经济走廊和 环北部湾经济圈建设国际研究会议0 24日的第 九届 东亚经济合作论坛0 26日的 2005年首届 中国东盟发展论坛0 12月 24日的 广西发展论 坛0第 7期 两廊一圈建设与广西发展0 2005年 首届中国东盟经贸发展论坛0 2006年 9月的 2006中国 东盟文化产业论坛0 10月的 中 国 东盟舞蹈论坛0 2007 年 7月 30日的 中 国 东盟文化交流与合作座谈会0 2007年马来 14 第 2期 陈学璞 人文精神与中国 东盟博览会 西亚 广西文化舟0 2007年 10月 中国 东盟 港口发展与合作论坛0 中国 东盟社会发展与 减贫论坛0 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事务论 坛0等 九论坛0 2007年 11月的 2007中国 东 盟文化产业论坛0 等等 在中国 东盟博览会的推动下 一批研究博 览会和东盟的著作应运而生 文化研究方面有 5同根生的民族 壮泰各族渊源与文化6 5壮泰 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6 5中国 东盟博览会与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6等 中国东盟关系研究方面 有5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文库6 5中国 东盟知识读本6 5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 发展6 5中国 东盟博览会与大南宁空间发展规 划研究6等 文化宣传方面有5东盟十国文化从 书6 工具书方面有5中国 东盟经贸双语词典丛 书6 5中国 东盟博览会实用手册6等 5东南亚 纵横6 5学术论坛6 5广西社会科学6 5改革与战 略6 5广西民族大学学报6 5钦州学院学报6等学 术期刊开辟专栏 发表了一批全方位研究博览会 和中国东盟的论文 办好博览会与弘扬人文精神 相互交融 与时 俱进 创新发展 在南中国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线 四 人文精神如何永驻博览会 人文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文化力量 是推进中 国 东盟博览会的永久动力 如何使人文精神发 扬光大 永驻博览会 必须有高瞻远瞩的世界眼 光 恢宏辩证的战略思维 科学长效的发展规划 扎实可靠的实际步骤 一 文化与经济 政治 社会互动发展 中国 东盟博览会高举和平 发展 合作的旗 帜 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与经济 政治 社会紧密 相联 资源共享 多边共赢 经济发展是基础 政 治互信是保障 文化交流是纽带 社会进步是愿 景 不仅实施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 也实行经济搭 台 文化唱戏 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史 经济 史 政治史 社会史的研究 挖掘和谐文化资源 整 合民族历史文化资源 坚持有益于全人类的普世 价值观 达成和平发展 合作共赢的共识 弘扬人 文精神 以各国公认的先进文化作为引领中国 东盟博览会的灯塔 通过年年办好博览会 经贸 交易 文化交流 外交活动 首脑对话 形成互通有 无 共叙友谊 成果共享的良好国际关系氛围 二 打造 中国 东盟0文化交流的新格局 抓住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将可能成为我国新 的经济增长极的机遇 广西充分利用中国 东盟 自由贸易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和中国 东盟博览会 永久落户南宁的有利条件 特别是广西少数民族 与东盟各国民族的天然联系 探索艺术规律与市 场经济规律的结合点 打造 中国 东盟0文化交 流的新格局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广西少数民族与 东盟国家民族的人类学调查 组成跨国历史与民 族关系调研课题组 对广西的壮族 侗族 京族 仫 佬族 毛南族 水族等 与越南的岱侬族 高栏族 泰国的泰族 老挝的老龙族 缅甸的掸族等进行比 较研究 寻找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根底和传承 二是实施对外文化交流 多路并举0的方略 请 进来0与 走出去0相结合 利用官方 民间 企业 等多种方式进行文化交流 包括艺术表演 艺术展 览 理论研讨 文化考察 人才培训等方面 推动歌 舞 音乐 戏剧 杂技 木偶 书法 美术 民间工艺 等文化艺术活动 三是凸现民族 地域 历史的特 色文化 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譬如以桂林山水和百 色大石围天坑群等喀斯特地貌景观为代表的自然 风光 以北海银滩 钦州三娘湾和防城港为代表的 滨海情韵 以大新德天跨国大瀑布和凭祥友谊关 为代表的中越边关揽胜等 2006年 6月成功举 办了 2006北京 广西文化舟0 广西文化舟0 与中国 东盟博览会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已成 为广西三大新品牌 三 制定科学长远而切实可行的 中国 东盟0文化合作发展规划 以博览会为契机 制定科学长远而切实可行 的 中国 东盟0文化合作发展规划 是一项系统 工程 必须从长计议 整体布局 逐步完善 分段实 施 据 2007年 7月在南宁召开的 中国 东盟0 文化交流与合作座谈会披露 近期内广西将推出 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的六大项目 一是持续打造 广西文化舟0品牌 继 2007年马来西亚 广西 文化舟0之后 每年在东盟一个国家或相关国家 地区举办一届广西文化舟活动 二是建设好越南 下龙湾大型海上实景演出项目 力争在 2008年公 演 完成此项目后继续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三 是继续办好 中国 东盟文化产业论坛0 四是办 好 中国 东盟文化交流培训0 五是开展 东盟 10国博物馆与中国广西民族博物馆 10 1 合作 与发展联盟0 六是扶持柳州蓝海科技有限公司 在东盟国家和地区开拓动漫产业市场 此外 一 批教育培训机构相继建立 2007年 10月 27日 中国 东盟妇女培训中心0 中国 东盟青少 年培养基地0举行揭牌仪式 当然 这只是一个 15 钦州学院学报 第 23卷 短期或部分项目计划 从长远来看 必须在全球 化和各国国情的大背景下 从体制 机制 机构 项 目 资本等诸多方面 制定科学性 系统性 全面 性 互动性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规划 四 以文化产业拓展和深化文化交流合作 在当今信息时代崛起的文化产业 不仅是第 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也是对外文化交流合 作 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正如 2006年首届 中国 东盟文化产业论坛5南宁宣言6所指出的 文化产业是 21世纪的新兴产业 它能够创造巨 大的社会财富 有助于传承丰富的人文精神 实现 各国人民共享的文化权利 0 围绕中国 东盟博览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一是转变观念 改变机制 扩大视野 从 政府推 动 行政主导0转变到 企业自主 市场主导0 从 生产经营 固守本业0转变到 资本经营 多元发 展0 从 脚下之产 国有之业0转变到 天下之产 国民之业0上来 二是进一步打造广西文化品牌 如以5八桂大歌6为代表的广西民族歌舞品牌 以 5印象 刘三姐6 宜州下枧河为代表的刘三姐文 化品牌 以愚自乐园为代表的现代雕塑艺术品牌 以南宁国际民歌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品牌 以广 西民族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博品牌 以桂林山水 北 海银滩 乐业天坑为代表的自然文化旅游品牌 以 靖西绣球 临桂三皮画等 一地一品0为代表的民 间工艺品牌 等等 三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组建 文化产业集团 形成文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振兴 出版 新闻 影视 演艺 展览 音像 工艺等传统产 业 四是加大投资和扶持 大力启动和增强动漫 网络等新兴文化产业 总之 广西作为中国与东 盟关系的重要 接口0 进一步开拓国际国内两个 市场 扩大文化产品与服务贸易 打造文化产业项 目策划 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文化产业中介营销 三支队伍 既提升文化对经济的贡献率 又有利于 大力弘扬体现先进文化的人文精神 中国 东盟博览会是国际性的大型会展 是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投资的广阔平台 是广西文 化产业壮大实力的推手 更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和 人民文化交流合作 弘扬人文精神 发展睦邻友好 的纽带 博览会永久性由广西承办并落户南宁 是广西发展的机遇 是广西人的福音 充分整合 开发 利用好博览会资源 开展广泛持久的文化交 流合作 办好人文博览 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 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 参 考 文 献 1 专家论坛 广西 中国 东盟 0研究持续升温 N 1 广西日 报 2006 03 141 2 中国 东盟文化合作水到渠成 N 1 新华社专电 20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