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3 年第4 2 卷 石油矿场机械 第1 期第6 2 页 O I L F I E L DE Q U I P M E N T 2 0 1 3 4 2 1 6 2 6 6 oo 文章编号 1 0 0 1 3 4 8 2 2 0 1 3 0 1 0 0 6 2 0 5 封隔器胶筒结构改进及优势分析 张辛 徐兴平 王雷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机电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2 6 6 5 8 0 摘要 井下用封隔器的关键部件为弹性密封元件 胶筒 其结构影响到封隔器的密封性能 由于传 统的封隔器结构为三胶筒 浪费材料 装配复杂 对胶筒结构进行改进 在精简胶筒数量的基础上 增加了1 层紫铜包络层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对传统胶筒结构和改进型胶筒结构的对比 分析发现 改进型结构上胶筒起主要密封作用 接触应力比传统胶筒结构有明显提高 验证了改进 型结构的可行性 关键词 封隔器胶筒 改进 接触应力 有限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 T E 9 3 1 2文献标识码 B A n a l y s i so fC o m p a r a t i v eA d v a n t a g ea n dS t r u c t u r eI m p r o v e m e n to fP a c k e rR u b b e r Z H A N GX i n X UX i n g p i n g W A N GL e i C o l l e g eo fE l e c t r o m e c h a n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P e t r o l e u m Q i n g d a o2 6 6 5 8 0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e l a s t i cp a c k i n ge l e m e n ti st h ek e yp a r to fad o w n h o l ep a c k e r w h o s es t r u c t u r ea f f e c t s t h es e a l i n ga b i l i t yo ft h ep a c k e r T h ec o n v e n t i o n a lp a c k e re l e m e n t ss t r u c t u r ec o n t a i n st h r e ee l e m e n t s w h i c hm a k eaw a s t eo fm a t e r i a l sa n dc o m p l e xa s s e m b l y A i m i n ga tt h i si s s u e t h ee l e m e n t s s t r u c t u r eh a sb e e ni m p r o v e d O nt h eb a s i so fr e d u c i n gt h en u m b e ro fp a c k e re l e m e n t s t h er u b b e r i sw r a p p e db yl a y i n gr e dc o p p e r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p a c k e re l e m e n t ss t r u c t u r ea n dt h ei m p r o v i n g s t r u c t u r eh a v eb e e na n a l y z e da n dc o m p a r e d T h ea n a l y s i sr e s u l ts h o w e dt h a tt h eu p p e rp a c k e re l e m e n to ft h ei m p r o v i n gs t r u c t u r ep l a y e dal e a d i n gs e a l i n gr o l e a n dt h ec o n t a c ts t r e s sh a das i g n i f i c a n ti m p r o v e m e n t c o m p a r e dt ot h ec o n v e n t i o n a ls t r u c t u r e S ot h ef e a s i b i l i t yo fi m p r o v e m e n ti s v e r i f i e d K e yw o r d s p a c k e r p a c k e re l e m e n t s t r u c t u r ei m p r o v e m e n t 封隔器胶筒是通过轴向压缩力紧贴在封隔器套 管壁上起密封作用 其密封性能直接制约使用性能 胶筒与套管接触所产生的接触应力是胶筒承受工作 压差的必要条件 1 胶筒的形状优化设计影响着其 密封性能嘲 是设计者密切关注的问题 不少学者 已经对其实物的力学试验跏 有限元数值模拟 封 隔器与管柱之间的力学关系i 等进行了大量研究 对封隔器的结构优化以及接触应力的分布关系得出 了初步的结论 6 I 研究接触应力与胶筒外形及结构 参数之间的关系 对理论上认清胶筒的密封机理和 收稿日期 2 0 1 2 0 71 7 基金项目 国家重大专项课题 2 0 1 1 Z X 0 5 0 3 8 0 0 2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项目 连续管钻井力学分析及 配套工具研究 1 2 C X 0 6 0 6 2 A 作者简介 张辛 1 9 8 7 一 女 山东泰安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钻井用连续管的力学分析与研究 E m a i l z x i n 0 9 2 7 1 6 3 c o m 万方数据 第4 2 卷第l 期张辛 等 封隔器胶筒结构改进及优势分析 胶筒密封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H 8 笔者对常用 的封隔器胶筒的结构进行了改进 把三胶筒结构简 化为双胶筒 对工作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 对其受力 过程中接触应力的变化 9 1 和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研 究 并与常规结构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改进型结 构具有显著的优势 l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常用的封隔器上串有3 个胶筒 1 分为上 中 下3 个胶筒结构尺寸相同和上下胶筒为长胶筒 中 胶筒为短胶筒2 种结构形式 1 川 通过对传统三胶 筒结构的研究发现 起主要密封作用的是上胶筒 为了节省材料 降低制造工艺难度 笔者对传统三胶 筒结构进行简化 将封隔器结构改进为双胶筒结构 由于封隔器的本体和胶筒为柱和筒结构形式 利用轴对称条件口23 对其简化 胶筒的结构和有限元 网格划分如图1 所示 上 下2 个胶筒长度均为8 0 m m 橡胶材料 外层包络1 层紫铜 紫铜厚度为2 m m 胶筒采用5 0 倾角 直边长8m m 斜边长1 1 m m 直边与斜边比为0 7 3 既 豳 刑性隔土1 紫铜 胶筒 套管 卜皎筒 中心管 图1改进型封隔器结构及网格划分 封隔器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 有3 种不同性能 的材料 胶筒为橡胶材料 属高度非线性复合材 料 1 外包络紫铜 隔环 中心管 套管为金属材料 胶筒需要用单轴拉伸 等双轴拉伸 剪切试验得 到的橡胶材料试验数据进行超弹性材料曲线拟合 进而选择合适的超弹性材料模型 本文采用超弹性 材料模型 M o o n e yR i v l i n 模型 1 胡计算 根据经 验公式确定模型参数 超弹性材料M o o n e yR i v l i n 常数C 1 一1 8 7 C 一0 4 7 密度为15 0 0k g m 3 A b a q u s 中默认超弹性材料不可压缩 默认泊松比为 0 4 7 5 1 引 紫铜材料密度为78 3 0k g m 3 弹性模量1 1 9 1 0 jM P a 泊松比0 3 6 金属材料密度78 5 0k g m 3 弹性模量2 0 6 1 0 jM P a 泊松比0 3 胶筒采用4 节点C A X 4 R H 单元划分网格 中 心管 套管和隔环采用C A X 4 R 划分网格 考虑接触时的摩擦因数 橡胶自接触以及橡胶 与隔环 橡胶与套管之间的接触摩擦因数取为0 3 隔环与中心套管之间的摩擦因数定为0 1 约束条件 模型最下面隔环 中心管下端 套管 下端节点施加竖直方向的约束 套管外层施加水平 方向的约束 施加载荷 最上面刚性隔环上施加坐封力 为均 布压力作用 2 有限元软件模拟及结果分析 橡胶属于高度非线性复合材料 在连续介质力 学中将橡胶材料称作超弹性材料 因此用非线性有 限元分析软件A b a q u s 进行非线性分析 16 1 计算时 取工作压力为5 1 0 1 5 2 0 2 5 3 0M P a 采用逐步加 载的方式进行迭代计算 胶筒变形及V o nM i s e s 应力云图如图2 3 所示 由分析结果可知 随着轴向载荷增大 轴向压缩 量也增大 开始时压缩量增大较明显 随后压缩量增 大变缓 胶筒变形趋于稳定 随着坐封力的增大 胶 筒与套管接触长度逐渐增加 胶筒外表柱面部分径 向变形受限制 胶筒内表面变形如外表一样向外鼓 当载荷增加时胶筒被压扁并在最后压实 但由于结 构限制 只有上胶筒能够被压实 在工作压力为3 0 M P a 时 上胶筒基本完全压实 胶筒上端出现轻微 肩突 但未发生胶筒割裂现象 肩突在允许范围 之内 飘鬻阁酬剥 荆潮鞲溺潍瓣 蒙豁甄翟鬟搁 黜瓣黼黼粼剿瓣瓣瓣黧熬鬃鹳麴 匦苴H蹲附譬 万方数据 行油矿场机械 2 0 1 3 年1 月 山 羔 R 毪 蓬 楚 b3 0M P a 图2 封隔器胶筒应力云图 2 04 06 0 轴向距离I m m a 上胶筒 8 0 02 04 06 0 轴向距离 m m b 下胶筒 图3 胶筒接触应力分布 由图2 3 可知 工作压力为3 0M P a 时 上胶 筒最大接触应力为2 5 5M P a 下胶筒最大接触应力 为5 4M P a 上胶筒的接触应力为下胶筒的4 倍多 因此上胶筒起主要坐封作用 3 改进型封隔器较常规封隔器的优势分析 3 1 结构 改进型封隔器与常规封隔器在结构模型上的区 别在于 改进型封隔器为上 下2 个胶筒 且橡胶外 面包络1 层厚2m m 的紫铜 两胶筒较之于三胶筒 一方面节省了材料 另一方面因为上下胶筒为同结 构胶筒 而减少了制造工艺 同时也使封隔器结构简 单 装配简化 3 2 密封性能 封隔器密封性能的好坏 关键在于胶筒与套管 内径之间接触应力的大小 在同样的坐封力下 接 触应力越大 密封性能越好 施加工作压力5 3 0M P a 时 分别对两者接触 应力进行比较 如图4 所示 通过比较发现 在轴向距离较小时 常规胶筒的 接触应力略大于改进型胶筒 这是因为紫铜材料的 硬度大于橡胶 当轴向距离增大 紫铜随着橡胶被压 缩直到被压实紧贴在套管内壁 接触应力就远大于 常规胶筒 密封性能也就更好 2 04 06 0 轴向距离 r a m 2 04 06 0 轴向距离 m m c1 jM P a 均 钙 怕坨蛇u 群蕾H蘑慝匿 拍拼丝加掩MM挖m o 0 4 2 o O 5 0 5 0 5 O 5 0 5 0 5 6 5 5 4 4 3 3 2 2 l 0 万方数据 第4 2 卷第1 期张辛 等 封隔器胶筒结构改进及优势分析 L 岂 R j 藿 趟 山 至 q j 藿 鲻 2 04 06 0 轴向距离h u m 8 0 2 04 06 0 轴向距离 r a m e2 5M P a 8 0 2 04 06 0 轴向距离 r a m 图42 种封隔器上胶筒接触应力分布 8 0 改进型封隔器工作压力为2 5M P a 时 上胶筒 的最大接触应力超过2 0M P a 而常规的封隔器在相 同的条件下 接触应力 1 4M P a 工作压力为3 0 M P a 时 常规封隔器只有1 8M P a 的接触应力 而改 进型封隔器的接触应力可以达到2 5M P a 因此改进 型封隔器有一定的可行性 3 3 不等长双胶简封隔器的设计分析 对于改进型的双胶筒的封隔器 当2 个胶筒不 等长 上胶筒采用原设计长度8 0m m 下胶筒采用 7 0m m 施加工作压力5 1 0 1 5 1 6M P a 时 胶筒 应力云图如图5 所示 由图5 可知 所设计的这种 封隔器最多只能承受1 6M P a 的轴向力 没有等长 度胶筒所承受的力大 但却比其压缩得好 在1 0 M P a 的轴向力下 上胶筒已经完全压实 到15M P a 时 下胶筒基本已经压实 群懑t 9 1 泌l c O 辟也 3 9 3 3 e 川 0 群粼 殴 9 鬻7 7 7 e 墓 8 1 6 7 e 0 l 7 4 8 6 e 0l 6 8 0 0I 6 1 2 5 e 0 l 5 4 4 4 e 0 1 4 7 6 4 e 0l 40 8 3 H 0 l 34 0 3 H 0 l 8 2 7 2 2 e O1 10 4 2 e 0 l l3 6 le O l 68 0 6 e 0 0 91 5 le0 4 d16M P a 图5不等长胶筒应力云跨 爵囝 工圆圈譬 543 Z i09876543 Z 0 O 8 6 4 2 O 8 6 4 2 驼 晒 臻骋 昵H硝卯跖们 爵臣日匮I辱 吐蹲蹲睦 拍M控加他MM他m86420 万方数据 6 6 石油矿场机械2 0 1 3 年1 月 改进型封隔器胶筒接触应力分布如图6 所示 可知 这种上 下胶筒不等长的改进型封隔器在1 6 M P a 的轴向压力下 其接触应力已高达2 8M P a 比 胶筒等长度时大很多 密封性能也较之更好 因为 此种结构的封隔器所承受的轴向压力最多只有1 6 M P a 如果工作条件限制在1 6M P a 以内 采用这种 结构密封更好一些 但如果轴向力要求较高 则应该 选用等长度的双胶筒型封隔器 其密封性能也很可 靠 而且加工更简单一些 日 o 皇 R 目 藿 鲻 7 日 6 塞5 R4 墓 鲻 轴向距离 r a m b 下胶筒 图6改进型封隔器胶筒接触应力分布 4结论 1 将传统的三胶筒结构减少至双胶筒 在节 省材料的同时减少了制造工艺 也使封隔器结构简 单 装配简化 2 上胶筒与套管壁接触应力为下胶筒的4 5 倍 起主要密封作用 3 通过比较发现 改进型双胶筒结构接触应 力远大于常规胶筒 密封性能也更好 改进型封隔 器有一定的可行性 4 上下胶筒不等长的双胶筒结构 最大只能 承受约1 6M P a 的工作压力 但是其接触应力较等 长结构大 因此工作压力 1 6M P a 时 采用不等长 结构密封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 李晓芳 杨晓翔 王洪涛 封隔器胶筒接触应力的有限 元分析 J 润滑与密封 2 0 0 5 9 5 9 09 2 2 陈健 田播源 刘玉文 压缩式封隔器胶筒失效因素 分析及措施口 科技资讯 2 0 1 0 3 1 8 0 一8 2 3 刘天良 施纪泽 封隔器胶筒对套管接触应力模拟试验 研究E J 石油机械 2 0 0 1 2 9 2 1 0 1 1 4 周先军 平利 季公明 封隔器胶筒接触应力分布有 限元计算 J 钻采工艺 2 0 0 2 2 5 4 5 15 2 5 李旭 窦益华 压缩式封隔器胶简变形阶段力学分析 J 石油矿场机械 2 0 0 7 3 6 1 0 1 7 1 9 6 T r i o l oMT A n d e r s o nLF S m i t hMV R e s o l v i n gt h e C o m p l e t i o nE n g i n e e r SD i l e m m a P e r m a n e n to rR e t r i e v a b l eP a c k e r G S P E7 6 7 1 1 2 0 0 2 2 0 一2 2 7 3 R u n eF r e y e r A r v eH u s e S w e l l i n gP a c k e rf o rZ o n a lI s o l a t i o ni nO p e nH o l eS c r e e nC o m p l e t i o n s G S P E 7 8 3 1 2 2 0 0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人员工作总结(合集15篇)
-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河北省辛集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25-2026年北京市中考英语综合提高练习试卷1
- 《跨境电子商务双语教程》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 汉字力课件教学课件
- 金融科技领域白皮书解读
- 2025标准设备供应合同范本
- 永州消防知识培训课件获取途径
- 永川市交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安全员C证模拟考试1000题(附答案)
-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改版)
- K31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K3)
- 港口基础设施监测技术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
- 全国中学教师《初中数学》说课教学比赛-主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一等奖课件
- 2024年工会财务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6个英语字母描红练习(素材)-小学英语
- DL∕T 686-2018 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
- 2023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中外民歌欣赏(高中音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