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产业体系玉米生产现状调查报.doc_第1页
云南产业体系玉米生产现状调查报.doc_第2页
云南产业体系玉米生产现状调查报.doc_第3页
云南产业体系玉米生产现状调查报.doc_第4页
云南产业体系玉米生产现状调查报.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产业体系玉米生产现状调查报为进一步了解我省玉米生产状况,从种植面积、主栽品种、产量水平、栽培措施、病虫害、存在问题等6个方面,对曲靖市、会泽县、宣威县、楚雄市、文山州、砚山县、广南县、普洱是、墨江县、红河州、个旧市、德宏州、怒江州、临沧市、昭通市15个市、县进行了玉米生产现状调查,试图明确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我省玉米产业体系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一、种植面积表1 各区域近三年玉米种植面积(万亩)地、州市、县2007年2008年2009年平均曲靖曲靖(全市)227.2237.67236233.6曲靖会泽26.126.023529.0曲靖宣威79.4785.1793.0185.9楚雄楚雄62.4562.4465.8163.6文山文山(全州)188.79197.81206.83197.8文山砚山26.1626.1628.6327.0文山广南32.733.934.733.8普洱普洱152.8160.9174.5162.7普洱墨江23.0222.523.4423.0红河红河(全州)142.76147.99157.48149.4红河个旧8.278.79.38.8德宏德宏(全州)42.149.5948.146.6怒江怒江(全州)36.937.237.137.1临沧临沧(全市)131.89140.59140.99137.8昭通昭通(全市)283.7290.4314296.0合计1268.591324.591380.811324.66调查总面积4596.2万亩,其中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各有1268.59万亩、1324.59万亩和1380.81万亩,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植面积由高到低依次为昭通、曲靖、文山、普洱、红河、临沧、楚雄、德宏、怒江,其中昭通种植面积最高,占总三年平均面积的22.35%,怒江种植面积最少,仅占2.80%,低于宣威一个县的种植面积,说明地区间面积差异较大。(见表1)二、主栽品种玉米主栽品种主要为会单系列、宣黄单系列、路单系列、兴黄单系列、云瑞系列、海禾系列、长城系列等。各地区主栽品种均有一定差异性,都有适宜当地的地方品种,曲靖、个旧等地区主要使用本地品种。(见表2)表2 各地区玉米主栽品种市、县12345678曲靖会单4号宣黄单4号曲辰3号宣黄单2号会泽会单4号会单2号宣黄单2号宣黄单5号曲辰3号宣威宣黄单4号靖单13号宣黄单7号宣黄单6号楚雄楚单7号海禾2号北玉16号长城799文山兴黄单892路单8号安单3号海禾1号路单5号砚山路单8号云瑞系列兴黄单892织金3号广南兴黄单892安单3号正大619路单8号云瑞8号普洱会单4号正大619长城799兴黄单892墨单4号海禾2号农大3138北玉2号墨江墨单4号云瑞21鲁三3号海禾1号红河红单系列兴黄单892路单8号云瑞系列个旧本地黄团棵 兴黄单89-2屏单2号红单系列德宏保玉7号会单4号云德3号德玉6号怒江罗单3号会单4号鲁三3号保玉7号长城799临沧临玉系列海禾系列西山系列云瑞系列昭通扎单202豫玉22会单4号贵毕303鲁三3号三、产量水平表3 各地区玉米产量情况市、县高水平中水平低水平2007年2008年2009年占总面积比例(%)平均产量(kg/亩)占总面积比例(%)平均产量(kg/亩)占总面积比例(%)平均产量(kg/亩)平均产量(kg/亩)平均产量(kg/亩)平均产量(kg/亩)曲靖205005040030300363.9375.8360会泽30597.650549.720335525.5572.5558.3宣威206004540035280313312.45343.99楚雄205075639624253368.4378.5376.1文山28470.835382.537218.3260.87261.9263.24砚山105004038050300338362.2349.6广南14.75833553050.3234243246.9250.3普洱104002030070150196.8196195.4墨江105602540065180243245246红河21.444028.5375.650.1235290296.9295个旧54504535050250272296305德宏205005530025150238.3234.4251.5怒江143562527861180209.8213.2218.2临沧14.340028.630057.1157.5214.3221231昭通404005030010200253.6261.7270平均值18.49484.2939.21376.1242.30228.19288.70298.30300.91目前各地区玉米平均产量约为300kg/亩,近三年玉米平均产量呈增加趋势,其中2008年比2007年增产3.3%,2009年比2008年增产0.88%。各区域玉米生产高水平、中水平和低水平平均产量分别为484.3kg/亩、376.1kg/亩和228.2kg/亩,分别占总面积的18.5%、39.2%和42.3%,玉米生产以中低产田为主。各地区产量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曲靖、会泽、宣威、楚雄、文山、昭通等地区玉米生产以中高产田为主,但会泽三年平均单产最高,为552.1kg/亩,昭通单产最低,为261.8kg/亩。单产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会泽、楚雄、曲靖、砚山、宣威、红河、个旧、文山、昭通、广南、墨江、德宏、临沧、怒江、普洱,最高相差356kg/亩。(见表3)四、主要栽培措施1播种:高水平地区玉米播种方式主要有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宽窄行、浸泡湿籽播种等;中水平地区主要以干籽塘播为主;低水平地区主要以干籽条播、点播为主,其中也有撒播。2施肥水平 (1)底肥玉米生产高水平地区底肥主要以有机肥、尿素、普钙、复合肥、玉米专用肥等为主,平均施用量分别为1260kg/亩、39kg/亩、46kg/亩、39.4kg/亩和27.5kg/亩;玉米生产中水平地区底肥主要以有机肥、尿素、普钙、复合肥等为主,平均施用量分别为833.3kg/亩、22kg/亩、34kg/亩和22.5kg/亩;玉米生产粗放地区底肥主要以有机肥、尿素、普钙、复合肥等为主,平均使用量分别为607.1kg/亩、16.7kg/亩、33.6kg/亩和23kg/亩。个别地区还使用了锌肥、钙镁磷肥、钾肥和硝铵等化肥。玉米生产水平不同,底肥用量不同,水平越低,种类越少、用量越少。 (2)追肥各地区玉米高、中、低水平生产第一次追肥主要在苗期。各生产水平主要使用尿素,高、中、低水平分别追施18kg/亩、14.8kg/亩和15.3kg/亩。各地区玉米第二次追肥主要在大喇叭口期。高水平、中水平、低水平主要追施尿素,各施28.6kg/亩、21.3kg/亩和16.1kg/亩。玉米第三次追肥主要在抽雄期。追肥主要在高水平区域,主要追施尿素10.2kg/亩,中水平和低水平地区基本不进行第三次追肥。3中耕管理各地区玉米生产高、中、低各水平中耕管理次数分别为2.3次、1.8次和1.1次。各水平苗期均进行中耕管理,主要结合除草、培土和施肥进行;玉米生长中期主要结合培土和施肥进行中耕;玉米生长后期均无中耕。4种植密度各地区玉米生产高、中、低三个水平种植密度分别为3939.4株/亩、3780.4株/亩、3293.2株/亩。各地区玉米栽培密度因品种不同而异。5种植方式 (1)间套作种植面积表4 各区域玉米净作和间套作种植情况地、州市、县净作间作面积(万亩)所占比例(%)面积(万亩)所占比例(%)曲靖曲靖1305411046曲靖会泽2571.41028.6曲靖宣威137.158092.85楚雄楚雄3563.62036.4文山文山804012060文山砚山13451555文山广南2263.512.736.5普洱普洱130744326普洱墨江1668.47.431.6红河红河110.578.63021.4红河个旧1.65197.0581德宏德宏982怒江怒江25.4701230临沧临沧9064.35035.7昭通昭通0100统计691.654.5517.245.5 调查区域玉米净作总面积691.6万亩,间作面积517.2万亩,所占比例分别为54.5%和45.5%。(见表4) (2)间套作种植方式 调查区域玉米间套作主要方式有:玉米间豆类、玉米间套马铃薯、玉米间红薯、玉米间套蔬菜、小麦套玉米、玉米间陆稻、玉米间花生、烤烟套玉米。其中,德宏基本没有间套作。 (3)间套作种植方式:调查区域玉米间套作主要行比有:1:1、2:1、2:2、2:4。主要间套作方式为玉米间套马铃薯、玉米间豆类。五、主要病虫害调查区域玉米病虫害主要有:灰斑病、大小斑病、玉米锈病、纹枯病、穗粒腐病、丝黑穗病,玉米螟、蚜虫、粘虫、地老虎。其中病害较虫害严重,主要为灰斑病和大小斑病。(见表5)表5 各区域玉米病虫害情况地、州市、县1234567曲靖曲靖大小斑病锈病灰斑病玉米螟粘虫地老虎蚜虫曲靖会泽玉米锈病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小地老虎玉米螟曲靖宣威大小斑病玉米锈病粘虫小地老虎螟虫楚雄楚雄灰病斑小病斑大病斑玉米锈病穗粒腐病玉米螟地老虎文山文山灰斑病穗腐病大斑病小斑病玉米螟粘虫文山砚山灰斑病大斑病死黑穗病小斑病锈病纹枯病文山广南玉米螟大小斑病灰斑病普洱普洱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穗粒腐灰斑病普洱墨江玉米锈病玉米螟灰斑病地老虎大小斑病红河红河灰斑病穗粒腐病大小斑病锈病矮花叶病青枯病茎腐病红河个旧穗腐病灰斑病大小斑病玉米螟蚜虫玉米铁甲虫棉铃虫德宏德宏灰斑病大斑病小斑病穗粒腐病怒江怒江大斑病灰斑病临沧临沧灰斑病大小斑病绣病纹枯病地下害虫玉米螟蚜虫昭通昭通大小斑病纹枯病死黑穗病玉米螟蚜虫蛴螬六、存在的主要问题1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