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ppt_第1页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ppt_第2页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ppt_第3页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ppt_第4页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我国古代交通地域特点 南方舟楫 北方马车 百姓步行 轿子 木船 马车 知识点 交通工具的更新 图说历史 人力车 自行车 三轮车 发展概况 19C中后期 20C初期 20C50年代 城市大街小巷 开始传入 限于宫廷使用 主要代步工具 近代城镇 资料卡片 人力车 又称作黄包车 或者东洋车 是一种人力的交通工具 一般有两个轮子 上有座位可坐一到二人 由一个人在前面拉行 黄包车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日本 被称作人力车 传入中国以后因为1913年在上海租界规定公共人力车必须漆成黄色 所以后来黄包车一词反而较为常用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传统代步工具 新式交通工具 人力牵引工具 机械牵引工具 木船 轿子 马车 人力车 自行车 三轮车 轮船 火车 电车 汽车 飞机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 表现 19C70年代初成立轮船招商局 晚清中国创办的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 首次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的局面 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意义 意义 中国近代轮船业的开端 洋务运动的影响 图说历史 我国最早的铁路 沪淞铁路光绪二年 1876 沪淞铁路通车 中国人就是在这儿 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图说历史 英国商人 铁路上的 马拉火车 为了运输煤炭 清朝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 这条铁路于1880年兴建 1881年通车 铁路建成后 由于清政府视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 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附近的皇陵 就让骡马充当 火车头 这就出现了 马拉火车 的天下奇闻 1881年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唐胥铁路 标志着中国铁路事业的诞生 中国有铁路始于清朝末期 然而清政府腐败 保守 专制 唯祖宗之规是从 不肯接受新生事物 他们把修建铁路 应用蒸汽机车视为 奇技淫巧 认为修铁路会 失我险阻 害我田庐 妨碍我风水 因而顽固地拒绝修建铁路 1888年底 慈禧同意了李鸿章的试车奏折 在试车时 慈禧被震耳的汽笛声和蒸汽机车巨大的排汽声吓得不轻 但是为了保持自己太后的尊严 她又不便直说 最后以火车的动静太大会破坏皇城的龙气 以及火车司机坐在她前面有损皇家威仪为理由 下旨不准用烧煤的火车牵引大清皇家专列 但是这条铁路和列车却可以使用 所以就出现了世界铁路史上最为可笑的闹剧 每天早上慈禧到勤政殿上朝及下朝时就乘坐这条铁路上的火车 但是火车开行时却没有牵引机车 而是使用大量宫内太监挽着黄缎子织成的绳索拉着这六节火车车厢跑 慈禧在乘坐专列出发时和她坐轿子一样 很多人前呼后拥 专列前有两队太监手持幡旗在铁道两旁引导 另有多名太监用黄缎拉着火车前行 列车后还跟随着一些侍奉的太监 虽然这条铁路上的火车没有使用蒸汽机车 但却是北京历史上出现最早的铁路 车站以及列车 1909年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 并设计了 人 字形轨道 京张铁路的设计者詹天佑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 线路最长 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 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 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 三大难题 的严峻挑战 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新精神 和谐号动车组 2003年上海磁悬浮列车 图说历史 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1906年天津创办 1902年3月 上海人议论最多的是一种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轮怪物 这就是汽车 图说历史 公共汽车1924年出现上海 1935年出现于北京 图说历史 1909年9月 冯如终于完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 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 从而挤身于早期世界航空之林 意义 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民航事业开始的标志及发展概况如何 思考题 1920年首条航线京津线开通 20世纪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动力 从人力 畜力牵引到机械牵引 技术 从引进技术到自制自研 种类 海陆空均有发展 从平面交通时代到立体交通时代 地区 城市显著 乡村缓慢 发展不平衡 对象 向平民化 普及化发展 2 分析 归纳其发展特征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 杨贵妃能吃到真正新鲜的荔枝吗 古代烽火台的功能是什么 能否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 为什么 烽火台 思考题 二 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落后的邮政通信方式 烽火台飞鸽传书驿站 旧时公文和文书的传递靠驿站 驿站靠驿马民信局 是由私人经营寄递信件 物品 经办汇兑等业务的赢利机构 明代永乐年间由宁波帮商人首创 1 邮政通信的发展 二次鸦片战争后 1866年 1896年 辛亥革命后 1949年11月 中国加快通信建设步伐 海关试办邮政 大清邮政局成立 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 邮电部成立 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新时代 二 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民国时期的邮件 建国后的信封 2 电信事业的发展 1 电报的发展 1877年 1906年 1932年 民国时期的电报封套 我国最早的一本电码书 2 电话的发展 1882年 民国成立后 20C80S后 截止2003年 各种电话 下列有三段关于 古往今来人们与远方亲朋沟通联系的变迁 的材料 古代 烽火戏诸侯 鸿雁传书 青鸟传书 鱼传尺素 近代 去邮局寄信 打电话 拍电报 鸡毛信 现代 电话 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 发短信 传呼 上网发E mail 聊天 请回答 结合三段材料回答 古往今来人们与远方亲朋沟通联系的变迁 的趋势是什么 谈谈你对变化的感想 趋势 渠道越来越多 联系越来越方便 新的方式出现 但旧的联系方式并没有废止 都在发挥着各自的不同作用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 人们的生活在不断地丰富 沟通联系的方式越来越便捷 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自由讨论 三中国近代交通 通讯发展的原因 2 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 3 政府的大力提倡 4 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5 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 1 外来技术传入的推动 私家车的拥有量和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的普及率迅速增长 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人们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 我们生活的地球却越变越小了 讨论 现在我们为什么把地球称为 地球村 四 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影响 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交通和通讯加强了各地的联系 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及思想观念 加快了生活节奏 提高了生活质量 交通的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加强 加快信息的传递 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图片信息 能源危机交通堵塞 思考 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堵塞 你有哪些办法 1 地面 地下和空中的路轨设计 实现地面交通压力最小化2 发展城市环线 实现市区的客流量的最小化3 实行单向行驶的道路交通 实现车辆行驶障碍最小化4 大力发展公共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