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文学教育价值观论文 一、概念辨析:何谓“价值观教育” 在研究展开前首先有必要澄清什么是价值观教育传统上价值观常被化约为“思想品德观念”或“道德观念”因而价值观教育也就被推理为教育教学领域通常所说的“德育”然而推究起来二者却迥然有别价值观(values)是“个体对事物及意义评价的观念系统即推动和指引人们采取决定和行动的价值指向和标准在心理学中价值或价值观是比态度(attitude)、信念(belief)更宽泛的概念通常指人生观的核心内容为人生提供理想、信念和价值导向”2而德育是“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质的教育”3“我国教育界一般都认为学校德育主要有四部分组成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4可见价值观教育比德育更着眼于形而上的精神层面它远非以实用目的和制度规范为圭臬而致力于更宽泛意义上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的引领价值观教育侧重的是如何对世间万物和潜在影响自我行为的因素做出评价德育关注的则是从社会伦理层面规范和协调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虽然一个人的价值观与他的道德观念必然会有交集但本文认为价值观教育更关注“精神自我”德育更偏重“社会自我”5 不得不说外国文学6由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比一般文学类课程更需要价值观教育的充分施展这主要是因为西方文学自源头之一古希腊以来就开始高度关注人本以探求人生价值、丈量人在世界的位置而为文学目的之一及至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奠定西方文化第二根基后西方文学更是被引向深邃的精神层面广泛探寻人的生存意义以灵性生命和精神呼吸划定人存在的维度尽管沿着这条脉络文学的发展不乏畸变但无可否认的是对生命和世界的意义与价值的终极关怀始终回荡在西方文学的心府无论时代怎样更迭文学形式怎样流变价值观探究始终是西方文学的灵魂当然西方文学所热衷思辨的价值观绝非超验的抽象概念而是灌注着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正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价值观教育本质上乃是关于文化认同的教育在这里文化认同是指个体与社会在生活中参与性地、体验性地继承与发展某种或某些特定文化的过程”7高校外国文学教学通过文本层面的意义解读和文化层面的观念传导而使学生近距离体验了异质文化因此对于价值观教育来说外国文学课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更在于提供了文化接触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文化的差异在对照中彰显不同的价值观也在交锋中碰撞外国文学课的一项重要功能正是引领学生辨别、体验、吸纳异质文化的价值观之精粹将人类思想的宝贵积淀传承下去同时也丰富、延展、调整我们自己的价值观 二、回溯生成体系:价值观教育的前提与方法 明晰了“价值观教育”的概念后就抵达了问题的根本:究竟些才是需要我们积极认同的西方价值观之精华我们该怎样理解和把握外国文学作品中浮现的林林总总的价值观本文认为西方文学具有特定的生成体系必须将其置入所由来的文化语境才能理解和评价它所承载的价值观念这首先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前提当然进入他者的文化语境并非易事且不提我们主体的修养学识怎样单就我们的阅读对象而言同样的语义单元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下意义完全有可能大相径庭而且当代文学批评家布鲁姆早就指出一切阅读都是误读8这似乎使跨文化的阅读更面临尴尬的处境但布鲁姆并非意在终结阅读活动而只是指出阅读和写作必定是创造性的诗(文学)的意义总是在有意无意地背离前辈中产生我们认为对外国文学的阅读接受也是如此我们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期待与原作者的绝对契合同时倘若我们能够深入探察西方文学的源头和承继嬗变厘清各个时期文学的基本精神捕捉诸多观念生成的因缘际会并以文本本身为根基那么认识和理解西方文学所蕴藏的价值观念是完全可能的众所周知西方文学历经数千年演进其内在的观念意识、价值准则等等也在屡屡进行着确立、突破、回归、重建等各种尝试但总有一些文明的酵素沉积下来酿造了西方文化传统最基本的精神理念比如理性主义、人本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终极关怀等等 这些观念虽然在不同的历史话语中一再地被质疑、检验甚至弥散不见但它们的身影又屡屡重现从未寂寞即便在后现代思潮泛滥之际本质主义的一切乃至意义、价值、真理本身都遭受了抛弃和解构一个有意味的事实却是那些被质疑和消解的观念、精神本身却并没有真地死掉9所以本文认为上述这些价值观念尽管有着芜杂的内涵和波折的接受史却基本可以视为西方文化中最具生命力、最值得继承的精髓而即使那些卷起千重硝烟、甚至饱受诟病的极端颠覆传统的价值观念我们认为也应当看到它们所独具的意义那就是它们抒写了高度的批判意识而这种意识在本质上与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人本主义、理性主义其实具有文化上的同源性没有对理性、个人、人本、自由精神的高度推崇是绝不会诞生这种批判意识的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牵绊我们在外国文学尤其是欧美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往往又面临着对上述价值观的审读困境例如西方文学作品中的“自由”精神是对人性和个体性的极度维护还是对人的社会性的颠覆、僭越怎样评价那些被极端化的个人主义英雄个体的反叛在多大程度上是正义的宗教之爱与人本关怀是否具有不可挣脱的悖谬悲观主义与颓废主义、非道德化等等是富于意义的反思和批判还是精神的逃避和沦陷我们认为这些富于争议且反复回荡于西方文学的问题无不与价值判断相关每一重尖锐的思辨无不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观必须将这些观念、概念、问题放到西方文化系统内仔细辨析才能理解它们的指向 譬如如果从道德说教的逻辑看则无论爱玛包法利或是安娜卡列尼娜都不足为训她们无疑拆卸了传统道德的篱栅成了可怕的纵火者然而倘若能从爱玛的迷梦透视出她对庸碌环境的极度抗拒从她“堕落而不以为堕落”的义正词严倾听出作者深深的反讽和叹息则她才既不会被简单地冠以骂名也不至于被奉为冲破藩篱的勇士没有对欧洲浪漫主义思潮的全面反思、没有对西方女性地位的历史性审视、没有对西方文学叙事方式之幽微的关注则这个人物必定要惨遭道德之刀的屠宰而且注定要丧失其伪浪漫主义反叛的悲剧内涵同样于连(司汤达红与黑)、阿乐哥(普希金茨冈)、布兰德(易卜生布兰德)们也都在演绎着极端的个人主义反叛同时也在试探着自由的限度经历着“浮士德难题”的磨砺那么如何看待这种个人主义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群体性讲究集体利益为先重视德性修养“从文化上讲个人主义的思想基础在中国也极不发展”10而且“个人”首先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有其尊严和权利的个体而是相对于整个等级制而言的渺小存在物11如此看来我们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个人主义”就缺少古希腊以来就受到推崇的价值维度“个人主义”代表着高度的人本关怀和对制度与积习的积极反思而并非等同于自私自利主义我们略以数例为证是想表明在外国文学教学中价值观的考量不能一概本土化要评价某个观念不能止步于词语标签而要追问概念背后的观念体系 三、结语:主体价值观的重建 外国文学教学实践证明对他文化的评介、传播难免要面临价值观的冲突碰撞往往即使我们很仔细地追溯了某些价值观的来路也未必能认同那些观念本身我们认为既然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228-2025溴化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BIIR)
- 应急安全教练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度银行岗位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应急安全培训宣传口号课件
- 2024年执业药师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
- 抗病毒药物在秋季腹泻治疗中应用现状
- 做庙合同(标准版)
- 数字系统设计与VHDL(第3版)教案-第4章 VHDL设计入门
- 2025年黄石市阳新县招聘急需紧缺专业高学历人才(4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题库带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独立储能】山西省独立储能政策及收益分析-中国能建
- 汽车焊装工(技师)理论考试复习题库500题(含各题型)
- 2024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点总结
- 四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及教学计划附安全知识川教版(人教版)
-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条文解释
- ICU抗凝药物合理应用
- 2024年院感安全注射培训
- 人工智能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 微生物实验室病原微生物评估报告
- 穴位埋线疗法在代谢性疾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 学校各功能室使用情况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