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听觉器官防护由工作场所的噪声导致的听力损失,在我国是最普遍的一类职业危害。据报道,我国约有一千万工人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噪声是那些人们不愿意听的,惹人烦恼的,对人有害的声音。人耳是靠听觉系统感觉声音的,由于耳蜗内毛细胞,即听觉神经不可再生,毛细胞的损失是造成耳聋的原因,除了先天因素外,一些后天的影响,如药物、外伤和接触噪声都会影响听力。对人体有害的声音,除高强度外,一般高频声比低频声危害高,窄频带比宽频带危害高,脉冲噪声(如枪声、冲床声)比其他稳态的(如风机声)或非稳态噪声危害高,另外,人的个体差异表现明显,有些人的听力比较容易受到伤害,例如,一些人长时间在比较吵闹的环境下工作,个别人会出现听力损失。我国职业卫生标准对噪声的规定是,每天8小时噪声等效A声级暴露大于等于85dB(A) (LAeq.885dB(A))为超标。由于噪声危害和暴露的时间长短有关,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对不同时间允许接触噪声水平作了规定,通常,以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计算,若接触噪声时间减半,允许噪声暴露水平增加3 dB(A),依此类推,但任何时间不得超过115 dB(A)。参见表1表1:GBZ1-2002对工作场所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日接触噪声时间(h) 卫生限值dB(A)8 854 882 911 941/2 971/4 1001/8 103最高不得超过115 dB(A)求。听力保护规范规定,应向职工提供至少3种式样的护耳器供选择。所以,选护耳器之前,要了解各类护耳器的不同特点。耳塞和耳罩彼噪声危害虽然容易辨识,但危害仍然不受重视,因为,人们是在不知不觉中丧失听力的。当听力损失刚刚开始发展时,往往不被察觉,因为人耳受噪声影响的听力损失一般会发生在频率比较高的频段,如4000Hz,还没有影响我们说话的语音频段,所以感觉不到,有人自以为会适应高噪声,不注意防护,久而久之,当听力损失逐渐扩展到语音频段,这时才会感觉到听不清别人说话,交流有困难,意识到自己耳朵变聋了,说明听力损失已经相当严重了。有些听力损失还会有耳鸣的现象,凭空听到持续不断的嗡嗡声或其他奇怪的声音,非常响,而且无法停止,会伴随一生。某些情况下,耳鸣的折磨会使人无法忍受。除听力损失以外,噪声对的健康损害还包括高血压、心率变缓、心率变快、失眠、食欲减退、胃溃疡和对生殖系统不良影响等,有些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接触噪声会加重病情。一般讲,当听力受到保护后,噪声对身体的其他影响就可以预防。工作场所是否存在噪声危害,要根据现场评价结果判断。应按照我国现行的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以下简称听力保护规范)的要求,每年至少对噪声进行一次检测评价,若作业情况改变,噪声水平可能变化时,应及时检测。如果噪声超标,应建立并执行书面的职工听力保护计划,对职工听力进行测试和评定,评价每个人的听力基础水平,凡新工人进厂,应测试听力,如果现场噪声不高于100 dB(A),以后至少每两年测试一次,否则应每年一次,评价听力保护的效果。根据现场噪声超标情况,首先应考虑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在工程控制措施无法完全将噪声降低到安全水平以下时,应选择个人防护措施,使用护耳器,提供护耳器使用培训,并对以上所有措施执行情况进行记录,定期回顾并评价听力保护计划的有效性,及时改进。根据听力保护规范的要求,如果噪声超标,用人单位首先要考虑采用工程措施,如吸声、隔声和减振等,控制声源。噪声源治理往往会受到现有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的种种限制,经常难以达到卫生标准,造价也不低,许多情况下,工程措施并不能将噪声完全控制,企业应根据现有的资金和技术能力,采取工程控制措施与管理措施及个人防护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根据听力保护规范,采用个人防护,将工人实际听到的声音降低到标准规定的水平以下,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说,护耳器是保护职工听力的最后一道防线。护耳器一般分耳塞和耳罩两大类,都是利用隔声吸声的原理降低噪声。耳塞非常小巧,可以放入耳道内,常见的一类用泡沫材料制成的耳塞,有圆柱、子弹头、宝塔或其他等形状,利用耳塞被挤压后回弹速度很慢的特点,在把耳塞碾细后,在没膨胀之前插入耳道,等它慢慢在耳道内胀满。另外一些耳塞是橡胶或硅胶类材料,塑造成圣诞树、蘑菇或其他形状,它们具有一定的弹性,靠压力旋入耳道固定,起到隔声的目的。常见的耳罩结构类似耳机,在耳廓外罩上一个内有吸声、隔声材料的罩子,两个耳罩之间靠一个有向内压紧力的有弹性的头架连接,帮助固定,将耳罩压在耳廓外。每个护耳器的降噪效果要靠真人人耳测试,按照标准的方法评价得出,通常会提供一个单一数值的降噪率水平。不同国家的评价方法并不相同,如美国采用ANSI标准,欧洲采用ISO标准,我国目前没有自己的评价和检测标准方法,在评价护耳器是否有足够降噪能力时,按照听力保护规范的要求,选择护耳器的实际降噪能力必须高于噪声的超标水平,方法是,首先根据护耳器产品上标称的降噪值,换算成ISO 48692所定义的单值噪声降低数SNR,或使用该产品的SNR标称值,用SNR再乘0.6作为实际降噪值。实际降噪值必须大于噪声超标值。之所以要在SNR基础上 “打6折”,是考虑到护耳器的标称降噪值在实验室条件下取得,代表护耳器的某种“最佳表现”,而工人实际佩戴时间长,每个人的佩戴方法会有不同,实际的防护效果会低一些。举一个例子解释一下换算选择方法:某现场8小时等效A声级噪声为101 dB(A),超过卫生标准16dB(A)。护耳器A的SNR值为25 dB(A),护耳器B的SNR值为31 dB(A),按照听力保护规范折算实际降噪值,A护耳器:25dB(A)0.6=15 dB(A);B护耳器:31 dB(A)0.6 = 18.6 dB(A)。评价职工实际佩戴的接触噪声水平,戴护耳器A:101 dB(A) 15 dB(A) 86 dB(A),说明仍然超标;戴护耳器B:101 dB(A) 18.6 dB(A) 82.4 dB(A),说明不超标。所以说,选择护耳器应首先确保佩戴护耳器后的实际噪声水平不能高于卫生标准。但多数情况下,工厂的噪声并不是很高,市场上许多护耳器的降噪能力都能满足,是不是降噪分贝越多,效果就越好呢?实际并非如此。一般认为,使用护耳器后的实际接触噪声在75dB(A)至80dB(A)之间的效果为最佳,如果实际接触低于70 dB(A),说明降噪过度,如果在85 dB(A)至80 dB(A),或75 dB(A)至70 dB(A)之间,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极个别情况下会遇到现场噪声非常高,单独使用耳塞或耳罩都无法满足要求,又无法缩短工作时间,这时可以考虑同时使用耳塞和耳罩,即在戴耳塞后外面加戴耳罩,实际降噪水平可增加5 dB(A)。例如,现场噪声为105 dB(A),超标20 dB(A),耳塞B的SNR为31 dB(A),乘0.6实际降噪18.6 dB(A),单独使用达不到要求,如果再加戴耳罩,实际降噪=18.6 dB(A)+ 5 dB(A)=23.5 dB(A),可以达标。另外还有一种耳罩,利用电路系统,根据现场的噪声频段和强度水平,产生能够抵消有害噪声的声压,并有选择地对语音频段的声音进行还原或放大,甚至设计有外接声源插孔,可以使用步话机一类的设备进行通话,并控制耳罩内声音不超过85 dB(A)的安全限值,称为伺服降噪技术,对高噪声有很好的防护功能,但这类设备价格一般都比较昂贵。除了要考虑噪声水平外,选护耳器还要考虑作业特点和使用者的特殊要此通常具有互补的特点。耳塞体积小,重量轻,容易携带及存放,在热的环境中比耳罩舒适,不妨碍其它任何安全用具,而且比耳罩便宜。由于体积小,就比较容易遗失,有些耳塞设计带一根线,不用时可以挂在脖子上;戴着耳塞吃饭、喝水或说话时,因颚骨运动,耳塞有慢慢向外移动的可能,影响佩戴位置,降低效果,不入耳罩稳定。耳塞的佩戴方法比耳罩稍微复杂,有时,由于耳道比较窄小,有些人会很难把耳塞塞到合适的位置,可能就不适合戴耳塞;戴耳塞时还必须洗净双手,否则,手上的污染物会污染耳塞,有导致疾病的可能;由于外形小,对监督人员来说,远距离监察不如耳罩明显,再就是耳部已经有患感染性疾病时不适用戴耳塞。对慢回弹型耳塞,一般不建议清洗,所以使用寿命比较短,而橡胶或硅胶质耳塞,可以反复清洗,适合长时间使用。耳罩的佩戴方法比较简单,容易取得比较舒适的效果,长时间佩戴位置比较稳定,但体积大,有一定重量,夏天用比较热,如果同时还要使用呼吸器、安全帽等,会感觉沉重,并有可能妨碍其它安全用具,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有些耳罩为解决与安全帽同时使用的问题,特别设计成可以挂在安全帽上,利用安全帽两侧的插孔固定,但一般适合与安全帽做一次性装配,不应反复拆装;通常,耳罩价格比耳塞高,但由于使用寿命长,长期使用的成本并不一定高。了解了耳塞和耳罩的优缺点,可帮助根据工作现场的实际条件,和使用者的特点与需要,选择适合的护耳器。如果工人除要保护听力外,还需要戴防护眼镜,使用耳罩时,眼镜腿就会伸入耳罩内,影响密合,降低降噪效果,这样使用耳罩就应在计算实际降噪结果基础上再扣除5 dB(A),如果噪声水平很高,这样扣除5 dB(A)后就不达标,就必须考虑使用耳塞。有许多噪声环境需要职工同时戴安全帽,如果职工希望使用耳罩,使用的安全帽又可以挂耳罩,就可以选择与安全帽插孔匹配的耳罩,或者选择其他允许戴安全帽的耳罩设计,如能将头架放在下巴下方或颈后,靠一根头带固定的耳罩设计。是不是只要给职工选择配发了能有效降噪的护耳器,职工的听力就得到了保护呢?当然不是。用人单位应建立一套管理体系,我们称之为“听力保护计划”,确保听力防护的各个环节都有效。职工听力保护规范规定,向每日暴露于噪声LAeq.885dB(A)的职工提供护耳器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对使用护耳器的职工进行护耳器选择、使用、维护,以及噪声危害和听力测定等知识的培训也是用人单位的义务。经验证明,实施听力保护计划的成功关键之一是培训。没有培训,职工就无法深入了解噪声的危害,无法自觉使用护耳器。培训必须定期进行,反复进行,帮助职工逐步加深认识。培训应面对面进行,让每个有关的职工都参与,用不同的培训素材从各个角度讲解,如老职工谈经验的说服力就比较好。对初次使用护耳器的人来说,毕竟主观感觉会有很大不同,用人单位会收到各种反映,尤其当职工觉得佩戴护耳器不舒服时,就会对防护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佩戴。针对职工的各种感觉,要做好充分准备应对,解释工作也是必需的,帮助排除对使用的一些恐惧感。例如,有些人感觉自己的说话声变了,变得嗡嗡的,像头上扣了一个桶,感觉非常不舒服。实际的原因是,戴了护耳器后,人听到自己的说话声主要不是从空气传播的,而是通过自己头部骨骼传来的,听起来自然不同,过一段时间就可以习惯。还有些人感觉使用后好像有头晕的感觉,其实这是人的方位感下降的原因,而方位感与耳朵有关。护耳器对声音的降低表现出对高频降得多一些,对低频降得少一些的特点,由于高频噪声的危害大,这对听力保护是有意义的。但是,人的方位感一部分来自周围的物体的发声,能帮助确定方位的是其中的高频声,使用护耳器后,自然“定位”声源被削减,方位感会有些下降,似乎有头晕的感觉,这也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另外,还要向职工提供宣传,使他们认识到,作为职工,执行企业制定的听力保护计划,坚持佩戴护耳器也是职工的义务,企业有权监督职工执行情况,并将职工不按规定佩戴护耳器的情况做书面记录,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如果将来职工听力发生损伤,这些书面记录可帮助澄清责任。经验表明,只要坚持佩戴一周左右,多数职工即可适应。另外还会遇到一些个别情况,似乎防护和工作有了矛盾。有些作业需要靠职工用耳朵根据机器运转发出的声音判断设备是否正常,当工人已经非常熟悉机器声音后,他会发现护耳器将改变听到的机器的声音频率,使他失去了判断能力,虽然机器声已经超标,但他仍然想拒绝使用护耳器,他认为否则就无法工作了。在遇到这类情况时,需要给职工讲明,如果不给他配护耳器,他的听力也会慢慢丧失,最终他也不能判断机器声音是否正常,也不能工作。解决办法是,在佩戴护耳器的初期,用一段时间适应如何在戴护耳器的情况下辨别机器声音是否正常,就像刚开始做这份工作,用裸耳学习一样。无论如何,这份工作不应以牺牲他的听力为代价换取检测设备的能力,毕竟,他的听力和健康是无价的,是受保护的。虽然护耳器结构简单,但学习使用方法,进行正确地维护和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佩戴方法不对,护耳器降噪效果就会打折扣,就不能预防耳聋,尤其是耳塞,要左右手配合,需要练习才能够确保左右耳塞佩戴位置同样好。有些耳罩可以调节佩戴位置,适合不同的头型,正确调节可以帮助取得更舒适的效果。要非常注意耳塞的摘取方法,由于耳塞插入耳道后,形成一定的气密,如果简单地将耳塞拔出,气压的突然变化,会使耳朵有非常疼痛的感觉,极个别情况还会损害鼓膜,培训中应该强调。护耳器都是个人使用的用品,每天使用后应作适当清洁。慢回弹耳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 24538-2025坠落防护缓冲器
- GB/T 20863.2-2025起重机分级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
- GB/T 34197-2025电铲用钢丝绳
- GB/T 44651.2-2025知识管理实施指南第2部分:制药
- 【正版授权】 ISO/TS 5617:2025 EN Tea - Classification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兴趣爱好的课件
- 化尘残影课件
- 夏季餐厅营销活动方案(3篇)
- 初中生安全逃生技能培训课件
- 化学用品安全培训课件
- 2025文具用品采购合同范本格式
- 树木学试题及答案北林
- 电气检修生产安全培训课件
- 《2025新版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评审报告》
- 2025劳动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卷
- 宠物急救标准化流程
- 焊工考试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云原生压测技术-洞察及研究
- 关联交易贷款管理办法
- 2025年中国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