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简述了我国绿色食品企业质量标准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改进现有的绿色食品标准。点出绿色食品在现有的标准体系下有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我国绿色食品标准中农残及有害物质的残留低于国际标准、现有的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宣贯力度待加强、管理待实现标准化;为适应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和欧盟的“绿色壁垒”,我国绿色食品质量标准应加强标准的基础性研究、标准的制订、管理、宣贯实施,使我国绿色食品质量标准国际化,提高我国绿色食品企业的竞争力。关键词: 绿色食品 质量标准 Abstract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existing problem and the suggestions on the green food standard system of China. The green food has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under the existing standard system in our country, but it is also facing serious challenge. Poisonous and harmful remnant standard in green food is lower than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and the existing standard system is imperfect. Announc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need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requires realizing standardization. In order to adapt Japan definitely to tabulate the system and European Union the green barrier, green food standard in our country should strengthen the basic research, the standard making, the management, announc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to realize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green food in our country.Key words: Green food; Standard; study引言绿色食品是世界食品消费的新潮流,是未来食物生产追求的方向1。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所谓“特定的生产方式”是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禁用或限量使用化学农药、肥料、添加剂等物质,对产品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依法对产品实行标志管理。21 世纪的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发达国家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已大大超过本国的生产能力,整个欧盟每年进口的绿色食品超过500 亿人民币,全球绿色食品的产值在今后10 年间将增至1000 亿美元,可见绿色食品有着充分的发展空间。但鳗鱼大战、大蒜大战等削价竞销,农药残留及有害物质检测门槛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我国绿色食品走向国际市场。一绿色食品质量标准概述1.1 绿色食品的定义及衡量标准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识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2。绿色食品标准是由农业部发布的推荐性农业行业标准(NY/T),是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遵照执行的标准。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两个技术等级,即A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A级绿色食品标准。绿色食品标准以“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理念为核心。1.2 绿色食品质量标准化发展过程(1)中国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多地少资源缺,吃饭喝水穿衣是头等大事,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农业,优先发展农业,而中国的资源特别是土地和水资源贫乏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进一步增长,中国相对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耕地减少、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迫使我们保护环境和资源,发展可持续农业4。(2)中国农业发展战略转变,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农业发展战略的有一次大的转变,提出了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即由单一数量型发展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发展方向转变;实行“五个结合气种养加结合、产供销结合、农工商结合、农科教结合、内外贸结合” 5;采取二个方面措施: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加快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二是选准拳头产品,围绕支柱产业,建设龙头企业,开展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建立规模化农副产品商品生产基地,组织专业化农产品市场。(3)对食物质量要求提升,经过80年代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城乡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对食物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包括品种要优良、营养要丰富、风味和口感要好;二是对加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拒绝滥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人工合成色素的食品;三是对卫生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关注食品是否有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细菌超标等;四是对包装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考虑包装的外观,而且注意包装材料是否对食品产生污染;五是对品牌要求越来越高,购买食品时看品牌,找名牌,希望买得放心,吃得舒心。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压力、农业发展战略的转变和城乡人民生活的转型是绿色食品质量标准的发展过程。二. 中国绿色食品企业质量标准化的现状经过十二年的探索,我国的绿色食品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创建了以“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商标管理为手段” 6的发展模式.其中,标准体系以“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为技术路线,主要包括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标准、产品标准、产品包装、标签及储藏、运输标准等。目前,己制定颁布的绿色食品标准共计90项,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3、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绿色食品包装、标签、储运标准、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等。标志管理体系涉及环境与产品检测、质量认证、审批、商标转让与规范使用、市场监督等环节。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已在全国建立了以工作机构为主体、监测机构为支撑、专家队伍为补充的工作体系。中国绿色食品中心已在全国委托了绿色食品管理机构42个,地市县级管理机构1020个,定点环境监测机构60个,产品检测机构30个,注册认证检查员269人,注册标志监管员362人,聘请专家439人,建立起了较完善的工作体系7.从总体上看,我国绿色食品已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目前,绿色食品的产品开发已初具规模,产品质量和商标品牌已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影响力越来越大。我国从事绿色食品生产的省份己经遍布全国31个省区,已经开发的产品大类包括粮食、食用油、水果、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奶类产品、酒类和饮料等n大类产品。截止2004年12月,全国共有2836家企业的6496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其中A级绿色食品5736个,占总数的88.3%,AA级绿色食品760个,约占总数的11.7%,实物总量达4600万吨,产品年销售额超过860亿元,出口额12.5亿美元;产地监测面积596万公顷。从产品的类别结构上看,种植业产品占61.4%,畜牧业产品占17.2%,渔业产品占4.1%,其它类产品占17.3%8。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深加工产品的比重也有不断增加。绿色食品企业实力增强,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达567家,约占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1/5;目前,在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绿色食品企业约占25%,发展潜力还很大。要把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作为认证工作的重点。2004年是绿色食品产品认证发展最快的一年,全年新认证绿色食品企业1117家,新认证产品3080个,分别比去年增长21.7%和76.4%。绿色食品发展较快的地区继续快速增长,相对滞后的地区发展加快,江苏、湖北、山东、吉林四省当年开发的产品数分别达到486个、331个、239个、204个,分别比去年增长了1.7倍、1.2倍、1.3倍、3.6倍。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发展相对滞后的浙江、海南、甘肃、云南等省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抓好2005年的工作,对于把绿色食品工作纳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计划,至关重要。按照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明确了2005年绿色食品工作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当前,要在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主攻方向的基础上,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把2005年的工作抓紧抓好。为了进一步推动绿色食品发展,要以贯彻落实农业部最近出台的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意见为契机,进一步加快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示范基地建设进程,力争实现新的突破;发展绿色食品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当前的工作十分艰巨,未来的发展任重道远。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农业部和各级农业部门的领导下,振奋精神,扎实工作,继续推动绿色食品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地加快发展。三绿色食品企业质量标准化存在的问题我国绿色食品质量标准存在很多不足。从大方面来讲:一是在标准制订过程,我国绿色食品标准制订征求意见都明显不如国外标准的范围广,导致标准制订完成后不能代表广泛的社会利益,国外标准制订都非常注重征求,如美国标准草案完成后,政府部门利用公文或网站向社会征求意见,有关利益团体也会利用或举办技术咨询活动来征求意见。二是标准制订以后,我国绿色食品标准的出版发行虽都有一定规定,但标准的出版发行渠道不畅,生产者难以索取到标准文本;标准的宣传贯彻、培训力度不够,农民自觉应用的标准比例很小,造成标准制订与实施脱节;利用标准手段培育名牌、支柱产业、地域品牌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同时对标准监督的力度也不够,许多强制性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监管。下面是对质量标准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阐述3.1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由于一些企业缺乏法律意识,擅自扩大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范围或者是超长期使用绿色食品标志。还有一些企业,甚至在一些农药残留量较高的蔬菜、水果等产品也冠以“绿色食品”商标标识,欺骗消费者,严重损坏了绿色食品的整体形象。自20世纪90年代绿色食品在中国发展以来,市场经营中存在无序现象,无产地、无商标、无质量认证的产品时常能够见到。生产者缺乏“绿色”意识,有的经营者搞不正当竞争,压价销售。这些在市场中出现的问题不迅速解决,不但扰乱了国内市场,而且阻碍了绿色食品进入国际市场。目前,只能依据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保证绿色食品的发展,绿色食品在市场上经常处于尴尬境地,明知其假冒行为,却无力查处。由于没有有效地法律支撑、保护,对于生产领域,绿色食品发展的缺乏促进机制、投入品的管理缺乏监督机制;市场方面,准入制度混乱,监管乏力;出口方面,缺乏国际互认平台,出口创汇能力受到限制。在国外,如日本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农药取缔法和食品卫生法(涉及到农产品及食品安全的代表性法律制度),食品卫生法9是以防止饮食引起的危害的发生,促进食品卫生的提高为目的。不仅确保了农林产品与食品的安全性,还为消费者能够简单明了地掌握到食品的有关质量的标准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等信息提供了方便。这是我国应该好好借鉴的。3.2农药及有害物质的残留标准低于国际标准国内许多药物的药残检测标准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明显,如左旋咪唑,中国为0.1mg/kg,日本为0.01mg/kg; 恩诺沙星,中国0.2mg/kg,欧盟0.01mg/kg。蔬菜中喹硫磷,我国要求残留限量标准(MRL)为0.2mg/kg,欧盟为0.05mg/kg。菠菜中毒死螕MRL 值,我国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均为1.0mg/kg , 欧盟标准未列出, 而日本规定值为0.01mg/kg,这是日本的“绿色壁垒”直接体现10。2006年1 月1 日起欧盟开始实施新的欧盟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法规,特别要求进口食品必须符合新食品安全法的标准。日本2006 年5 月正式施行的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针对进口食品、农产品可能出现的734 种农残、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明确设定了近5 万个暂定标准,监测方法更苛刻,大幅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这一系列“绿色壁垒”使我国绿色食品走出国门外难度不断加大。日本对我国蔬菜在农残、有害物质和有害生物控制方面大做文章。对229 种农药和130 种农产品制定了近9000 种标准。其中对蔬菜制定的农残限量最为齐全,达3728 个,如对大白菜制定了77 种农药的MRL,对蘑菇类制定了122 种农药的MRL(最大残留限量),对洋葱制定了83 种农药的MRL,对胡萝卜制定了68 种农药的MRL,对豆类制定了64 种农药的MRL,对大葱制定了71 种农药的MRL,对包心菜制定了99 种农药的MRL,对西兰花制定了68 种农药的MRL,对香菇制定了46 种农药的MRL,对芦苇制定了66 项农药的MRL。欧盟在蔬菜方面的限量最多,截止2001 年,欧盟对163 类植物产品、针对200 余种农药制定了约15700 项最高农残限量指标。其中西兰花103 项,蘑菇125 项,大葱125项,荷兰豆219 项,萝卜123 项,洋葱127 项,油菜籽91 项,西红柿100 项,芦笋126 项等。从2004 年1 月1 日开始正式禁止320 种农药在欧盟销售,其中涉及中国的农药产品多达62 种,这意味着欧盟此项禁令将对中国水果、蔬菜等多种农产品构成新的壁垒。美国的农残指标与欧盟类似。新加坡于2002 年11 月1 日起对我输新加坡的菜心品种实施“扣留-检查”的强化农残检验措施,毒死螕最大残留量1mg/kg,喹硫磷0.2mg/kg,二硫代氨基甲酸酯2mg/kg。欧盟对水果是124 种农残限量标准,日本对水果的115 项农残限量标准更是遭到难以跨越的障碍。日本决定从2005年起不得将北里霉素、硫肽霉素、潮霉素B 及多萘菌素等四种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目前我国正在使用的农药种类繁多,而绿色食品标准汇总所列入的农药太少,农药残留指标不能涵盖所有农药。只有加大标准的制定、更新、与国际标准接轨甚至比国际标准更严,站在标准的制高点才能走向世界。3.3食品加工过程中控制污染的质量标准待制定绿色贸易不仅对植物种植、动物饲养、水产品捕捞等生产环节加以限制,而且对食品的运输和加工过程也制定了技术标准。欧盟发布了上百个指令和决议对进口农畜产品严加要求,其91/493/EC 法令和91/492/EEC 法令对海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卫生条件作了严格规定,要求进口海产品必需进行HACCP 质量管理。欧盟食品卫生法(93/43/EC)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安全措施与技术标准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日本对我国水产品的生产加工出口企业要求全部由日本厚生省或农林水产省的注册号,并要求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如HACCP 和ISO9000 系列标准体系等。日本食品卫生法对水海产品的卫生标准做出严格的要求23。欧盟将于2006 年1 月1 日实施欧盟官方食品与饲料监管系统全面禁止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并提高了对食品中饲料的监管力度。而我国在执行绿色食品标准过程中重产品、轻过程,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控制不够。如橙汁和浓缩汁中没有加工过程中防止污染的质量标准。在食品加工行业要推行HACCP 体系和GMP 良好操作规范以及SSOP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在农产品生产中推行GAP 良好农业规范。3.4 包装质量的标准需完善木质包装携带危险性有害生物的问题,引起了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关注。而许多国家对保护本国森林及生态资源相继发布了木质包装的有关法令,禁止使用天然林和强制实施有关检疫措施,入美货物木包装必须进行熏蒸除害处理,出具“熏蒸/消毒证书”。日本对我国输日货物的木质和草垫要求加热消毒处理,输澳货物木包装,植物产品要求熏蒸并出具熏蒸消毒证书。欧美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及易处理和在回收性都有了较高的要求和标准。NY/T658 2002 只规定了纸类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制品、塑料制品包装的要求,而没有木质包装的标准要求。比照欧美等国标准,我国绿色食品的包装材料落后、不易处理、可回收率较低,天然材料生产的包装物存在不符合进口国卫生及动植物检疫标准。如1998 年我国输美木质包装因含有天牛而受到限制。从而导致了企业资金链断裂。对企业造成了致命的伤害。3.5 管理质量标准待制定并实现标准化绿色食品开发涉及到绿色食品农产品生产、绿色食品加工制造业、绿色食品专用资料制造业、绿色食品专用资料生产资料制造业,以及绿色食品科技、绿色食品技术监测、绿色食品商业和绿色食品管理等部门。为了达到生产绿色食品、增进人们身体健康、保护资源和环境、走向国际市场的目的,各部门之间必须要以高度的统一与广泛的协调为前提,要以标准与标准化来规范生产与管理。我国绿色食品标准侧重产品本身的检验,而对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及流通过程均未形成严格的管理标准,与国际有机农产品的标准和管理体系均有一定差异,至今仍未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承认,难以与国际接轨。对于近期中国输日包子在日本被检出农药残留一事,国家质检总局通告,包子生产企业为日本独资企业,事件的发生应为企业在采购蔬菜原料环节把关不严造成。近日,国家质检总局接到日本有关方面的通报,日方分别在中国一批输日韭菜包子和韭菜虾仁煎包中检出甲胺磷残留含量0.45-0.66ppm和0.04-0.08 ppm;在一批输日炸猪肉卷(芦笋)中检出甲拌磷残留含量。中方对上述事件高度重视,立即开展相关调查。根据质检总局目前掌握的信息,上述韭菜包和韭菜虾仁煎包是山东仁木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炸猪肉卷(芦笋)是清清仁木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这两个企业均是日本在华设立的独资企业,生产过程完全按照日方的标准工艺进行管理和生产,并由日方公司人员负责驻厂监管。质检总局表示,中方一向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要求出口食品所使用的原材料均来自备案种养殖基地。该事件的发生应为上述日本独资企业在采购蔬菜原料环节把关不严造成。 据了解,中国对出口食品均按进口国标准进行检验把关。对于包子、饺子类包馅产品,日本此前并没有关于农药残留限量的要求和检测要求,此次是首次提出并开始检测的。对此,质检总局表示,中国质检部门还要进一步研究,并与日本有关方面交流技术标准,开展检测工作。 总之,绿色食品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必须充分引进国际标准,质量标准国际化,借鉴有机食品的管理经验,提高绿色食品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加速与国际接轨。中国企业为了有效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和欧盟的“绿色壁垒”,必须实现质量标准国际化,并大量增加科研投入和设备投入提高自检能力。3.6质量标准宣传贯彻实施不到位木质包装携带危险性有害生物的问题,引起了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关注。而许多国家对保护本国森林及生态资源相继发布了木质包装的有关法令,禁止使用天然林和强制实施有关检疫措施,入美货物木包装必须进行熏蒸除害处理,出具“熏蒸/消毒证书”。日本对我国输日货物的木质和草垫要求加热消毒处理,输澳货物木包装,植物产品要求熏蒸并出具熏蒸消毒证书。欧美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及易处理和在回收性都有了较高的要求和标准。NY/T658-2002 只规定了纸类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制品、塑料制品包装的要求,而没有木质包装的标准要求。比照欧美等国标准,我国绿色食品的包装材料落后、不易处理、可回收率较低,天然材料生产的包装物存在不符合进口国卫生及动植物检疫标准。如1998 年我国输美木质包装因含有天牛而受到限制。此外,还存在过度包装、浪费资源的问题。四对绿色食品企业质量标准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4.1加强标准的宣传力度与监督力度要把标准的制订与实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用标准组织生产,促进绿色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提高。同时,要加大标准实施的监督力度,对绿色食品检察员、绿色食品监测机构和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在认证、检验工作和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监督,将绿色食品标准落实到各项相关工作中。新的绿色食品标准颁布后,标准宣贯工作往往跟不上,宣贯力度不足。很多企业,甚至绿办、监测单位都对标准了解不够,在执行过程中更是存在掌握尺度不一的问题,给绿色食品标准的实施带来困难,也影响了绿色食品的总体形象。所以必须加强绿色食品标准的宣贯力度,通过多途径来加强宣传。4.2 加快绿色食品系列标准的制订、完善和创新紧扣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需要,对接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围绕生产、加工、贮藏、包装、运销等环节,注重和依靠技术创新、高起点建立规范完整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当前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在种植操作技术规范上创新,突出抓好优良品种选育、繁育、检疫和推广标准制订。二是在产品质量标准上创新,抓好绿色食品定位、品牌定位、区域定位和科技定位的基础上,围绕品牌开支、制订品牌产品质量标准和卫生安全标准,严把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关,使其与国际市场接轨。三是在产品包装、贮藏、保鲜、运输标准上创新,为产品打入国外市场奠定基础,发达国家对食品的安全卫生指标十分敏感,尤其对农残、添加剂残留、放射性残留、重金属含量的要求日趋严格。中国的绿色食品企业要实现国际化就必须以标准制订和完善为切入点,按照国际质量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提高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水平,使最终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技术标准和优质标准的统一。要进一步加大对标准化工作的投入和对绿色食品标准的修订力度,对不合理的指标和要求进行一次较大的修改,使标准更加科学、合理,与国际标准接轨,并尽量严于国际标准,使我国绿色食品标准处于领先地位。加强能力建设,改进仪器设备等检测手段,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如何更快地引进发达国家有关技术及检测设备是当务之急。欧盟茶叶委员会从2002 年7 月对进入欧盟地区的茶叶,实行新的农残最高限量标准,不仅增加了新的检测项目,其最高农残指标已达118 种。其中限制项目达40 多种,要求也提高了100200倍。如对三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的限量降为0.1mg/kg,现有限量标准的200倍,如氯氰菊酯欧盟标准限量为0.5 mg/kg,高出CAC(国家标准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限量20mg/kg 40 倍;三氯杀螨醇欧盟限量为50mg/kg,高出CAC 限量10mg/kg 2倍,氟氰戊菊酯欧盟限量为0.1mg/kg,高出CAC 限量20mg/kg 200倍。4.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合同里面的质量协议
- 法院签订法企共建协议书
- 汽柴油购销意向合同范本
- 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合同
- 物业费如何计算合同范本
- 苏州加装电梯协议书范本
- 矿山承包开采合同协议书
- 海南文旅合作协议书范本
- 签订协议一方拒绝给合同
- 网络安装服务的合同范本
- DB11∕T500-2024城市道路城市家具设置与管理规范
- 预见性护理及早期风险识别课件
- 食堂原材料采购管理方案及食品保存管理方案
- 普惠金融趋势下的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探究
- 2025年高级考评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题(附答案)
- 沧州市盐山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 全屋定制合作协议书范本
- 手术患者核查与患者安全
- 《心梗的急救处理》课件
- 公路清洁维护合同
- 桡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手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